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子量黑参多糖对皮肤保湿及光损伤保护作用
1
作者 潘玲 马海丽 张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105-112,共8页
以黑参多糖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黑参多糖HSP-1和HSP-2的结构,研究二者对皮肤保湿以及光损伤保护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HSP-1和HSP-2均含有蛋白质、均具有多糖特征峰,一级结构一致,得率HSP-1<HSP-2,分子量HSP-1<30 kDa、HSP-2>3... 以黑参多糖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黑参多糖HSP-1和HSP-2的结构,研究二者对皮肤保湿以及光损伤保护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HSP-1和HSP-2均含有蛋白质、均具有多糖特征峰,一级结构一致,得率HSP-1<HSP-2,分子量HSP-1<30 kDa、HSP-2>30 kDa。在单糖构成上,HSP-1以半乳糖和鼠李糖为主要单糖成分,HSP-2以阿拉伯糖为主要单糖成分。HSP-1具有三螺旋结构、HSP-2不具有三螺旋结构,二者的空间结构不一致。通过对比吸湿能力、保湿能力以及小鼠皮肤的厚度色度、羟脯氨酸、糖胺多糖和脂质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发现HSP-1的吸湿保湿、抑制皮肤羟脯氨酸和脂质流失、糖胺多糖累积以及减缓氧化应激产生的炎症状态的能力均优于HSP-2。因此HSP-1多糖对皮肤保湿及光损伤保护的作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多糖 不同分子量 结构 保湿 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甜米酒加工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测定
2
作者 陆宇轩 李可 +4 位作者 台雪月 卢忠魁 郑萍 钟宝 李凤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目的优化黑参甜米酒加工工艺,测定其挥发性成分。方法以黑参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在黑参添加量为4%、甜酒曲添加量为2.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为72 h时的条件下... 目的优化黑参甜米酒加工工艺,测定其挥发性成分。方法以黑参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在黑参添加量为4%、甜酒曲添加量为2.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为72 h时的条件下感官评分最高,酒精度为15%vol,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标准。所得黑参甜米酒酒香浓郁并伴有黑参特有的香气,口感醇厚、色泽清亮。通过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分析,共鉴定出36个挥发性成分,其中成分明确的有29种,酸类6种、烃类2种、醇类6种、酯类4种、酚类1种、醛类7种、酮类3种。结论以黑参和糯米为原料制备黑参甜米酒,通过对黑参米酒加工工艺的优化,得到适宜的加工条件,通过HS-GC-IMS测定米酒中的挥发性成分,为新型米酒成分的分析提供参考,为米酒赋予黑参特有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米酒 挥发性成分 工艺优化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多糖抗疲劳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兴龙 赵迎春 +8 位作者 陈雪艳 佘欣鑫 SADIA Khatoon 姜颖 解慧勇 蒋白楠 郑毅男 刘文丛 丁传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79,共7页
目的:探讨黑参多糖对疲劳型小鼠机体的改善作用及其抗疲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小鼠进行负重游泳实验,建立一种由肌肉锻炼引起的疲劳模型,小鼠灌胃黑参多糖(50、100、200 mg/(kg mb·d))28 d后,记录力竭游泳时间,测定血清中血乳酸(... 目的:探讨黑参多糖对疲劳型小鼠机体的改善作用及其抗疲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小鼠进行负重游泳实验,建立一种由肌肉锻炼引起的疲劳模型,小鼠灌胃黑参多糖(50、100、200 mg/(kg mb·d))28 d后,记录力竭游泳时间,测定血清中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检测肝脏中肝糖原、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应用免疫印迹实验评估促炎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析小鼠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atherosclerosis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yα,PPARα)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负重游泳对照组相比,黑参多糖显著延长负重游泳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与不负重游泳对照组相比,黑参多糖显著降低血清中BLA、BUN、IL-6和肝脏中MDA水平(P<0.05),提高肝脏中SOD、GSH-Px活力和肝糖原含量(P<0.05),抑制肝脏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IL-1β和TNF-α表达,同时显著提高PGC-1α、PPARα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黑参多糖可以通过调节骨骼肌中PGC-1α、PPARα基因表达和抑制肝部炎症反应发挥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多糖 抗疲劳作用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天琦 赵岩 +4 位作者 郜玉钢 何忠梅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期123-125,共3页
近几年,国内对于人参炮制品——黑参开始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黑参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黑参提供理论依据。今后还应在黑参质量标准控制、特有药理活性有效成分,以及黑参中人参皂苷的代谢... 近几年,国内对于人参炮制品——黑参开始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黑参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黑参提供理论依据。今后还应在黑参质量标准控制、特有药理活性有效成分,以及黑参中人参皂苷的代谢等方面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炮制工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蒸炖炮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越 孙佳明 张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130-1131,共2页
人参的蒸炖炮制品主要是黑参和红参。深化加工炮制即为"黑参",蒸制后干燥的为"红参"。黑参的化学成分是人参皂苷、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红参与黑参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及每种成分的组成比例不同,因而药... 人参的蒸炖炮制品主要是黑参和红参。深化加工炮制即为"黑参",蒸制后干燥的为"红参"。黑参的化学成分是人参皂苷、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红参与黑参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及每种成分的组成比例不同,因而药效活性也会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红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归属人参属化学成分及黑参药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琳琳 窦德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1-16,共6页
目的基于人参属中药药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归属人参属化学成分及黑参药性。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以人参属不同药性中药三七、红参、人参、西洋参、人参叶为研究对象,对相同药性靶点进行通路富集,以特异性通路→靶点→化学... 目的基于人参属中药药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归属人参属化学成分及黑参药性。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以人参属不同药性中药三七、红参、人参、西洋参、人参叶为研究对象,对相同药性靶点进行通路富集,以特异性通路→靶点→化学成分模式筛选出调控寒热药性的靶点及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对药性赋值(寒=-2、凉=-1、微温=0.5、温=1),并与degree值加权,对各靶点、化学成分的药性进行归属。通过分子对接进一步筛选调控寒热药性的关键靶点。选取寒凉关键靶点及其上下游酶作为观测指标,采用氢化可的松阳虚模型小鼠进行实验验证,分别灌胃高剂量和低剂量红参、黑参、人参叶的水煎液,观察各组小鼠指标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各组小鼠体质量及能量代谢指标进行分析,归属黑参的药性及其物质基础。结果经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筛选出调控寒热药性关键靶点,温热靶点为GSK3B、PFKFB3,寒凉靶点为AchE、PTGS1。结论黑参药性为温性,药性物质基础为Rg_(3)、Rb_(3)、Rc、20(R)-Rg_(2)、Rf、20(S)-Rg_(2)、Rg_(5)、Rh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阳虚模型 黑参 药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万美钰 刘琳琳 +3 位作者 曲扬 侯文彬 郭娜 窦德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8-528,538,共12页
黑参是将人参经微生物发酵或多次蒸晒的方法炮制而成,其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多种药理活性。作为新的人参炮制品种,近年来国内外对黑参的研究越来越多。依据黑参加工炮制程度,黑参的化学成分较人参发生较大变化... 黑参是将人参经微生物发酵或多次蒸晒的方法炮制而成,其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多种药理活性。作为新的人参炮制品种,近年来国内外对黑参的研究越来越多。依据黑参加工炮制程度,黑参的化学成分较人参发生较大变化,原级皂苷含量减少,稀有皂苷含量大大提高,其中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20(R+S)Rg3、Rg5、Rk1和Rk3等。黑参具有抗癌、抗心力衰竭、免疫调节与抗炎、抗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等药理作用。黑参与人参及红参相比,其优势在于稀有皂苷成分含量提高,药理作用增强。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国内外文献,对黑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展进行综述,为黑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发酵对疲劳应激诱导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及与白参、红参和人参浆果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秋阳 唐金鑫 +7 位作者 刘士伟 徐萍 邹佳琪 阴裴 米倩雯 于雷 王丽娜 毕云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6-232,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制品(白参、红参、黑参)及人参浆果发酵前后对于剧烈运动小鼠疲劳缓解及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剧烈运动诱导建立雄性ICR小鼠疲劳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红景天胶囊粉末)组... 目的:探究不同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制品(白参、红参、黑参)及人参浆果发酵前后对于剧烈运动小鼠疲劳缓解及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剧烈运动诱导建立雄性ICR小鼠疲劳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红景天胶囊粉末)组以及白参、红参、黑参及人参浆果发酵前后组(0.5 g/(kg m·d)),每组12只小鼠,连续给药30 d,测定小鼠体质量、摄食量以及血清中尿素氮、乳酸浓度和肌肉乳酸含量,分析小鼠血糖浓度变化,测定肌肉及肝脏中糖原含量,肝脏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分析抗疲劳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小鼠的体质量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加,干预30 d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增幅差异不明显,各组小鼠摄食量变化不明显。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黑参发酵后能极显著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血清尿素氮浓度及肌肉乳酸含量(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具有较强的对疲劳应激诱导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发酵后的黑参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血糖浓度、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P<0.05),同时也能够极显著提高GSH-Px活力(P<0.01),极显著降低肝脏中MDA含量(P<0.01)。结论:在同一给药剂量下,发酵后的黑参较其他参类及红景天胶囊粉末表现出更好的抗疲劳和抗氧化效果,能够减轻或消除由疲劳应激诱导的氧化损伤,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的侵害,起到抗运动疲劳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参 红参 黑参 人参浆果 发酵 抗疲劳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朱连连 栾晓宁 窦德强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建立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批次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差别明显... 目的:建立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批次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差别明显,平均含量为1.236 5 mg·g^(-1),最低含量为0.368 7 mg·g^(-1),最高含量为2.500 7 mg·g^(-1),相差6.8倍。结论:建立了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批次样品进行测定后发现,人参皂苷Rg_3含量差别明显,为黑参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人参皂苷RG3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皂苷的提取纯化及其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晓萌 魏婷 张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7,共9页
为了探究黑参皂苷的抗肿瘤作用,将生晒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制备成黑参,采用乙醇超声辅助法提取皂苷,并用大孔树脂纯化,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测定人参和黑参的皂苷类成分。采用MTT法、流式细... 为了探究黑参皂苷的抗肿瘤作用,将生晒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制备成黑参,采用乙醇超声辅助法提取皂苷,并用大孔树脂纯化,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测定人参和黑参的皂苷类成分。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探讨黑参皂苷对胃癌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机制。经大孔树脂纯化后黑参皂苷含量为89.02%。LC-MS分析黑参具有14种单体皂苷,其中Rg3、Rg5为稀有皂苷。在对MGC-803细胞活性方面,人参皂苷24 h的IC50为296.64μg/mL,黑参皂苷为141.25μg/mL,且用浓度为200μg/mL的黑参皂苷处理细胞24 h后,其凋亡率为66.96%,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至23.45%,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升高至74.6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黑参皂苷处理组Bax、Cyt-C、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量均增加,Bcl-2的表达量降低。研究表明,制备的黑参产生了稀有皂苷。黑参皂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细胞凋亡机制是通过Bax、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释放Cyt-C,Caspase-3、Caspase-9被激活而裂解使胃癌MGC-803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人参 皂苷 抗肿瘤 胃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人参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玉然 马福民 +2 位作者 邹德静 马慧明 王晨 《饮料工业》 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文以黑木耳、生晒人参为原料,经浸泡、浸提、混合发酵、调配、灌装、杀菌得到黑木耳人参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人参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最佳条件为:生晒人参2%,发酵温度40℃,接种量为0.25%,发酵时间为10h。最佳配方为:... 本文以黑木耳、生晒人参为原料,经浸泡、浸提、混合发酵、调配、灌装、杀菌得到黑木耳人参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人参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最佳条件为:生晒人参2%,发酵温度40℃,接种量为0.25%,发酵时间为10h。最佳配方为:黑木耳、人参混合发酵液30%,总糖量8%,木耳1.2%,脱脂乳1%,总酸量0.27%,稳定剂黄原胶0.08%。产品为浅灰色、均匀细腻、酸甜适口、无分层,具有黑木耳和人参的天然风味以及乳酸发酵特有的滋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人参 复合 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黑斑病药剂防治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昕 李可强 +1 位作者 魏汉莲 庄敬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46-148,共3页
选择10种高效、低毒、低残的化学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腐霉利和代森锰锌等是防治人参黑斑病的较好药剂,其中异菌脲因全年用药5次的发病率为0,相对防效达100%,并对人参具有刺激生长、延长绿叶期... 选择10种高效、低毒、低残的化学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腐霉利和代森锰锌等是防治人参黑斑病的较好药剂,其中异菌脲因全年用药5次的发病率为0,相对防效达100%,并对人参具有刺激生长、延长绿叶期的作用,使参根增重16.21%,可作为农田栽参防治人参黑斑病的特效药。在农田栽参大面积黑斑病防治上可推广异菌脲、腐霉利、代森锰锌、粉锈宁等药剂,其中异菌脲和代森锰锌2种药剂交替使用将有效控制人参黑斑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人参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黑斑病 药效试验 病情指数 相对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饮品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雪峰 王松 +2 位作者 赵春芳 郭建鹏 綦占文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2期53-54,67,共3页
选取黑参浓缩液、桑椹浓缩液、黄精浓缩液与蜂蜜添加量等单因素为试验因子,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饮品的滋味、气味和组织状态等进行综合评分,确定最佳的原料配比方案为:黑参浓缩液20%,桑椹浓缩液30%,黄精浓缩液10%,蜂蜜20%。按此配方生... 选取黑参浓缩液、桑椹浓缩液、黄精浓缩液与蜂蜜添加量等单因素为试验因子,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饮品的滋味、气味和组织状态等进行综合评分,确定最佳的原料配比方案为:黑参浓缩液20%,桑椹浓缩液30%,黄精浓缩液10%,蜂蜜20%。按此配方生产的饮品口味纯正,口感细腻柔和,气味芳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饮品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参的炮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君 高亚杰 +2 位作者 徐亚琦 高鑫 刘佳维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3期29-31,共3页
近些年来,在国际市场,黑参被认为是人参中的高端产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国内外对黑参相关研究相对于红参与生晒参较少,笔者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黑参的炮制方法、化学成分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黑参及其... 近些年来,在国际市场,黑参被认为是人参中的高端产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国内外对黑参相关研究相对于红参与生晒参较少,笔者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黑参的炮制方法、化学成分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黑参及其相关黑参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黑参中的苯并芘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金凤 刘洪亮 +2 位作者 郭航宏 陶晓杰 宋鉴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5-317,共3页
0.500 0 g黑参样品用5 mL正己烷于40℃超声提取0.5 h,提取液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以Agilent TC-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88% (体积分数)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苯... 0.500 0 g黑参样品用5 mL正己烷于40℃超声提取0.5 h,提取液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以Agilent TC-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88% (体积分数)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苯并芘的质量浓度在0.50~20.0μ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0μ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8%~97.5%,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超声波萃取 苯并芘 黑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渣对黑羽乌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嘉静 段红爽 +2 位作者 韩雪 孙志斌 吕树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5,共3页
为研究人参渣对黑羽乌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21日龄黑羽乌鸡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3%的人参渣。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9.667%、采食... 为研究人参渣对黑羽乌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21日龄黑羽乌鸡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3%的人参渣。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9.667%、采食量提高了9.203%,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8.791%,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16.818%、40.370%、14.393%(P<0.05);综合各种指标试验Ⅱ组效果较其他组好,即人参渣添加剂量为2%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渣 黑羽乌鸡 生长性能 免疫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D-HPLC法测定黑参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
17
作者 郭航宏 王雪丹 +1 位作者 张念洁 陶晓杰 《现代食品》 2018年第5期78-79,85,共3页
目的:建立FID-HPLC法测定黑参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84 nm,发射波长为406 nm。结果:该方法对黑参中的苯并[a]芘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 目的:建立FID-HPLC法测定黑参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84 nm,发射波长为406 nm。结果:该方法对黑参中的苯并[a]芘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59%。RSD小于1.87%。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广,检出限低,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操作较简便,结果满意,能满足日常检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苯并[A]芘 FID-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