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皂荚(属)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46
1
作者 顾万春 兰彦平 孙翠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7-133,共7页
介绍了世界上皂荚属的主要研究与开发利用信息 ,包括中国皂荚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林学特性、食用与药用价值、生态经济价值等。综述了国内外对皂荚、三刺皂荚等的研究现状、世界各国对皂荚与三刺皂荚的开发利用研究等。从生态建设与经... 介绍了世界上皂荚属的主要研究与开发利用信息 ,包括中国皂荚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林学特性、食用与药用价值、生态经济价值等。综述了国内外对皂荚、三刺皂荚等的研究现状、世界各国对皂荚与三刺皂荚的开发利用研究等。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角度 ,指出了皂荚属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皂荚 开发利用 区域分布 生物学特性 林学特性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镇安三叶木通野生资源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秀华 谢娇 +2 位作者 张传军 欧阳浩楠 肖娅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258-260,共3页
对陕西省镇安县三叶木通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资源调查.从其生物学特性、分布状况等方面说明了三叶木通在镇安县生长的适宜性和可开发利用性,并阐述了三叶木通在镇安县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关键词 三叶木通 生物学特性 开发利用 镇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沙冬青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宜君 高飞 +3 位作者 冯金朝 刘冉 马亭亭 沈光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51-5853,5856,共4页
在我国,仅少量分布于民族地区——新疆、内蒙古、宁夏的沙冬青属植物是西北部荒漠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第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在长期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沙冬青形成了抗旱、抗寒、抗风蚀等特性,其基因... 在我国,仅少量分布于民族地区——新疆、内蒙古、宁夏的沙冬青属植物是西北部荒漠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第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在长期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沙冬青形成了抗旱、抗寒、抗风蚀等特性,其基因组中蕴藏着大量优异的抗逆基因。沙冬青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从沙冬青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征、价值、保护生物学研究和抗逆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生物学特征 价值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胡黄连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少华 陈翠 +3 位作者 郭承刚 康平德 薛润光 徐中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82-1485,共4页
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珍稀濒危植物胡黄连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境特点、群落学特性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存环境恶化、人为破坏、自身对环境要求严格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云南胡黄连的濒危原因,提出了完善保... 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珍稀濒危植物胡黄连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境特点、群落学特性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存环境恶化、人为破坏、自身对环境要求严格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云南胡黄连的濒危原因,提出了完善保护工作,加强基础研究,扩大保护范围,实现就地保护,开展迁地保护和回归引种研究,倡导"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并举,保护优先"的原则等保护与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 生物学特性 濒危原因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刺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果厚 贺晓 +1 位作者 田靖 赵培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8-128,共1页
绵刺是蒙古高原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系统综述了绵刺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其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绵刺具有典型旱生植物的结构和特征,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和抗风蚀能力较强,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具有... 绵刺是蒙古高原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系统综述了绵刺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其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绵刺具有典型旱生植物的结构和特征,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和抗风蚀能力较强,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另外还分析了绵刺濒危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刺 生物学特性 保护措施 濒危植物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野生资源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 L.)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军乔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4-36,共3页
鹅绒委陵菜是一种具有匍匐茎的野生多年生草本资源植物,其生态适应性广泛,生长速度快,须根发达,是青海省江河源头植被恢复及草坪业的首选材料;块根藏名为蕨麻,适口性好,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药用成分,对其进行食品产业化和中草药开发具... 鹅绒委陵菜是一种具有匍匐茎的野生多年生草本资源植物,其生态适应性广泛,生长速度快,须根发达,是青海省江河源头植被恢复及草坪业的首选材料;块根藏名为蕨麻,适口性好,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药用成分,对其进行食品产业化和中草药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绒委陵菜 蕨麻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野生多年生草本资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型甜瓜新品种“东方蜜”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严秀琴 倪秀红 +1 位作者 马国斌 陈昆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68-72,共5页
测定结果显示,哈密瓜型甜瓜新品种“东方蜜1号”和“东方蜜2号”在果实糖分含量、镰刀菌酸抗性和NaCl抗性方面明显优于各自对照,表明这2个品种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抗性,能够适应设施栽培发展优质哈密瓜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哈密瓜 品种 东方蜜1号 东方蜜2号 生物学特性 设施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冬林 黄栋 +1 位作者 王瑾 金雅琴 《江苏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43-47,共5页
乌桕是一种集能源、药用、材用、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树种。该文从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与利用价值等方面对乌桕的特性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播种育苗、无性繁殖及人工林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乌桕栽培、资源开发与可持... 乌桕是一种集能源、药用、材用、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树种。该文从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与利用价值等方面对乌桕的特性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播种育苗、无性繁殖及人工林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乌桕栽培、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应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资源培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浅析——以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肖光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2-75,共4页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应该更高。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在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层次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和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面比较成功 ,值得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借鉴 ;不足之处是有城镇化与...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应该更高。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在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层次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和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面比较成功 ,值得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借鉴 ;不足之处是有城镇化与盆景化的倾向 ,要坚决控制。鼎湖山未来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 旅游产品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短梗五加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457-17458,共2页
对药食两用植物短梗五加的生物学特性和食用、药用、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保护短梗五加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短梗五加 生物学特性 利用价值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元军 李殿香 《特产研究》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南四湖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南四湖大鳞副泥鳅资源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南四湖 大鳞副泥鳅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郊区蔬菜害虫(鳞翅目)寄生六索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玉林 汪义慰 《昆虫天敌》 CSCD 1993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武昌郊区蔬菜种植地的六索线虫其含胚卵和Ⅱ期幼虫在土壤中全年均可存在,故在害虫发生季节,就有自然感染现象发生的可能;由于受降水量和气温的影响,一年中只出现春、秋两个感染高峰期,在最适条件下,六索线虫一年可完成两个世代;六索线... 武昌郊区蔬菜种植地的六索线虫其含胚卵和Ⅱ期幼虫在土壤中全年均可存在,故在害虫发生季节,就有自然感染现象发生的可能;由于受降水量和气温的影响,一年中只出现春、秋两个感染高峰期,在最适条件下,六索线虫一年可完成两个世代;六索线虫的Ⅳ期幼虫、成虫、含胚卵和Ⅲ期幼虫均可越冬,且越冬的含胚卵和Ⅱ期幼虫是春季感染的主要线虫虫源.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和不适时地更换茬口是影响六索线虫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主要人为因子;伏秋干旱季节,采用畦间沟灌法抗旱,可提高自然感染率并使六索线虫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索线虫 蔬菜害虫 鳞翅目 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界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焦艳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0-211,共12页
生物识别信息是对自然人的生物特征进行特定技术处理所形成的信息。个人生物特征具有不变性和唯一性的特点,这使生物识别能够一劳永逸地实现对个人身份的鉴别。经过特定技术处理所形成的生物识别信息也具有这些特点,因此任何对于生物识... 生物识别信息是对自然人的生物特征进行特定技术处理所形成的信息。个人生物特征具有不变性和唯一性的特点,这使生物识别能够一劳永逸地实现对个人身份的鉴别。经过特定技术处理所形成的生物识别信息也具有这些特点,因此任何对于生物识别信息的攻击都可能对个人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商业化收集的泛滥、限制行动自由、售卖和窃取、深度伪造以及诈骗已经成为侵害生物识别信息的重要表现。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迫在眉睫,而准确界定生物识别信息是首要前提。综观国外立法经验,生物识别信息的构成应当聚焦三个要素:个人生物特征之反映、特定技术处理之环节、唯一性识别之功能。此三项要素也是认定生物识别信息的关键。生物识别信息可以通过含有个人生物特征的图像来采集,但是该图像仅仅是个人生物特征的反映。在没有进行特定技术处理之前,图像本身并不构成生物识别信息,无论该图像是电子图像抑或纸质照片。生物识别信息的本质是对个人生物特征进行的测量,即所谓的“特定技术处理”,至于测量的方式则在所不问。无论进行面对面的真人测量抑或从含有个人生物特征的图像中测量,所得的信息都是生物识别信息。单纯对于个人生物特征的描述不构成生物识别信息,个人生物特征的样本也须与生物识别信息区分开来。目前我国法律文件对于生物识别信息定义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偏差,概念混淆、内涵不明、外延短缺是主要问题。未来我国的生物识别信息定义应当遵循三个原则:揭示生物识别信息的本质、反映生物识别信息的要素、兼顾技术更新的速度。为此有必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着手:内涵规定本质与构成,从而为技术更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提供解释的空间;外延进行开放式列举,以引导当下的理论与实践。就内涵而言,可概括为“对自然人的生物特征进行特定技术处理(测量)所形成的能够唯一性识别自然人身份的信息”。就外延而言,可以进行常态化列举,同时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的表述使生物识别信息的范围不受列举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识别信息 个人生物特征 生物特征样本 生物特征测量 个人信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