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汪宏生 叶韧 +2 位作者 张代晖 桂成胜 王春鹏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以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DMFD),油脂基氢化二聚酸(Pripol 1009)和生物基1,4-丁二醇(bio-BDO)为原料,采用酯交换/酯化-熔融缩聚法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0的聚(2,5-呋喃二甲酸丁二醇酯-co-氢化二聚酸丁二醇酯)二醇(PBDF-20 dio... 以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DMFD),油脂基氢化二聚酸(Pripol 1009)和生物基1,4-丁二醇(bio-BDO)为原料,采用酯交换/酯化-熔融缩聚法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0的聚(2,5-呋喃二甲酸丁二醇酯-co-氢化二聚酸丁二醇酯)二醇(PBDF-20 diol),随后以PBDF-20 diol聚酯多元醇为软段、以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4,4′-MDI)和bio-BDO为硬段,采用溶液加聚法制备得到生物基聚氨酯,并采用多种方法对生物基聚氨酯以及粘接试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BDF-20 diol酸值和羟值满足指标要求,相应的生物基聚氨酯为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弱结晶性聚合物,其分散相长周期为13.4 nm;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融温度分别为35.5和154.1℃,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4.5 MPa和352%。利用该聚氨酯胶膜压制的竹材和桦木胶合板,剪切强度远高于传统三醛胶,尤其在不锈钢上表现出极佳的粘接性能,搭接剪切强度为(28.27±0.63)MPa,在桦木胶合板上的甲醛释放量<0.025 mg/m^(3),符合GB/T 39600—2021 E_(NF)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酯多元醇 聚氨酯 微相分离 E_(NF)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多元醇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凡 朱文杰 +4 位作者 徐守斌 罗金安 陈良 李劲超 张亚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1,共8页
为探究不同二元酸对聚酯多元醇性能的影响,以壬二酸、己二酸、1,4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得聚酯多元醇,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色谱、热质量分析、旋转流变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醇酸摩尔比和... 为探究不同二元酸对聚酯多元醇性能的影响,以壬二酸、己二酸、1,4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得聚酯多元醇,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色谱、热质量分析、旋转流变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醇酸摩尔比和合成工艺对合成产物酸值、羟值的影响。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确定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得的聚酯多元醇的酸值、羟值,以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再进行减压脱醇处理后,对最终产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壬二酸聚酯多元醇的酸值为0.520 mg KOH/g、羟值为39.0 mg KOH/g、分子量为19421、完全分解的温度为514℃;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的酸值为0.830 mg KOH/g、羟值为46.6 mg KOH/g、分子量为19219、完全分解的温度为438℃,说明壬二酸聚酯多元醇比己二酸聚酯多元醇有更低的酸值、羟值,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低的黏度。因此,使用壬二酸比己二酸更适合作为原料来合成聚酯多元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酯化缩聚 壬二酸 己二酸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油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洋洋 刘皓 +2 位作者 姚亚群 鲍俊杰 黄毅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以聚酯多元醇XCP-2000PM和XCP-2000IP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聚酯型水性聚氨酯(X-WPU),采用乳液性能、水接触角、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了XCP-2000PM和XCP-2000IPS添加量对X-WPU性能的影响,... 以聚酯多元醇XCP-2000PM和XCP-2000IP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聚酯型水性聚氨酯(X-WPU),采用乳液性能、水接触角、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了XCP-2000PM和XCP-2000IPS添加量对X-W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XCP-2000IPS在软段中比例的增大,X-WPU乳液粒径逐渐增大,膜水接触角和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当XCP-2000IPS在软段中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XWPU3综合性能最佳,乳液平均粒径为95.7 nm,薄膜24 h吸水率为6.8%,表面水接触角为84.64°,膜的拉伸强度为20.86 MPa。以X-WPU3为连接料与水性色浆、助剂制备水性油墨,结果表明,水性油墨具有较好的初干性、复溶性、耐水性及附着牢度,墨膜在水中浸泡24 h未脱落溶解,附着牢度达到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软段 水性聚氨酯 连接料 水性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商士斌 谢晖 +2 位作者 黄焕 夏建陵 王定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6-20,共5页
以松节油为基本原料 ,通过D A加成反应和聚酯化反应合成了松节油伯羟基聚酯多元醇 ,并用多异氰酸酯组分将其交联固化 ,制备了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重点讨论了不同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酯化反应的影响 ,并对松节油改性聚氨酯... 以松节油为基本原料 ,通过D A加成反应和聚酯化反应合成了松节油伯羟基聚酯多元醇 ,并用多异氰酸酯组分将其交联固化 ,制备了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重点讨论了不同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酯化反应的影响 ,并对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节油 聚酯多元醇 聚氨酯涂料 改性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磺酸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亭亭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将磺酸型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在无有机溶剂参与的情况下进行预缩聚,以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改性剂,加入双官能团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得到含乙烯基和有机硅封端... 将磺酸型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在无有机溶剂参与的情况下进行预缩聚,以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改性剂,加入双官能团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得到含乙烯基和有机硅封端的聚氨酯作为种子乳液,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混合单体共聚,合成了有机硅改性磺酸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红外光谱的表征确定了有机硅改性磺酸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此复合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热重分析表明,经有机硅和丙烯酸酯改性后,胶膜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提高了20℃,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胶膜的结晶度降低,有利于提高膜的韧性。力学性能测试及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当有机硅含量为1.9%时,胶膜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25.03 MPa,断裂伸长率为328%,此时膜的吸水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混合二元酸制备聚酯多元醇 被引量:17
6
作者 于佰林 杨振宇 +4 位作者 韩培慧 杨林 田燕春 鹿守亮 吴全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3-275,283,共4页
用工业生产尼龙 6 6副产C4~C6的混合二元酸为原料 ,在 85℃经甲醇酯化 (酯化率大于90 % )、精制 ,并在 2 0 0℃左右经乙二醇酯交换缩聚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15 0 0~ 2 0 0 0的各种聚酯多元醇 ,用它来进一步合成聚氨酯 (PU)弹性体 ,并... 用工业生产尼龙 6 6副产C4~C6的混合二元酸为原料 ,在 85℃经甲醇酯化 (酯化率大于90 % )、精制 ,并在 2 0 0℃左右经乙二醇酯交换缩聚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15 0 0~ 2 0 0 0的各种聚酯多元醇 ,用它来进一步合成聚氨酯 (PU)弹性体 ,并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 ,其拉伸强度平均在 9MPa以上 ,与国外产品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C6混二元酸 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透明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军瑞 戴子林 +1 位作者 涂伟萍 李桂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91-94,104,共5页
透明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调控等优异性能,是近年来透明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透明聚氨酯的理论研究,综述了透明聚氨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透明聚氨酯最新的发展方向,并展... 透明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调控等优异性能,是近年来透明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透明聚氨酯的理论研究,综述了透明聚氨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透明聚氨酯最新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聚氨酯 微相分离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THEIC聚酯多元醇齐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左晓兵 蒋锡群 +1 位作者 朱俊 杨昌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84,88,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三 (2 -羟乙基 )异氰脲酸酯 (THEIC)、己二酸及新戊二醇为原料 ,制得外观从粘性半固体到脆性固体的一系列聚酯多元醇齐聚物。研究结果表明 ,THEIC的引入能明显提高聚酯多元醇的热分解稳定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含 TH... 以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三 (2 -羟乙基 )异氰脲酸酯 (THEIC)、己二酸及新戊二醇为原料 ,制得外观从粘性半固体到脆性固体的一系列聚酯多元醇齐聚物。研究结果表明 ,THEIC的引入能明显提高聚酯多元醇的热分解稳定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含 THEIC聚酯多元醇的热分解过程是分两阶段进行的 ,其中第二阶段的热失重主要是由 THEIC组分引起。通过调节组分中的 THEIC/甘油、羟基 /羧基及三元醇 /二元醇的摩尔比例 ,能够稳定合成工艺 ,制得耐热性能好、具有预定分子量和特性粘数的聚酯多元醇齐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THEIC聚酯多元醇齐聚物 合成 表征 性能 研究 分子量 热失重 特性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塑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青 陈广学 +2 位作者 陈双莲 王焕美 袁雅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9-62,83,共5页
以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低粘度无溶剂型聚氨酯覆膜胶粘剂。研究了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的配比对胶粘剂合成时间、粘度、抗水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的添加对胶粘剂综合性能... 以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低粘度无溶剂型聚氨酯覆膜胶粘剂。研究了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的配比对胶粘剂合成时间、粘度、抗水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的添加对胶粘剂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混合聚酯、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胶粘剂粘度低、易涂覆且耐水性得以改善,但比例必须适宜,以2种多元醇所含羟基物质的量比为0.3:0.7为佳;催化剂的加入虽能显著提高固化速度,但降低了胶粘剂的剥离强度,不利于胶粘剂综合性能的改善,故应酌情适量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 催化剂 铝塑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会录 张挺 +1 位作者 邵康宸 魏弘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0,45,共6页
以聚酯多元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扩链剂1,4-丁二醇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为催化剂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合理、软化点高、粘接强度大、热稳定性好的热塑性聚氨酯热熔... 以聚酯多元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扩链剂1,4-丁二醇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为催化剂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合理、软化点高、粘接强度大、热稳定性好的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通过对合成工艺、异氰酸酯MDI、聚酯多元醇和扩链剂用量的研究,探讨了其软硬段的组成、结构、异氰酸酯指数(R)等对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聚氨酯预聚体合成温度在(70±5)℃,反应时间约2h,扩链反应时间30 min,在100-110℃温度下熟化2-3 h,当R为1.02(-NCO/-OH摩尔比),扩链剂的用量为1∶0.7(多元醇/1,4-丁二醇摩尔比)时,合成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合理的相对分子质量(珚Mn为3.91×10^4,珚Mw为7.61×10^4)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94)、较高的软化点(139℃)、优异的物理性能与粘接强度(25.6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异氰酸酯 扩链剂 粘接强度 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阻尼性能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凡 贺余兵 叶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对硬段含量、软段种类和软段的分子量等分子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影响规律性,采用原子...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对硬段含量、软段种类和软段的分子量等分子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影响规律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软/硬段微相分离结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聚酯多元醇 阻尼性能 力学性能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聚醚型聚氨酯互换膜材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雨萌 宋怀河 +4 位作者 李丽霞 曹兵 李鸿雁 肖强 王军卓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优化聚氨酯(PUR)包膜尿素控释性能,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分别与聚酯和聚醚多元醇按不同配比混合,依照不同次序先后喷涂在尿素颗粒表面制备聚酯型和聚醚型PUR互换层包膜尿素并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其控释性能。通过接触角、热重... 为了优化聚氨酯(PUR)包膜尿素控释性能,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分别与聚酯和聚醚多元醇按不同配比混合,依照不同次序先后喷涂在尿素颗粒表面制备聚酯型和聚醚型PUR互换层包膜尿素并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其控释性能。通过接触角、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材的润湿性、热稳定性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尿素释放过程中膜层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聚酯型PUR的疏水性弱于聚醚型PUR,但热稳定性高于后者;两者的包覆次序影响PUR包膜尿素的控释效果,聚酯型PUR为外层、聚醚型PUR为内层时控释性能优良,当两者包覆比例(质量比)为1.5∶1.5时,释放期最长可达8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聚氨酯 互换包覆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海波 陈玉湘 +2 位作者 赵振东 卢言菊 毕良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共3页
超支化聚酯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应用领域广阔。综述了多元醇型超支化聚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环氧树脂改性、生物医药、紫外光固化涂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和进展。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多元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海松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宏晓 商士斌 +1 位作者 宋湛谦 徐徐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29-32,共4页
用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AAPP)、聚醚N-210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海松酸型水性聚氨酯(AAWP),对所得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热失重、镜面光泽、摆杆硬度、耐冲击强度、附着力、柔韧性、耐水性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海松... 用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AAPP)、聚醚N-210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海松酸型水性聚氨酯(AAWP),对所得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热失重、镜面光泽、摆杆硬度、耐冲击强度、附着力、柔韧性、耐水性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加入量为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与聚醚N-210总质量的40%时,产品的综合性能优良,分别达到:镜面光泽为131.6,摆杆硬度为0.80,耐冲击强度为80 kg.cm,热失重5%时的温度260.3℃,耐水性合格,柔韧性为0.5 mm,附着力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海松酸 聚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可焊性漆包线漆的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晓兵 韩培培 +1 位作者 苏志才 朱亚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1-175,共5页
发展了一种聚酯多元醇,可望应用于制备新型的直焊性耐热漆包线漆。采用间苯二甲酸、己二酸、乙醇胺或乙二醇、三乙醇胺或甘油,通过熔融共缩聚合成一系列聚酯多元醇,然后用甲醚化氨基树脂及溶剂混合、配制成溶液,再涂制成漆包线。研究结... 发展了一种聚酯多元醇,可望应用于制备新型的直焊性耐热漆包线漆。采用间苯二甲酸、己二酸、乙醇胺或乙二醇、三乙醇胺或甘油,通过熔融共缩聚合成一系列聚酯多元醇,然后用甲醚化氨基树脂及溶剂混合、配制成溶液,再涂制成漆包线。研究结果表明系列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酸值均符合漆包线漆制备的技术要求;采用乙醇胺代替乙二醇、三乙醇胺代替甘油在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反应中具有较高的缩聚反应活性,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元醇具有在350℃至400℃的范围内更快速分解和分解残渣较少的特点,采用此聚酯多元醇作为主要成分、涂制的漆包线在400℃至460℃范围内下可直焊,介质损耗曲线的拐点温度可达到162℃、意味着耐热等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可焊性 漆包线 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的制备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任娜娜 胡哲辉 +2 位作者 刘志平 曹银祥 刘娅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6,30,共6页
先采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与新戊二醇(NPG)反应制得聚酯中间体,再将一定量的聚酯中间体与多元羧酸和多元醇进行反应,同时引入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 E-10),制备了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用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仪... 先采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与新戊二醇(NPG)反应制得聚酯中间体,再将一定量的聚酯中间体与多元羧酸和多元醇进行反应,同时引入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 E-10),制备了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用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物结构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5-SSIPA/NPG对聚酯中间体的影响及合成工艺、催化剂、聚酯中间体用量、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合成工艺或加入催化剂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聚酯中间体用量约为单体总质量的12%时,得到的产物稳定性较好;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引入能有效降低树脂的黏度、减小水分散体粒径,并提高涂膜最终的耐酸、耐碱及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聚酯中间体 水分散体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基支化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静 蒋剑春 +2 位作者 徐俊明 夏海虹 刘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6-198,共3页
以可再生资源油酸、二元酸及小分子多元醇为原料,经环氧开环、支化改性、酯化合成油脂基聚酯多元醇。研究了改性条件、改性剂和酯化试剂种类对聚酯多元醇性质的影响,得到了较大羟值范围的油脂基聚酯多元醇。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失重... 以可再生资源油酸、二元酸及小分子多元醇为原料,经环氧开环、支化改性、酯化合成油脂基聚酯多元醇。研究了改性条件、改性剂和酯化试剂种类对聚酯多元醇性质的影响,得到了较大羟值范围的油脂基聚酯多元醇。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马来酸酐支化改性聚酯多元醇较适宜的条件为:n(羟基油酸)∶n(马来酸酐)=1∶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聚酯多元醇 生物基 改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海松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徐 商士斌 宋湛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2-1106,共5页
以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FAPP)、聚醚N-210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富马海松酸型松香基水性聚氨酯(RWPU),分别研究了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加入量、NCO/OH摩尔比值(R值)及FAPP加入量对松香基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漆膜性能的... 以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FAPP)、聚醚N-210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富马海松酸型松香基水性聚氨酯(RWPU),分别研究了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加入量、NCO/OH摩尔比值(R值)及FAPP加入量对松香基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漆膜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得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镜面光泽、摆杆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附着力、吸水率表征。结果表明当DMPA加入量为5%、R值为1.3、FAPP的加入量为35%时,RWPU的综合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富马海松酸 聚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晖 程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丙烯海松酸为二元酸,与不同的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测定了不同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羟值、聚合度、官能度及粘度等理化参数,分析了产物的红外光谱及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 丙烯海松酸 聚酯多元醇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废旧PET催化醇解工艺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惠 熊峰 +2 位作者 彭振军 陈泳 刘映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99-2005,共7页
常压下采用催化剂一步醇解废旧聚酯(PET)工艺制备聚酯多元醇,并采用物理发泡方式用该聚酯多元醇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达到废旧PET的循环利用。以催化醇解得到聚酯多元醇的羟值、酸值和黏度为指标,筛选催化剂用量、醇解剂用量和醇... 常压下采用催化剂一步醇解废旧聚酯(PET)工艺制备聚酯多元醇,并采用物理发泡方式用该聚酯多元醇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达到废旧PET的循环利用。以催化醇解得到聚酯多元醇的羟值、酸值和黏度为指标,筛选催化剂用量、醇解剂用量和醇解时间为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催化醇解废旧PET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质量分数0.3%(占PET的质量,下同)的Sb2O3作为解聚的催化剂、质量分数100%的二甘醇为醇解剂,醇解反应时间为2.5 h,通过实验验证表明该条件可靠,实际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羟值503.9 mgKOH/g,酸值2.4 mgKOH/g,室温黏度1310 mPa·s,以该聚酯多元醇为原料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导热系数为0.02~0.03 W/(m·K),密度为40~50 kg/m3,表明通过该方法实现废旧PET的循环利用是可行的,并提高了其循环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酯 催化醇解 聚酯多元醇 响应面法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