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9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nic oleoylethanolamide treatment attenuates diabetes-induced mice encephalopathyby activating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alpha in hippocampus
1
作者 REN Tong LIU Jin-feng +11 位作者 ZHUO Ren-gong XU Lan-xi ZHANG Yi-jiao ZHANG Hui-jun PENG Lu CHEN Cai-xia ZHOU Yu ZHAO Yun LI Wen-jun LI Ying JIN Xin YANG Li-chao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0-681,共2页
OBJECTIVE Oleoylethanolamide(OEA) is an endogenou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 agonist that acts on the peripheral control of energy metabolism.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EA exerts n... OBJECTIVE Oleoylethanolamide(OEA) is an endogenou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 agonist that acts on the peripheral control of energy metabolism.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EA exerts neuroprotec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However,whether OEA affects the outcomes of diabetes-induced encephalopathy(DE) requires further study.METHODS The chronic effects of OEA on DE were evaluated in C57BL/6 and PPARαknockout mice,individually.The 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with Morris water maze.The expression of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au in mice hippocampus were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ting.The influence of OEA in neuron loss and neuroplasticity were assessed with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OEA markedly ameliorated performance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its capabilities of suppressing glycometabolism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au in the hippocampus.OEA offered protection from diabetes-induced impairments in hippocampal neuroplasticity.Furthermore,the changes in Morris water maze performance and neuron loss could not be observed in PPARα knockout mouse models with OEA administration.CONCLUSION The ability of OEA to control PPARα signaling can serve as a novel neuroprotective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induced encephal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OYLETHANOLAMIDE diabeticencephalopathy spatial cognitive function NEUROPROTECTIO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附脐静脉入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3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强 游国超 +3 位作者 徐化静 孔祥翔 杨殿滨 刘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1临床资料病例1,女,58岁,因“发作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2年,加重4个月”入院。5年前确诊乙型肝炎,20年前行脾切除。脑MR:双侧苍白球、大脑白质T1WI对称性异常高信号,符合肝性脑病改变(图1①)。增强CT:食管周围静脉曲张,肠系膜上静脉狭窄... 1临床资料病例1,女,58岁,因“发作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2年,加重4个月”入院。5年前确诊乙型肝炎,20年前行脾切除。脑MR:双侧苍白球、大脑白质T1WI对称性异常高信号,符合肝性脑病改变(图1①)。增强CT:食管周围静脉曲张,肠系膜上静脉狭窄,肠系膜上静脉-右肾静脉、右卵巢静脉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形成(图1②),门脉期CTV重建可见附脐静脉显影良好,直径为7.2 mm(图1③)。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经附脐静脉入路 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晔 桑田 管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FIRES)是一种发生在既往健康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炎症相关急性脑病,以热性感染后出现的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为临床特征,多数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FIRES)是一种发生在既往健康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炎症相关急性脑病,以热性感染后出现的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为临床特征,多数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治疗理念也有所转变,更提倡在规范抗癫痫发作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及时免疫治疗和综合支持。本文从FIRES的定义、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发病机制、诊断及评估、治疗、预后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提高认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 新发生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感染诱发性脑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李梅霞 覃莉 +3 位作者 邱占成 陈廷昊 胥月晴 李川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7-933,共7页
目的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尚不清楚。拟探索术前不同PALBI评分分级与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资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 目的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尚不清楚。拟探索术前不同PALBI评分分级与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资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月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资料。TO定义为无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无90 d内患者死亡、无出院后30 d内再住院、无围手术期输血、R0切除、无住院时间延长。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HCC患者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359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369例(65.8%)患者获得T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LBI评分分级(PALBI 2级:OR=1.562,95%CI:1.308~1.864,P<0.001;PALBI 3级:OR=2.216,95%CI:1.463~3.359,P<0.001)是影响HCC患者术后获得TO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PALBI分级增加,患者获得TO的比率降低。PALBI 1级、2级和3级患者获得TO的比率分别为70.2%、54.2%和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95,P<0.001)。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0 d内患者病死率、出院后30 d内再住院率、围手术期输血率、住院时间延长率均随着PALBI评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值均<0.05)。获得TO患者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5%、60.6%和51.5%,总生存率分别为92.1%、80.0%和71.1%;未获得TO患者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8.5%、52.7%和46.2%,总生存率分别为83.3%、66.0%和57.1%。获得TO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好于未获得TO的患者(χ^(2)值分别为18.936、79.371,P值均<0.001)。结论术前PALBI评分分级影响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PALBI分级越高的患者术后越不易获得TO。通过术前PALBI评分评估,有利于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提早干预,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从而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教科书式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SH-ACLF Ⅱ评分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黄彤 赵昱博 杨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5-1619,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OSSH-ACLFⅡ)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34例HBV-A... 目的 探讨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OSSH-ACLFⅡ)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34例HBV-ACLF合并HE患者,根据随访90 d患者的生存状态分为生存组(n=60)和死亡组(n=74)。分别计算COSSH-ACLFⅡ评分、COSSH-ACLF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和MELD 3.0评分,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及各模型评分等。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评分对HBV-ACLF合并HE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效能。结果 死亡组年龄[(56.09±10.52)岁]明显大于生存组[(49.23±11.57)岁](t=2.720,P=0.007)。死亡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值均<0.05)。死亡组COSSH-ACLFⅡ、COSSH-ACLF、MELD、MELD-Na和MELD 3.0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值均<0.001)。将患者以COSSH-ACLFⅡ评分危险分层的3个区间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发现,COSSH-ACLFⅡ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χ^(2)=44.371,P<0.001)。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COSSH-ACLFⅡ评分评价HBV-ACLF合并HE患者90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95%CI为0.837~0.919。截断值为7.25时,敏感度90.5%,特异度78.7%,预测准确度85.07%。COSSH-ACLFⅡ的AUC(0.883)优于COSSH-ACLF(0.841)、MELD 3.0(0.733)、MELD-Na(0.723)、MELD(0.716)(P值均<0.05)。结论 采用COSSH-ACLFⅡ评分可提高预测HBV-ACLF合并HE患者90 d预后的准确度,COSSH-ACLFⅡ危险分层有助于简化患者病情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KCNQ2基因变异癫痫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6
作者 王丽辉 崔丽平 +5 位作者 杨花芳 刘兰 唐晓娜 赵青 王欣 李宝广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8,104,共7页
目的 探讨KCNQ2基因(OMIM#602235)变异癫痫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经外显子测序发现的KCNQ2基因阳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基因型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24例KCNQ2基因变异(NM_172107)癫痫... 目的 探讨KCNQ2基因(OMIM#602235)变异癫痫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经外显子测序发现的KCNQ2基因阳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基因型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24例KCNQ2基因变异(NM_172107)癫痫患儿中,男14例、女10例。癫痫首次发作年龄为生后17小时~5岁,其中≤6个月的16例(66.7%)。根据临床预后分为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BFNE)1例,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FIE)6例,不能分类的自限性癫痫综合征4例;KCNQ2-发育性癫痫性脑病(KCNQ2-DEE)13例。基因变异以错义突变为主(62.5%),同时发现7个新的KCNQ2突变位点,其中c.1411C>T评估为致病性变异,c.602G>C、c.1031G>A、c.2159_2173del(p.720_725delinsR)评估为可疑致病变异。24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13例KCNQ2-DEE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其余11例总体预后较好,认知发育正常。结论?KCNQ2变异患儿癫痫发病年龄主要为新生儿期及婴儿早期。KCNQ2-DEE预后差。建议婴幼儿期不明原因的癫痫发作应尽早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Q2基因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 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 早发癫痫性脑病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脑结构的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7
作者 岳学强 付钰蕾 +2 位作者 李品品 杜亚非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血流量(CBF)。比较不同日龄脑结构ROI及其与HIE患儿相应ROI的CBF值。结果不同日龄脑结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和各日龄组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值随着出生日龄增大则逐渐升高,且脑神经核的CBF值明显大于额叶白质。观测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的CBF值分别为(30.75±1.05)mL/100g·min、(32.02±0.97)mL/100g·min、(39.13±1.36)mL/100g·min、(15.89±0.89)mL/100g·min,与轻、中、重度病变组相应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尾状核头、豆状核和背侧丘脑的CBF值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升高,而额叶白质的CBF值则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降低。结论基底神经核和背侧丘脑是新生儿脑结构中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的部位,ASL灌注加权成像的CBF值可以早期反映HIE患儿脑结构的再灌注水平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结构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 新生儿 CBF值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8
作者 齐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双眼上翻、肢体抽搐,降钙素原超过100 ng/mL,血压低,出现感染性休克。采用亚胺培南强化抗感染治疗后,患者降钙素原呈缓慢下降趋势,肾功能恢复正常,腹内压降至正常,尿量逐渐增多,但血小板计数仍呈下降趋势。腰椎穿刺见无色清亮脑脊液流出,脑脊液生化及常规结果均正常,排除SAH及颅内感染可能,考虑头颅CT所示为假性SAH。患者入院第3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中转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中见阑尾化脓坏疽、肠管表面脓苔附着、腹腔内大量脓液。患者术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意识清楚,复查头颅CT结果正常。患者术后第19天出院,出院3个月随访无特殊不适,再未出现腹痛、腹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通过调控Nrf2/GPX4介导的铁死亡对胆红素脑病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罗克踊 段淼 +2 位作者 蒋亮 黄婷 陈宗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7-1484,共8页
目的基于Nrf2/GPX4介导的铁死亡途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胆红素脑病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柚皮素低剂量(Nar-L)组、柚皮素高剂量(Nar-H)组和高剂量柚皮... 目的基于Nrf2/GPX4介导的铁死亡途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胆红素脑病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柚皮素低剂量(Nar-L)组、柚皮素高剂量(Nar-H)组和高剂量柚皮素联合Nrf2抑制剂ML385(Nar-H+ML385)组,每组15只。除Control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采用经小脑延髓池注射胆红素溶液(20μg/g)建立新生小鼠胆红素脑病模型,造模后经腹腔注射柚皮素(25、100 mg/kg)或ML385(30 mg/kg)干预,每天1次,连续7天。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远期学习与记忆能力;Nissl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比色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F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核相关因子2(Nuclear associated factor 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异常行为,且远期学习与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同时海马神经元损伤严重,海马组织中MDA、4-HNE以及Fe^(2+)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GSH-Px活性以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Nar-L、Nar-H组小鼠神经异常行为减少,且远期学习与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5),同时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海马组织中MDA、4-HNE以及Fe^(2+)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GSH-Px活性以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然而,联合ML385干预能明显逆转Nar对胆红素脑病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Nar可改善胆红素脑病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调控Nrf2/GPX4轴介导的铁死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胆红素脑病 海马神经元损伤 Nrf2/GPX4轴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中国Gilbert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余利红 高静 +6 位作者 王春丽 王静 高艳 袁巧玲 孙志贤 王航雁 张成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对一个中国汉族G ilbert综合征遗传家系致病基因突变位点进行鉴定,以期了解该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首先提取先证者基因组DNA,PCR扩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的5个外显子,以琼脂糖电泳鉴定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鉴定。基... 对一个中国汉族G ilbert综合征遗传家系致病基因突变位点进行鉴定,以期了解该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首先提取先证者基因组DNA,PCR扩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的5个外显子,以琼脂糖电泳鉴定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鉴定。基因扫描显示,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的UGT1A1基因在第1和第5外显子存在纯合突变,而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域和内含子/外显子剪接边界位点序列未检测到突变。进一步对其他家系成员该基因的相应位点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显示他们在第1和第5外显子也存在杂合突变,其中还有两个成员在启动子区域检测到(TA)插入突变。对家系成员未抗凝新鲜血液进行生化检测证实了基因突变分析的结果。综合以上结果发现该家系3种突变并存,致病因素为第1和/或第5外显子突变,为显性遗传,两种突变位点纯合导致先证者出现严重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该家系因此成为G ilbert综合征突变位点及其致病机理研究的一个典型临床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beRT综合征 基因突变 UGT1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银霞 周岳 +2 位作者 鲁霞 王生霞 王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期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HIE常导致永久性脑瘫、神经感觉障碍和认知缺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期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HIE常导致永久性脑瘫、神经感觉障碍和认知缺陷,并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探索HIE新的治疗策略成为新生儿领域研究的焦点。随着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基因调控功能被逐渐认识,研究表明ln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并可能通过与微小RNA相互作用、干预基因转录、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等多种机制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lncRNA在新生儿HIE中的表达特征、潜在功能以及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前景,并讨论了它们对不同神经细胞的特定调控效应,以深入了解其治疗潜力,旨在为HIE的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长非编码RNA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NIR光谱无约束MW-PLS方法及其在血清胆红素分析的应用
12
作者 谭辉 潘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3-1189,共7页
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MW-PLS)采用有约束的双参数(起点波长、波长数)搜索,遍历所有子波段,是光谱分析的有效波段筛选方法。该文将MW-PLS扩展为无约束参数搜索,记为无约束MW-PLS(UMWPLS),其兼顾前向和后向优化,可优选双波段组合。分别采... 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MW-PLS)采用有约束的双参数(起点波长、波长数)搜索,遍历所有子波段,是光谱分析的有效波段筛选方法。该文将MW-PLS扩展为无约束参数搜索,记为无约束MW-PLS(UMWPLS),其兼顾前向和后向优化,可优选双波段组合。分别采用MW-PLS和UMW-PLS方法,建立了血清胆红素指标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红素(TBil)的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模型。对于每个指标,最优2nd UMW-PLS和3rd UMW-PLS模型分别优选到双波段和三波段组合,严格优于最优MW-PLS模型,波长复杂性依次下降。经外部检验,三指标的最优3rd UMW-PLS模型的偏差性能比(RPD)分别为3.0、3.2和5.8,表明Vis-NIR光谱可用于胆红素指标IBil、DBil和TBil的无试剂同时定量分析。提出的UMW-PLS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多波段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 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 无约束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 多波段优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与碱性磷酸酶联合评分预测TIPS术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的预后
13
作者 黄超明 朱玲怡 +7 位作者 黄琦 朱子舰 吴发宗 张业馀 蒋一逍 郑丽云 赵中伟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index,ALBI)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联合评分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4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T...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index,ALBI)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联合评分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4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61例,根据ALBI和ALP的约登指数计算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低ALBI-低ALP(0分)组、高ALBI-高ALP(2分)组、高ALBI-低ALP或低ALBI-高ALP(1分)组,评价ALBI-ALP评分的效能,比较3组患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LBI和ALP的最大约登指数为0.31和0.34,最佳截断值为-1.56和108.50。3组患者的MELD分数、Child-Pugh分级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BI-ALP评分的AUC为0.77(95%CI:0.66~0.89,P=0.0002),优于MELD评分0.52(95%CI:0.37~0.67,P=0.77)和Child-Pugh分级0.57(95%CI:0.43~0.72,P=0.34)。患者总病死率为49.18%,0分组的病死率为11.11%(2/18),明显低于1分组的59.46%(22/37)、2分组的1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P<0.001)。0分组中由于分析时仍有大量患者存活,无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1分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8.00(95%CI:23.01~52.99)个月,2分组仅为1.00(95%CI:0.00~2.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8,P<0.0001)。3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66%、17%,2年生存率为100%、64%、17%,3年生存率为90%、53%、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LBI-ALP联合评分(HR=7.11,95%CI:2.95~17.15)是TIPS术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BI-ALP评分能够有效评估TIPS术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胆红素指数 碱性磷酸酶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朊病毒的传播与控制
14
作者 许欣怡 孙浩 +6 位作者 吴桐 胡小婕 王建 王贺飞 周贤 秦超 高彦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11-3419,共9页
朊病毒的传播可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迅速蔓延,对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土壤是朊病毒的天然储存库.朊病毒通过动物排泄、尸体分解等途径进入土壤,与土壤组分结合.不同组分与朊病毒的结合差异明显,作用效应是同时且相互的,共同... 朊病毒的传播可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迅速蔓延,对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土壤是朊病毒的天然储存库.朊病毒通过动物排泄、尸体分解等途径进入土壤,与土壤组分结合.不同组分与朊病毒的结合差异明显,作用效应是同时且相互的,共同影响着朊病毒在土壤中的传播.一方面,土壤颗粒和腐殖质的吸附作用增强了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降低了生物可利用度,进而抑制了朊病毒传播.另一方面,蒙脱石和锰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活性和感染性,从而有助于朊病毒的传播.土壤中朊病毒的控制需在提升其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环境防治、酶处理以及堆肥等生物技术实现.未来对朊病毒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应更多考虑土壤化合物和原生微生物的特性对朊病毒的影响,从而推动原位朊病毒降解方法的开发,以控制其传播.本研究将为土壤朊病毒防治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病毒 土壤 传播 矿物质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L5缺陷症临床分析
15
作者 曹天思 李小丽 +7 位作者 梁瑞瑞 卢晓庆 连子硕 陈姚瑶 张晓莉 董燕 杜开先 贾天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样5(CDKL5)缺陷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例CDKL5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反应。结果:8例中,女6例,男2例,均于生后数月内以癫痫发作起...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样5(CDKL5)缺陷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例CDKL5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反应。结果:8例中,女6例,男2例,均于生后数月内以癫痫发作起病,起病时伴发育落后。癫痫发作类型主要为癫痫性痉挛、强直、局灶性发作。8例脑电图均显示异常放电。7例头颅磁共振成像无异常,1例示右侧颞叶胶质母细胞瘤。8例共检出8个变异,均为新生变异,其中c.784T>C、c.1912A>T、c.18363681_18524955del、c.978-36_978-13del未有报道。多种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均不能控制发作,4例应用生酮饮食、1例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发作短暂控制,但易复发。结论:CDKL5缺陷症神经系统表型主要为发育落后和难治性癫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酮饮食显示出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L5基因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因儿童高血压脑病临床特征比较:一项单中心12年回顾性分析
16
作者 周凡 王建东 +2 位作者 苏宇 魏永威 王怀立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328,共6页
目的根据儿童高血压脑病(HE)的不同潜在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确诊的H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肾源性高血压组和非肾源性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结果纳入24例HE患儿,... 目的根据儿童高血压脑病(HE)的不同潜在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确诊的H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肾源性高血压组和非肾源性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结果纳入24例HE患儿,男12例、女12例,中位年龄为9.0(7.0~12.0)岁。平均收缩压为(167.1±21.4)mmHg、收缩压指数为1.5±0.2,平均舒张压为(114.3±12.3)mmHg、舒张压指数为1.6±0.2。原发疾病以肾病综合征(3例)、狼疮性肾炎(3例)、IgA肾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为主。头颅MRI异常21例(87.5%),20例患儿存在典型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病变,1例有幕上脑积水。与非肾源性高血压组相比,肾源性高血压组年龄较大,收缩压、收缩压指数以及舒张压较高,神经症状评分较高,恶心呕吐和癫痫的发生率较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状评分与年龄、收缩压和收缩压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所有患儿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5.8±4.1)个月,1例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的患儿在HE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记忆和计算能力下降,其余23例患儿均在应用抗癫痫和高血压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且在随访期间无异常表现。结论肾源性高血压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比非肾源性高血压组患儿更为严重。此外,若肾源性高血压患儿突然出现癫痫发作,应高度怀疑HE,并及时进行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病 肾源性高血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在肝性脑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潜在诊疗价值
17
作者 陈玮钰 毛德文 +4 位作者 王涵 杜洋 冯雯倩 付蕾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4-962,共9页
肝性脑病(HE)作为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终末期并发症,其有效救治率亟需提升,发病机制亟待攻克。肝脏是重要的免疫调节中心,免疫稳态失衡在HE的病理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短链脂肪酸(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物之一,在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 肝性脑病(HE)作为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终末期并发症,其有效救治率亟需提升,发病机制亟待攻克。肝脏是重要的免疫调节中心,免疫稳态失衡在HE的病理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短链脂肪酸(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物之一,在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维持肠道微环境稳态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研究表明,SCFA通过免疫调节途径与肝-肠-脑轴进行双向、动态的交互反应和信号传递,在HE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SCFA的免疫调节效应为切入点,就SCFA与肝-肠-脑轴的串扰关系,以及SCFA在HE诊疗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归纳和探讨,以期为优化HE临床防治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脂肪酸类 挥发性 免疫调节 胃肠道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代谢紊乱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18
作者 颜璐怡 陈玮钰 +7 位作者 王涵 冯雯倩 杜洋 田雪如 洪杨 毛德文 付蕾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3-1449,共7页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近年研究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为阐释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与肝性脑病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胆汁酸功能类阳,主疏泄...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近年研究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为阐释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与肝性脑病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胆汁酸功能类阳,主疏泄、助代谢;短链脂肪酸属阴,安内守藏,维系肠系屏障、抗御炎毒。二者在生理状态下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共同调控“肠-肝-脑轴”动态平衡。基于此,通过调节胆汁酸与短链脂肪酸的代谢失衡,有望从中西医协同角度恢复肝性脑病患者的阴阳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阴阳学说 胆汁酸类 脂肪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对糖尿病脑病的调控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步洁 李英 +3 位作者 林雪玲 庄朋伟 张艳军 尹清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1-1435,共5页
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糖尿病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隐匿且病理机制复杂。近期研究发现,DE病理机制与多器官细胞间通讯失衡密切相关。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参与DE病理进展,且有望成为DE的诊断标... 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糖尿病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隐匿且病理机制复杂。近期研究发现,DE病理机制与多器官细胞间通讯失衡密切相关。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参与DE病理进展,且有望成为DE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中医药可通过调控外泌体及其内含物来改善脑内细胞间以及外周与脑组织间交流通讯并防治DE。同时外泌体作为活性分子的靶向递送载体,可携带中药单体更易透过血脑屏障来防治DE。鉴于此,该综述总结了外泌体对DE病理进展的调控作用,并探讨了中药通过调控外泌体以及利用外泌体作为中药载体在DE防治中的巨大潜力,旨在为中药防治DE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病 细胞通讯 外泌体 微小RNA 中医药 递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3通过激活自噬抑制焦亡促进脓毒症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
20
作者 丛岩 王培 +1 位作者 孙志德 于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4-689,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促进脓毒症脑损伤(SAE)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SAE组和SAE+NT-3组,每组8只。采用大鼠脑损伤行为学评分评估脑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NT-3、s100β、...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促进脓毒症脑损伤(SAE)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SAE组和SAE+NT-3组,每组8只。采用大鼠脑损伤行为学评分评估脑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NT-3、s100β、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将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分成Normal组、脂多糖(LPS)组、LPS+NT-3组、LPS+NT-3+3-MA组和LPS+NT-3+Compound C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LC3B、NLRP3、ASC、AMPK、p-AMPK、mTOR、p-mTOR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caspase-1表达。结果与第1天相比,脓毒症大鼠脑组织NT-3表达在第2~3天逐渐增多(P<0.05);与SAE组相比,SAE+NT-3组神经功能评分上升,IL-1β、S100β、caspase-1在第1~2天表达水平下降,自噬水平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LPS组相比,LPS+NT-3组caspase-1在1~3 h表达水平下降,自噬水平升高(均P<0.05);与LPS+NT-3相比,LPS+NT-3+3-MA组NLRP3、ASC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1阳性细胞增多(均P<0.05),LPS+NT-3+Compound C组p-AMPK减少,p-mTOR增多,自噬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NT-3经AMPK/mTOR信号通路在SAE早期激活自噬,清除焦亡激活蛋白NLRP3、ASC,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脑损伤 自噬 焦亡 神经营养因子3 神经元 焦亡激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