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池试验在漂浮式风力机组设计验证中的应用与发现
1
作者 赵大文 张黎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针对16MW级漂浮式风力机组的水池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不同风力机组叶片模型在静水自由衰减、静水增加气动载荷的自由衰减、风工况和风浪工况下的表现,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缩尺模型对于风力机组气动载... 针对16MW级漂浮式风力机组的水池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不同风力机组叶片模型在静水自由衰减、静水增加气动载荷的自由衰减、风工况和风浪工况下的表现,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缩尺模型对于风力机组气动载荷特性的模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难以模拟风力机组气动载荷剧烈波动性特点。尽管如此,叶片模型和主动加载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风力机组气动载荷特性,可为漂浮式风力机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和使用水池试验中风力机组气动作用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载荷特性 水池试验 叶片模型 主动加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导叶式多级离心泵级间能量损失机理
2
作者 张金凤 张文佳 +2 位作者 王国军 李贵东 俞鑫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9-996,共8页
为探究空间导叶式多级离心泵级间能量损失的原因,以1个单级和1个3级潜水泵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级间能量损失的机理.对单级和3级潜水泵分别进行全流场外特性试验.基于ANSYS软件对3级潜水泵不同流量点进行... 为探究空间导叶式多级离心泵级间能量损失的原因,以1个单级和1个3级潜水泵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级间能量损失的机理.对单级和3级潜水泵分别进行全流场外特性试验.基于ANSYS软件对3级潜水泵不同流量点进行数值模拟和内流场分析,着重对各级叶轮进口流态、内部旋涡结构和叶片载荷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下,3级潜水泵各级扬程接近且与单级扬程相差不大;额定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3级潜水泵第1级扬程与单级扬程仍相差不大,但后2级扬程相比于第1级降低了6%~10%.随着流量的增大,首级叶轮来流稳定性不受影响,其后各级叶轮进流流态变差.后2级叶轮进口液体介质冲角变化使其对叶片进口边的冲击增大.后2级叶轮进口处的涡在流量较大时发展为流向涡,从而引起叶片载荷突变,削弱了叶轮做功能力,导致后2级能量损失.研究结果可为多级离心泵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级潜水泵 级间能量损失 叶轮进口 涡结构 叶片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ded和.NET平台的风力发电机组参数调整设计
3
作者 林淑 兰杰 +2 位作者 宋聚众 罗静 方程 《东方汽轮机》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文章针对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计算的重要性及控制算法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Bladed和.NET平台的风力发电机组参数调整设计方法。通过修改源控制算法,将控制算法从普通平台编译成.NET平台,并在源程序中增加了多线程控制部分源代码,编写了能进... 文章针对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计算的重要性及控制算法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Bladed和.NET平台的风力发电机组参数调整设计方法。通过修改源控制算法,将控制算法从普通平台编译成.NET平台,并在源程序中增加了多线程控制部分源代码,编写了能进行在线修改运行参数的窗口软件,在仿真过程中与源程序进行结合控制。文章以FD82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为例,结果表明在仿真过程中能够在线动态修正相关运行参数,不用重复修改源程序,减小了控制器设计过程的工作量,能够仿真修改参数后的动态过程,使仿真更接近现场情况。仿真过程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d .NET平台 载荷计算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锚片螺旋锚倾斜拉拔承载特性与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4
作者 胡伟 李砥柱 +2 位作者 林志 冯世进 黄勇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1674,1685,共15页
目前对多锚片螺旋锚倾斜拉拔承载特性机制的认识尚不全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也还不成熟。采用自制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双锚片螺旋锚的多角度倾斜拉拔模型试验,分析了荷载倾角、埋深比对荷载−位移曲线和抗拔承载力因子的影响规律。通过量化... 目前对多锚片螺旋锚倾斜拉拔承载特性机制的认识尚不全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也还不成熟。采用自制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双锚片螺旋锚的多角度倾斜拉拔模型试验,分析了荷载倾角、埋深比对荷载−位移曲线和抗拔承载力因子的影响规律。通过量化水平向和竖向的控制程度分析了两个方向的耦合效应;基于数值模拟标定了锚片间距和荷载倾角对锚片上土压力的影响,提出了锚片上土压力影响系数计算方法,引入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近似计算方法和p-y曲线法,构建了双锚片螺旋锚倾斜拉拔力学模型,提出了双锚片螺旋锚倾斜拉拔承载力计算方法和相应步骤,并在3个试验案例的计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提模型和计算方法的研究思路可推广至其他多锚片的情况,但螺旋锚需满足属于刚性短桩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锚 倾斜拉拔 模型试验 锚片间距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冷汽轮机变负荷末级1036mm高效叶片气动特性
5
作者 王丽华 张峰阁 熊继龙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介绍了湿冷汽轮机变负荷末级1036mm叶片的气动特性。从叶型特点、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参数分布规律及在50%、75%、100%负荷下反动度和效率等方面介绍该叶片。
关键词 湿冷汽轮机 末级叶片 变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摆锤式疲劳加载特性分析及研究
6
作者 周爱国 董涛 +3 位作者 施金磊 朱玉田 孙元荣 翁振辉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4-219,共6页
为探究疲劳加载过程中摆锤式激振器相关参数对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揭示加载过程中激振器电流的变化规律,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叶片摆锤式疲劳加载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摆锤式激振器的动力参数以及与叶片的相互作用,并对叶片进行疲劳加载... 为探究疲劳加载过程中摆锤式激振器相关参数对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揭示加载过程中激振器电流的变化规律,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叶片摆锤式疲劳加载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摆锤式激振器的动力参数以及与叶片的相互作用,并对叶片进行疲劳加载。结果表明,激振器中旋转质量会改变叶片疲劳加载系统的固有频率,采用实测加载数据中旋转质量与叶片振动之间的实际相位差,修正理论模型,理论电流峰值相对于实际电流误差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摆锤 疲劳测试 动力学分析 负载特性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开式离心叶轮叶顶泄漏诱发流道流动堵塞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俊桦 金永鑫 +2 位作者 吕世杰 成涛 宋文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93,共8页
为探究半开式离心叶轮叶顶泄漏量诱发的流道中流动堵塞作用,采用大涡模拟对流场进行精确计算,基于流动堵塞预估模型对叶顶间隙0.5、1.0和1.5 mm的3种半开式离心叶轮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流动堵塞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叶轮流道内存在流动堵... 为探究半开式离心叶轮叶顶泄漏量诱发的流道中流动堵塞作用,采用大涡模拟对流场进行精确计算,基于流动堵塞预估模型对叶顶间隙0.5、1.0和1.5 mm的3种半开式离心叶轮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流动堵塞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叶轮流道内存在流动堵塞峰值,且在3种叶顶间隙下均在截面2处,在经过截面2之后流动堵塞发生大幅度的减小,并在后面4个截面发生小幅度的波动;通过对不同叶顶间隙、不同流量工况下在叶轮尾缘处相对流动堵塞作用的分析,发现尾缘处的流动堵塞在不同叶顶间隙下,随流量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相对流动堵塞均在1.0Q_(d)时达到最小值,在0.6Q_(d)时出现峰值;然而流动堵塞在相同流量下与叶顶间隙的关系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且存在一个最优叶顶间隙在设计工况点达到最小的流动堵塞情况;同时通过对泄漏涡发展情况的观察,发现泄漏涡的破碎和位移会增大叶片尾缘处的流动堵塞;通过对叶片静压差的分析,发现运行流量对叶片载荷的影响不大,然而叶顶间隙的改变会大大影响叶片载荷,同时对叶片尾缘处的流动堵塞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开式离心叶轮 大涡模拟 流动堵塞预估模型 叶顶间隙 叶片载荷 泄漏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多点分级静力加载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及实现
8
作者 杨红亮 李铁康 +2 位作者 赵栓亮 陈东伟 田广夺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兆瓦级风电叶片静力加载试验目前一般采用多点同步逐级加载的方法实现。为解决静力加载试验多点同步协调控制及各加载点力耦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基于加载对象数学模型的静力加载自适应控制算法,并通过伺服绞车+力传感器+三坐标测量仪... 兆瓦级风电叶片静力加载试验目前一般采用多点同步逐级加载的方法实现。为解决静力加载试验多点同步协调控制及各加载点力耦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基于加载对象数学模型的静力加载自适应控制算法,并通过伺服绞车+力传感器+三坐标测量仪+控制采集装置搭建了试验系统,通过PLC根据算法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以实时调整加载载荷的变化率,从而实现各加载点载荷同步、匀速、稳定变化。加载系统采用竖向加载方式,在满足试验要求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经现场试验,加载时间控制在3 min以内,加载同步性控制在1%以内,最大载荷可达300 kN,对各种叶片适应性良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静力试验 伺服加载系统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载荷燃气轮机高压透平可控扩散叶型开发
9
作者 苏鹏飞 孔祥林 +1 位作者 赵世全 方宇 《东方汽轮机》 2024年第1期1-5,24,共6页
文章针对某燃气轮机高压透平,开发了一种高载荷叶型,其叶型Zweifel载荷系数达到1.2,对该叶型在典型的燃机叶片运行压比下进行平面叶栅吹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气动载荷分布与设计值匹配较好,在设计工况下叶型能量损失系数为1.4%;在1.1... 文章针对某燃气轮机高压透平,开发了一种高载荷叶型,其叶型Zweifel载荷系数达到1.2,对该叶型在典型的燃机叶片运行压比下进行平面叶栅吹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气动载荷分布与设计值匹配较好,在设计工况下叶型能量损失系数为1.4%;在1.1到1.7的压比之间叶型损失系数都小于1.7%,出口气流角的变化在1°以内;在-10°到20°的攻角变化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气动性能;不同的安装角下叶型损失系数都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透平叶型 载荷系数 平面叶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大型风电机组叶片荷载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胜一 王泽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现阶段,风电机组得到深层次开发和运用,向低成本、高功率方向发展,机组风轮直径、扫琼面积不断增加,有效加快电力输送效率,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但也提高运行隐患,极易出现叶片荷载不均匀的现象,影响大型风电机组的发电效果。该文以提高... 现阶段,风电机组得到深层次开发和运用,向低成本、高功率方向发展,机组风轮直径、扫琼面积不断增加,有效加快电力输送效率,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但也提高运行隐患,极易出现叶片荷载不均匀的现象,影响大型风电机组的发电效果。该文以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稳定性为研究目标,着重阐述光纤传感器下大型风电机组叶片荷载在线监测系统,并简单论述叶片结构和受力分析,以及常见故障类型等内容,希望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电机组 叶片荷载 光纤传感器 在线监测系统 故障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式透平叶轮几何角分布规律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晓丹 范立华 +2 位作者 王磊 张小波 杨佐卫 《东方汽轮机》 2024年第3期13-17,23,共6页
文章对径流式叶轮几何角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出口几何角固定的情况下,调整几何角中间分布规律可以影响到叶轮的载荷分布形式;前加载的叶型总包角theta大,叶轮流道长;后加载的叶型总包角theta小,叶轮流道短。在叶片... 文章对径流式叶轮几何角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出口几何角固定的情况下,调整几何角中间分布规律可以影响到叶轮的载荷分布形式;前加载的叶型总包角theta大,叶轮流道长;后加载的叶型总包角theta小,叶轮流道短。在叶片前半段,前加载叶型由于载荷较大,二次流损失及叶顶漏气损失均要大于后加载叶型;在叶片后半段,后加载叶型由于载荷的增大,二次流损失及叶顶漏气损失要明显大于前加载叶型;在叶片尾缘后的一段尾迹掺混区,后加载叶型的尾迹损失及掺混损失要明显大于前加载叶型。综合来看,叶轮几何角分布形式存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式透平 几何角分布 载荷分布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轮不平衡载荷下超大型风电机组叶片颤振极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德 李贝 +3 位作者 吴晓璇 孟慧雯 王浩东 苏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以IEA Wind 15 MW参考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时域气弹耦合分析工具,研究风剪切、偏航入流、质量不平衡3种不平衡载荷单一或共同作用时,超大型风电机组叶片的颤振极限。结果表明,单一不平衡载荷作用时,风剪切和±15°以... 以IEA Wind 15 MW参考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时域气弹耦合分析工具,研究风剪切、偏航入流、质量不平衡3种不平衡载荷单一或共同作用时,超大型风电机组叶片的颤振极限。结果表明,单一不平衡载荷作用时,风剪切和±15°以内的偏航角会增大临界颤振速度,而质量不平衡会降低临界颤振速度,且质量偏重时颤振速度下降更加明显。3种不平衡载荷共同作用时,临界颤振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出现在剪切系数为0.3时;最大值总是在偏航角为非负值时取得,最小值在偏航角为-20°时取得;质量不平衡对临界颤振速度的影响与其单一作用时的规律一致。因此,在进行气弹稳定性分析时,应考虑多种风轮不平衡载荷共同作用,尤其是叶片质量偏重和偏航角度为-20°时这种最不利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叶片 颤振 稳定性 气动弹性 风轮不平衡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桨叶分段线性扭转对降低旋翼振动载荷的作用分析
13
作者 张宇杭 韩东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3期278-288,共11页
研究了用桨叶分段线性扭转来降低旋翼振动载荷。使用基于弹性梁的旋翼模型用于预测旋翼振动载荷。采用4片桨叶旋翼作为基准旋翼,桨叶形状与UH-60直升机桨叶相似。桨叶被划分为内、中、外3段,讨论了各段扭转对载荷的影响。低速时桨叶每... 研究了用桨叶分段线性扭转来降低旋翼振动载荷。使用基于弹性梁的旋翼模型用于预测旋翼振动载荷。采用4片桨叶旋翼作为基准旋翼,桨叶形状与UH-60直升机桨叶相似。桨叶被划分为内、中、外3段,讨论了各段扭转对载荷的影响。低速时桨叶每一段的扭转都能减少桨毂四阶垂向力。当以80 km/h前飞时,中段-24°/R的扭转可使其降低99.5%。桨叶内段的扭转不利于降低桨毂四阶滚转和俯仰力矩,另外两段的扭转则可以在大多数前飞速度时控制这2个振动力矩。使用参数扫描以尽可能降低旋翼振动载荷。降低四阶垂向力方面,低速时桨叶所有段都需要扭转,而高速时未扭转的桨叶表现更好。降低四阶滚转和俯仰力矩方面,在低速时需要桨叶外段高度扭转,而在中高速时则需要桨叶中段的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振动载荷 分段桨叶扭转 桨毂垂向力 滚转力矩 俯仰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叶片净空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笑宇 曲春明 +2 位作者 葛文澎 夏冰 苗得胜 《上海节能》 2024年第2期342-349,共8页
风力机容量增长伴随着叶片尺寸和柔性不断增大,易引起叶片扫塔。以108m长叶片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叶片气动载荷和结构响应多种计算方法,研究了叶片净空距离的影响因素。基于叶素动量理论BEM和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叶片载荷,同时采用多体动... 风力机容量增长伴随着叶片尺寸和柔性不断增大,易引起叶片扫塔。以108m长叶片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叶片气动载荷和结构响应多种计算方法,研究了叶片净空距离的影响因素。基于叶素动量理论BEM和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叶片载荷,同时采用多体动力学MED和梁有限元两种方法计算叶片的受载变形。结果表明,采用叶素动量理论BEM计算的叶片中段载荷比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值更大,且载荷整体分布更均匀,多体动力学MED比1D梁单元法模态分析结果更准确,但两者计算的叶片变形程度相当。叶片变形与载荷呈单调递增正比关系,随刚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因此,工程使用BEM方法结合多体动力学方法可用于大型叶片净空计算,计算值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净空 气动载荷 结构响应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小速度前飞状态下的振动机理研究
15
作者 余瑾 李建伟 +1 位作者 金坤健 黄珺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2期5-13,21,共10页
针对直升机在小速度前飞状态下振动偏大问题展开机理研究。采用自由尾迹模型计算小速度前飞状态下的旋翼桨涡干扰气动特征;推导了桨叶4自由度桨叶挥舞动力学结构有限元模型,以进行模态分析和结构参数影响分析;采用预定气动载荷法,建立... 针对直升机在小速度前飞状态下振动偏大问题展开机理研究。采用自由尾迹模型计算小速度前飞状态下的旋翼桨涡干扰气动特征;推导了桨叶4自由度桨叶挥舞动力学结构有限元模型,以进行模态分析和结构参数影响分析;采用预定气动载荷法,建立桨叶挥舞动力学模型,分析桨叶结构动响应/载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速度状态下,气动载荷中桨涡干扰所致的频率为五倍旋翼转速的谐波成分是其振动问题的“外部”气动力源头;旋翼展向上根部大分布质量引起的惯性载荷是其振动问题的“内部”根源;两者的综合作用使得通过频率的旋翼动载荷高于基准旋翼,引起机体的异常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载荷 集中质量 桨涡干扰 旋翼 直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汽轮机618mm低压末级叶片开发
16
作者 熊继龙 刘云锋 +2 位作者 李宇峰 高志福 刘家根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7,152,共4页
依托100MW光热汽轮机组开发了618mm低压末级叶片。结合频繁变工况、低负荷运行等特性,总结提出了光热汽轮机末级叶片开发的基本思路、叶型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表明,618mm叶片根部反动度较高,直到30... 依托100MW光热汽轮机组开发了618mm低压末级叶片。结合频繁变工况、低负荷运行等特性,总结提出了光热汽轮机末级叶片开发的基本思路、叶型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表明,618mm叶片根部反动度较高,直到30%负荷才出现有少量负反动度情况,变工况性能良好;在小流量极端工况下具有低动应力特性,可以保障变工况运行、低负荷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为光热汽轮机的开发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叶片 光热汽轮机 变工况 低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独立变桨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部件载荷及变桨轴承寿命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晓磊 薛艳华 +3 位作者 郭俊凯 井洪晶 瞿沐淋 王伟 《太阳能》 2024年第11期66-75,共10页
独立变桨控制(IPC)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风轮的不平衡载荷,不同的IPC策略会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载荷及变桨轴承寿命。以降低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载荷和成本,提升其竞争力为目的,基于叶根载荷测量方法设计了IPC策略控制器,以某兆瓦级... 独立变桨控制(IPC)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风轮的不平衡载荷,不同的IPC策略会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载荷及变桨轴承寿命。以降低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载荷和成本,提升其竞争力为目的,基于叶根载荷测量方法设计了IPC策略控制器,以某兆瓦级风电机组为例,设计了不同开启条件的IPC策略,对不同IPC策略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降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对风电机组整机部件载荷及变桨轴承寿命的影响,并与统一变桨控制(CPC)策略进行对比,验证了IPC策略的可行性及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 IPC策略对极端湍流风工况、极端风剪切工况下的叶根合弯矩、轮毂合弯矩有明显的降载效果。2) IPC策略对风电机组疲劳载荷有明显的降载效果,尤其对旋转轮毂坐标系下轮毂沿y轴力矩(My)的等效疲劳载荷的降载效果最为显著。3) IPC策略对变桨轴承寿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影响程度与IPC动作的开启条件有关,越早开启IPC策略,对风电机组疲劳载荷的降载效果越明显,但越不利于变桨轴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控制 叶根载荷测量 风电机组 不平衡载荷 极限载荷 疲劳载荷 变桨轴承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几何约束下的高负荷涡轮叶片叶型优化研究
18
作者 李世峰 岳少原 +1 位作者 黄康 陈帝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29,共5页
针对导向叶片前缘大攻角引发的气动损失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多几何约束条件下前加载式某高负荷低压涡轮导向叶片叶型优化研究,探索导向叶片叶型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损失的影响机理,获得涡轮气动性能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前叶... 针对导向叶片前缘大攻角引发的气动损失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多几何约束条件下前加载式某高负荷低压涡轮导向叶片叶型优化研究,探索导向叶片叶型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损失的影响机理,获得涡轮气动性能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前叶片前缘较大正攻角,在前缘位置气流过加速,并在槽道内出现激波,导致叶片排损失增大,而优化叶型前缘进气攻角,叶片加载比较均匀,叶片出口马赫数提高1.90%,叶片气动总压损失降低19.67%,能量损失降低2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约束 高负荷涡轮叶片 叶型优化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内冷涡轮叶片使用载荷多场耦合分析
19
作者 王艳艳 李宗阳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为准确估计航空发动机内冷涡轮叶片实际状态下的使用载荷,将气热耦合与热-结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使用载荷多场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气热耦合求解的方式对涡轮叶片的叶外燃气流、叶内冷却流及叶片固体传热进行计算,以... 为准确估计航空发动机内冷涡轮叶片实际状态下的使用载荷,将气热耦合与热-结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使用载荷多场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气热耦合求解的方式对涡轮叶片的叶外燃气流、叶内冷却流及叶片固体传热进行计算,以获得叶片实际工作状态下准确的温度与气动分布,然后利用守恒插值程序实现耦合载荷信息向热-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精确传递,进而通过热-结构有限元分析实现使用载荷多场耦合分析。实验数据验证与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了气热耦合及使用载荷多场耦合分析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最后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定量给出了各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对耦合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使用载荷 多场耦合分析 气热耦合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小直径螺旋滚筒的装载结构设计改进
20
作者 陶嵘 《煤矿机电》 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
为了改变薄煤层小直径滚筒装载效果差的现状,从采煤机螺旋滚筒的装煤原理出发,研究在滚筒设计中主叶片和装载叶片的传统设计特点,分析传统设计的缺陷,指出小直径滚筒出现装载效果差可能存在的原因。通过对滚筒叶片尾部进行部分结构设计... 为了改变薄煤层小直径滚筒装载效果差的现状,从采煤机螺旋滚筒的装煤原理出发,研究在滚筒设计中主叶片和装载叶片的传统设计特点,分析传统设计的缺陷,指出小直径滚筒出现装载效果差可能存在的原因。通过对滚筒叶片尾部进行部分结构设计改进,使截割叶片、装载叶片和犁煤板倾斜组焊为半封闭结构,有效抑制煤从滚筒的切线方向抛出,减少粉尘生产量,提高滚筒的装载能力,实现装载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滚筒 截割叶片 装载叶片 犁煤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