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有机物料对草甸土理化性质、有机碳组分及腐殖质的影响 |
罗卓云
贺婉莹
佟师师
王庆阳
曹殿云
陈温福
兰宇
|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石灰与有机物料联用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
袁浩亮
聂军
黎鹏
鲁艳红
廖育林
曹卫东
张江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玉米养分积累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
蒋雨洲
崔馨宇
张燕
张宏媛
石云强
邵勇
王鹏
李玉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生物质物料对重黏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
杨驰浩
王秀萍
姚荣江
刘广明
|
《土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采伐剩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酸解有机碳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郎彩芳
吴传敬
许恩兰
林伟盛
刘小飞
郭剑芬
|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氮肥配施调理剂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及莜麦产量的影响 |
杨金翰
田小明
胡晨阳
索文康
董萌萌
谢世兴
王梦园
|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7
|
橘园坡位变化对红壤胶体颗粒组成及胶体磷含量的影响 |
刘卓玲
王艳玲
张佳敏
李欢
高磊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等碳投入三种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周美春
周建江
王圣燕
赵燕
王明玉
赵远
|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土壤pH和有机物料碳氮比对强还原处理去除设施土壤硝酸盐效果和途径的影响 |
杨志远
徐灵颖
续勇波
杨睿哲
|
《土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不同有机物料与粘土矿物配施对新垦水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
尹献远
张鑫
徐秋桐
章明奎
|
《农学学报》
|
2025 |
0 |
|
11
|
顾及光谱位置及秸秆还田活动影响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估算 |
谭超
林镇宏
贺秋华
栾海军
余姝辰
郑雅玲
邹娟
|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不同外源碳输入对两种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的影响 |
陶玉兰
刘新颖
赵学超
王清奎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外源有机物料性质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碳组分的影响 |
王子郡
黄菁华
麦建军
胡斐南
赵世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4
|
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对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
刘颖异
刘涵宇
张琦
李向阳
刘剑剑
刘伟超
王兴
任成杰
杨改河
韩新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5
|
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区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研究 |
魏亚娟
刘美英
解云虎
高玉寒
刘美萍
悦普庆
刘澜波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增温对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呼吸作用的影响 |
田国霞
朱娉婷
张淇
黄敏
李琪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荒漠草原放牧遗留效应和模拟降水对土壤粒径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
付净瑶
王忠武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塔里木河中游不同生境胡杨林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特征 |
马继龙
王新英
刘茂秀
史军辉
艾吉尔·阿不拉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9
|
云南不同母质发育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周鑫妘
吴鹏
李海侠
王杨
胡静远
|
《土壤与作物》
|
2024 |
0 |
|
20
|
碳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
孙福祺
李建亮
丁杰
何岸飞
|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