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纳米粒子在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成涛 胥秋 +7 位作者 张黎 李剑 黄维 陈劲松 刘楠 何声宝 陈思瑶 潘首慧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无机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电、热特性以及低毒、低成本、环境友好性和生物稳定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质,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制备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无机金属及无机非金属... 无机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电、热特性以及低毒、低成本、环境友好性和生物稳定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质,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制备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无机金属及无机非金属两类无机纳米粒子在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明了其在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理机制,并对进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粒子 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原纤维增强聚乳酸完全可降解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春红 王瑞 +1 位作者 沈路 姜兆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以竹原纤维、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非织造结合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完全可降解材料。研究了材料降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材料中增强纤维体积分数对材料拉伸、弯曲及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材料的降解... 以竹原纤维、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非织造结合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完全可降解材料。研究了材料降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材料中增强纤维体积分数对材料拉伸、弯曲及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材料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纤维体积分数为50%时,材料的纵横向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最大,分别为20.60、15.12MPa和27.47、21.27MPa;材料的降解速率随时间增加呈加快趋势,且纤维含量高的材料降解较快;降解首先发生在材料界面的缝隙处,随后产生了树脂开裂和纤维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原纤维 聚乳酸 降解材料 力学性能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的降解机理 被引量:14
3
作者 袭迎祥 王迎军 郑岳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状况 ,介绍了材料的类型及在生物体内的反应 ,论述了材料的降解机理。认为该材料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材料。
关键词 可降解 生物医用材料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爱迪 丁德润 +1 位作者 朱香利 许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20,共4页
介绍了生物降解材料的特点及降解作用机理,重点讨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论述。
关键词 石化材料 生物材料 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微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纤维素材料为基质的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5
作者 张元琴 黄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5-29,共5页
在29 篇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详述了纤维素材料的降解机理,以天然高分子纤维素材料为基质的生物降解塑料的分类;阐述了该类塑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并说明了研究该类塑料的降解机理所采用的方法。纤维素材料由于其来源丰富,有... 在29 篇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详述了纤维素材料的降解机理,以天然高分子纤维素材料为基质的生物降解塑料的分类;阐述了该类塑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并说明了研究该类塑料的降解机理所采用的方法。纤维素材料由于其来源丰富,有良好的反应性、优异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性等,因而可用来制备生物降解塑料。该类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解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白色污染”的一条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材料 生物降解 降解 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红江 陈复生 +1 位作者 郭东权 王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介绍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阐述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及分类(掺混型、化学合成型、天然高分子型以及微生物合成型材料)。综述影响材料生物降解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结晶状态、环境的温度、湿度、pH值以及... 介绍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阐述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及分类(掺混型、化学合成型、天然高分子型以及微生物合成型材料)。综述影响材料生物降解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结晶状态、环境的温度、湿度、pH值以及土壤成分等。指出降解材料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降解机理 分类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华 杨彪 +1 位作者 许国志 林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3,共3页
以淀粉、PVA、水、甘油和硼砂为原料制备了淀粉基全降解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30份水做增塑剂,加入25份PVA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从纯淀粉的25.80 MPa和1.11%提高到31.78 MPa和6.24%,硼砂可以使PVA和淀... 以淀粉、PVA、水、甘油和硼砂为原料制备了淀粉基全降解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30份水做增塑剂,加入25份PVA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从纯淀粉的25.80 MPa和1.11%提高到31.78 MPa和6.24%,硼砂可以使PVA和淀粉发生交联,制得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43.37 MPa;甘油的加入虽可以使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但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同时加入硼砂和甘油,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到36.26 MPa和1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聚乙烯醇 生物降解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性聚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志民 吴智华 牛艳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综述了生物降解性聚碳酸酯及其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降解性 聚碳酸酯 共聚物 缝合线 药物控制释放 骨固定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庆普 周春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20-22,24,共4页
综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和降解机理的研究新进展 ,并讨论了结构、组成、形态和外界条件等因素对均聚物、共聚物和高分子共混物生物可降解性的影响 ,简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包装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应用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结构复合材料人工气管(支架)的开发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毅 张佩华 +1 位作者 王文祖 冯勋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7,共4页
介绍了人体内管道再生工程所用的一种新型的可降解针织医用内支架及其制作原料、编织方法、涂层步骤;并对其拉伸和压缩等机械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证实了其力学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 医用内支架 生物可降解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BS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凌鹏 徐峰 魏小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05,133,共6页
利用可降解性高分子聚乳酸(PLA)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PLA/PBS生物降解复合材料。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以模拟自然光源方法对材料进行加速室外老化测试,分析户外照明条件下复合纤维的使用寿命。研究了材料复... 利用可降解性高分子聚乳酸(PLA)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PLA/PBS生物降解复合材料。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以模拟自然光源方法对材料进行加速室外老化测试,分析户外照明条件下复合纤维的使用寿命。研究了材料复合比例及双螺杆混炼工艺参数对PLA/PBS/Additive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复合材料的耐候性、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较,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仅降低了6.04%,而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8.51%及32.73%,且经过960 h的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其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5.72%,比纯PLA高45.56%。延伸率保持率为90.14%,比纯PLA高33.95%。其次,将该复合材料通过激光熔融静电纺丝法取得初生纤维,利用反应曲面法建立回归模型,结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针对模型及工艺参数做优化处理。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纤维强度相较于同为生物可分解材料的PLA/PBS/Additives复合材料,其纤维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52.8%和2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酯 复合材料 生物降解 耐侯性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消旋乳酸直接聚合-二异氰酸酯溶液扩链反应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1 位作者 王浚 赵海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8-645,共8页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以外消旋乳酸(D,L-LA)直接熔融聚合合成的低分子量聚外消旋乳酸(PDLLA)为预聚体,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进行扩链,使用不同的沉淀剂终止扩链反应,用黏均分子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以外消旋乳酸(D,L-LA)直接熔融聚合合成的低分子量聚外消旋乳酸(PDLLA)为预聚体,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进行扩链,使用不同的沉淀剂终止扩链反应,用黏均分子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DSC等对扩链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对比,探索外消旋乳酸直接熔融聚合-二异氰酸酯溶液扩链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溶液扩链中,前期的机理与二异氰酸酯熔融扩链类似,但溶液扩链结束时,使用不同的沉淀剂,有不同的终止机理用甲醇沉淀时,残余NCO与甲醇OH反应,可保持原有聚合物结构基本不变;用水沉淀时,残余NCO与水反应较复杂,易引起交联产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消旋乳酸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 溶液扩链 反应机理 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增塑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勇 刘俊红 +1 位作者 秦金晶 刘峻川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9,共5页
比较了4种不同偶联剂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增塑淀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KH550改性的增塑淀粉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和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偶联剂... 比较了4种不同偶联剂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增塑淀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KH550改性的增塑淀粉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和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偶联剂种类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顺序为KH560、KH550、NDZ-201和AEG,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顺序为AEG,KH550,NDZ-201和KH560;随KH550含量的增加,PBS/增塑淀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得到增加,当含量大于淀粉用量的1. 5%后,影响较小。当加入30%的KH550改性增塑淀粉,拉伸强度较纯PBS下降55. 79%;断裂伸长率下降60. 27%。DSC结果表明,改性增塑淀粉对PBS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影响较小。红外光谱显示,PBS/增塑淀粉复合材料比纯PBS在3 362 cm-1和1 628 cm-1处多出现了羟基和羰基的特征峰。POM显示,加入改性增塑淀粉后,PBS仍出现环带球晶特征,但随淀粉含量的增加,PBS球晶出现的缺陷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增塑淀粉 复合材料 生物降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和淀粉基全降解装饰板的制备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军军 何春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288,共6页
基于环保和利用农业废弃物,该文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水稻秸秆和淀粉全降解装饰材料,研究了碱处理、酸处理及热水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水稻秸秆处理方法和淀粉胶粘剂含量对装饰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 基于环保和利用农业废弃物,该文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水稻秸秆和淀粉全降解装饰材料,研究了碱处理、酸处理及热水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水稻秸秆处理方法和淀粉胶粘剂含量对装饰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的表面处理能不同程度改变其表面性能或去除硅质等化学成分,改善水稻秸秆纤维浸润性,热水处理和碱处理效果较优。经热水处理水稻秸秆及淀粉胶粘剂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装饰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高。装饰材料2h吸水厚度膨胀率较大,防水性能较差,但其具有一定的防湿性且环境友好,可作为室内等干燥环境下非承重装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秸秆 淀粉 可生物降解 秸秆/淀粉装饰材料 浸润性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大豆球蛋白降解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
15
作者 郭东权 朱军 +5 位作者 赵惠东 陈复生 王允 全彦君 王万里 陈海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1-833,共3页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主要组分7S和11S球蛋白对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仪(SDS-PAGE)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表征了大豆蛋白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球蛋白11S/7S的增大...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主要组分7S和11S球蛋白对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仪(SDS-PAGE)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表征了大豆蛋白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球蛋白11S/7S的增大,大豆蛋白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其断裂伸长率先降低后升高,比值为1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高。综合材料的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大豆蛋白在形成材料时,7S和11S球蛋白之间存在着交联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7S球蛋白 大豆11S球蛋白 可生物降解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自组装的纳米药物的结构和特征(英文)
16
作者 赵明 彭师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42,共17页
由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例如脂质体、微球和微囊)可能有较好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如果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能携带药物穿越生物屏障,显示疾病部位靶向性,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既可监测药物实时分布,又可帮... 由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例如脂质体、微球和微囊)可能有较好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如果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能携带药物穿越生物屏障,显示疾病部位靶向性,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既可监测药物实时分布,又可帮助理解疾病发病和病理。特别在药物化学领域,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受到许多研究者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纳米药物的组装过程、形貌和特征。为了帮助相关领域的读者理解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组装过程和纳米体系的形貌,本文提供了29幅图。这些图使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纳米体系的特征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纳米药物 纳米结构 组装过程 组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飞 张敏 +3 位作者 石建高 余雯雯 邹晓荣 周文博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可降解渔具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是减轻"幽灵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淀粉基材料、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材料具有可完全生物降解、可加工、可再生等特... 可降解渔具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是减轻"幽灵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淀粉基材料、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材料具有可完全生物降解、可加工、可再生等特点,作为不可降解渔用合成纤维材料的替代品,可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渔业领域的应用开辟新的途径。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淀粉基材料、 PCL、PLA、PBS 4种渔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生物降解机理及其与天然高分子共混、合成高分子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加工工艺、表面处理、添加剂等对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可降解材料在渔业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以期为研发价格低廉、综合性能优越的可降解渔用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渔用材料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聚乳酸薄膜的阻隔性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董同力嘎 王爽爽 +2 位作者 孙文秀 成培芳 靳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7-181,共5页
将聚乙烯醇(PVA)作为中间层与聚乳酸(PLLA)复合,制备生物可降解三层复合膜,以提高PLLA薄膜的阻隔性。通过测试PLLA复合膜的热学性质、力学性能、氧气阻隔性和水蒸气阻隔性,分析了三层复合膜的包装特性。结果表明,当PVA层占复合膜的比例... 将聚乙烯醇(PVA)作为中间层与聚乳酸(PLLA)复合,制备生物可降解三层复合膜,以提高PLLA薄膜的阻隔性。通过测试PLLA复合膜的热学性质、力学性能、氧气阻隔性和水蒸气阻隔性,分析了三层复合膜的包装特性。结果表明,当PVA层占复合膜的比例为10%时,PLLA/PVA/PLLA的氧气透过率(OTR)值为1.01 cm3/m2·d,阻氧性提高了近110倍。且中间层占复合膜比例越大,阻隔性提高越明显。同时,PVA中间层也增强了PLLA复合膜的强度、韧性和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隔性 聚乳酸 聚乙烯醇 生物可降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硫酸软骨素共混膜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鹏 刘万顺 +1 位作者 韩宝芹 陈列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9,共7页
以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按一定比例制备出共混膜 ,研究了膜片的透光性、含水量、渗透性、力学性质、表面结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该共混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通透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膜表面较粗糙。以此共... 以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按一定比例制备出共混膜 ,研究了膜片的透光性、含水量、渗透性、力学性质、表面结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该共混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通透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膜表面较粗糙。以此共混膜为载体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 ,发现细胞在此共混膜上生长良好。制备膜片随着加入CaSO4 量的增加 ,膜的通透性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硫酸软骨素 共混膜 性质 生物降解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生物降解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崔西华 王婷婷 +1 位作者 姚甲彬 丛海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5,共3页
介绍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分类和评价生物降解能力的3种方法,重点对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掺混型高分子材料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当前限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进一步发展的三大问题。
关键词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降解机理 分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