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类分级规则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倪永 郑明清 +3 位作者 郝千婷 王旭 周玉科 于勇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2,共7页
为解决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量激增、应用需求多样、治理成本加剧和安全风险挑战大之间的矛盾,采用先分类后分级、多维分类、明确分级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管理现状和应用场景的数据分类分级规则。首先梳理设计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 为解决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量激增、应用需求多样、治理成本加剧和安全风险挑战大之间的矛盾,采用先分类后分级、多维分类、明确分级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管理现状和应用场景的数据分类分级规则。首先梳理设计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4个门类和“3+4”分级模式,给出相应分类、分级方法及示例;其次,将分类分级维度与业务管理维度结合,形成分类分级模型;最后,设计了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支持数据资源安全精细化管控。该数据分类分级规则有助于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完善数据管理机制、保障数据安全、促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智慧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数据安全 数据分类 数据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感知的城市空间活力评价及建成环境影响研究——以苏州古城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振龙 李久洲 +2 位作者 吴迪 平天逸 孙鸿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城市活力是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议题,测度城市空间活力特征,识别建成环境影响因素,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抓手。社会感知理论能通过多源大数据提取人群行为活动规律,精准刻画城市空间特征,为空间活力研究提供全新视角,从而有效避免相关研... 城市活力是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议题,测度城市空间活力特征,识别建成环境影响因素,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抓手。社会感知理论能通过多源大数据提取人群行为活动规律,精准刻画城市空间特征,为空间活力研究提供全新视角,从而有效避免相关研究对于人群活动考虑不足的局限。该文以苏州古城为案例,基于社会感知视角,从场所情感、个体移动、空间交互复合维度构建城市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城市空间活力分布特征,并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精准探测人本尺度下建成环境对于城市活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苏州古城活力具有明显空间差异,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圈层式递减空间结构特征;(2)建成环境影响因素中土地利用类型混合度、POI密度、POI混合度、街道步行便利度、街道设施丰富度及路网密度与古城活力具有较大关联性;(3)相关建成环境要素与古城活力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及阈值效应,并对于空间活力分布格局存在显著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能为提升苏州古城空间活力及精细化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社会感知 时空大数据 建成环境 苏州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大数据支撑的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文博 王薇 +3 位作者 朱青 张智舵 彭婉婷 蔡永立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4-3554,共11页
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全球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保障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关注焦点。谷歌地球引擎(GEE)作为地球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为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提供了新引擎,涵盖评价、预测预警及预案制定等全过程管理。系统梳理... 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全球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保障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关注焦点。谷歌地球引擎(GEE)作为地球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为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提供了新引擎,涵盖评价、预测预警及预案制定等全过程管理。系统梳理了GEE在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价、预测预警及预案制定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展示了其在森林资源、耕地资源、草地资源等多种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效。同时,也指出了GEE在数据源、研究深度及预警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水平,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框架,明确了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决策支持等关键环节,并强调了自主研发、数据共享与开放的重要性。本研究不仅为当前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生态安全 谷歌地球引擎(GEE) 大数据 云计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与应用
4
作者 张栋 葛良胜 +5 位作者 王卫兵 李宏伟 魏海平 李永生 赵由之 孔迪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4-826,共13页
军事地质数据客观反映地下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是典型军事场景地面特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军事地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有效军用方式,已成为多源异构地球科学数据面向军事应用的重要挑战。准确运用军事地质数据有助于理解地理空间数据... 军事地质数据客观反映地下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是典型军事场景地面特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军事地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有效军用方式,已成为多源异构地球科学数据面向军事应用的重要挑战。准确运用军事地质数据有助于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军用地理空间信息产品定制服务提供新途径。笔者等根据军事地质大数据特征,构建军事地质要素、民用地质数据军用提取、军事地质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模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案,对军事地质数据的军事应用进行探讨,研究进展包括:①军事地质数据具有多源异构、多模态、高度集成性和复杂性,具有多样化的时间—空间—物理—化学结构属性,涉及支撑地形结构和地下空间的复杂地质过程和内在机理等大容量高相关性数据,既有大数据共性特征,又具有快速立体适时提取、静态动态战态保障和目标侦测研判的专属应用特点;②军事地质要素应用分类推荐了军事地质数据面向军事应用的基础元数据类型,民用地质数据军用提取提供了“先整编后提取再更新”原则,军事地质数据库实现了数据汇聚、建库制图、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模型指标构建了山地景观下一组军事地质要素具弱相关性特征值的定量建模影响因子体系;③军事地质要素与军民通用基础地理信息的标准矢量数据叠加,为地理空间情报提供数据库和专题地图,利用GIS工具实现量化处理、空间分析和制图输出,支持军用地理空间信息产品的专题图层、典型场景和快速保障。在智能提取和融合表达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中,军事地质标准数据应具备统一的地理空间基准和整合式要素分类结构,提供分析型数据库和产品互操作的定制符号体系。研究结果用于规范军事地质数据与军用信息成果的标准化衔接,推动军事地质在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战场环境保障领域中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数据 地质大数据 标准化 地理空间信息产品 战场环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周家正 赵家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8,共16页
以2011—2020年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行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试验区建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在东... 以2011—2020年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行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试验区建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促进创新研发、推动产业集聚以及优化制度环境是试验区建设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机制。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对邻近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创新研发 产业集聚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效应——基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视角
6
作者 赵放 宋健 王洁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5,共12页
打造深层次、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加大政府公共服务和科教支持力度、推进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均能够显著增强数据要素市场... 打造深层次、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加大政府公共服务和科教支持力度、推进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均能够显著增强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作用;相较于北方地区、非三大经济圈地区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南方地区、三大经济圈地区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拓宽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为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营商环境 大数据交易平台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治理、数字生态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7
作者 葛世龙 涂振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7,共11页
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数据要素从市场无序流动到政府科学治理的转变,完善了政府数据治理体系。本文基于2011~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各省(区、市)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视作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生态的视角考察了政府数据治理对企业... 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数据要素从市场无序流动到政府科学治理的转变,完善了政府数据治理体系。本文基于2011~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各省(区、市)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视作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生态的视角考察了政府数据治理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治理改善了数字生态,进而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具体来说,政府数据治理使得企业获得更多数字创新补贴,改善了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并促进企业数字变革和数字创新合作。政府数据治理未能完全破除部门间数据壁垒与区域间数字鸿沟,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呈现显著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当大数据管理机构治理深度与广度提升时,国有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其新质生产力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数据时代政府数据治理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机构职能设置和公平配置数据要素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治理 大数据管理机构 数字生态 数字创新补贴 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数字变革 新质生产力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与分析
8
作者 艾佳超 宋宜全 杨以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7,共10页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计算京津冀地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京津冀各市、区生态环...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计算京津冀地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京津冀各市、区生态环境状况空间不均衡特征明显,其中承德市和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指数较高,廊坊市和沧州市生态环境指数相对较低.(2)京津冀地区各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3)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的时空分布以优和良为主,其中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总体为良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47%,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一般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8.48%和15.02%,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区域仅占研究区面积的1.03%.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差异性较大,其中城市周边和地形地貌过渡地带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变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京津冀地区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路径研究
9
作者 江瑶 胡斌 +1 位作者 陈旭 裴莹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6,共11页
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需要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实质上已经深化为一场关于创新生态的全面较量。基于此,本文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维度构建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理论模型,... 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需要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实质上已经深化为一场关于创新生态的全面较量。基于此,本文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维度构建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理论模型,并结合fsQCA法提出实现有效攻关的组态路径。结果显示:(1)创新生态驱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存在六大策略,即基础研究奠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网络融通、分层动态评估、科创平台助力、多重政策组合策略;(2)实现“卡脖子”技术攻关,可以采取创新网络融通下的前沿引领型、多重政策组合下的保障攻关型、科创平台助力下的成果应用型3条路径;(3)构成非高水平“卡脖子”技术攻关只有1条路径,即同时缺少技术、组织、环境维度要素。本文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文献成果,还可以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攻关 “卡脖子”技术 创新生态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工业互联网 TOE框架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激光通信网络拥塞优化控制方法
10
作者 王静 陈海红 何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58,共7页
激光通信网络传输大数据过程网络延迟增加,造成网络拥塞。为此,提出大数据环境下激光网络通信的拥塞优化控制方法。引入改进蚁群算法,在多个路径中循环搜索,选择时延最优通信路径。通过比较原始与改进蚁群算法搜索得到的最优路径集合,... 激光通信网络传输大数据过程网络延迟增加,造成网络拥塞。为此,提出大数据环境下激光网络通信的拥塞优化控制方法。引入改进蚁群算法,在多个路径中循环搜索,选择时延最优通信路径。通过比较原始与改进蚁群算法搜索得到的最优路径集合,利用反向推理理论验证并确定激光通信网络中的拥塞区域。结合PID控制器与布谷鸟算法,估算拥塞区域内消息队列的即时长度与实时丢包率。动态控制通信网络瞬时队列长度,从而实现对激光通信网络拥塞状况的高效优化控制。实验表明,本方法的丢包率最低,为0.60%,吞吐量最高为130 Mb/s,大幅降低网络拥塞率,最高为0.2%,在1 000节点上运行时间为414 ms,有效提升激光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环境下 激光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拥塞 通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rava数据的成都环城生态区绿道环境与骑行行为研究
11
作者 杨林川 彭迎澳 +1 位作者 喻冰洁 杨钦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2,共8页
城市绿道作为连接和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绿色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慢跑、健步走和骑行等活动的线性空间,在促进居民生理与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成都环城生态区绿道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15个月的众包运动轨迹数据(Strava),... 城市绿道作为连接和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绿色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慢跑、健步走和骑行等活动的线性空间,在促进居民生理与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成都环城生态区绿道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15个月的众包运动轨迹数据(Strava),提取绿道骑行流量分布,并建立多层线性模型,探究绿道环境对骑行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环城生态区绿道的骑行流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在时间维度上则表现出“春秋多,夏冬少”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多层线性模型的AIC值更低,表现更好;3)骑行流量与绿道周边的服务设施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绿地用地比例、出入口数量以及步行可达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提出“需求响应:多样化的服务设施配置”“空间可达:便捷化的交通接入系统”“以线带面:共生式的绿道-公园环链”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为绿道规划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成环境 骑行行为 轨迹数据 成都环城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冶企业数智化数实融合转型方向与规划
12
作者 陈青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8-184,共7页
本文以铅锌矿冶企业为案例,探讨铅锌矿冶企业数智化转型规划构想。规划框架包含铅锌矿冶企业本部云平台、智控中心和数据中心规划,矿山冶炼企业集控中心和生产现场端智能化规划方案,从企业全局规划入手,统一数据、软件、硬件标准,打造... 本文以铅锌矿冶企业为案例,探讨铅锌矿冶企业数智化转型规划构想。规划框架包含铅锌矿冶企业本部云平台、智控中心和数据中心规划,矿山冶炼企业集控中心和生产现场端智能化规划方案,从企业全局规划入手,统一数据、软件、硬件标准,打造统一数字化基础底座,打通现有产线和业务数字化系统协议,建设一个协同高效的铅锌锗有色金属基础工业全产业链数智平台。阐述了铅锌矿冶企业如何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工厂、智慧矿山、智慧运营和协同生态,以及麒麟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最终实现从矿产资源提供商向智能资源提供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实融合 智能工厂 智慧矿山 智慧运营 协同生态 大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治理与公司股价同步性——基于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13
作者 孙光林 严子安 艾永芳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60,共14页
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是完善政府数字治理体制、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面板数据,以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公司股价同步性... 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是完善政府数字治理体制、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面板数据,以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股价同步性。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能够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降低公司股价同步性。异质性研究表明,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对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股价同步性抑制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大数据管理机构 股价同步性 信息不对称 经营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联合应用的进展与展望
14
作者 李旌阳 何杰颖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3,共11页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单一遥感技术由于物理机制的限制,难以满足复杂地球系统观测对精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维度的需求.本研究对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结合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特性,总结...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单一遥感技术由于物理机制的限制,难以满足复杂地球系统观测对精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维度的需求.本研究对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结合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特性,总结其在灾害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梳理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进展,并分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时空分辨率差异、多传感器校准与数据处理复杂性等问题.研究表明,微波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融合能够提升观测精度与数据覆盖范围,为气象预报、灾害响应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持.未来需优化融合算法与数据处理技术,推动融合技术向产品化和实际应用转化,为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更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红外高光谱遥感 多传感器融合 地球观测 数据处理 时空分辨率 灾害管理 生态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协同观测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天保 刘洪韬 姚利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1960,共9页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大气科学研究对第一手野外观测数据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充分调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野外观测台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大气协同观测网络与...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大气科学研究对第一手野外观测数据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充分调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野外观测台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大气协同观测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的科学意义、研究内容、实施方案、预期成果与展望等。该项目拟通过顶层设计和优化布局,在有限投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现有各野外台站资源优势,进行联网协同观测试验,研发时空连续、高精度、高质量的大数据产品,为地球系统模式中关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第一手宝贵的数据支撑,服务于国家科技原始创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台站 大气协同观测 观测网络 大数据平台 气候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流域生态环境时空动态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艳春 甯珂 李雪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6,107,共14页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有效的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并分析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流域协同性保护以及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依托于遥感产品得到的绿度指数...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有效的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并分析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流域协同性保护以及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依托于遥感产品得到的绿度指数、湿度指数、干度指数、热度指数四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松辽流域生态环境评估模型,并探索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松辽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优良,呈“东北优,西南差”的空间分布。②2000-2020年,松辽流域生态质量总体呈变好局势。第一个十年生态质量得到巨大改善,第二个十年处于生态保护维护阶段。③从空间分布上看,生态评级较差及以下等级面积明显收缩,优良等级面积显著向外扩张。④人类的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社会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帮助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估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遥感数据 松辽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战略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东玲 刘妍 吴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8,共18页
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为新质生产力跃升提供持续性的创新动力和重要支撑,并赋能生态效率提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构建多维投入和产出指... 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为新质生产力跃升提供持续性的创新动力和重要支撑,并赋能生态效率提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构建多维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生态效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政策评估对象,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生态效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提高绿色创新能力和人工智能水平,进而提升城市生态效率。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效果随着试点城市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且其因知识产权、城市区位的不同而存在政策效果差异。从空间演变特征来看,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总体上呈现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战略 数字经济 城市生态效率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分析模式下低温锂电池储能系统功能安全保障策略
18
作者 方晖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47-2449,共3页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低温锂电池储能系统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其储能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低温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结构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低温锂电池储能系统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其储能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低温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结构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网络分析技术如何提高低温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功能安全。旨在为低温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网络环境 大数据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赋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赵雪 张建哲 崔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本研究聚焦森林资源领域,通过分析福建顺昌、江西资溪、北京门头沟三地搭建的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中的森林资源管理利用模式,阐述顺昌县森林资源统计、资溪县林业金融创新、门头沟区林业碳汇交易案例。通过探索基于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平... 本研究聚焦森林资源领域,通过分析福建顺昌、江西资溪、北京门头沟三地搭建的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中的森林资源管理利用模式,阐述顺昌县森林资源统计、资溪县林业金融创新、门头沟区林业碳汇交易案例。通过探索基于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森林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为建设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 生态环境大数据 森林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举庆 李军 +5 位作者 王兴娟 张成业 杜梦豪 冉文艳 王金阳 胡靖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8,共13页
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下的重中之重,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助推下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有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仍然停留在单一专... 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下的重中之重,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助推下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有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仍然停留在单一专题、要素不全、基础量测、本地管理的初级阶段,无法满足现实环境中对矿山生态环境多要素、长时序、高频次监测与分析的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B/S架构下的矿山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矿山生态天眼,并详细介绍了其研发需求、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及核心功能。系统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及其他监测手段,获取并聚合不同来源、信息丰富的矿山生态大数据,形成矿山分布一张图和数据资源服务;进而基于定量遥感反演矿山生态环境各生态参数,形成一套长时序、多要素的矿山生态监测产品,涵盖人类活动、自然地理条件和“植−土−水−气”各生态要素;在此基础上,系统提供GIS时空分析、统计分析及综合定量评价等工具集,分别实现对矿区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参数伴随采矿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监测,对土壤含水量、水体悬浮物浓度等生态要素历史统计值在不同时空位置和区域下的查询与可视化,对顾及多项生态因子的矿山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定量评价,并最终形成矿山生态扰动与治理监测报告。矿山生态天眼的应用将服务于矿山生态环境全过程变化监测、数据管理、智能分析和决策应用,有望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推动生态文明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环境 治理 变化监测 生态大数据 定量遥感 智能分析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