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酚系化合物及其环氧树脂的合成和性能综述(上)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在利 刘守贵 +1 位作者 王家贵 廖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较详细介绍了双酚系化合物及其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和工艺路线 ,以及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固化性能。
关键词 双酚系化合物 环氧树脂 合成方法 固化性能 双酚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脂肪族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春艳 朱传方 +1 位作者 万婷 陈晶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3,共3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三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脂肪族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并用环氧树脂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了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及用量、扩链剂种类及用量、n(NCO)/n(OH)等因素对其性能的...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三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脂肪族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并用环氧树脂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了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及用量、扩链剂种类及用量、n(NCO)/n(OH)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43,用量为6%~8%(占总单体质量分数),以乙二胺为扩链剂,质量分数为1%,n(NCO):n(OH)为(1.5~1.8):1时,可得到耐水性、稳定性、力学性能优良的水性环氧聚氨酯分散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脂肪族水性聚氨酯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洪春 张广成 +1 位作者 陈挺 董善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以氢化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照先醚化后环化的技术路线成功合成出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表征其结构,并与已知产品进行对比,证明了合成产物结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普通双酚A型环氧... 以氢化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照先醚化后环化的技术路线成功合成出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表征其结构,并与已知产品进行对比,证明了合成产物结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合成出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紫外吸收对比,发现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对紫外光吸收能力很弱,是一种优异的耐光老化树脂.基本性能测试表明,合成出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性能与BASF公司产品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氢化双酚A 合成 表征 紫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幼华 高辉 +4 位作者 齐陈泽 阎逢元 陈建敏 刘维民 郑小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3,共5页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研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讨论了插层聚合法、直接共混法以及溶胶 -凝胶法制备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原理和材料结构特性及其宏观性能 ,并对该类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酯基改性的端胺基聚醚型柔性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高潮 邱少君 +1 位作者 甘孝贤 吴洪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7,共4页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为原料 ,合成了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 .该预聚体同环氧氯丙烷进行开环加成反应 ,得到中间体氯化聚醚二元醇 ,再经乙二胺胺解后 ,制得了氨酯基改性的端胺基聚醚型柔性固化剂 ,...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为原料 ,合成了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 .该预聚体同环氧氯丙烷进行开环加成反应 ,得到中间体氯化聚醚二元醇 ,再经乙二胺胺解后 ,制得了氨酯基改性的端胺基聚醚型柔性固化剂 ,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和端基分析进行了表征 .在室温下研究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胶片的力学性能 .以联二脲为填料 ,胶片在 2 0℃、5 0℃及 - 4 0℃下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 6 4 4MPa和 12 4 15 %、2 68MPa和 85 2 4 %、2 7 3 8MPa和 2 4 0 9% .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加入该固化剂后体系的柔性得到了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柔性固化剂 合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的研制及其固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永 杨树 +1 位作者 袁金芳 高青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采用端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酐、E-44环氧树脂合成了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MeO-PEG-Ma-E-44,以相反转乳化技术制备E-44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率达98.5%的MeO-PEG-Ma-E-44,用量为E-44的ω=16.5%-20... 采用端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酐、E-44环氧树脂合成了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MeO-PEG-Ma-E-44,以相反转乳化技术制备E-44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率达98.5%的MeO-PEG-Ma-E-44,用量为E-44的ω=16.5%-20%得到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最稳定。DSC和TG分析结果表明:乳化前后的E-44环氧树脂都能室温条件2h内很好的固化,固化后热性能基本不变,分解温度约在380℃,热失重率89%,其玻璃转变温度有所降低,韧性有所提高,其它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 合成 固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的开发及其在电子电器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贾园 师瑞峰 +1 位作者 蒋勰 刘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0-4045,4053,共7页
环氧树脂材料具有质量轻、造价低、易于规模化生产等特点,兼具较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在电子电器材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环氧树脂性能的基础上,对其开发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无机共混改性、有机共混改性、化学合成改性等... 环氧树脂材料具有质量轻、造价低、易于规模化生产等特点,兼具较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在电子电器材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环氧树脂性能的基础上,对其开发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无机共混改性、有机共混改性、化学合成改性等,同时总结了环氧树脂在电子电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电子电器材料 共混树脂 合成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F及其环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玉芬 崔建兰 +2 位作者 要晓丽 陈啟虎 张永晖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9,34,共5页
以苯酚、甲醛、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乙二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双酚F及其环氧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低黏度高环氧值液态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环氧氯丙烷与双酚F摩尔比为10.0∶1.0,催化剂四... 以苯酚、甲醛、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乙二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双酚F及其环氧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低黏度高环氧值液态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环氧氯丙烷与双酚F摩尔比为10.0∶1.0,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与双酚F的摩尔比为2.0∶100.0,反应温度70℃,醚化时间5 h,闭环时间2 h,酚羟基与NaOH的摩尔比为1.1∶1.0时,得到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65~0.68 mol/100 g,黏度为1.3 Pa.s。研究表明,含多酚的双酚F合成的环氧树脂对材料的冲击强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 环氧树脂 合成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型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共聚物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欧秋仁 嵇培军 +2 位作者 周勇 赵亮 曹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0-23,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酚醛型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出树脂的表观活化能,其计算值为60.81kJ/mol,用Crane定理求得反应级数为0.8846。用外推法求得树脂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为...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酚醛型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出树脂的表观活化能,其计算值为60.81kJ/mol,用Crane定理求得反应级数为0.8846。用外推法求得树脂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为120.00℃,峰顶固化温度为176.67℃,终止固化温度为226.67℃。由树脂的DSC和流变分析得到了合理的固化工艺,玻璃纤维织物/改性氰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酚醛型环氧树脂 固化反应动力学 流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F中同分异构体的比例对合成环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立新 曹魏 +1 位作者 宋家乐 王亚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84-187,共4页
双酚F环氧树脂以其低粘度、高电绝缘性、耐腐蚀性、粘接性好、固化物优异的机械性能特点在浇铸、灌封、结构修补胶以及液体传递模塑(RTM)等要求树脂具有低粘度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改变合成中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获得了两种... 双酚F环氧树脂以其低粘度、高电绝缘性、耐腐蚀性、粘接性好、固化物优异的机械性能特点在浇铸、灌封、结构修补胶以及液体传递模塑(RTM)等要求树脂具有低粘度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改变合成中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获得了两种不同同分异构体比例的双酚F(BPF-a和BPF-b)并采用13C NMR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同分异构体比例对合成的对应环氧化物双酚F环氧树脂(BPFEP)/DDM体系固化反应特性的影响。在低于145℃,BPFEP-a/DDM与BPFEP-b/DDM凝胶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即BPFEP-b/DDM体系凝胶时间比BPFEP-a/DDM体系凝胶时间短,而高于145℃,两体系的凝胶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两体系的DSC曲线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同样因同分异构体比例的影响,BPFEP-a/DDM体系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高于BPFEP-b/DDM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 双酚F环氧树脂 同分异构体 固化反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志宏 武继民 +2 位作者 洪晓斌 盘毅 谢凯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3,共3页
为提高双酚F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以双酚F、间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闭环时的加碱速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其最佳合成... 为提高双酚F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以双酚F、间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双酚F/间苯二酚共聚型环氧树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闭环时的加碱速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间苯二酚与双酚F质量比为20:80,催化剂摩尔分数为2.0%.醚化温度为80℃,醚化时间为5 h,闭环时加碱速度为0.4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双酚F 间苯二酚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会录 李涛 +1 位作者 祁向花 李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2,共8页
以聚醚二元醇(PTMG)与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反应,生成以异氰酸酯基(-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合成了韧性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分布合理、力学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探讨了原料摩尔比、稀... 以聚醚二元醇(PTMG)与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反应,生成以异氰酸酯基(-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合成了韧性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分布合理、力学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探讨了原料摩尔比、稀释剂用量和合成工艺等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摩尔比n(HMDI)∶n(PTMG)∶n(E-44)=2.3∶1∶2,稀释剂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用量为20%,合成条件为65℃×2 h+75℃×50 min时,可以得到黏度为3.06×10~5 mPa·s (25℃)、M_n为1400、M_w为29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指数为2.07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设计的一致,达到了预期效果,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等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合成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双酚S硼酚醛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3
作者 武伟红 冷晶晶 +1 位作者 王峥 高俊刚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共4页
用原位法合成了含硼的双酚S甲醛树脂/纳米SiO2(nano-SiO2)杂化树脂,并用于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分析、热重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固化、动态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 用原位法合成了含硼的双酚S甲醛树脂/纳米SiO2(nano-SiO2)杂化树脂,并用于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分析、热重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固化、动态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nano-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固化峰顶温度降低,但电性能变化不大。w(nano-SiO2)为3%时,复合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最高,达335.1℃,比未加nano-SiO2的复合材料高18.3℃,此时拉伸强度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39.06MPa,34.51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双酚S硼酚醛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萘环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捷 闫红强 +1 位作者 傅深渊 黄彪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1-284,共4页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吸水性及介电性能,以2,7-二羟基萘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含萘环结构的环氧树脂。通过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含萘环环氧树脂合成的最佳工艺,并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吸水性及介电性能,以2,7-二羟基萘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含萘环结构的环氧树脂。通过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含萘环环氧树脂合成的最佳工艺,并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热失重仪(TG)对环氧树脂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耐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含萘环环氧树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相比,Tg提高了50℃以上,耐热性能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萘环 合成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基耐高温环氧树脂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啸 甘孝贤 +1 位作者 邱少君 刘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9-554,共6页
以六(4-羟基苯氧基)环三磷腈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环氧树脂六(4-缩水甘油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CPEP)。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选取顺丁烯二酸酐(MA)为固化剂,并通过添加两类不同... 以六(4-羟基苯氧基)环三磷腈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环氧树脂六(4-缩水甘油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CPEP)。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选取顺丁烯二酸酐(MA)为固化剂,并通过添加两类不同的耐热型有机填料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和六(2,4,6-三溴苯氧基)环三磷腈(BPCPZ)制备出复合基体材料,经热失重分析研究其耐热性能。研究表明,六(4-缩水甘油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用其制备的复合材料在高温下残焦量较高,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4-缩水甘油基苯氧基)环三磷腈 环氧树脂 合成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EA体系中Eu(TTA)(AA)_2Phen配合物的原位法合成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正祥 陈洪 +1 位作者 舒万艮 向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3,共4页
利用"原位法"合成技术,在EA(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中,合成了稀土荧光配合物Eu(TTA)(AA)2Phen(TTA: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AA:丙烯酸;Phen:邻菲咯啉),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体系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的研究表... 利用"原位法"合成技术,在EA(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中,合成了稀土荧光配合物Eu(TTA)(AA)2Phen(TTA: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AA:丙烯酸;Phen:邻菲咯啉),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体系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在EA体系中的特征吸收峰被基质树脂所掩盖,主要表现为基质树脂的特征吸收;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表明,该体系在350nm附近出现配体TTA的强特征吸收,在低于300nm时,吸收峰被基质树脂掩盖;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在EA体系中能发出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并且低于铕质量分数为0.4%的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稀土离子含量接近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 合成方法 Eu(TTA)(AA)2Phen配合物 原位法 荧光性能 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液晶化合物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春 谭松庭 +1 位作者 刘敏娜 王霞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9-132,共4页
利用自行合成的端基含有活性基团的热致性液晶化合物 (LCEU)改性环氧树脂 CYD- 12 8/4,4′-二氨基二苯砜 (DDS)固化体系 ,用 DMA测试了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并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对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弹性... 利用自行合成的端基含有活性基团的热致性液晶化合物 (LCEU)改性环氧树脂 CYD- 12 8/4,4′-二氨基二苯砜 (DDS)固化体系 ,用 DMA测试了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并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对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热失重温度 (TG)与 LCEU含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用扫描电镜 (SEM)对材料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经 L CEU改性的共混物的α、β转变温度提高 ,橡胶态模量提高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液晶化合物 改性 环氧树脂 性能 活性基团 二氨基二苯砜 固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的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宇飞 孙佳林 +4 位作者 王立平 吴作宇 冯涛 陈炳艺 金鑫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BF-BMC)。系统研究了BF-BMC的成型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型工艺下,试样表面均光亮、平滑、无气泡、无裂纹... 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BF-BMC)。系统研究了BF-BMC的成型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型工艺下,试样表面均光亮、平滑、无气泡、无裂纹;当成型温度、压力和时间分别为80℃/2 h+120℃/1 h+150℃/2 h、8 MPa和5 h时,BF-BM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1 kJ/m2、30 MPa和102 MPa,其电气强度、体积电阻、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分别为11.8 MV/m、2.6×1013Ω、6.3和0.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玄武岩纤维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氧树脂潜伏性促进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宇艳 何利娜 +1 位作者 万志敏 杜星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1-75,共5页
合成了新型环氧树脂潜伏性促进剂三(乙酰乙酸十八酯)铝,采用DSC,FT-IR,H-NMR、元素分析分别对其热分解机理、化学结构、物质纯度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环氧ZH92-21:双酚S:三(乙酰乙酸十八酯)铝=100:3:0.5为配比的树脂体系的固化制度、潜... 合成了新型环氧树脂潜伏性促进剂三(乙酰乙酸十八酯)铝,采用DSC,FT-IR,H-NMR、元素分析分别对其热分解机理、化学结构、物质纯度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环氧ZH92-21:双酚S:三(乙酰乙酸十八酯)铝=100:3:0.5为配比的树脂体系的固化制度、潜伏性和力学性能,树脂体系的表观粘度在室温储藏7个月后基本没有变化,相分离是其具有优异潜伏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潜伏性固化剂 金属有机铝化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惠 杨丽庭 李彦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丙烯酸和环氧大豆油为原料合成了大豆油丙烯酸酯.通过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硬度测试,研究三乙烯四胺作为固化剂时大豆油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硬度.结果表明:三乙烯四胺... 以丙烯酸和环氧大豆油为原料合成了大豆油丙烯酸酯.通过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硬度测试,研究三乙烯四胺作为固化剂时大豆油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硬度.结果表明:三乙烯四胺固化大豆油丙烯酸酯的焓变(ΔH=28.63 J/g)远小于三乙烯四胺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的焓变(ΔH=428.25 J/g);随着混合体系中大豆油丙烯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焓变、玻璃化转变温度(Tg)、拉伸强度、拉伸模量以及硬度都会减小,峰值固化温度(Tp)、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会逐渐增加,改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逐渐变为韧性断裂,证明大豆油丙烯酸酯对双酚A环氧树脂有优良的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丙烯酸酯 双酚A环氧树脂 三乙烯四胺 热学性能 力学性能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