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 transition of sodium during combustion of black liquor coal slurry 被引量:2
1
作者 LAN Ze-quan CAO Xin-yu +2 位作者 ZHOU Jun-hu LIU Jian-zhong2, CHENG Jun CEN Ke-f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6-12,共7页
Several typical ash samples from a 0.25 MW test furnace fired black liquor coal slurry we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The phases and compounds containing sodium in ash samples were acquired from X-ray diffraction an... Several typical ash samples from a 0.25 MW test furnace fired black liquor coal slurry we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The phases and compounds containing sodium in ash samples were acquired from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As well,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amounts of major mineral elements along thickness gradients of representative ash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 The elements, including Na, Si, A1, S and C1 were analyzed by the advance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equipment, which provid evidence and interpretation for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XR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occurrence form of sodium has experi- enced important changes during the combustion of black liquor coal slurry, which translated into nepheline, thenardite, sodium sulfate, sodium chloride, sodium silicoaluminate, hanyne and other phases containing sodium, from NaOH, Na2CO3 and Na2S in raw fuel. Of all the sodium compounds, nepheline, thenardite and sodium sulfat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Na in solid com- bustion residues. Such a transformation of Na during the combustion of black liquor coal slurry resulted in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ash deposition and is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he raw coal and papermaldng black liquors, but is also affected by local circum- stances in the combustion furnace. Amounts of Na, S and C1 in ash deposits from low temperature zone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from high temperature zones. Our findings should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struction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black liquor coal slur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liquor coal slurry SODIUM form transition ash de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Advanced Technology on Waste Resourcelization of the Black Pulping Liquor
2
作者 周毅 韩园园 张东翔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3期363-368,共6页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ck pulping liquor that contains a lot of lignin and other biomass resources, the technology of comprehensive waste utilization is employed. The reconstructive preparation of mo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ck pulping liquor that contains a lot of lignin and other biomass resources, the technology of comprehensive waste utilization is employed. The reconstructive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urea-formaldehyde glue by adding black pulping liquor and the application in extruding the medium density fibre board using this modified urea-formaldehyde glue is researched. Results show that when applying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at alkaline reaction and then weak acid reaction, the appropriat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as follows: the adding urea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proportion 2 : 1 : 1) ; the pH value is 8.0, and the reaction time is 40 min in the addition reaction stage; the pH value will be naturally reduced to 3.5 -5.0, and the reaction time is 45 min in the aggregation reaction stage; the pH value is 8.0 in the urea complement stage. 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the reconstructive preparation the modified ureaformaldehyde glue is adding the condensed black pulping liquor after hydroxymethyla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by 5% proportion. The application in extruding medium density fibre board with this modified urea-fosmaldehyde glue is prove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ping black liqu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waste pH effect to urea-formaldehyde gluepro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high-purity hydrogen from paper recycling black liquor via sorption enhanced steam reforming
3
作者 Hanke Li Shijie Wu +5 位作者 Chengxiong Dang Guangxing Yang Yonghai Cao Hongjuan Wang Feng Peng Hao Y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771-779,共9页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nergy saving treatment of black liquor(BL),a massively produced waste in Kraft papermaking process,still remains a big challenge.Here,by adopting a NieCaOeCa_(12)Al_(14)O_(33) bifunctiona...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nergy saving treatment of black liquor(BL),a massively produced waste in Kraft papermaking process,still remains a big challenge.Here,by adopting a NieCaOeCa_(12)Al_(14)O_(33) bifunctional catalyst derived from hydrotalcite-like materials,we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producing high-purity H_(2)(~96%)with 0.9 mol H_(2) mol^(-1) C yield via the sorption enhanced steam reforming(SESR)of BL.The SESRB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H_(2) production maintained stable for 5 cycles,but declined from the 6th cycle.XRD,Raman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is and energy dispersive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rationalize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It was revealed that gradual sintering and agglomeration of Ni and CaO and associated coking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catalyst deac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SESRBL,while deposition of Na and K from the BL might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clined performance.On the other hand,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SRBL proces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mission of sulfur species by storing it as CaSO_(3).Our results highlight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BL treatment and H_(2) production,thereby being beneficial fo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liquor High-purity hydrogen Sorption enhanced steam reforming Sulfur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D-E-RC法制浆联合生物质热电联产的能耗与碳排放模型研究
4
作者 覃世佳 李怡静 +3 位作者 朱添 赵爱迪 李秀荣 农光再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4,182,共7页
基于相同的核算边界,分别构建采用A-D-E-RC法制浆联合生物质热电联产与常规碱法制浆联合燃煤热电联产的能量与碳排放模型。通过物流平衡及排放因子法联合实测数据测算出2种制浆联合厂的能耗及碳排放。结果表明,采用A-D-E-RC法制浆联合... 基于相同的核算边界,分别构建采用A-D-E-RC法制浆联合生物质热电联产与常规碱法制浆联合燃煤热电联产的能量与碳排放模型。通过物流平衡及排放因子法联合实测数据测算出2种制浆联合厂的能耗及碳排放。结果表明,采用A-D-E-RC法制浆联合生物质热电联产工厂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常规碱法制浆联合工厂降低了26.8%。其中,碱回收单元降低了51.2%的能耗。采用A-D-E-RC法制浆联合生物质热电联产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为1.72 t CO_(2)/Adt,且93.6%为生物质碳,总碳排放下降了31.6%,表明采用A-D-E-RC法制浆联合生物质热电联产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为促进制浆联合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工艺 生物质热电联产 黑液处理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造纸用液位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5
作者 王鹏 潘冬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8期51-54,共4页
为切实应对以往造纸用液位控制系统依赖于自动控制机理构建控制电路所造成的液位控制精确度低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由嵌入式技术重焕液位控制系统活力着手,针对造纸碱回收蒸发工段黑液液位控制需求,基于52单片机和超声波传感器搭建了... 为切实应对以往造纸用液位控制系统依赖于自动控制机理构建控制电路所造成的液位控制精确度低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由嵌入式技术重焕液位控制系统活力着手,针对造纸碱回收蒸发工段黑液液位控制需求,基于52单片机和超声波传感器搭建了液位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以单片机与传感器相结合的液位控制系统精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稳定性更高,不仅可充分适应当前追求无人化、高效化的造纸工业生产体系,还可普遍推广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单片机 超声波传感器 造纸黑液 液位控制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木质素粒子增强纤维素透明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傅成龙 林亚玲 +1 位作者 刘一山 黄六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研究以硫酸盐制浆黑液为原料,通过钙离子螯合的方式提取粗制木质素,利用乙醇-水反溶剂法溶解再生以获得高纯度的木质素粒子。呈现细小均匀的颗粒形态并稳定悬浮在水中的再生木质素粒子能够与纤维素形成强氢键结合,并形成致密均匀的复... 本研究以硫酸盐制浆黑液为原料,通过钙离子螯合的方式提取粗制木质素,利用乙醇-水反溶剂法溶解再生以获得高纯度的木质素粒子。呈现细小均匀的颗粒形态并稳定悬浮在水中的再生木质素粒子能够与纤维素形成强氢键结合,并形成致密均匀的复合透明薄膜。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木质素添加量10%)的抗拉强度达105.77 MPa,相比于纯纤维素膜提高了27.6%;伸长率增幅67.6%。在光学方面,木质素-纤维素膜(木质素添加量5%)的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再生木质素粒子 乙酸钙 木质素-纤维素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黑液源类黄腐酸对水体中铅的吸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华赏 李丕武 +1 位作者 张聪 张杰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造纸黑液占整个造纸业污染的90%以上,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造纸黑液中大量的有机质可以作为黄腐酸的合成前体,黄腐酸对重金属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根据国际腐植酸协会推荐方法,自两种不同造纸工艺的黑液中成功提取出了碱法类黄腐酸(JFLA)... 造纸黑液占整个造纸业污染的90%以上,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造纸黑液中大量的有机质可以作为黄腐酸的合成前体,黄腐酸对重金属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根据国际腐植酸协会推荐方法,自两种不同造纸工艺的黑液中成功提取出了碱法类黄腐酸(JFLA)和铵法类黄腐酸(AFLA);通过平衡络合试验,在不同Pb^(2+)浓度和pH的重金属水溶液中,研究了两种类黄腐酸对铅的吸附效果与规律,AFLA在低Pb^(2+)浓度、高pH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且AFLA比JFLA的吸附能力更强。研究结果表明了黑液类黄腐酸有修复Pb^(2+)污染水体的可能性,为相关研究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黑液 类黄腐酸 酸性基团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液循环蒸煮木片制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萌萌 农光再 +2 位作者 朱添 李怡静 覃世佳 《中华纸业》 CAS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了提高化学浆得率,提出黑液循环蒸煮木片制浆方法。通过基础实验和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得到结果:黑液循环制备化学浆的基础实验用碱量为木片的26%,浆得率为63.6%,比传统碱法制浆工艺得率50.0%提高13.6%;在工业生产试验中,用碱量为木片的... 为了提高化学浆得率,提出黑液循环蒸煮木片制浆方法。通过基础实验和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得到结果:黑液循环制备化学浆的基础实验用碱量为木片的26%,浆得率为63.6%,比传统碱法制浆工艺得率50.0%提高13.6%;在工业生产试验中,用碱量为木片的18%,结合蒸煮压力波动变化,纸浆平均得率为63.9%,比传统蒸煮制浆工艺得率50%提高13.9%。此外,循环蒸煮获得的纸浆性能良好,从而证明黑液循环蒸煮木片的制浆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 制浆 纸浆 黑液 循环蒸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碱回收锅炉燃烧改造实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云飞 张磊 +2 位作者 王爱鲜 陈波 田家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碱回收锅炉(简称碱炉)作为制浆造纸厂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用于燃烧处理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黑液,是制浆厂中氮氧化物(NO_(x))等酸性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碱炉中黑液特性和黑液燃烧机理的分析,对碱炉各级供风的配风模式进行了... 碱回收锅炉(简称碱炉)作为制浆造纸厂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用于燃烧处理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黑液,是制浆厂中氮氧化物(NO_(x))等酸性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碱炉中黑液特性和黑液燃烧机理的分析,对碱炉各级供风的配风模式进行了优化改造,并以此改善碱炉燃烧工况;进而减少了NO_(x)的原始生成量,保证了碱炉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先决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回收锅炉 燃烧 风门 NO_(x) 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预处理协同催化电解提升黑液燃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洋 李博伦 +3 位作者 王梦艳 李凯娜 罗会祥 尹勇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6,共9页
本研究以硫酸盐法制浆稀黑液(BL)为原料,基于有机预处理与催化电解技术,分离黑液中小分子有机组分和木质素、回收碱,进而将木质素解聚成烃类燃料,以实现黑液燃料性能的提升。结果表明,有机预处理与催化电解的组合技术最高可回收约98%的... 本研究以硫酸盐法制浆稀黑液(BL)为原料,基于有机预处理与催化电解技术,分离黑液中小分子有机组分和木质素、回收碱,进而将木质素解聚成烃类燃料,以实现黑液燃料性能的提升。结果表明,有机预处理与催化电解的组合技术最高可回收约98%的碱和89.1%的总木质素,且经电化学还原处理后,木质素液化率可达95.0%。黑液提质后,燃料(BLUF-3)的热值达35.1 MJ/kg,相比BL提升了132%,且具有低表观活化能(23.4 kJ/mol)和高指前因子(2.68×10^(6)min^(−1)),更易着火燃烧。在温度为123.52℃时,BLUF具有最大燃烧速率,为10.8%/min,其燃烧特性指数高于BL及其他生物质油,可燃性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预处理 催化电解 节能增效 燃料性能 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阔叶木硫酸盐制浆黑液热值评估及生产应用
11
作者 郭彩虹 杨泽广 +1 位作者 李树木 刘海云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采用我国南方硫酸盐制浆厂常用的7种阔叶木木片进行实验室硫酸盐制浆(KP)蒸煮,通过调节蒸煮用碱量,控制浆料卡伯值约为18,分析蒸煮后的黑液组分并评估各树种单位木片黑液回收热值(Q),探讨了混合蒸煮单位木片黑液回收热值的加权实验值(QS... 采用我国南方硫酸盐制浆厂常用的7种阔叶木木片进行实验室硫酸盐制浆(KP)蒸煮,通过调节蒸煮用碱量,控制浆料卡伯值约为18,分析蒸煮后的黑液组分并评估各树种单位木片黑液回收热值(Q),探讨了混合蒸煮单位木片黑液回收热值的加权实验值(QS)与工业生产黑液回收热值实测值(QN)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海南桉木和澳洲蓝桉Q值最高,分别为490和468 kcal/kg;越南相思Q值最低,仅为157 kcal/kg;其他树种Q值范围在244~304 kcal/kg。得到Q_(N)(y)与Q_(S)(x)函数关系y=0.672x-121.41,运用模型对新树种生产制浆黑液性质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误差<5kcal/kg,表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工业生产中混合阔叶木蒸煮黑液的燃烧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木 KP法制浆 黑液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ME标准制造的黑液锅炉部件质量管控措施
12
作者 潘文婷 佟多广 李伟龙 《锅炉制造》 2024年第5期48-49,共2页
本文通过对出口海外、按ASME标准规范设计、制造的黑液锅炉部件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识别分析在设计、制造上的质量风险点,并结合制造经验进行对策实施,为后续类似产品的生产做好技术总结和借鉴参考。
关键词 ASME 黑液锅炉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造纸黑液解聚物催化提质中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李治宇 宋昊天 +2 位作者 闫金良 马立修 付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1期30-33,共4页
该文介绍造纸黑液解聚物催化加氢脱氧制烃类液体燃料的研究现状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列举实例详细阐述TRIZ理论如何直接与造纸黑液解聚物加氢脱氧制烃类液体燃料实验相结合,开发新型催化剂,突破现有瓶颈。针对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该文介绍造纸黑液解聚物催化加氢脱氧制烃类液体燃料的研究现状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列举实例详细阐述TRIZ理论如何直接与造纸黑液解聚物加氢脱氧制烃类液体燃料实验相结合,开发新型催化剂,突破现有瓶颈。针对催化效率低的问题,采用TRIZ理论中的复合材料原理、预先作用原理、压力原理对其进行解决。研究Hβ、Mo/Hβ、NiMo/Hβ3种催化剂用于造纸黑液解聚物加氢脱氧制烃类液体燃料。测试结果证实,NiMo/Hβ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活性。基于分析过程进一步拓宽对TRIZ理论的认识,为其更好地指导科学研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原理 造纸黑液解聚物 复合材料原理 预先作用原理 压力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黑液再循环温拌再生生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衣艳荣 邹志鹏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7-20,24,共5页
造纸黑液是造纸废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造纸废水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对此,尝试通过对造纸黑液进行提纯,制备了一种专门用于温拌再生生物沥青的木质素乳化剂,针对该乳化剂应用于再生生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 造纸黑液是造纸废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造纸废水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对此,尝试通过对造纸黑液进行提纯,制备了一种专门用于温拌再生生物沥青的木质素乳化剂,针对该乳化剂应用于再生生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该乳化剂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低压力环境下的劈裂强度一般,在25℃环境下的稳定性最优,抗疲劳性能较优,在35%乳化剂掺量下的抗水害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黑液 木质素 温拌再生生物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分离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沈德魁 胡珺 +1 位作者 肖睿 张会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了综合利用造纸黑液,分别采用H2SO4溶液和H3PO4溶液从黑液中沉淀粗木质素,并分别用苯-乙醇溶液和丙酮溶液对其抽提纯化.考察了采用不同酸沉淀及溶剂抽提对木质素得率的影响,并对黑液木质素进行了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13C NM... 为了综合利用造纸黑液,分别采用H2SO4溶液和H3PO4溶液从黑液中沉淀粗木质素,并分别用苯-乙醇溶液和丙酮溶液对其抽提纯化.考察了采用不同酸沉淀及溶剂抽提对木质素得率的影响,并对黑液木质素进行了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13C NMR以及1H NMR等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酸沉淀及溶剂抽提得到的木质素结构相差不大,采用H2SO4沉淀及苯-乙醇抽提方法制备的苯-乙醇木质素得率最高;黑液木质素含有较多的愈创木酚-紫丁香酚单元结构,呈现明显的硬木木质素特征;在苯-乙醇木质素与丙酮木质素中,苯丙烷结构单元经验式分别为C9H12.61O1.1(OCH3)1.43和C9H13.33O2.10(OCH3)1.38,每个C9单元中的β—O—4键仅为0.28和0.27个,β—β键仅为0.15和0.11个;黑液木质素中羟基和羧基数量较磨木木质素丰富.黑液木质素具备多种活性官能团,表现出与磨木木质素不同的结构特征,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木质素 分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制型红茶酒的研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惠波 董瑞丽 +2 位作者 卫春会 刘宏媛 苟云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5-187,共3页
以红茶和小曲酒为主要原料,经浸泡和调配得到营养、健康、低度的红茶保健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茶汤浸提和调配的最佳工艺参数。茶汤浸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水比1∶80,浸泡时间30min,浸泡温度70℃;调配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汤与... 以红茶和小曲酒为主要原料,经浸泡和调配得到营养、健康、低度的红茶保健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茶汤浸提和调配的最佳工艺参数。茶汤浸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水比1∶80,浸泡时间30min,浸泡温度70℃;调配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汤与基酒的比例为3∶2,糖添加量为4g/100mL,柠檬酸添加量为0.1g/100mL。配制出的红茶酒具有红茶和小曲酒的典型香味,口感柔和协调,色泽为琥珀色,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制酒 红茶 小曲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液水煤浆的燃烧及沾污结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欣玉 兰泽全 +5 位作者 饶甦 赵显桥 周俊虎 周志军 刘建忠 岑可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通过在0 25MW试验炉上对新汶良庄矿常规和黑液两种水煤浆的对比试验,就黑液水煤浆的着火、燃烧、污染物排放及沾污结渣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借助硅碳棒和自制灰污热流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以及采用模糊数学手段对黑液水煤浆的沾污结渣趋势作... 通过在0 25MW试验炉上对新汶良庄矿常规和黑液两种水煤浆的对比试验,就黑液水煤浆的着火、燃烧、污染物排放及沾污结渣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借助硅碳棒和自制灰污热流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以及采用模糊数学手段对黑液水煤浆的沾污结渣趋势作了详细分析,获得了许多有益的认识,从而为黑液水煤浆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黑液 黑液水煤浆 沾污 结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黑液对水煤浆燃烧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3 位作者 刘建忠 程军 周俊虎 岑可法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2-46,共5页
从微观和宏观分析的角度研究了黑液水煤浆、普通水煤浆和制浆原煤的燃烧特性,以探究造纸黑液对水煤浆燃烧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燃料相比,由于黑液的作用,黑液水煤浆具有着火温度低、燃尽率高、燃尽时间短和污染物排放... 从微观和宏观分析的角度研究了黑液水煤浆、普通水煤浆和制浆原煤的燃烧特性,以探究造纸黑液对水煤浆燃烧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燃料相比,由于黑液的作用,黑液水煤浆具有着火温度低、燃尽率高、燃尽时间短和污染物排放低的特点,SO2绝大部分被NaOH、Na2CO3吸收固定在灰渣中。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结果发现,黑液中的Na是引起黑液水煤浆具有较强沾污结渣倾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黑液水煤浆 燃烧特性 灰沉积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穆环珍 刘晨 +1 位作者 郑涛 黄衍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8,共5页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由制浆造纸黑液回收的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木质素的磺化、磺甲基化,木质素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多元单体接枝共聚、缩合、交联,木质素的氧化氨解、稀硝酸氧化,木质素脱甲基化...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由制浆造纸黑液回收的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木质素的磺化、磺甲基化,木质素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多元单体接枝共聚、缩合、交联,木质素的氧化氨解、稀硝酸氧化,木质素脱甲基化、硫化以及常温常压、高温加压等反应改性。综合分析表明,改性后木质素分子量提高,水溶性、表面活性增强,其改性产物分别在混凝土外加剂、石油开采、染料分散、肥料增效缓释、合成木材、削减地表径流、固沙保水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既拓宽了木质素的应用范围,也提高了其实用价值。加强木质素的改性与应用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工业木质素应用的发展,促进制浆造纸废液污染治理,开发可自然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化学改性 造纸制浆黑液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液的热失重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武书彬 谭扬 +1 位作者 郭伊丽 刘江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3,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黑液固形物样品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黑液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解特性,并与纯碱木素的热解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黑液的热解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且在低温区和高温区各有一个强烈失重峰,黑液中糖、有机酸以及...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黑液固形物样品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黑液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解特性,并与纯碱木素的热解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黑液的热解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且在低温区和高温区各有一个强烈失重峰,黑液中糖、有机酸以及碱金属盐对黑液热解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而纯碱木素的热解过程由脱水、保持、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4个区域组成,热解开始较早,但持续时间较长.黑液的热解特性与纯碱木素的有一定差别.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Coats-Redfern法描述了热解过程,计算了黑液和纯碱木素样品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黑液有机物热解的主要区域的反应级数为4,活化能和频率因子随加热速率的提高而轻微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碱木素 热解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