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Bi_2WO_6提高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20
1
作者 应红 王志永 +2 位作者 郭政铎 施祖进 杨上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2-1486,共5页
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的Bi2WO6(Bi2WO6-RGO),结果表明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研究了RGO在Bi2WO6-RGO中的含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出RGO相对于Bi2WO6的最佳掺杂质量比值... 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的Bi2WO6(Bi2WO6-RGO),结果表明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研究了RGO在Bi2WO6-RGO中的含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出RGO相对于Bi2WO6的最佳掺杂质量比值为1%.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发现,RGO并没有改变Bi2WO6光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Bi2WO6-RGO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得以提高可以归功于RGO.其可能的机理是石墨烯的存在有利于光生载流子(激子)的分离,从而导致产生更多的O2●-用于有机染料污染物(如罗丹明B(RhB))的降解.RhB分子在石墨烯上的有效吸附可能也是导致Bi2WO6-RGO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 石墨烯 水热法 光催化剂 有机染料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Bi_2WO_6薄膜的制备与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士成 姚文清 +1 位作者 朱永法 施利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提拉法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得到Bi2WO6薄膜.采用FE-SEM、XRD、Raman、DRS、光电流响应谱、IPCE等手段,研究了Bi2WO6薄膜的形貌、结构、光电性能以及薄膜结构与光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450℃以上煅烧可以得到Bi2WO... 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提拉法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得到Bi2WO6薄膜.采用FE-SEM、XRD、Raman、DRS、光电流响应谱、IPCE等手段,研究了Bi2WO6薄膜的形貌、结构、光电性能以及薄膜结构与光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450℃以上煅烧可以得到Bi2WO6结晶薄膜,薄膜由沿(131)晶面趋向生长的Bi2WO6纳米颗粒组成,颗粒的粒度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颗粒之间的间距也相应增大.ITO/Bi2WO6薄膜电极在可见光(λ>400nm)照射下可以产生光电流,光电流强度与光强度线性相关;光电流强度和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受Bi2WO6薄膜结构的影响,通过控制薄膜的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可以提高薄膜光电极的光电转换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薄膜 光电化学 可见光 非晶态配合物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BiOBr/Bi_2WO_6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晓灵 宋继梅 +4 位作者 董纳 胡刚 杨捷 司维 李文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44-1850,共7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鳞状形貌的BiOBr/Bi_2WO_6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解吸附比表面测定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比Bi_2WO_6与BiOBr的SEM照片,结合KBr的浓... 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鳞状形貌的BiOBr/Bi_2WO_6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解吸附比表面测定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比Bi_2WO_6与BiOBr的SEM照片,结合KBr的浓度实验,提出了BiOBr/Bi2WO6的鳞状形貌的形成机理。选取有机染料为吸附质,BiOBr/Bi_2WO_6为吸附剂进行了复合物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iOBr/Bi_2WO_6对阳离子染料表现出优越的吸附性能,10 min对次甲基蓝(MB)的吸附率高达99%,优于常规的活性炭吸附剂。此外,Bi OBr/Bi_2WO_6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 biOBr/bi2wo6 吸附 形貌 有机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介孔Bi_2WO_6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无机离子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丹军 申会东 +2 位作者 郭莉 张洁 付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6,共9页
以硝酸铋、钨酸铵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Bi_2WO_6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电子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并推测三维球状介孔Bi... 以硝酸铋、钨酸铵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Bi_2WO_6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电子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并推测三维球状介孔Bi_2WO_6的形成机理;研究溶液pH值和环境水体中常见无机离子对Bi_2WO_6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条件下,Bi_2WO_6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环境水体中的无机离子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影响显著,阳离子如Fe^(3+),NH^+_4以及阴离子如卤素离子对其光催化降解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Cu^(2+)和NO^-_2几乎无影响,而Fe^(2+)对其则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bi2wo6 光催化活性 无机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3N4量子点修饰球形Bi2WO6及其光催化活性增强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莉 张开来 +5 位作者 张鑫 赵芳丽 赵强 杨晓 王丹军 付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三维分级结构Bi2WO6,在此基础上采用浸渍-焙烧法将g-C3N4量子点成功沉积在Bi2WO6的表面,获得Z-型结构g-C3N4/Bi2WO6光催化剂。采用XRD,FE-SEM,TEM,UV-Vis-DRS测试手段对催化材料的组成、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以亚... 采用水热法制备三维分级结构Bi2WO6,在此基础上采用浸渍-焙烧法将g-C3N4量子点成功沉积在Bi2WO6的表面,获得Z-型结构g-C3N4/Bi2WO6光催化剂。采用XRD,FE-SEM,TEM,UV-Vis-DRS测试手段对催化材料的组成、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和对硝基苯酚(p-NPh)为模型污染物,考察g-C3N4量子点表面修饰对Bi2WO6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Bi2WO6为三维分级多孔结构,孔尺寸约为10nm,浸渍-焙烧法可将尺寸约5nm的g-C3N4量子点沉积在其二级结构纳米片表面。Z-型结构g-C3N4/Bi2WO6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纯Bi2WO6的,且10%g-C3N4/Bi2WO6(质量分数)异质光催化剂对MB的降解表观速率常数(kapp)分别为纯Bi2WO6和g-C3N4的4.5倍和5.8倍,对p-NPh的kapp分别为纯Bi2WO6和g-C3N4的2.6倍和1.6倍。O2·是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g-C3N4量子点与Bi2WO6形成异质结,有利于拓宽光响应范围的同时有效抑制了Bi2WO6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bi2wo6 量子点修饰 Z-型g-C3N4/bi2wo6 活性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与水协同修饰Bi_2WO_6纳米片形貌及改善其光致发光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银涛 刘栋梁 +1 位作者 周元林 张全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5-299,共5页
通过控制前驱体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采用溶剂热法得到不同形貌的Bi2WO6纳米片,探讨了Bi2WO6形貌与光致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Bi2WO6的结晶度、纳米片的棱长以及片层间距随醇水比增大而逐渐提高,当醇水比为1∶1时,Bi2WO6纳米片的棱长、片... 通过控制前驱体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采用溶剂热法得到不同形貌的Bi2WO6纳米片,探讨了Bi2WO6形貌与光致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Bi2WO6的结晶度、纳米片的棱长以及片层间距随醇水比增大而逐渐提高,当醇水比为1∶1时,Bi2WO6纳米片的棱长、片层间距和比表面积(BET)最大,表现出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而在醇水比大于1∶1时,纳米片的棱长、片层间距和BET随之降低,光致发光性能继而减弱。以上表明醇水比为1∶1时,复配乙醇与水协同修饰Bi2WO6纳米片形貌的效果最佳,BET最大,从而促进其光致发光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 纳米片 比表面积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线团状Bi_2WO_6光催化降解亮绿SF淡黄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郁生 夏金虹 黄国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本文以Na2WO4·2H2O和Bi(NO3)3·5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Bi2WO6光催化剂,利用XRD、SEM对Bi2WO6光催化剂的形貌及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80℃/6h条件下合成的Bi2WO6光催化剂的结晶度良好,具有Bi2WO6特征峰,为规则层状多孔... 本文以Na2WO4·2H2O和Bi(NO3)3·5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Bi2WO6光催化剂,利用XRD、SEM对Bi2WO6光催化剂的形貌及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80℃/6h条件下合成的Bi2WO6光催化剂的结晶度良好,具有Bi2WO6特征峰,为规则层状多孔疏松绒线团状Bi2WO6,平均晶粒尺寸为0.283nm。以亮绿SF淡黄为目标降解染料,考察绒线团状Bi2WO6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研究绒线团状Bi2WO6光催化剂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动力学规律,并探讨绒线团状Bi2WO6光催化剂投加量、不同光源、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亮绿SF淡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98K,pH=7,绒线团状Bi2WO6用量为2g/L,亮绿SF淡黄的初始浓度为5mg·L-1,以氙灯(300W)为光源,搅拌2h,亮绿SF淡黄降解率达90.2%。绒线团状Bi2WO6可见光降解亮绿SF淡黄符合一级反应速率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线团状bi2 WO6 光催化降解 亮绿SF淡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WO_6粉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宋丽花 谈国强 +1 位作者 郑玉芹 王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2-125,130,共5页
光催化技术因其在环境污染净化、能源再生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型光催化剂钨酸铋因其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成为了光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简述了Bi2WO6粉体光催化剂的结构及光催化性,详细介绍了一些Bi2WO6粉体的制备方... 光催化技术因其在环境污染净化、能源再生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型光催化剂钨酸铋因其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成为了光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简述了Bi2WO6粉体光催化剂的结构及光催化性,详细介绍了一些Bi2WO6粉体的制备方法,总结了Bi2WO6粉体光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可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 光催化剂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2O3/Bi2WO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尹锦锋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36,共4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Bi2WO6、热分解法制备α-Fe2O3,并利用机械混合的方式获得α-Fe2O3/Bi2WO6复合材料。利用XRD、UV-Vis、BET、SEM、XPS对样品进行表征,相比Bi2WO6,α-Fe2O3/Bi2WO6复合结构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带变宽。在α-Fe2O3/Bi2WO6+H... 通过水热法制备Bi2WO6、热分解法制备α-Fe2O3,并利用机械混合的方式获得α-Fe2O3/Bi2WO6复合材料。利用XRD、UV-Vis、BET、SEM、XPS对样品进行表征,相比Bi2WO6,α-Fe2O3/Bi2WO6复合结构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带变宽。在α-Fe2O3/Bi2WO6+H2O2光催化系统中,紫外光照射30 min MO完全降解;模拟太阳光照射60 min MO降解率达到85%,高于单独的Bi2WO6和α-Fe2O3。优良的光催化活性是由于光生电子从α-Fe2O3的导带迁移到Bi2WO6的导带,有效避免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从而提升了光催化效率;在α-Fe2O3/Bi2WO6+H2O2系统中,H2O2作为电子受体,H2O作为空穴受体,能够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促进MO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bi2wo6复合材料 光催化 芬顿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铁Bi_2WO_6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苑丽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以硝酸铋、钨酸钠为原料,铁为掺杂元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铁Bi_2WO_6可见光催化剂。并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光催化反应条件对亚甲基蓝降解效果的影响,评价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 以硝酸铋、钨酸钠为原料,铁为掺杂元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铁Bi_2WO_6可见光催化剂。并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光催化反应条件对亚甲基蓝降解效果的影响,评价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铁Bi_2WO_6可见光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掺铁量0.5%(物质的量分数),水热反应时间20h,pH=4.00;在光照时间120min条件下,用1.5g/L催化剂处理10mg/L亚甲基蓝溶液时,亚甲基蓝降解率高达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 铁掺杂 水热法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Bi_2WO_6/GR光催化剂制备及其产氢性能
11
作者 郑先君 李翠玲 +2 位作者 范坤鹏 赵梦 魏丽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3-817,共5页
采用水热法、化学沉淀法分别制备了Bi_2WO_6、Cu_2O光催化剂,并将二者与石墨烯复合制备了Cu_2O/Bi_2WO_6/GR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丙酸为牺牲剂,考察了n(Bi_2WO_6)∶n(Cu_2O)值、石墨烯(GR)掺杂量、丙酸用量对复合光... 采用水热法、化学沉淀法分别制备了Bi_2WO_6、Cu_2O光催化剂,并将二者与石墨烯复合制备了Cu_2O/Bi_2WO_6/GR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丙酸为牺牲剂,考察了n(Bi_2WO_6)∶n(Cu_2O)值、石墨烯(GR)掺杂量、丙酸用量对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催化剂中n(Bi_2WO_6)∶n(Cu_2O)=1∶1.3、石墨烯的掺杂量为7%、丙酸用量为4 mL时产氢性能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废水中有机酸光催化制取氢气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 CU2O 光催化剂 丙酸 产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WO_6/T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乙烯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海丹 王丽 +2 位作者 徐梅 黄丽晨 宋贤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6-1002,共7页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了Bi_2WO_6/Ti O_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 O_2附着在Bi_2WO_6表面,通过两者表面基团的相...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了Bi_2WO_6/Ti O_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 O_2附着在Bi_2WO_6表面,通过两者表面基团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异质结构;与单一Bi_2WO_6相比,Bi_2WO_6/Ti O_2的晶粒尺寸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对乙烯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Bi_2WO_6/Ti O_2在可见光和模拟太阳光下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催化降解乙烯活性,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乙烯的速率常数(K'值)可达9.312×10^(-4)min^(-1),相比Bi_2WO_6和Ti O_2分别提高了89.34%和88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bi2wo6 TIO2 乙烯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Bi_2WO_6/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宜沛沛 付红普 +2 位作者 高晓明 翟祥 付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9,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Bi2WO6/Zn O异质结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含酚废水的液相反应体系中,研究了异质结Bi2WO6/Zn O复合...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Bi2WO6/Zn O异质结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含酚废水的液相反应体系中,研究了异质结Bi2WO6/Zn O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结果表明,Bi2WO6/Zn O异质结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结合,使其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纯的Zn O和Bi2WO6;另外,异质结型Bi2WO6/Zn O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OH·自由基更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当Bi2WO6复合量为4wt%时,异质结Bi2WO6/Zn O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bi2 WO6/ZnO异质结 光降解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WO6/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静 李秀艳 +1 位作者 辛王鹏 周国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光催化太阳能转换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一种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和良好循环性能的新型光催化剂对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i2WO6是最简单的Aurivillius型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n型半... 光催化太阳能转换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一种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和良好循环性能的新型光催化剂对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i2WO6是最简单的Aurivillius型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性能,有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然而,单组分Bi2WO6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效率高、可见光吸收能力不足等缺点,阻碍了其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将石墨烯、碳量子点、TiO2等其他材料与Bi2WO6复合,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在众多选择中,石墨烯凭借优异的电化学性质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 2杂化轨道组成的呈六角型蜂巢晶格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当石墨烯与Bi2WO6复合后,带来的性能提升主要有:(1)其优异的电子传导能力促进了电荷转移,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重组;(2)基于石墨烯具有大的π共轭体系和二维平面结构,具有共轭体系的小分子或高分子污染物可通过π-π相互作用很容易地吸附在石墨烯表面上,这有利于催化反应的发生与进行;(3)石墨烯优良的光学性能可增强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吸收。目前,用来制备Bi2WO6/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溶剂热法、超声波化学合成法等。水热法经济实用,应用最为广泛。溶剂热法因能够利用非水介质的一些特性完成许多在水溶液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反应而广受青睐。超声波化学合成法凭借独特的声空化效应,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崭露头角。本文以Bi2WO6/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分类依据,将其分为水热法、溶剂热法、超声波化学合成法及其他制备方法四类,逐一进行分析、介绍,简述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增强机制,概述了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具体应用,并对Bi2WO6/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光催化 能源短缺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心菜状Bi2WO6光催化降解黄药废水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嘉友 聂倩倩 +1 位作者 俞和胜 李亚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针对硫化矿浮选废水中残留黄药难以有效降解的问题,通过水热法制备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卷心菜状钨酸铋(Bi2WO6),利用XRD、SEM、EDS、UV-Vis DRS对钨酸铋纳米材料进行物相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而系统地研究... 针对硫化矿浮选废水中残留黄药难以有效降解的问题,通过水热法制备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卷心菜状钨酸铋(Bi2WO6),利用XRD、SEM、EDS、UV-Vis DRS对钨酸铋纳米材料进行物相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而系统地研究光催化剂投加量、黄药初始浓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黄药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确定降解黄药的活性氧化物种,并利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全谱扫描初步分析黄药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黄药浓度为80 mg/L的条件下,光催化1 h黄药的降解率高达99.11%,COD去除率达到75.09%。超氧自由基(O2-·)在黄药光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过黄药为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降解选矿废水残留黄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可以促进选矿废水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心菜状bi2wo6 异丁基钠黄药 可见光响应光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诱发185 nm紫外光结合Bi2WO6/NMO催化降解CS2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俊 陈荣 +2 位作者 雷宇 俞志敏 朱承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04-1410,共7页
文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2WO6/天然锰矿(natural manganese ore,NM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 文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2WO6/天然锰矿(natural manganese ore,NM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自制介质阻挡放电诱发紫外光(combination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with UV light photolysis,CDBDP)联合Bi2WO6/NMO考察了催化剂对CS2的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当Bi2WO6与NMO质量比为0.2∶1、前驱体溶液pH=3,煅烧温度为400 ℃时,制备的复合催化剂活性最佳;在输入功率80W、停留时间0.5 s时,初始质量浓度为 150 mg/m^3 的CS2气体去除率及矿化率分别可达93.1%、75.2%;Bi2WO6与NMO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对CS 2的催化降解活性及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CS2 bi2wo6 天然锰矿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WO6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候婉君 肖姗姗 +3 位作者 陈悦 周香港 王立艳 盖广清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4期28-31,共4页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钨酸铋的光催化活性改性手段,如形貌调控、离子掺杂和复合结构的构建等,并对钨酸铋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手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bi2wo6 光催化反应 改性手段 离子掺杂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多孔结构Bi2WO6/TiO2纳米材料的生物模板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争一 白莉 +1 位作者 林鑫辰 冯威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9-49,共11页
本文以玉米秸秆为生物模板,高温焙烧制备了具有玉米秸秆分级多孔结构的纯相二氧化钛(TiO2),再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钨酸铋(Bi2WO6)/二氧化钛(TiO2)复合催化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 本文以玉米秸秆为生物模板,高温焙烧制备了具有玉米秸秆分级多孔结构的纯相二氧化钛(TiO2),再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钨酸铋(Bi2WO6)/二氧化钛(TiO2)复合催化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等手段对催化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高温焙烧法制备的样品为纯相锐钛矿型TiO2,TiO2表面呈片状结构,通过多孔道相互联结形成多孔蜂窝结构,Bi2WO6呈花球状附着在TiO2表面,形成Bi2WO6/TiO2复合材料.以氙灯为光源,采用罗丹明B作为光催化降解污染物评价复合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纯相TiO2材料,Bi2WO6/TiO2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表现出对罗丹明B较好的催化活性.在氙灯光照射120min后,采用模板法制备的Bi2WO6/TiO2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于无模板制备的Bi2WO6/TiO2复合材料,分别为99.3%和81.7%.在Bi2WO6/TiO2掺杂比为1∶2时,复合光催化材料表现出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并且在溶液pH=6、复合光催化材料投加量为0.4g时降解效果最佳.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由于Bi2WO6和TiO2形成了异质结构,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 玉米秸秆 二氧化钛(TiO2) 钨酸铋(bi2wo6) 分级多孔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改性Bi_2WO_6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相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62,共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以Bi(NO_3)_3·5H_2O,Na_2WO_4·2H_2O和La(NO_3)3·6H_2O为原料制备了La掺杂Bi_2WO_6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所制备的材料的物相组成和... 采用一步水热法以Bi(NO_3)_3·5H_2O,Na_2WO_4·2H_2O和La(NO_3)3·6H_2O为原料制备了La掺杂Bi_2WO_6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所制备的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光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XRD结果表明La成功地掺入Bi_2WO_6晶格中,并且仍然具有斜方相结构。UV-Vis测试结果显示,Bi_2WO_6的吸收边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不断红移,说明La掺杂可以有效拓宽材料的吸光范围。BET结果则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有所增大。此外,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La掺杂对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的La元素掺杂Bi_2WO_6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经过120min反应后,MB的降解率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掺杂 bi2wo6 水热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NH2-MIL-125(Ti)/Bi2WO6 composites with accelerated charge separation for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被引量:7
20
作者 Sheng Yin Yong Chen +6 位作者 Ming Li Qingsong Hu Yi Ding Yifan Shao Jun Di Jiexiang Xia Huaming Li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CSCD 2020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Photocatalysis is considered as an ideal strategy for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However,i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design a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system through regulating the charge flow via a precise appro... Photocatalysis is considered as an ideal strategy for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However,i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design a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system through regulating the charge flow via a precise approach.In this work,a novel NH2-MIL-125(Ti)/Bi2WO6 composite was constructed via self-assembly growing Bi2WO6 nanosheets on NH2-MIL-125(Ti)material.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H2-MIL-125(Ti)was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into Bi2WO6 and the photoexcited carriers could be efficiently separated and transferred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NH2-MIL-125(Ti)/Bi2WO6 composites displaye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removal of rhodamine B(RhB)and tetracycline(TC)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and the optimal weight ratio of NH2-MIL-125(Ti)was determined to be 7 wt%.The introduction of NH2-MIL-125(Ti)into Bi2WO6 could raise the absorption of visible light,accelerate th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of charge carriers,and boos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possibiliti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ovel composite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pu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2-MIL-125(Ti) bi2wo6 nanosheets Charge separation PHOTOCATALYSIS Visible l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