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探讨:胆道支架置入+碘-125粒子腔内照射联合治疗 被引量:17
1
作者 常钢 游洋 +1 位作者 孟凡喆 杨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研究胆道腔内碘-125粒子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治疗。结果除3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因肿瘤晚期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病例均... 目的研究胆道腔内碘-125粒子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治疗。结果除3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因肿瘤晚期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未出现黄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 胆道支架 碘-125粒子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支架及TACE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125)I)粒子条治疗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MPVTT)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吴林霖 罗剑钧 +5 位作者 颜志平 方主亭 张雯 张学彬 王建华 王小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随机分组对照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门脉内植入支架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125Ⅰ)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门脉主干癌栓(main portal vein tum... 目的随机分组对照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门脉内植入支架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125Ⅰ)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门脉主干癌栓(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M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接受肝癌TACE治疗的60例HCC合并MPVTT患者(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53岁)进行随机分组。A组在门脉内植入支架及125Ⅰ粒子条,B组仅在门脉内植入支架,每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期、支架通畅率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分析。结果门脉内植入支架及125Ⅰ粒子条介入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5天及142天(P=0.002,HR=2.683)。A组和B组患者支架的中位通畅期分别为340天及190天(P=0.038,HR=2.252)。结论门脉支架及TACE联合血管内植入125I粒子条能明显延长HCC伴MPVTT患者的支架通畅期、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HCC合并MPVTT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HCC) 门脉主干癌栓(MPVTT)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碘-125粒子条 门脉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125)Ⅰ粒子支架临床研究中文文献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海东 滕皋军 +1 位作者 郭金和 朱光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评估我国^(125)Ⅰ内照射支架治疗食管癌文献的质量。方法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分别按不同年份对2010年6月前的不同设计类型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分类。由2名评阅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评阅者的评价结果进行Kappa检验,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目的评估我国^(125)Ⅰ内照射支架治疗食管癌文献的质量。方法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分别按不同年份对2010年6月前的不同设计类型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分类。由2名评阅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评阅者的评价结果进行Kappa检验,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参照Jadad评分量表,计算随机对照试验(RCT)的Jadad得分,按照CONSORT声明修订版标准评估其质量。对临床对照试验(CCT)文献中的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临床治疗性文献54篇,其中叙述性研究39篇、RCT文献2篇、CCT文献13篇。2名评价者间Kappa值为0.815,说明评价的一致性较好。2篇RCT文献的Jadad评分均为1分;对照CONSORT声明修订版标准,"标题和摘要"部分平均得分0.500分,"引言"部分平均得分0.500分,"方法"部分平均得分0.325分,"结果"部分平均得分0.250分,"讨论"部分平均得分0.500分。13篇CCT中,纳入与排除标准明确者仅3篇(23.08%),疗效标准明确者12篇(92.31%);仅2篇(15.38%)提及"随机"字样,但没有1篇是完全随机,样本量≥60例者3篇(23.08%),有基线可比性者12篇(92.31%),无文献提到盲法,有统计学方法的12篇(92.31%),随访的13篇(100%),失访的1篇(7.69%),有11篇(84.62%)讨论时同时考虑了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结论我国食管癌125I粒子支架临床研究中文文献总体质量不高,证据的可信度级别较低,较循证医学标准质量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照射 125 支架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内照射联合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忠敏 陈克敏 +3 位作者 金冶宁 贡桔 伍超贤 郑云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与内支架结合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可行性及相关疗效。方法本组16例食管恶性狭窄的患者,临床分级为3~4期,在X线透视下经口腔将125I粒子联合内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狭窄段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并发症及疗效。结果16例患者125... 目的探讨125I粒子与内支架结合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可行性及相关疗效。方法本组16例食管恶性狭窄的患者,临床分级为3~4期,在X线透视下经口腔将125I粒子联合内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狭窄段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并发症及疗效。结果16例患者125I粒子联合内支架植入均顺利释放,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所有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症状消除或明显缓解,无明显并发症。结论125I内照射联合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恶性狭窄 ^125I粒子 内支架 介入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红豆 周卫忠 +4 位作者 刘圣 周春高 夏金国 张卫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植入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收治的1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50例患者(实验组)接受裸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92... 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植入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收治的1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50例患者(实验组)接受裸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92例患者(对照组)仅进行了裸支架的植入。观察两组患者支架通畅率、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226 d,生存期中位数为194 d,对照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86 d,生存期中位数为117 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组中,平均15颗125^(I)粒子(8~22)作为粒子条联合裸支架同时植入胆管内。与手术前的实验室指标相比,两组术后1周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且两组间术后1周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严重并发症仅发生在对照组的1例患者。结论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有效、安全,可以提高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碘-125粒子 裸支架 支架通畅时间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道支架和^(125)I粒子条腔内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红豆 吴军政 +3 位作者 周卫忠 刘圣 周春高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5-910,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植入胆道支架和^(125)I粒子条联合TACE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接受了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的植入后... 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植入胆道支架和^(125)I粒子条联合TACE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接受了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的植入后规律行5次TACE(实验组),另外47例患者仅进行了胆道支架联合和^(125)I粒子条的植入(对照组)。对两组基线资料按照1∶2进行配对后分析两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倾向性匹配后,实际配对完成患者10对,配对后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320 d,生存期中位数为376 d,对照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162 d,生存期中位数为186 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轻微并发症均得到控制,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金属支架和^(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可以提高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碘-125粒子条 金属支架 肝动脉灌注化疗 支架通畅时间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赵宏 张德志 +8 位作者 施万印 赵本胜 熊壮 汪名权 宋文 陶龙香 刘斌 张帅 程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后支架通畅时间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的1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选择性别、年龄、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术后...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后支架通畅时间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的1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选择性别、年龄、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术后是否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125)I粒子支架通畅时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术后是否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是影响支架通畅时间的主要因素(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道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是否针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是影响支架通畅时间的独立因素(P<0.001)。结论多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是否针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是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通畅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评估该方法治疗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125)I粒子支架 支架通畅时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导管辅助下^(125)I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宁 陈启鸿 +5 位作者 徐浩 王文亮 张梦琦 李洪宇 蒋明明 祖茂衡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及通气导管辅助下^(125)I粒子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180例。分析^(125)I气管支架植入前、后患者气促评级、血氧饱和度(SaO2)及呼...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及通气导管辅助下^(125)I粒子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180例。分析^(125)I气管支架植入前、后患者气促评级、血氧饱和度(SaO2)及呼吸频率,术后随访患者的^(125)I支架情况、临床症状及生存情况。结果 180例均成功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植入术,共植入^(125)I支架180枚,其中筒状支架132枚、"Y"型支架34枚、"L"型支架14枚。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显著缓解。本组患者SaO2由术前的(80.60±3.87)%提高至术后的(94.3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2,P<0.01);呼吸频率由术前的(29.36±3.20)次/分改善至术后的(19.29±2.19)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9,P<0.01)。术后随访3~13个月,6例患者出现^(125)I支架再狭窄;患者生存期为49~401天,平均(182±94)天,患者60天生存率的估计值为0.99,180天生存率的估计值为0.65。结论局部麻醉及通气导管辅助下^(125)I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狭窄 支架 ^125I粒子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近程放疗联合支架植入及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子寒 罗剑钧 +4 位作者 颜志平 刘清欣 张雯 刘凌晓 王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近程放疗(endovascular brachytherapy,EVBT)联合支架植入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合并门脉主干癌栓(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MPV... 目的评价血管内近程放疗(endovascular brachytherapy,EVBT)联合支架植入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合并门脉主干癌栓(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MPVTT)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支架植入及TACE治疗的289例HCC合并MPVT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94例(研究组)同期在门脉主干内植入碘-125粒子条,余95例未接受EVB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支架通畅期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碘-125粒子条及支架均准确植入门脉主干梗阻段,无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平均随访(10.1±5.2)个月,研究组及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3±1.1)及(4.9±0.5)个月(P<0.001),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0±0.3)及(3.0±0.1)个月(P<0.001),中位支架通畅期分别为(11.0±1.1)及(4.8±0.3)个月(P<0.001)。结论血管内EVBT联合支架植入及TACE治疗HCC合并MPVTT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门脉主干癌栓 碘-125粒子条 支架植入 近程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两种不同粒子条制作及植入方法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赵宏 施万印 +6 位作者 赵本胜 张德志 宋文 陶龙香 刘斌 张承菊 徐圣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9-904,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粒子条制作及植入方法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65例MOJ患者,38例行直型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植入,27例行螺旋型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植入,分析两组...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粒子条制作及植入方法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65例MOJ患者,38例行直型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植入,27例行螺旋型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植入,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肝功能较穿刺引流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肝功能参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直型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螺旋组(P<0.05),术后出血及胆汁瘘的发生率直型组亦高于螺旋组(P<0.05)。结论胆道支架联合粒子条植入治疗MOJ安全有效,可延长患者支架通畅时间和生存期;与直型粒子条相比,螺旋型粒子条的植入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及耐受性,同时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125)I粒子条 胆道支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并发症观察——附32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兴闻 狄海庭 +1 位作者 朱军 史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并发症。方法中晚期食管癌32例,分为内照射支架置入组15例;普通支架置入组17例。术后定期随访临床并发症,随访内容包括发热、严重胸痛、咳嗽、食管穿孔、肺炎、出血、支架移位... 目的比较分析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并发症。方法中晚期食管癌32例,分为内照射支架置入组15例;普通支架置入组17例。术后定期随访临床并发症,随访内容包括发热、严重胸痛、咳嗽、食管穿孔、肺炎、出血、支架移位及支架再狭窄等。结果内照射支架组和普通自膨式支架组间在支架置入后,发热、胸痛、食管穿孔、出血等近期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移位及再狭窄等远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照射支架组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时间明显较普通自膨式支架组晚。结论内照射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是安全的,较普通支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125Ⅰ粒子 支架 介入治疗 近距离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