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和乌骨鸡黑色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涂勇刚 孙亚真 +2 位作者 田颖刚 杨美艳 谢明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钼酸配合物、自由基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于研究酶法提取的泰和乌骨鸡黑色素的总抗氧化能力及其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研究过程中用合成黑色素与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黑色素清除羟基自由基...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钼酸配合物、自由基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于研究酶法提取的泰和乌骨鸡黑色素的总抗氧化能力及其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研究过程中用合成黑色素与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黑色素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虽然低于合成黑色素,但其总抗氧化能力与合成黑色素相当,而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都优于合成黑色素,说明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黑色素 清除自由基 抗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兰娇 万根 +2 位作者 黎观红 游金明 瞿明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106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鸟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57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80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鸟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57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80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60、125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84日龄。结果表明: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适量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提高而先升后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袁明,泰和乌骨鸡取得最佳组织黑色素沉积时,玉米-豆粕型饲粮适宜铜添加水平为50~72mg/kg。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适宜水平的铜可提高组织黑色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生产性能 黑色素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铜添加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兰娇 黎观红 +2 位作者 瞿明仁 游金明 易中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7-83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9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7 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60、12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9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7 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60、125 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56日龄。结果表明:饲粮添加适量铜可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在30 mg/kg时生产性能达到最佳。饲粮添加适量铜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组织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生产性能 黑色素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对延缓果蝇衰老的作用 被引量:78
4
作者 徐幸莲 庄苏 陈伯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用盐酸降解蛋白质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其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进行了延缓果蝇衰老的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1)在核黄素和甲硫氨酸光照生成的O-·2体系中,乌骨鸡黑色素能减少氮蓝四唑(NBT)... 用盐酸降解蛋白质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其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进行了延缓果蝇衰老的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1)在核黄素和甲硫氨酸光照生成的O-·2体系中,乌骨鸡黑色素能减少氮蓝四唑(NBT)还原产物甲的生成,光化还原抑制率和黑色素浓度有一定的关系,证明乌骨鸡黑色素能清除O-·2,具有类似SOD的功能。(2)乌骨鸡黑色素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提高果蝇的性活力,降低果蝇的脂褐素含量(P<0.05),表明乌骨鸡黑色素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黑色素 自由基 延缓衰老 果蝇 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和乌鸡出雏后黑色素的分布与沉积 被引量:30
5
作者 耿拓宇 张学余 +4 位作者 陈宽维 周怀军 赵冬伟 陈国宏 吴新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0-12,共3页
对1~28周龄的泰和乌鸡进行外表和解剖观察。就个体而言 ,除腿部皮肤略黑一些外 ,全身皮肤的黑度非常接近 ,胸肌的黑度明显浅于腿肌 ,黑度随周龄增加而变浅 ;气管、肺、嗉囊、腺胃外皮、肌胃外皮、睾丸、卵巢在2周龄时可见黑色素沉积 ,... 对1~28周龄的泰和乌鸡进行外表和解剖观察。就个体而言 ,除腿部皮肤略黑一些外 ,全身皮肤的黑度非常接近 ,胸肌的黑度明显浅于腿肌 ,黑度随周龄增加而变浅 ;气管、肺、嗉囊、腺胃外皮、肌胃外皮、睾丸、卵巢在2周龄时可见黑色素沉积 ,随周龄增加而逐渐加深 ;胸皮、腿皮、胸肌、腿肌和腿骨(带骨膜)中黑色素沉积率及左侧髋关节处皮肤黑度之间的表型相关均呈显著的正强相关 ,它们均能较好地代表乌鸡体内黑色素的沉积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泰和鸡 分布 沉积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亚真 谢明勇 +4 位作者 涂勇刚 田颖刚 黄林华 李昌 王远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63-1366,共4页
建立了乌骨鸡黑色素氧化产物2,3-二羧酸吡咯(PDCA)和2,3,5-三羧酸吡咯(PTCA)的HPLC测定方法,对乌骨鸡中黑色素进行定量研究。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 建立了乌骨鸡黑色素氧化产物2,3-二羧酸吡咯(PDCA)和2,3,5-三羧酸吡咯(PTCA)的HPLC测定方法,对乌骨鸡中黑色素进行定量研究。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82.8 nm和269.8 nm,并采用LC-MS对色谱峰进行定性。结果表明:PDCA和PTCA能得到很好的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纯化的乌骨鸡黑色素粗品中黑色素的含量为76.3279μg/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黑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 2 3 5-三羧酸吡咯 2 3-二羧酸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铜添加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许兰娇 黎观红 +2 位作者 瞿明仁 游金明 易中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75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1~28日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5 mg/kg)中添加0、5、15、30、60、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1~28日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5 mg/kg)中添加0、5、15、30、60、125 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28日龄。结果表明:饲粮铜不同添加水平对1~28日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适量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生产性能 黑色素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欣 田颖刚 +4 位作者 谢明勇 孙亚真 涂勇刚 刘建华 王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17-120,共4页
采用双酶水解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工艺条件。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法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乌骨鸡黑色素(500、250、100mg/kgbw),观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 采用双酶水解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工艺条件。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法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乌骨鸡黑色素(500、250、100mg/kgbw),观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pH10),温度60℃,时间1.5h,料液比1:10,提取4次。与模型组比较,乌骨鸡黑色素组小鼠血和肝脏中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乌骨鸡黑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黑色素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氧化降解产物成分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田颖刚 赵溪雁 +2 位作者 乔娟娟 朱胜 张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89,共4页
采用蛋白酶/盐酸法分离获得乌骨鸡黑色素,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以NaOH-H2O2氧化法对其进行降解,用乙醚萃取降解产物,对萃取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GC/MS分析。结果显示,蛋白酶/盐酸法提取的乌骨鸡黑色素呈游离的椭球形、无明显附着物... 采用蛋白酶/盐酸法分离获得乌骨鸡黑色素,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以NaOH-H2O2氧化法对其进行降解,用乙醚萃取降解产物,对萃取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GC/MS分析。结果显示,蛋白酶/盐酸法提取的乌骨鸡黑色素呈游离的椭球形、无明显附着物;傅里叶红外光谱在2960~2850cm-1、1470~1370cm-1范围内有强吸收峰,提示降解产物中可能存有烷基基团;通过GC/MS分析发现,乌骨鸡黑色素乙醚萃取物中不含烷烃,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中存在C16~C32一系列不同碳链长度烷烃,且烷烃含量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表明烷烃是在降解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推测乌骨鸡黑色素结构中可能存有不同链长的脂肪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黑色素 氧化降解 气质联用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水平和比例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黎观红 黄小红 +2 位作者 赵艳平 瞿明仁 游金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64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和比例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612只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1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占1/2),饲养至4周龄。采用三因...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和比例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612只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1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占1/2),饲养至4周龄。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日粮三种氨基酸水平与泰和乌骨鸡日增重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得出0~4周龄泰和乌骨鸡分别取得最大日增重和组织黑色素含量时日粮三种氨基酸适宜供给量和比例模式。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和比例显著影响泰和乌骨鸡日增重和胸肌、腿肌黑色素含量(P〈0.01),且泰和乌骨鸡取得最大日增重和组织黑色素含量时日粮三种氨基酸最适水平和比例模式各不相同。当日粮氨基酸含量分别为酪氨酸0.79%、苯丙氨酸1.06%和色氨酸0.13%,三者比例模式为Tyr:Phe:Trp=85:113:14(相对于日粮Lys含量的比值,Lys定为100)时,可取得最大日增重5.81g/d;而当日粮三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酪氨酸0.81%、苯丙氨酸1.14%和色氨酸0.13%时,胸肌黑色素含量可取得最大值3.73%,三者最佳比例模式为Tyr:Phe:Trp:87:121:14。因此,通过调节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和比例可改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以及体内黑色素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黑色素 泰和乌骨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酪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观红 游金明 +2 位作者 瞿明仁 赵艳平 易中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3,共4页
为了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4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3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6%... 为了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4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3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6%、0.63%和0.80%。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黑色素含量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而日粮酪氨酸水平对腿肌黑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腿肌黑色素含量有随酪氨酸水平提高而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酪氨酸 生产性能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红外光谱结构解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乔娟娟 田颖刚 +4 位作者 谢明勇 李欣 张盼 朱胜 王春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2-115,共4页
采用氨水-过氧化氢法和碳酸钾-过氧化氢法对乌骨鸡黑色素进行降解,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的红外光谱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与乌骨鸡黑色素在红外图谱上有较多... 采用氨水-过氧化氢法和碳酸钾-过氧化氢法对乌骨鸡黑色素进行降解,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的红外光谱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与乌骨鸡黑色素在红外图谱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在3600~3100cm-1、2950~2850cm-1、1680~1630cm-1、1570~1515cm-1、1240~1200cm-1均有不同强度的吸收峰,特别是在1650cm-1附近均出现乌骨鸡黑色素的特征强吸收峰,推测经过氧化氢降解反应获得的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中含有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片段,酰胺基团和环状烯烃可能是构成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的主要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黑色素 过氧化氢 降解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阳乌鸡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变异及蛋白质结构的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涛 路宏朝 +1 位作者 江海 李丽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为弄清略阳乌鸡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黑色素形成的关系,采用PCR-SSCP测序方法,对略阳乌鸡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略阳鸡种内MC1R变异较小,与白来航比对,在编码区69、212、274、376、636、637和... 为弄清略阳乌鸡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黑色素形成的关系,采用PCR-SSCP测序方法,对略阳乌鸡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略阳鸡种内MC1R变异较小,与白来航比对,在编码区69、212、274、376、636、637和644位点有7个SNPs,除69和636位点外,其余5个突变导致略阳乌鸡的MC1R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并造成黑素皮质素受体1多了一个磷酸化位点,这些位点的变异可能与略阳乌鸡黑色素的形成和沉积有关;经聚类分析,略阳鸡与原鸡亲缘关系较近,与来航鸡关系较远。略阳乌鸡保留了原始的基因库,MC1R基因可能是控制略阳乌鸡黑色素形成的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略阳乌鸡 黑色素 MC1R 基因变异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5~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观红 瞿明仁 +1 位作者 赵艳平 游金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研究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5~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81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9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12周龄。在5~8周龄3个处理组中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分别... 【目的】研究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5~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81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9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12周龄。在5~8周龄3个处理组中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分别为6.79,9.14和11.49g/kg,在9~12周龄3个处理组中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分别为6.37,8.28和10.19g/kg。【结果】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5~8周龄和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苯丙氨酸水平显著影响8周龄泰和乌骨鸡胸肌的黑色素含量(P<0.05),但对腿肌和皮肤的黑色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苯丙氨酸水平为9.14g/kg时,胸肌黑色素含量最高。日粮苯丙氨酸水平显著影响12周龄腿肌和皮肤的黑色素含量(P<0.05),但对胸肌的黑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腿肌黑色素含量以6.37g/kg苯丙氨酸水平组最高,而皮肤黑色素含量以8.28g/kg苯丙氨酸水平组最高。【结论】通过调节日粮苯丙氨酸供给水平,可改善泰和乌骨鸡体内黑色素的沉积而不影响其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苯丙氨酸 生产性能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三步法提取及结构性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宇玫 田颖刚 朱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9-253,共5页
采用"脱脂-酶解-酸解"三步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酸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工艺条件,通过透射电镜对乌骨鸡黑色素纯化效果进行观察,并用元素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脱脂工艺为乙醇回流脱脂4次,每次1h... 采用"脱脂-酶解-酸解"三步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酸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工艺条件,通过透射电镜对乌骨鸡黑色素纯化效果进行观察,并用元素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脱脂工艺为乙醇回流脱脂4次,每次1h,料液比1∶2,此工艺条件下乌骨鸡油脂得率7.5%。脱脂后用蛋白酶C进行酶解,酸化的最优工艺盐酸浓度为2mol/L,回流时间为3h,固液比为1∶10,回流次数为4次,此条件下杂质脱除率最高,且条件温和,通过透射电镜可见三步法纯化的黑色素颗粒形态完整,边缘清晰平滑,无破坏痕迹,可用于降解和结构研究。根据元素分析仪推测乌骨鸡黑色素是一类有别于真黑色素及脱黑色素的特殊黑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黑色素 提取 酶解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酪氨酸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艳平 黎观红 +1 位作者 瞿明仁 李建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186,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血清及组织中游离酪氨酸含量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4周龄。6个处理日粮酪氨酸水平...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血清及组织中游离酪氨酸含量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4周龄。6个处理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38%、0.58%、0.78%、0.98%、1.18%和1.38%。结果表明: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当日粮酪氨酸水平为1.18%时平均日增重达到最高、料重比达到最低,1.18%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水平组(P<0.01),其料重比极显著低于除0.78%水平组和0.98%水平组之外的其他各水平组(P<0.01);泰和乌骨鸡血清及组织中游离酪氨酸含量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当日粮酪氨酸水平为1.18%时游离酪氨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且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各水平组(P<0.01或P<0.05);泰和乌骨鸡组织中黑色素含量随着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心脏、肌肉、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18%水平时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肝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在0.98%水平达到最高,也与其他各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知,在一定的酪氨酸水平范围内,提高日粮酪氨酸水平可提高泰和乌骨鸡血清及组织中游离酪氨酸含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和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酪氨酸 生产性能 游离酪氨酸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鸡黑色素抗紫外线功能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蔡华珍 吴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7-49,共3页
探讨了乌鸡黑色素的抗紫外线功能。结果表明:当乌鸡黑色素水悬液浓度高于0.009mg/mL时,对紫外线照射的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食品中的Vc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黑色素的保护作用随着照射时... 探讨了乌鸡黑色素的抗紫外线功能。结果表明:当乌鸡黑色素水悬液浓度高于0.009mg/mL时,对紫外线照射的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食品中的Vc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黑色素的保护作用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仍极显著(P<0.01);黑色素经光照、室温或低温处理后,其抗紫外线性质几乎未受影响,高温处理则影响较大,温度越高影响越严重,但与对照相比仍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鸡 黑色素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鸡黑色素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瑞成 尚永彪 管俊峰 《肉类研究》 2010年第10期54-59,共6页
乌骨鸡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体内含有大量黑色素。乌骨鸡黑色素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已证明其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诱变、抑制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乌骨鸡黑色素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 乌骨鸡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体内含有大量黑色素。乌骨鸡黑色素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已证明其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诱变、抑制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乌骨鸡黑色素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合成过程、沉积分布规律、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有关乌鸡黑色素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黑色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硒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中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小文 易中华 +1 位作者 瞿明仁 黎观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6-349,共4页
选用9周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泰和乌骨鸡1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6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0.1、0.3、0.5、0.7、0.9 mg/kg硒的试验日粮,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日增重随... 选用9周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泰和乌骨鸡1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6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0.1、0.3、0.5、0.7、0.9 mg/kg硒的试验日粮,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日增重随日粮硒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0.3 mg/kg和0.5 mg/kg水平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随硒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0.3mg/kg硒添加水平能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不同硒添加水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肾脏、胸肌和皮肤黑色素含量随硒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日粮硒添加水平为0.5mg/kg时,肝脏和胸肌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当日粮硒添加水平为0.3mg/kg时,肾脏和皮肤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亚硒酸钠 生产性能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酪氨酸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艳平 黎观红 +1 位作者 瞿明仁 李建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3-1086,共4页
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8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6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8%、0.68%0.8... 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8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6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8%、0.68%0.88%、1.08%、1.28%和1.48%。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水平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在0.88%水平时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P〈0.01)。日粮酪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P〈0.01),随着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组织中黑色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心脏、肌肉、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08%水平时达到最高且与0.48%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肝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28%水平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酪氨酸 生产性能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