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log生态板的应用原理及碳源构成 被引量:48
1
作者 孔滨 杨秀娟 《绿色科技》 2011年第7期231-234,共4页
指出了Biolog生态板作为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研究环境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介绍了Biolog生态板研究微生物群落水平碳源利用的原理、Bi-olog生态板31种碳源的分类及其性质,并结合实例,... 指出了Biolog生态板作为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研究环境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介绍了Biolog生态板研究微生物群落水平碳源利用的原理、Bi-olog生态板31种碳源的分类及其性质,并结合实例,阐释了Biolog数据分析时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旨在为解读Biolog实验数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生态板 环境微生物群落 碳源 分类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log-Eco法检测尸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江鑫钰 王江峰 +3 位作者 朱光辉 马孟云 赖跃 周晖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71-175,179,共6页
目的 检测死后不同时间尸体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并评估其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对野外实验中来自于死后0~240 h猪和人尸体的肛门拭子进行微生物群体的培养,监测其引起的光密度值变化,结合法医... 目的 检测死后不同时间尸体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并评估其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对野外实验中来自于死后0~240 h猪和人尸体的肛门拭子进行微生物群体的培养,监测其引起的光密度值变化,结合法医病理学及蝇类演替,观察自然腐败尸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性及其变化.结果 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与蛆虫数量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冷冻在0h对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影响最大,48 h后基本消失,192 h后尸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相对不稳定.主成分分析将31种碳源综合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90%).碳源tsquare分析显示,N-乙酰-D-葡萄糖氨和L-丝氨酸是推断人和猪样品PMI(0~240 h)的优势碳源.结论 Biolog-Eco法能表现死亡后0~240 h尸体上微生物群落对部分碳源利用的代谢差异,有望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微生物学 代谢 biolog生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高效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金凌波 周峰 +3 位作者 姚涓 姜大刚 梅曼彤 穆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82-2090,共9页
旨在了解转拟南芥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磷高效转基因大豆AP15-1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于春秋两季在网室种植转基因大豆AP15-1及其受体YC03-3,在大豆幼苗期、盛花期和成熟期,分别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平板菌落计数的实验结果... 旨在了解转拟南芥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磷高效转基因大豆AP15-1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于春秋两季在网室种植转基因大豆AP15-1及其受体YC03-3,在大豆幼苗期、盛花期和成熟期,分别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平板菌落计数的实验结果显示:AP15-1和YC03-3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生长期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没有明显的规律;两者根际土间及根际与非根际土间,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BIOLOG生态板实验对碳源代谢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同季AP15-1和YC03-3根际土中微生物总体代谢活性要强于非根际土,但AP15-1和YC03-3根际土间及根际与非根际土间,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差异均不显著;并且AP15-1与YC03-3根际土微生物对四大类碳源的代谢也没有明显的偏好。对春秋季成熟期的BIOLOG数据进行生态学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计算分析,也未发现AP15-1和YC03-3根际土及非根际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份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季节和相同生长期,AP15-1和YC03-3根际间的差异小于根际与非根际间的差异;季节和大豆生长时期对根际微生物群落造成的影响要大于AP15-1与YC03-3个体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磷高效转基因大豆种植对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酸性磷酸酶 转基因 biolog生态板 根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环毛蚓耕作时间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宪清 范晓芬 +6 位作者 张翰林 李双喜 王金庆 张娟琴 王良军 陶晓斌 吕卫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96-602,共7页
通过在上海崇明岛菜田设置的定位试验,采用Biolog生态板法研究生物耕作时间对不同深度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碳代谢特征的影响。3年的结果表明:生物耕作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群落活性,且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增加值越高,生物耕作3... 通过在上海崇明岛菜田设置的定位试验,采用Biolog生态板法研究生物耕作时间对不同深度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碳代谢特征的影响。3年的结果表明:生物耕作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群落活性,且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增加值越高,生物耕作3年可使平均AWCD值升高3~7倍。生物耕作处理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免耕对照,在0~5 cm土层累积增幅分别为49和6.28,5~20 cm土层累积增幅分别为31和2.55。蚯蚓生物耕作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代谢能力,耕作3年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大幅增加。本研究说明蚯蚓生物耕作是增加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生物耕作 土壤微生物 biolog生态板 碳代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ScMV-CP基因甘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阮妙鸿 许燕 +5 位作者 郑瑶 杨川毓 张积森 阙友雄 陈如凯 张木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通过盆栽、田间种植及人工残体掩埋,利用BIOLOG EcoplateTM微平板(BIOLOG Inc.,USA)结合微生物的平板培养及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分析研究了转ScMV-CP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盆栽和田间种植时,转基因甘蔗根际土壤的细... 通过盆栽、田间种植及人工残体掩埋,利用BIOLOG EcoplateTM微平板(BIOLOG Inc.,USA)结合微生物的平板培养及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分析研究了转ScMV-CP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盆栽和田间种植时,转基因甘蔗根际土壤的细菌总数增加,但差异不明显。转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放线菌总数没有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真菌总数。在转基因甘蔗根际土壤中的脲酶活性显著比非转基因甘蔗的高;土壤蔗糖酶的活性比对照的低,但差异不显著。转基因甘蔗对磷酸单脂酶的活性影响很小。转基因甘蔗残体掩埋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没有影响;BIOLOG Ecoplate接种96h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除了在田间种植时,转基因甘蔗根际细菌生理群分布的均匀度显著下降(p<0.01)外,土壤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Mclntosh指数(DMc)等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明显。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均匀度有一定影响,但对其活性和多样性则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甘蔗 ScMV—CP基因 土壤微生物 biolog生态板 土壤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森林沼泽类型与火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林英华 卢萍 +7 位作者 赵鲁安 谭飞 徐演鹏 贾旭东 李慧仁 刘学爽 韦昌雷 王立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目的]研究森林沼泽演替与火干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变化,为进一步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森林沼泽保护与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法与BIOLOG方法,研究大兴安岭南瓮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森林沼泽类型(兴... [目的]研究森林沼泽演替与火干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变化,为进一步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森林沼泽保护与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法与BIOLOG方法,研究大兴安岭南瓮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森林沼泽类型(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藓类沼泽、兴安落叶松-兴安杜鹃-藓类沼泽、兴安落叶松+白桦-苔草沼泽)与2006年受不同火强度干扰沼泽(重度火烧的兴安落叶松-兴安杜鹃-藓类沼泽和中度火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苔草沼泽)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探讨沼泽主要发育阶段与火干扰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以16:00(16.29±5.62 nmol·g-1)、甲烷氧化菌(18:1ω8t)(9.89±8.61 nmol·g-1)与16:1ω7c(9.79±3.24 nmol·g-1)的微生物为优势种群。土壤微生物总PLFAs含量、革兰氏阳性菌(G+)中a15:0、i16:0、i17:0、革兰氏阴性菌(G-)中的cy19:0、真菌中的18:2ω6c、甲烷氧化菌(18:1ω8t)与森林沼泽发育阶段、火干扰明显相关(p<0.05)。一般饱和直链脂肪酸/单烯饱和脂肪酸比(Sat/Mon)偏低,其比值随沼泽发育呈现增加趋势,受到火干扰后明显增加(p<0.05);真菌/细菌比(F/B)与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G-)未随着沼泽发育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其比值受火干扰后明显发生改变(p<0.05)。土壤细菌与真菌对6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明显不同(p<0.001),其中土壤细菌对α-D-Lactose与L-Threonine利用存在差异性(Fα-D-Lactose=2.87 p=0.080,FL-Threonine=3.00 p=0.078),土壤真菌对D-Mannitol、D-glucosaminic Acid利用存在差异性(FTween 80=2.75,p=0.088,FD-Mannitol=3.53 p=0.047,FD-glucosaminic Acid=4.67 p=0.022),但沼泽类型与火干扰未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影响(p>0.05)。[结论]土壤微生物量与沼泽发育阶段相关;沼泽发育与火干扰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细菌与真菌对碳源利用方面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法(PLFAs) biolog生态板 土壤微生物群落水平生理图谱 土壤性质 典型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25
7
作者 毕江涛 贺达汉 +1 位作者 沙月霞 黄泽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9-155,共7页
利用Biolog EcoplateTM技术通过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沙米、白沙蒿、柠条、沙冬青和人工乔木林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以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 利用Biolog EcoplateTM技术通过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沙米、白沙蒿、柠条、沙冬青和人工乔木林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以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有显著的差异(P<0.01),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种类也存在差异,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糖类是其主要的碳源利用类型。在Biolog ECO板培养基接种培养96 h后,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示,物种丰富度指数(R)和均匀度指数(EH)差异显著,Shannon指数(H′)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微生物群落水平生理剖面 biolog生态板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户用沼气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竞 代金平 +3 位作者 杨新平 古丽.艾合买提 买尔哈巴 冯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9-546,共8页
【目的】从碳代谢的角度比较不同地区沼气池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方法】以北疆户用沼气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以DPS数据处理软件解析来自北疆四个不同地区沼液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多样性。【结果】从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看... 【目的】从碳代谢的角度比较不同地区沼气池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方法】以北疆户用沼气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以DPS数据处理软件解析来自北疆四个不同地区沼液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多样性。【结果】从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看出,各组样品间微生物活性差异显著。多样性分析显示,水西沟组的Shannon指数较高。主成分分析显示,各组沼液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PC1和PC2上起主要分异作用的碳源也各不相同。【结论】各组沼液微生物群落有很高的丰富度,并且存在明显差异,但地域性差别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生态板 碳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诱抗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琴 吴毅歆 +3 位作者 张学传 熊菊惠 邓林富 何鹏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寻找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更好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XF-1和香菇菌丝体研发生物诱抗剂香菇菌丝体裂解液(EXF-1)和EXF-1丙酮抽提液,并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其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及对大白菜根际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结... 为寻找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更好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XF-1和香菇菌丝体研发生物诱抗剂香菇菌丝体裂解液(EXF-1)和EXF-1丙酮抽提液,并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其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及对大白菜根际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施用EXF-1和EXF-1丙酮抽提物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分别达65.07%和42.20%。同时该生物诱抗剂增加了大白菜根际芽孢菌和根际真菌,但减少了放线菌总量,起到调控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促进大白菜根生长的作用。Biolog生态板培养表面31个碳源中糖类和氨基酸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5.0%和10.7%。表明施入生物诱抗剂EXF-1和EXF-1丙酮抽提物促进根生长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氨基酸,从而起到调节抑制大白菜根肿病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诱抗性剂 根际真菌 芽孢菌 生物量 biolog生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红梅 安克锐 +4 位作者 王慧 张思宇 赵建宁 杨殿林 张贵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36-2344,共9页
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为华北地区可持续性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立的武清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采用Biolog生态板技术,研究6种不同施肥处... 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为华北地区可持续性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立的武清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采用Biolog生态板技术,研究6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A0)、单施有机肥(A1)、氮肥减量配施有机肥(A2)、常量化肥配施有机肥(A3)、氮肥增量配施有机肥(A4)和单施化肥(A5)]对华北潮土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A1、A2、A3、A4和A5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碳氮比和pH;施用有机肥处理(A1、A2、A3和A4)显著增加了有机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培养96 h时,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变化顺序为:A2>A3>A4>A5>A1>A0。A2的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H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特征,A2和A3集中在第1主成分正方向,得分系数在1.125~1.473,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A0、A1、A4和A5位于第1主成分负方向,得分系数在-1.157^-0.167。土壤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为碳水类、羧酸类、氨基酸和聚合物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比、铵态氮、硝态氮、pH和微生物量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氮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碳源代谢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生态板 玉米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