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气高炉不同喷吹机构下煤粉燃烧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张立坤 彭星 +4 位作者 王静松 左海滨 王广 薛庆国 佘雪峰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共6页
文章通过构建直吹管—喷枪—风口—回旋区的气粉流动燃烧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三种不同风口喷吹机构(传统高炉TBF-T、氧气高炉OBF-T1和OBF-T2)下的煤粉燃烧行为。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高炉TBF-T,OBF-T1和OBF-T2显著提高了回旋区的温... 文章通过构建直吹管—喷枪—风口—回旋区的气粉流动燃烧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三种不同风口喷吹机构(传统高炉TBF-T、氧气高炉OBF-T1和OBF-T2)下的煤粉燃烧行为。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高炉TBF-T,OBF-T1和OBF-T2显著提高了回旋区的温度和高温区面积,煤粉燃尽率从58.2%分别提高到80.5%和76.9%。OBF-T1工况虽然提高了燃尽率,但可能引起风口内部较大的温度梯度,缩短风口使用寿命;而OBF-T2避免了高温区的产生,但氧气向回旋区下侧的扩散受阻。通过剖析煤粉与煤气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燃烧机理,为设计更长寿命和更高效的风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高炉 风口机构 回旋区 煤粉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耦合喷吹低碳高炉技术及应用
2
作者 肖鹏 孙翔 +4 位作者 辛红旗 王刚 邹忠平 赵运建 贺坤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H_(2)、CO在还原铁矿石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碳氢耦合喷吹具有增强还原的效果。高炉碳氢耦合喷吹工艺具备可行性,等体积碳氢混合煤气与焦炉煤气相比,焦油析出量大幅度降低;当高炉操作参数满足热量平衡时,喷吹碳氢混合煤气有助于降低固体... H_(2)、CO在还原铁矿石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碳氢耦合喷吹具有增强还原的效果。高炉碳氢耦合喷吹工艺具备可行性,等体积碳氢混合煤气与焦炉煤气相比,焦油析出量大幅度降低;当高炉操作参数满足热量平衡时,喷吹碳氢混合煤气有助于降低固体燃料比;碳氢混合煤气回火速度明显小于焦炉煤气。丰南钢铁碳氢耦合喷吹高炉混合煤气喷吹量为50~75m^(3)/t,与固体燃料的平均置换比为0.50~0.57kg/m^(2),比常规高炉工况减少C0_(2)排放量5%~10%;按厂内煤气成本价计算,碳氢耦合喷吹高炉具有20~25元/t的效益,比常规高炉具有更强的抗原燃料质量波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碳氢耦合喷吹 矿石还原 煤气回火速度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锑冶炼技术现状及富氧熔池熔炼研究进展
3
作者 葛杨 吴晓松 +1 位作者 郭徽 张岭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7,65,共8页
锑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我国是世界锑矿储量最丰富、锑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但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当前锑资源优势明显下滑。围绕我国锑矿资源和行业发展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锑冶炼主流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重点总结了富氧熔池熔炼... 锑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我国是世界锑矿储量最丰富、锑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但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当前锑资源优势明显下滑。围绕我国锑矿资源和行业发展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锑冶炼主流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重点总结了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冶金 鼓风炉挥发熔炼 富氧熔池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内碱金属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解明亮 陈汝刚 +3 位作者 余珊珊 王炜 陈绍鹏 陈绪亨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前,高炉内碱金属富集量的研究主要分析整体富集量,而炉内不同区域的碱金属富集量并不相同。为此,根据碱金属在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建立碱金属分布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K和Na在炉内富集量最大的区域均在炉身中下部,两者... 目前,高炉内碱金属富集量的研究主要分析整体富集量,而炉内不同区域的碱金属富集量并不相同。为此,根据碱金属在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建立碱金属分布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K和Na在炉内富集量最大的区域均在炉身中下部,两者在炉内的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但K的富集量远高于Na②炉内各区域碱金属的富集量,随着入炉碱金属负荷及炉渣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在三元碱度保持不变时,各区域碱金属的富集量随着炉渣(MgO)含量的增加而减少;④降低入炉碱金属负荷、炉渣碱度和增加炉渣(MgO)含量,均有利于降低炉内碱金属的富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碱金属 循环富集 分布模型 炉渣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钒钛烧结杂料配比提高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5
作者 张月 胡心光 +1 位作者 刘二浩 张古兴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0,55,共5页
承德钒钛铁前系统将烧结杂料配比由7%以下最高提高到15%。杂料配比提高后,对烧结生产、烧结矿质量及高炉生产均产生不利影响,如烧结混匀制粒效果变差,烧结矿品位降低、含TiO_(2)量升高,高炉透气性降低、风量萎缩等。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 承德钒钛铁前系统将烧结杂料配比由7%以下最高提高到15%。杂料配比提高后,对烧结生产、烧结矿质量及高炉生产均产生不利影响,如烧结混匀制粒效果变差,烧结矿品位降低、含TiO_(2)量升高,高炉透气性降低、风量萎缩等。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综合管控、优化烧结工艺操作和优化高炉操作等应对措施,有效解决了杂料配比提高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与采取应对措施前相比,高炉利用系数升高0.18t/(m^(3)·d),煤比提高7kg/t,燃料比降低15kg/t,铁水[V]升高0.039%,铁水成本降低220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烧结 杂料 烧结矿 鼓风动能 富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钒钛2500m^(3)高炉富氧率与焦炭负荷等参数的匹配关系
6
作者 刘二浩 崔坤坤 +3 位作者 胡心光 静浩 黄磊 冯牮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基于承德钒钛2500m^(3)高炉近4个月富氧率提高期间的生产数据,明确了富氧率与焦炭负荷等冶炼参数的匹配关系。当焦炭负荷为3.75~4.05时,炉况较差,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0.80%~4.25%;当焦炭负荷为4.05~4.15时,炉况稳定,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4.... 基于承德钒钛2500m^(3)高炉近4个月富氧率提高期间的生产数据,明确了富氧率与焦炭负荷等冶炼参数的匹配关系。当焦炭负荷为3.75~4.05时,炉况较差,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0.80%~4.25%;当焦炭负荷为4.05~4.15时,炉况稳定,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4.25%~5.00%;在炉况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加重焦炭负荷(4.15~4.25),与之匹配的富氧率略有降低,一般在4.50%左右。当富氧率提高到5%左右时,高炉冶炼强度较高,同时焦比较低、煤比较高,炉顶温度不会过低,且炉腹煤气量指数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富氧率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钒钛磁铁矿 富氧率 焦炭负荷 炉况 冶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m^(3)级全氧高炉炉缸喷吹煤气CO_(2)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焦璐璐 余艾冰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0,共7页
在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工艺中,炉缸喷吹煤气CO_(2)浓度如何定量影响高炉运行状态目前仍不十分明确。为此,在400m^(3)级全氧高炉操作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炉缸喷吹煤气CO_(2)浓度(1%~9%)对全氧高炉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喷吹煤气C... 在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工艺中,炉缸喷吹煤气CO_(2)浓度如何定量影响高炉运行状态目前仍不十分明确。为此,在400m^(3)级全氧高炉操作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炉缸喷吹煤气CO_(2)浓度(1%~9%)对全氧高炉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喷吹煤气CO_(2)浓度会明显影响全氧高炉的热状态,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全氧高炉由传统的“上冷下热”逐步向“上热下冷”转变,且软熔带位置逐渐升高;②随着炉缸喷吹煤气CO_(2)浓度的升高,燃料比显著升高,同时炉顶煤气利用率显著下降,炉顶煤气温度显著升高;③C0_(2)浓度每升高1%,燃料比平均提高约20kg/t,才能保证铁水温度达到181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氧高炉 顶煤气循环 CO_(2)浓度 炼铁过程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吹富氢燃料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日君 陈衍彪 +1 位作者 段国建 冯燕波 《炼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喷吹富氢燃料是高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探讨了高炉喷吹富氢燃料的气体来源及其对冶炼关键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富氢燃料对含铁炉料还原行为的影响。认为:①受限于当前的制氢技术和成本,更多的是将焦炉煤气和... 喷吹富氢燃料是高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探讨了高炉喷吹富氢燃料的气体来源及其对冶炼关键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富氢燃料对含铁炉料还原行为的影响。认为:①受限于当前的制氢技术和成本,更多的是将焦炉煤气和天然气等氢含量较高的燃料喷入高炉;②高炉喷吹富氢燃料打破了炉内热平衡,改变炉料的冶炼进程;③现阶段富氢燃料喷吹过程中,氢气在还原剂中的占比仍旧较低,需通过调整高炉相关操作制度,以适应高氢碳置换比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富氢燃料 冶炼参数 还原行为 含铁炉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富氧鼓风技术发展现状简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润生 赵鹏 +1 位作者 张建良 叶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高炉富氧鼓风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如新型氧煤枪、SIP等先进高比例富氧技术的推广应用,而面临的难题主要是,高比例富氧后,高炉呈现“上冷下热”和边沿气流发展等状况,影响高炉稳定顺行。2020年,新疆八钢开启氧气高炉冶炼实践,第一阶段实... 高炉富氧鼓风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如新型氧煤枪、SIP等先进高比例富氧技术的推广应用,而面临的难题主要是,高比例富氧后,高炉呈现“上冷下热”和边沿气流发展等状况,影响高炉稳定顺行。2020年,新疆八钢开启氧气高炉冶炼实践,第一阶段实现35%高富氧冶炼目标,第二阶段试验将引入欧冶炉CO_(2)脱除后的煤气,打通煤气循环的工艺流程,实现50%的超高富氧技术突破。展望未来,高炉发展方向是富氧率、喷煤量不断提高,并逐渐步人高富氧大喷煤的背景中,最终走向全氧高炉冶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富氧鼓风 富氧率 氧煤枪 序列脉冲喷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整煤气喷吹-氧气高炉的富氧燃烧碳捕集方案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志辉 毛文超 +3 位作者 李小姗 罗聪 邬凡 张立麒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技术是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选择,但是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为主,产生碳排放的工序众多且碳浓度较低,目前仍缺少经济高效的碳捕集方案。在此背景下,通过引入气化炉用于重整炉顶煤气,改...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技术是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选择,但是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为主,产生碳排放的工序众多且碳浓度较低,目前仍缺少经济高效的碳捕集方案。在此背景下,通过引入气化炉用于重整炉顶煤气,改进现有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工艺的炉顶煤气循环方式,耦合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重整煤气喷吹-氧气高炉的富氧燃烧碳捕集方案,并利用Aspen Plus建模计算和碳流分析评估了该方案的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与氧气高炉低碳冶炼工艺有着良好的承接性与耦合性,两者耦合能够降低钢铁行业碳捕集的难度;富氧燃烧单位CO_(2)的捕集能耗为2623.91 kJ/kg,比现有的醇胺法的碳捕集能耗低51.4%,比变压吸附法的碳捕集能耗低26.2%;生产每吨钢材可通过富氧燃烧捕集到1.5 t CO_(2),有望实现钢铁生产过程的CO_(2)净零排放。总的来说,该方案能够在高炉低碳冶炼的基础上进行低成本、大规模的碳捕集,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氧气高炉 富氧燃烧 重整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重整煤气喷吹-氧气高炉的低碳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文超 黄志辉 +3 位作者 张泽武 李小姗 熊卓 张立麒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9,共12页
我国钢铁行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一次能源消耗主要为煤粉与焦炭,化石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高,其中70%的CO_(2)排放集中在高炉炼铁工序。双碳背景下,亟需研发低碳炼铁技术以降低高炉工艺的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提出一种生物质重整煤... 我国钢铁行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一次能源消耗主要为煤粉与焦炭,化石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高,其中70%的CO_(2)排放集中在高炉炼铁工序。双碳背景下,亟需研发低碳炼铁技术以降低高炉工艺的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提出一种生物质重整煤气喷吹-氧气高炉(BRGI-OBF)工艺流程,该工艺通过优化气化炉工艺参数与生物质替代煤粉重整,产生的重整煤气满足高炉的富氢冶炼需求,并降低了化石能源的使用。结合高炉煤气富氧燃烧碳捕集,可实现末流烟气中CO_(2)富集,从而实现高炉低能耗与低碳(负碳)排放。为分析BRGI-OBF工艺的低碳潜力,首先运用Aspen Plus搭建了BRGI-OBF工艺模型,研究了气化炉输入热量与生物质种类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基于计算得到的工艺参数,运用高炉炼铁工艺能耗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传统高炉工艺与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TGR-OBF)工艺的能耗与碳流情况。结果表明,向气化炉提供适宜的热量可有效减少煤粉用量,同时增加循环煤气量,最多可减少煤粉用量124.2 kg/t(以生铁计);生物质种类对生物质用量与重整煤气的组分产生显著影响,采用杨木半焦进行重整时,杨木半焦用量为204 kg/t,重整煤气中H_(2)体积分数达29.91%,满足富氢冶炼需求。此外,BRGI-OBF工艺显著改善了能源结构,其化石能源占比约55%,与传统高炉相比,降低煤粉消耗17.6%、焦炭消耗29.3%。该工艺流程耦合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后,末流中存在碳素372.6 kg/t,以易于压缩捕集的高浓度CO_(2)(>90%)形式存在。扣除由杨木半焦造成的碳素排放,总碳素排放为-109.9 kg/t,相当于生产每吨铁水可额外捕集CO_(2)403 kg,可实现生物质+CCS的负碳技术,为钢铁行业实现深度脱碳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中和 低碳技术 生物质 重整煤气喷吹-氧气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富氧喷吹条件下钒钛炉料的软熔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魁 胡鹏 +4 位作者 黄云 尉继勇 赵鹏 张建良 徐润生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3,共7页
高炉炼铁工艺是钢铁冶金中能源消耗量最高的流程之一。在国家“降碳减碳”政策的号召下,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前提。高炉软熔带的位置、形状对炉内煤气流的分布状态及高炉的稳定顺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模拟高富氧喷吹... 高炉炼铁工艺是钢铁冶金中能源消耗量最高的流程之一。在国家“降碳减碳”政策的号召下,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前提。高炉软熔带的位置、形状对炉内煤气流的分布状态及高炉的稳定顺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模拟高富氧喷吹条件下高炉的还原性气氛,在不同还原性气氛条件下采用高温熔滴炉进行钒钛炉料的软化熔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富氧率的提高,煤气中CO的体积分数增加,钒钛炉料的软化开始温度和软化结束温度均降低,软化温度区间变大;当CO体积分数从30%增加到45%时,软化开始温度下降72℃,软化结束温度下降43℃,软化温度区间扩大29℃。富氧喷吹后,熔化开始温度升高,炉渣流动性变好,滴落物质量增加;富氧喷吹后,钒钛炉料的软熔带整体呈现“上移扩大”的趋势,软熔带的最高压差逐渐降低,透气性得到改善,Ti元素向渣中迁移增强,Fe元素向渣中迁移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炉料 高炉 富氧喷吹 软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俊伟 张海滨 +3 位作者 程洪全 贾新 王荣刚 罗德庆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8,53,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富氧率由4.74%逐步提高到6.73%,对理论燃烧温度、炉腹煤气量、煤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为此,操作上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采取管控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优化...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富氧率由4.74%逐步提高到6.73%,对理论燃烧温度、炉腹煤气量、煤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为此,操作上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采取管控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调控热制度及改善出铁操作等措施,理论燃烧温度维持在2100℃左右,炉腹煤气量指数控制在60.5~62.5m/min,煤气利用率提高至50.7%左右。3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稳步改善,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54V(m^(3)·d),焦比降至320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富氧率 理论燃烧温度 炉腹煤气量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煤气锅炉富氧燃烧特性及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亚飞 廖立 +2 位作者 李嘉 王渡 胡宇轩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有效提高高炉煤气锅炉热效率,以某钢铁企业496t/h高炉煤气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不同富氧情况下的高炉煤气锅炉系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为35%时,3个工况的锅炉热效率与普通空气助燃相比分别... 为有效提高高炉煤气锅炉热效率,以某钢铁企业496t/h高炉煤气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不同富氧情况下的高炉煤气锅炉系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为35%时,3个工况的锅炉热效率与普通空气助燃相比分别提高了139%、124%、124%;绝热燃烧温度分别提高了174K、175K、177K;优化出3个工况下风机的最佳运行方案,3个工况下风机每年可节约的电费分别为10257446万元、6876715万元、3265479万元,每年燃料可节约的费用分别为1218735万元、971649万元、757953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每年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0164×10^(7)m^(3)、8106×10^(6)m^(3)、6321×10^(6)m^(3),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实施富氧燃烧技术有利于减少NO_(x)的排放,降低脱硝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煤气锅炉 富氧燃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渣化学组分对硅酸盐微观聚合结构演变规律的影响
15
作者 冯浩明 彭程 +2 位作者 刘吉辉 孔维国 吕楠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5,共9页
高炉渣组分间的协同作用直接影响阴离子聚合结构的形成及复杂程度。研究了不同R_(2)、ω(MgO)/ω(Al_(2)O_(3))及ω(Al_(2)O_(3))变化时硅酸盐聚合结构的演变规律。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实验升温制度及中断的温度节点,根据拉曼光谱分析发... 高炉渣组分间的协同作用直接影响阴离子聚合结构的形成及复杂程度。研究了不同R_(2)、ω(MgO)/ω(Al_(2)O_(3))及ω(Al_(2)O_(3))变化时硅酸盐聚合结构的演变规律。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实验升温制度及中断的温度节点,根据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当R_(2)和ω(MgO)/ω(Al_(2)O_(3))增加时,高炉渣中的硅酸盐阴离子团发生解聚,呈现Q_(4)、Q_(3)向Q_(0)、Q_(1)和Q_(2)结构单元演变,导致结构稳定性变差,炉渣流动性增强,当碱度大于1.2时,ω(MgO)/ω(Al_(2)O_(3))大于0.55时则出现反向转化或变缓趋势。随ω(Al_(2)O_(3))的增加,Q_(0)相对含量变化幅度不大,Q_(1)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Q_(2)相对含量明显减少,Q_(3)相对含量明显增加,Q_(4)相对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炉渣阴离子团结构趋于复杂,渣系中的非桥氧含量呈现缓慢的降低趋势,当ω(Al_(2)O_(3))含量超过16%时,非桥氧含量下降趋势则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硅酸盐结构单元 聚合度 非桥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富氢热储备区矿焦匹配关系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师威 王德全 +3 位作者 余雪峰 刘燕军 邓勇 薛庆国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通过建立高炉热储备区CO、H_(2)混合气体还原FeO矿球未反应核模型,探究煤气利用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而得到不同H_(2)含量时,矿球还原性与焦炭反应性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①还原性气体全为CO时,对于单一种矿球来说,随着热储备区温度的降低... 通过建立高炉热储备区CO、H_(2)混合气体还原FeO矿球未反应核模型,探究煤气利用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而得到不同H_(2)含量时,矿球还原性与焦炭反应性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①还原性气体全为CO时,对于单一种矿球来说,随着热储备区温度的降低,煤气利用率受动力学和热力学共同作用,呈现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有一个煤气利用率最大值;②富氢时,对同一种矿球来说,随着H_(2)含量的增加,在温度为950~1000℃时,煤气利用率整体升高,煤气利用率最大值对应的温度也升高;③矿球还原性越高,匹配的焦炭反应性越高,H_(2)含量增加1%,焦炭反应性指数需降低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富氢 热储备区 矿石还原性 焦炭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天钢铁3号高炉大矿批冶炼的主要措施
17
作者 毛东辉 田正俊 张飞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对中天钢铁3号高炉大矿批冶炼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开炉后,在建立操作炉型期间,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基本操作制度、高富氧大喷煤、稳定炉体热负荷等措施,矿批逐步从90t扩大至111t,炉况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 对中天钢铁3号高炉大矿批冶炼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开炉后,在建立操作炉型期间,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基本操作制度、高富氧大喷煤、稳定炉体热负荷等措施,矿批逐步从90t扩大至111t,炉况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在人炉品位只有56.5%~57.2%的条件下,取得了燃料比495.88kg/t、煤比163.31kg/t的良好指标,不仅消除了建立操作炉型的“阵痛”,同时还降低了生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大矿批 燃料比 煤比 富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燃烧技术在热风炉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发辉 杨智强 +1 位作者 杨琳 李博思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共5页
以某钢企新建2座高炉热风炉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富氧浓度对高炉煤气燃烧过程中实际空气量、产生烟气量及理论燃烧温度等参数的影响,并与掺烧转炉煤气效果进行比较。结合新建热风炉生产数据,对富氧燃烧效果进行了验证,富氧5.2%可以提高送... 以某钢企新建2座高炉热风炉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富氧浓度对高炉煤气燃烧过程中实际空气量、产生烟气量及理论燃烧温度等参数的影响,并与掺烧转炉煤气效果进行比较。结合新建热风炉生产数据,对富氧燃烧效果进行了验证,富氧5.2%可以提高送风温度约59℃;富氧燃烧经济性优于掺烧转炉煤气,富氧燃烧成本较掺烧转炉煤气减少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炉 富氧燃烧 转炉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高炉工艺研究进展及新炉型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伟 郁肖兵 +2 位作者 李强 齐渊洪 邹宗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81,共15页
从氧气高炉的数学模型、实验室实验以及工业试验角度系统分析了氧气高炉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讨论了氧气高炉炉型的设计依据。论述了氧气高炉的静态工艺模型研究需要计算合适的直接还原度和热空区温度,同时应考虑氧气高炉工况下生... 从氧气高炉的数学模型、实验室实验以及工业试验角度系统分析了氧气高炉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讨论了氧气高炉炉型的设计依据。论述了氧气高炉的静态工艺模型研究需要计算合适的直接还原度和热空区温度,同时应考虑氧气高炉工况下生产率的变化、热损失的变化、风口煤粉的喷吹上限以及N2的循环积累等问题。指出了多维动力学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氧气高炉数学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结合文献研究中的氧气高炉特点,从炉身高度设计、炉腹角和炉身角设计以及风口设计3方面综述了氧气高炉炉型设计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高炉 数学模型 工业试验 热储备区 炉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还原势气氛下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蓝荣宗 王静松 +2 位作者 韩毅华 王琳涛 薛庆国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在高还原势气氛下进行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试验,考察RDI+6.3、RDI+3.15和RDI-0.5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还原气氛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影响规律,探究烧结矿在氧气高炉上部的粉化行为.结果表明:烧结矿在氧气高炉气氛下的低温还原粉化率... 在高还原势气氛下进行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试验,考察RDI+6.3、RDI+3.15和RDI-0.5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还原气氛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影响规律,探究烧结矿在氧气高炉上部的粉化行为.结果表明:烧结矿在氧气高炉气氛下的低温还原粉化率高于在传统高炉气氛下的低温还原粉化率,但其RDI+3.15仍高达82.7%;随着还原气氛中CO和H2含量的提高,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高炉 烧结矿 低温还原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