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质热解、加氢热解及其与煤共热解的热重研究
被引量:
53
1
作者
李文
李保庆
+2 位作者
孙成功
尉迟唯
曹变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1-347,共7页
在加压热天平上用非等温热重法进行生物质(锯末、稻壳)在N2气氛下的热解和加氢热解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5~25℃/min)和压力(0.1~7MPa)的影响,求取了热解动力学参数,并研究了生物质与煤在常压N2气下的共热...
在加压热天平上用非等温热重法进行生物质(锯末、稻壳)在N2气氛下的热解和加氢热解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5~25℃/min)和压力(0.1~7MPa)的影响,求取了热解动力学参数,并研究了生物质与煤在常压N2气下的共热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在400℃左右即完成热解反应,总失重率大于70%(W%,daf.),热解时仅一个峰位于300℃左右;与煤热解行为相同,随升温速率及压力的升高,转化率下降,DTG峰移向高温,但由于热解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氧气的存在对生物质热解TG和DTG的影响远小于煤热解。证明生物质热解以其内部氢对自由基的饱和及分子重排反应为主。生物质热解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处理,主要热解阶段及表现活化能分别为:锯末,267~314℃,69.66kJ/mol;稻壳,283~310℃,53.45kJ/mol;生物质由于与煤的热分解温度相差很大,因而在其共热解过程中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煤
热解
加氢热解
共热解
热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热解提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晶晶
周军
+3 位作者
吴雷
杨茸茸
宋永辉
张秋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75,共8页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主流利用方式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廉价、挥发分高、氢碳比高等特点,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有效利用,导致生物质中大量的氢组分被低端消费,造...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主流利用方式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廉价、挥发分高、氢碳比高等特点,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有效利用,导致生物质中大量的氢组分被低端消费,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低变质煤与生物质共热解,不仅改善了低变质煤的热解特性,提高了热解产品收率和质量,而且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资源,缓解了环境污染,实现低变质煤资源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分级提质利用的“双赢”。目前,国内外在低变质煤和生物质共热解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解工艺优化、热解产品分布规律、共热解协同机制等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生物质组成等因素会对共热解产物分布、产物收率及质量产生影响。此外,与传统热解相比,新型热解方式(如微波热解、红外热解等)均能显著提高热解效率,有效改善热解产物收率和质量,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全面分析了农林产物、藻类、禽畜产物、城市垃圾等四类不同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热解反应的产物特性,探讨了共热解过程中碱金属的催化作用、自由基反应和挥发分的二次反应等协同作用机制,介绍了新型微波热解、红外热解技术进展及特性。最后,展望了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共热解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煤
生物质供氢体
加氢热解
热解方式
增效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热解、加氢热解及其与煤共热解的热重研究
被引量:
53
1
作者
李文
李保庆
孙成功
尉迟唯
曹变英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1-347,共7页
基金
日本NEDO资助
文摘
在加压热天平上用非等温热重法进行生物质(锯末、稻壳)在N2气氛下的热解和加氢热解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5~25℃/min)和压力(0.1~7MPa)的影响,求取了热解动力学参数,并研究了生物质与煤在常压N2气下的共热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在400℃左右即完成热解反应,总失重率大于70%(W%,daf.),热解时仅一个峰位于300℃左右;与煤热解行为相同,随升温速率及压力的升高,转化率下降,DTG峰移向高温,但由于热解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氧气的存在对生物质热解TG和DTG的影响远小于煤热解。证明生物质热解以其内部氢对自由基的饱和及分子重排反应为主。生物质热解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处理,主要热解阶段及表现活化能分别为:锯末,267~314℃,69.66kJ/mol;稻壳,283~310℃,53.45kJ/mol;生物质由于与煤的热分解温度相差很大,因而在其共热解过程中无协同作用。
关键词
生物质
煤
热解
加氢热解
共热解
热重法
Keywords
biomass
,
coal
,
pyrolysis
,
hydropyrolysis
,
copyrolysis
,
thermogravimetry
分类号
TQ530.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热解提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晶晶
周军
吴雷
杨茸茸
宋永辉
张秋利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7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22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7ZDJC-33)
+2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2019JLP-17)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20TD-028)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YZC2019ky01)。
文摘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主流利用方式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廉价、挥发分高、氢碳比高等特点,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有效利用,导致生物质中大量的氢组分被低端消费,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低变质煤与生物质共热解,不仅改善了低变质煤的热解特性,提高了热解产品收率和质量,而且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资源,缓解了环境污染,实现低变质煤资源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分级提质利用的“双赢”。目前,国内外在低变质煤和生物质共热解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解工艺优化、热解产品分布规律、共热解协同机制等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生物质组成等因素会对共热解产物分布、产物收率及质量产生影响。此外,与传统热解相比,新型热解方式(如微波热解、红外热解等)均能显著提高热解效率,有效改善热解产物收率和质量,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全面分析了农林产物、藻类、禽畜产物、城市垃圾等四类不同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热解反应的产物特性,探讨了共热解过程中碱金属的催化作用、自由基反应和挥发分的二次反应等协同作用机制,介绍了新型微波热解、红外热解技术进展及特性。最后,展望了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共热解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低变质煤
生物质供氢体
加氢热解
热解方式
增效提质
Keywords
low-rank
coal
biomass
hydrogen-donor
hydropyrolysis
pyrolysis
method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分类号
TQ561.1 [化学工程—炸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质热解、加氢热解及其与煤共热解的热重研究
李文
李保庆
孙成功
尉迟唯
曹变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热解提质的研究进展
周晶晶
周军
吴雷
杨茸茸
宋永辉
张秋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