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Ⅱ)与Hbbimp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频 周春琼 +1 位作者 李树娥 朱苗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A new complex with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 [Ni2(bbimp)(CH3CH2OH)2Cl2]Cl· 4H2O (bbimp=2,6 bis[bis(2 benzimidazolylmethyl)]aminomethyl 4 methylpheno)(o)had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 A new complex with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 [Ni2(bbimp)(CH3CH2OH)2Cl2]Cl· 4H2O (bbimp=2,6 bis[bis(2 benzimidazolylmethyl)]aminomethyl 4 methylpheno)(o)had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UV.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a=20.803(2)? , b=30.708(3)? , c=20.959(2)? , β =105.776(2)° , Z=8, V=12885(2)? 3, Dx=1.132Mg· m- 3, μ =0.755mm- 1, F(000)=4592, R1=0.1267, S=1.376. It was showed that the nickel? cation is the central ion of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with two N belonging to benzimidazole, a bridging phenolate O, a N of tertiary amine, a Cl anion, and an O of an ethanol molecule. Two nickel? cations in a molecular structure had the same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CCDC: 197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二(2-苯并咪唑甲基)]氨甲基-4-甲基苯酚(Hbbimp) 双核镍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Hbbimp 表征 金属模拟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穴二氧四胺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7
2
作者 牛德仲 朱守荣 罗勤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合成了二种新配体,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乙二酰胺(dsae)和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丙二酰胺(dsap)及其Cu、N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磁化率表征,测定了Cu... 本文合成了二种新配体,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乙二酰胺(dsae)和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丙二酰胺(dsap)及其Cu、N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磁化率表征,测定了CuH-2dsap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Cu、Ni与dsae生成双核配合物,Cu与dsap生成单核配合物,并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穴二氧四胺 铜络合物 双乙二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镍配合物中性载体高选择性水杨酸根离子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戴建远 柴雅琴 +3 位作者 袁若 钟霞 刘颜 唐点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2,共5页
首次研究了基于苯甲醛丙氨酸合镍(Ⅱ)金属配合物[Ni(Ⅱ) -BBA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Sal -)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 ,其选择性次序为Sal->ClO-4>SCN->I-> -2NO&... 首次研究了基于苯甲醛丙氨酸合镍(Ⅱ)金属配合物[Ni(Ⅱ) -BBA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Sal -)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 ,其选择性次序为Sal->ClO-4>SCN->I-> -2NO> 3-NO>Br->Cl->SO32- >SO42-。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 ,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 ,线性响应范围为2.2×10 -5~1.0×10 -1mol/L,斜率为 -55.8mV/dec(20℃) ,检出限为8.0×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 ,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出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用于药品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丙氨酸合镍() 中性载体 水杨酸根 离子选择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胺镍-甲基铝氧烷体系催化苯乙烯聚合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争光 祝方明 林尚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研究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双膦胺镍配合物N,N-双(二苯膦基)-对甲氧基苯胺二氯化镍-甲基铝氧烷(PNP-N i-MAO)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温度、n(A l)∶n(PNP-N i)、PNP-N i的浓度和苯乙烯的浓度对催化活性、苯乙烯转化率、... 研究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双膦胺镍配合物N,N-双(二苯膦基)-对甲氧基苯胺二氯化镍-甲基铝氧烷(PNP-N i-MAO)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温度、n(A l)∶n(PNP-N i)、PNP-N i的浓度和苯乙烯的浓度对催化活性、苯乙烯转化率、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对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25℃、聚合时间1h、n(A l)∶n(PNP-N i)=300、c(苯乙烯)=2.3m ol/L、c(PNP-N i)=0.4mm ol/L、甲苯为溶剂的适宜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催化活性达到5×105g/(m ol.h)左右。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表征结果显示,所得聚苯乙烯为无规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约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胺镍配合物 甲基铝氧烷 苯乙烯 聚合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无规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1-己烯共聚合用苊二亚胺镍/TiCl_4催化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扬剑 王海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6期11-14,共4页
合成了一种苊二亚胺镍配合物,以不同比例与TiCl4复合负载在SiO2/MgCl2载体上,制得4种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对乙烯/1-己烯共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复合负载催化剂对共聚合催化活性可达到78.2kg/mol·h。催化乙烯共聚合可制得含不同... 合成了一种苊二亚胺镍配合物,以不同比例与TiCl4复合负载在SiO2/MgCl2载体上,制得4种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对乙烯/1-己烯共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复合负载催化剂对共聚合催化活性可达到78.2kg/mol·h。催化乙烯共聚合可制得含不同长度支链的聚乙烯,其中以丁基支链为主,占45.3%,长支链占18.7%,这有利于改善聚乙烯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己烯 共聚合 催化体系 TICL4 亚胺 聚乙烯 支链 镍配合物 负载催化剂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亚胺镍与双(水杨醛亚胺)二氯化锆体系的链穿梭聚合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榕 苑泽华 +4 位作者 刘东兵 李岩 赖菁菁 李昕阳 顾元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0,共5页
以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记作Cat A)与双(水杨醛亚胺)二氯化锆配合物(记作Cat B)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二乙基锌为链穿梭剂催化乙烯均聚合,制备了乙烯嵌段聚合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乙烯的相对分... 以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记作Cat A)与双(水杨醛亚胺)二氯化锆配合物(记作Cat B)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二乙基锌为链穿梭剂催化乙烯均聚合,制备了乙烯嵌段聚合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乙烯压力为1.0 MPa,n(MAO)∶n(Cat A+Cat B)为1000,其中,n(Cat A)∶n(Cat B)为1时,可制备具有较高"软段"含量的乙烯嵌段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α-二亚胺镍()配合物 双水杨醛亚胺二氯化锆配合物 链穿梭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取代二茂铁为配体的配合物研究——Ⅲ.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氯化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电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席振峰 杨瑞娜 +2 位作者 候益民 金斗满 罗保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合成了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为双齿配体的双核配合物Pd(dppf)Cl_2,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及dppf的循环伏安研究结果给出两条可逆性较好的单电子氧化还原曲线.dppf形成配合物后,... 合成了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为双齿配体的双核配合物Pd(dppf)Cl_2,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及dppf的循环伏安研究结果给出两条可逆性较好的单电子氧化还原曲线.dppf形成配合物后,茂基氧化峰电位值显著增加.Pd(dppf)Cl_2的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281(2)(?),b=16.497(2)(?).c=16.896(3)(?),β=93.6(2.6)°,Z=4,D_(?)=1.423g/cm^3.与Pd(dppe)Cl_2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比较讨论,进一步研究了配体dppf和dppe的配位性能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1 1’-二(二苯基膦)二茂铁合钯() 双取代二茂铁 双核配合物 双齿膦配体 合成 结构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