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Ceria-Zirconia Fluorite-Like Catalysts for the Combustion of Methane
1
作者 Tatiana Kuznetsova Vladislav Sadykov +5 位作者 Lubsan Batuev Ella Moroz Elena Burgina Vladimir Rogov Vladimir Kriventsov Dmitrii Kochubey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49-163,共15页
For dispersed ceria-zirconia-based solid solutions prepared via the polymerized complex method and annealed at 700 ℃, effects of bulk doping by Ca, Mn, Co, Bi or Nb cation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Mn and Pt on th... For dispersed ceria-zirconia-based solid solutions prepared via the polymerized complex method and annealed at 700 ℃, effects of bulk doping by Ca, Mn, Co, Bi or Nb cation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Mn and Pt on their structural features, surface/bulk oxygen reactiv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methane combustion are considered. With up to 20 mol% doping, a structural type of homogeneous solid solutions of anion-deficient fluorite with disordered anion vacancies is formed. Doping by transition metal cations or Pt increases the mobility and reactivity of the surface/bulk oxygen. A broad variation in specific rates of methane combustion for the studied systems was observed, suggesting structural sensitivity of this reaction. In general, there is no univer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xygen mobility, the reactivity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n methane combustion, which is explained by the factor of specific methane activation on surface active sites. For the Pt-promoted samples, Pt efficiency in methane activation depends on the Pt-support interaction, and the most favorable ones being mixed Pt/MnOx and Pt/NbOx cluste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s that exhibit high lattice oxygen mo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Zr-O Ca Mn Co Bi Nb structural features oxygen reactivity oxygen mobility methane combus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酚基甲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盘毅 胡芸 宋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9,共5页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苯酚和甲醛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酚基甲烷的反应。探讨了合成各条件对产物的收率、双核比例的影响,并对产物的分子量、熔点、双核含量进行了分析表征。
关键词 二酚基甲烷 合成 双酚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催化合成双吲哚甲烷衍生物 被引量:5
3
作者 邢烨 解正峰 刘方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2-354,共3页
在磷钨酸做催化剂条件下,各种醛、酮快速地与吲哚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以较高(69%~95%)收率制得一系列双吲哚甲烷衍生物,产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得以确证。
关键词 磷钨酸 吲哚 亲电取代 双吲哚甲烷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全氟烷基有机超酸的催化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忠华 杨秋红 马敬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8-813,共6页
全氟烷基超酸(磺酸RfSO3H,磺酰亚胺(RfSO2)2NH和磺酰基甲烷(RfSO2)3CH)比普通强酸(RSO3H等)表现出更强的酸性和更优秀的催化活性,固载化能提供高效的绿色催化途径。尤其无机载体SiO2负载固体酸,同时具备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比表... 全氟烷基超酸(磺酸RfSO3H,磺酰亚胺(RfSO2)2NH和磺酰基甲烷(RfSO2)3CH)比普通强酸(RSO3H等)表现出更强的酸性和更优秀的催化活性,固载化能提供高效的绿色催化途径。尤其无机载体SiO2负载固体酸,同时具备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比表面大、热稳定性好、酸位点有效、结构/织构可调可控。本文综述了上述三类超酸的固载化研究及催化应用,并讨论了固体酸更广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磺酸 双全氟烷基磺酰亚胺 三全氟烷基磺酰基甲烷 非均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小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5,共3页
生物质热分解(气化)技术是生物质热转化技术的核心之一,分为生物质直接气化技术和生物质间接气化技术。生物质间接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生物合成气、热、电的高效联产。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欧洲已经建成的第一个大型生物甲烷气示范项目和实现... 生物质热分解(气化)技术是生物质热转化技术的核心之一,分为生物质直接气化技术和生物质间接气化技术。生物质间接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生物合成气、热、电的高效联产。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欧洲已经建成的第一个大型生物甲烷气示范项目和实现生物质甲烷气并网用于汽车用气和居家燃气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热分解 生物质气化 BFB气化炉 CFB燃烧炉 GO Bi Gas项目 生物质甲烷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_2X_2(dpm)_2(X=Cl^-,Br^-,I^-)与H_2S反应的低温NMR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翁维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345-1348,共4页
采用低温NMR技术考察了配合物Pd_2X_2(dpm)_2(X=Cl^-,Br^-,I^-;dpm=Ph_2PCH_2PPh_2)与H_2S在CD_2Cl_2溶液中的反应,对反应中间体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反应首先由H_2S对Pd_2X_2(dpm)_2的Pd-Pd键氧化加成,形成相应的带有Pd-H和Pd-S... 采用低温NMR技术考察了配合物Pd_2X_2(dpm)_2(X=Cl^-,Br^-,I^-;dpm=Ph_2PCH_2PPh_2)与H_2S在CD_2Cl_2溶液中的反应,对反应中间体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反应首先由H_2S对Pd_2X_2(dpm)_2的Pd-Pd键氧化加成,形成相应的带有Pd-H和Pd-SH的中间体,该中间体随后脱去H_2并转化为相应的S^(2-)桥联的配合物Pd_2X_2(dpm)_2(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苯膦基 甲烷 硫化氢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双(2-烯丙基苯氧基)-6-N,N-二甲(乙)基胺基-1,3,5-三嗪与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性能
7
作者 房强 雷勇 +3 位作者 郝建军 曾敏 王文云 江璐霞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2-443,共2页
The properties of 2,4 bis(2 allylphenoxy) 6 N,N dialkylamino 1,3,5 triazine(alkyl=CH 3(BAPDMT),C 2H 5(BAPDET)) and bis(4 maleimidodiphenyl)methane(BMDPM) copolymers were stu 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iazine... The properties of 2,4 bis(2 allylphenoxy) 6 N,N dialkylamino 1,3,5 triazine(alkyl=CH 3(BAPDMT),C 2H 5(BAPDET)) and bis(4 maleimidodiphenyl)methane(BMDPM) copolymers were stu 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iazine monomers could improve the impact strength and shear strength of BMDPM homopolymer without strongly decreasing the heat resistance of the resin. The better results were obtained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BMDPM to triazine was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DMT BAPEDT BMDPM 共聚物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二苯基膦甲烷及其铜(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8
作者 刘应凡 孙雨安 +1 位作者 谢冰 郭利兵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6-7,13,共3页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合成了含膦配体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及其铜(I)配合物[Cu2(dppm)2(NO3)2],[Cu(dppm)Br]3,[Cu2(dppm)2(SO4)],[Cu(dppm)(HCOO)]2和[Cu(dppm)(CH3COO)]2;并经紫外、红外、拉曼、荧光光谱等物理化学方法表征了[Cu(dppm)Br]...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合成了含膦配体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及其铜(I)配合物[Cu2(dppm)2(NO3)2],[Cu(dppm)Br]3,[Cu2(dppm)2(SO4)],[Cu(dppm)(HCOO)]2和[Cu(dppm)(CH3COO)]2;并经紫外、红外、拉曼、荧光光谱等物理化学方法表征了[Cu(dppm)Br]3和[Cu2(dppm)2(NO3)2]的结构与性质.结果表明:1)含dppm的铜配合物红外光谱具有dppm的特征吸收.2)该类配合物的紫外吸收是由配体dppm的吸收造成的,而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3)利用拉曼光谱测出[Cu(dppm)Br]3中存在Cu-Cu金属键,而[Cu2(dppm)2(NO3)2]没有.4)该类配合物具有重要的荧光性质,其中[Cu2(dppm)2(NO3)2]和[Cu(dppm)Br]3的最大荧光波长分别为470nm和5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苯基膦甲烷 铜配合物 合成 表征 物理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磺酸催化的二吲哚基甲烷衍生物的研磨法合成
9
作者 杨云裳 曹碧霞 +1 位作者 李帅斌 张应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5,共4页
通过简单的机械研磨,在x(氨基磺酸)=10%催化作用下,室温将吲哚与一系列醛类物质转化为二吲哚基甲烷类衍生物.共合成得到15个化合物,其结构经1 H NMR,13 C NMR及元素分析确定.同时,对催化剂的最佳用量和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 通过简单的机械研磨,在x(氨基磺酸)=10%催化作用下,室温将吲哚与一系列醛类物质转化为二吲哚基甲烷类衍生物.共合成得到15个化合物,其结构经1 H NMR,13 C NMR及元素分析确定.同时,对催化剂的最佳用量和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x(氨基磺酸)=10%,并在重复使用6次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吲哚基甲烷 机械研磨 氨基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_2X_2(dpm)_2(X=NCO~-,CH_3CO_2~-,SCN~-,
10
作者 翁维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采用NMR方法考察了室温和低温(-78~-60℃)下Pd2X2(dpm)2(X=NCO-,CH3CO,SCN-和NO,dpm=Ph2PCH2PPh2)与H2S在CD2Cl2或CDCl3中的反应。结果表明,在X=NCO... 采用NMR方法考察了室温和低温(-78~-60℃)下Pd2X2(dpm)2(X=NCO-,CH3CO,SCN-和NO,dpm=Ph2PCH2PPh2)与H2S在CD2Cl2或CDCl3中的反应。结果表明,在X=NCO-和CH3CO的情况下,H2S优先与这些Pd配合物的阴离子作用生成相应的共轭酸HX和Pd2(SH)2(dpm)2,后者在H2S存在下又进一步转化为Pd2(SH)2(dpm)2(μ-S);当X=SCN-和NO时,反应则生成结构可能为[Pd2(H)(SH)(μ-SH)(dpm)2]+的双核Pd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络合物 双二苯膦基 甲烷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苯硫基)甲烷的聚丙烯腈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测试
11
作者 李新玥 周缘 窦皓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将双(苯硫基)甲烷加入聚丙烯腈纺丝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纳米纤维膜。通过对纤维的直径、纤维的形貌、热收缩性、耐酸碱行等测试筛选出较佳浓度,分析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双(苯硫基)甲烷的较佳用量为3wt%,其加入不改变纺丝液的表... 将双(苯硫基)甲烷加入聚丙烯腈纺丝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纳米纤维膜。通过对纤维的直径、纤维的形貌、热收缩性、耐酸碱行等测试筛选出较佳浓度,分析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双(苯硫基)甲烷的较佳用量为3wt%,其加入不改变纺丝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纺得的纤维直径较小,双(苯硫基)甲烷串珠能较好的镶嵌在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上。纤维膜的耐热提升19%、耐酸碱性和离子电导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硫基)甲烷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丙硫基甲烷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晶 郑福平 +1 位作者 孙宝国 刘玉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以甲醛和正丙硫醇为原料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70~ 80℃反应 2 h,经红外光谱、色 -质联机以及核磁共振谱分析 ,确证产物为二丙硫基甲烷 ,产率 62 % ,质量分数为 98.6%
关键词 合成 二丙硫基甲烷 甲醛 正丙硫醇 缩硫醛类化合物 食用香料 催化剂 产率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吲哚甲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大召 姜国芳 +1 位作者 谢宗波 乐长高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4,共7页
二吲哚甲烷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农用化学品以及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其主要通过吲哚与醛、酮、醇、醚及胺类的反应来合成。综述了近年来二吲哚甲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 二吲哚甲烷 衍生物 合成 吲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铱的催化光度法测定概述
14
作者 陈艳 胡显智 《矿业快报》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就近年来铱催化光度法测定所用的显色剂进行了归纳,重点介绍了研究应用最多的碱性染料类显色剂。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显色剂 碱性染料 不对称变色酸偶氮 二安替比林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二硝基胍(BNGM)的热行为(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晓鸽 李静 +3 位作者 李彦峰 徐抗震 宋纪蓉 赵凤起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3-658,共6页
为进一步评估亚甲基二硝基胍(BNGM)的热稳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量热仪,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和撞击实验,研究了BNGM的热分解行为、比热容、绝热至爆时间,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BNGM的热行为分为两个放热分解过... 为进一步评估亚甲基二硝基胍(BNGM)的热稳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量热仪,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和撞击实验,研究了BNGM的热分解行为、比热容、绝热至爆时间,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BNGM的热行为分为两个放热分解过程,10℃·min^(-1)下两个分解过程的峰温分别为208.1℃和292.5℃,其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热爆炸临界温度分别为189.6℃和190.9℃,298.15 K时摩尔热容为251.9 J·mol^(-1)·K^(-1),估算绝热至爆时间约为280 s,撞击感度大于23.5 J,表明BNGM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亚甲基二硝基胍(BNGM) 热行为 撞击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催化双重整过程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炜杰 仇鹏 +2 位作者 曾泽李 代正华 王辅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0-296,共7页
以甲烷重整转化炉为研究对象,基于动力学模型,考察了温度、压力与进料物质的量之比对甲烷双重整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3.2 MPa下,甲烷、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相比,甲烷二氧化... 以甲烷重整转化炉为研究对象,基于动力学模型,考察了温度、压力与进料物质的量之比对甲烷双重整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3.2 MPa下,甲烷、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相比,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反应温度更高,二氧化碳于650℃开始进行转化。随着压力的增大,甲烷、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都快速下降。当压力达到3.5 MPa时,甲烷、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均小于40%,但压力对氢气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影响不明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甲烷转化率,但会使水蒸气转化率大幅度降低。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进料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来调整反应产物中氢气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双重整 进料比 催化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双胍基对苯基)甲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皮政林 彭永利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26-330,393,共6页
为了降低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时的固化温度,以二氨基二苯甲烷、双氰胺为原料,蒸馏水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双氰胺固化剂.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投料比例对二-(双胍基对苯基)甲烷产率... 为了降低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时的固化温度,以二氨基二苯甲烷、双氰胺为原料,蒸馏水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双氰胺固化剂.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投料比例对二-(双胍基对苯基)甲烷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120℃,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双氰胺物质的量比1∶2.15时,二-(双胍基对苯基)甲烷的产率可达85.12%.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化合物化合物结构进行分析并确认.该法合成的二-(双胍基对苯基)甲烷产物纯净,无副产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氨基二苯甲烷 双氰胺 二-(双胍基对苯基)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或无溶剂绿色催化合成双吲哚基甲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之强 韩新宁 +3 位作者 刘阳 王刚 詹海鹃 刘万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1-896,共16页
评价绿色催化合成方法的主要标准包括催化剂、试剂或溶剂、反应条件和后处理等。随着绿色化学的不断发展,水相催化或无溶剂合成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催化双吲哚基甲烷衍生物的合成方面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吲哚基甲烷催... 评价绿色催化合成方法的主要标准包括催化剂、试剂或溶剂、反应条件和后处理等。随着绿色化学的不断发展,水相催化或无溶剂合成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催化双吲哚基甲烷衍生物的合成方面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吲哚基甲烷催化反应过程以及是否使用试剂或溶剂等相关问题的综述报道。因此,对近十年来水相或无溶剂催化合成吲哚基甲烷的反应方法进行了综述,其目的是为指导和设计更为绿色、洁净的合成吲哚基甲烷新方法和思路,尤其在水相和无溶剂催化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吲哚基甲烷衍生物 水相催化 无溶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4-N,N-二甲基氨基苯基)甲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萍 张小华 +1 位作者 齐广辉 李璟 《河北化工》 2007年第9期26-26,62,共2页
以N,N-二甲基苯胺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4,4-N,N-二甲氨基二苯甲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双-(4-N N-二甲基氨基苯基)甲烷 MBDA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锡修饰的双吡唑甲烷及其与W(CO)_5THF的反应
20
作者 赵书斌 文振康 +1 位作者 王积涛 唐良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2-1066,共5页
通过双吡唑甲基锂(LiCHPz2)与有机锡卤化物(R3SnX)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锡修饰的双吡唑甲烷配体(R3SnCHPz2).由于锡上取代基的不同,这些配体与W(CO)5THF反应时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方式.三芳基锡修饰的双吡唑甲烷与W(CO)5THF反应发生Sn... 通过双吡唑甲基锂(LiCHPz2)与有机锡卤化物(R3SnX)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锡修饰的双吡唑甲烷配体(R3SnCHPz2).由于锡上取代基的不同,这些配体与W(CO)5THF反应时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方式.三芳基锡修饰的双吡唑甲烷与W(CO)5THF反应发生Sn—C(sp3)键对W(0)中心的氧化加成;而三苄基锡修饰的双吡唑甲烷与其反应时仅给出羰基取代产物[Bz3SnCHPz2W(CO)4].另外,二苯基苄基锡以及三(2-苯基-2-甲基丙基)锡修饰的双吡唑甲烷配体类似的反应导致配体的分解,产生单吡唑配体取代的羰基钨衍生物[W(CO)5PzH]以及脱有机锡的双吡唑甲烷四羰基钨衍生物[CH2Pz2W(C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唑甲烷 有机锡 羰基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