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剂二(2-二苯氧化膦基)二苯醚配合铕的合成及发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官 秦练 赵生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由二苯醚制得二(2-二苯膦基)二苯醚,再经双氧水氧化得到二(2-二苯氧化膦基)二苯醚(DPEPO),然后DPEPO和2-噻吩基三氟甲基丙二酮(TTA)与铕离子配位合成Eu(TTA)3DPEPO。测试结果表明其在THF和固体薄膜中613和616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测... 由二苯醚制得二(2-二苯膦基)二苯醚,再经双氧水氧化得到二(2-二苯氧化膦基)二苯醚(DPEPO),然后DPEPO和2-噻吩基三氟甲基丙二酮(TTA)与铕离子配位合成Eu(TTA)3DPEPO。测试结果表明其在THF和固体薄膜中613和616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测定其熔点245℃,分解温度为343℃。与Eu(TTA)3(TPPO)2进行比较,证明中性双齿DPEPO的刚性结构增强了铕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可满足于印刷包装防伪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醚 二(2-二苯氧化膦基)二苯醚 铕配合物 荧光 热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为配体的蓝色磷光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特性研究
2
作者 屈丽桃 许慧侠 +4 位作者 郝玉英 李云飞 任静琨 王华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89-1294,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室温天蓝色磷光发射材料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碘合铜(Ⅰ)([(POP)CuI]2)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分子结构,并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OP)CuI]2为二聚体结构,主要吸收峰为227,268,29...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室温天蓝色磷光发射材料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碘合铜(Ⅰ)([(POP)CuI]2)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分子结构,并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OP)CuI]2为二聚体结构,主要吸收峰为227,268,291 nm,最大发射峰为475 nm,光学带隙为2.93 eV。以[(POP)CuI]2作为客体掺杂在主体CBP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NPB(30 nm)/CBP∶[(POP)CuI]2(30 nm,8%)/BAlq(10 nm)/Alq3(30 nm)/LiF(1 nm)/Al(200 nm)的器件,其电致发光峰为476 nm,最大亮度为9 539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1.9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Ⅰ)配合物 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 蓝色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的Ag(Ⅰ)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森 李跃 +4 位作者 崔洋哲 张彦茹 王梦秦 李中峰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65-2171,共7页
合成了2个含有双膦配体的Ag(Ⅰ)配合物,分别是[Ag(DPEphos)(dppe)]2SO_4(1)和[Ag(DPEphos)(SCN)]2·CH2Cl2(2)(DPEphos=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及荧光光谱表... 合成了2个含有双膦配体的Ag(Ⅰ)配合物,分别是[Ag(DPEphos)(dppe)]2SO_4(1)和[Ag(DPEphos)(SCN)]2·CH2Cl2(2)(DPEphos=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分析。通过热重分析了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简单的单核结构,每个Ag和2个膦配体中的4个P原子螯合配位。配合物2具有双核结构,在配合物2中存在微弱的金属与金属间的作用。在Ag_2S_2环中,4个原子相互之间形成的内角之和为360°,形成的环[-Ag-S-Ag-S-]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荧光光谱显示配合物中的发射峰主要来源于双膦配体中的π-π*跃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340℃附近,2个配合物开始分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 双(二苯基膦)乙烷 AG(I)配合物 荧光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双核Cu(Ⅰ)-4,4′-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谱分析(英文)
4
作者 刘春波 车广波 +4 位作者 李秀颖 刘梅 徐占林 李文连 王庆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7-1101,共5页
采用乙醚蒸汽扩散法,由四氟合硼酸四乙腈合铜髣、4,4′-联吡啶、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或者三苯基膦的反应后的二氯甲烷和乙腈混合溶液中,晶化出[Cu2(4,4′-bipy)(POP)2(CH3CN)2(C2H5O)2](BF4)2(1)和[Cu2(4,4′-bipy)(PPh3)4(CH3CN)2](... 采用乙醚蒸汽扩散法,由四氟合硼酸四乙腈合铜髣、4,4′-联吡啶、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或者三苯基膦的反应后的二氯甲烷和乙腈混合溶液中,晶化出[Cu2(4,4′-bipy)(POP)2(CH3CN)2(C2H5O)2](BF4)2(1)和[Cu2(4,4′-bipy)(PPh3)4(CH3CN)2](BF4)2(2)两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征,同时测定了UV-Vis光谱及相应的激发态寿命。配合物1和2展示了较好的光物理特性,在275nm紫外光的激发下,固体粉末样品的最大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27和483nm,这归因于金属干扰的配体内部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Ⅰ)配合物 4 4′-联吡啶 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 三苯基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含有混磷配体的发光银(Ⅰ)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彦茹 王梦秦 +3 位作者 崔洋哲 刘敏 李中峰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89-2094,共6页
合成了两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2Br2(DPEphos)2(dppe)](1)和[Ag(DPEphos)(dppe)]NO3(2)(DPEphos=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dppe=1,2-双(二苯膦)乙烷),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磷谱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1是由... 合成了两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2Br2(DPEphos)2(dppe)](1)和[Ag(DPEphos)(dppe)]NO3(2)(DPEphos=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dppe=1,2-双(二苯膦)乙烷),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磷谱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1是由Ag Br,DPEphos和dppe以2∶2∶1的比例混合反应得到的双核化合物,dppe通过2个P原子桥连2个Ag原子,而2是由Ag NO3,DPEphos和dppe以1∶1∶1的比例混合反应得到的简单的单核化合物,Ag原子与DPEphos和dppe配体螯合。在配合物2的膦谱中,存在4个分裂峰(双峰或者三重峰)。荧光光谱表明所有的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 1 2-双(二苯膦)乙烷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双膦配体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宇 崔洋哲 +4 位作者 刘敏 王梦秦 耿文筱 李中峰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1-386,共6页
在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分别合成了2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XANTphos)]BF_4(1)和[Ag_2Cl_2(DPEphos)2]·2CH_2Cl_2(2)(XANTphos=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DPEphos=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 在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分别合成了2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XANTphos)]BF_4(1)和[Ag_2Cl_2(DPEphos)2]·2CH_2Cl_2(2)(XANTphos=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DPEphos=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1是由Ag BF4,XANTphos和dmp(2,9-二甲基-1,10-菲咯啉)以1∶1∶1的计量比反应得到的单核化合物。中心原子Ag(Ⅰ)均通过双膦配体(XANTphos)的螯合作用形成环。而2是由Ag Cl和DPEphos以1∶1的比例反应得到的双核化合物。在配合物2的非对称单元中,每个DPEphos配体与一个银离子螯合,且含有一个游离的二氯甲烷。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2的所有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双二苯基膦-9 9-二甲基氧杂蒽 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