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物基PEF和石油基PET微塑料对微藻生物效应
- 1
-
-
作者
张瑛
张春香
姜敏
李钰炫
赵昱昊
周光远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部
-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57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77014).
-
文摘
微塑料(MPs)对水生生态系统主要生产者微藻的生物效应及其相互作用,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为此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生物,考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石油基塑料)及其替代物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生物基塑料)两种MPs对微藻产生的生物效应,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F和PET MPs能够抑制微藻细胞生长及其体内叶绿素的积累,扰乱微藻的抗氧化平衡体系,对活性氧(ROS)的积累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具有诱导和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PEF和PET MPs会促进微藻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降低胞内大分子物质的含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许多微藻细胞黏附在粗糙的MPs表面形成异质聚集体.PEF和PET MPs对微藻的生物效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EPS的分泌方面,PEF MPs对EPS分泌的促进作用大于PET MPs的;从侧面来看,生物基PEF MPs可能具备更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结果为不同来源(生物基或石油基)MPs的生物效应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生物基MPs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了研究基础.
-
关键词
生长抑制
光合作用
胞外聚合物
聚2
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
Keywords
growth inhibition
photosynthesis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polyethylene 2,5-furandicarboxylate(PE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纺丝级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及纤维制备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赫爽
孙莉娜
胡红梅
朱瑞淑
俞建勇
王学利
-
机构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
-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0,共8页
-
文摘
针对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因分子量小、脆性大而导致其在纺织化纤领域的应用受限的难题,利用不同催化剂、工艺条件合成PEF;优选醋酸锌-钛酸四丁酯组合作为催化剂,合成数均分子量(Mn≈30 000 g/mol)、分子量分布(多分散指数PDI<3)均适用于纺丝的PEF。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表征PEF的形貌与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A)表征PEF的热性能,并通过两步法纺丝工艺UDY-DTY(未拉伸丝-拉伸变形丝)制备PEF纤维,研究牵伸倍数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PEF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92℃,熔点为210~213℃,起始热分解温度高于37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两步法制备的PEF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达2.17 cN/dtex,基本可以满足纺织领域的应用要求。
-
关键词
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
纺丝级
牵伸倍数
力学性能
-
Keywords
bio-based polyethylene furandicarboxylate
synthesis
fiber fabrication spinning grade
drawing ratio
mechanical property
-
分类号
TQ323.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S102.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