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学业预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明 余琳 +3 位作者 肖毅 陈锟 周东波 赵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163,共9页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人才培养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研究内容,赋能大学生的学业预警是及时发现大学生成长问题、确保其成才的重要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学业预警模式,以某高校近1 00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人才培养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研究内容,赋能大学生的学业预警是及时发现大学生成长问题、确保其成才的重要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学业预警模式,以某高校近1 00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在遵循隐私保护、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的前提下,对所采集的校园网络大数据、上网行为数据、教务数据等进行脱敏处理,运用人工智能的感知、分析与反馈技术来探究大学生的上网等行为与其学业的相关性,构建学业预警模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学业预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学生学业风险,有助于实现规模化学生群体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教学落地应用建立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赋能 教育大数据 上网行为 学业预警 预警模型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学习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隐忧与省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远碧 杨薛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大数据技术支撑的自适应学习可谓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举,是现代“因材施教”的技术实践。它通过构建学习者模型来规划自适应学习路径、完成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发挥学习的预测与预警功能,让人不得不折服于技术的无穷魔力。然而... 大数据技术支撑的自适应学习可谓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举,是现代“因材施教”的技术实践。它通过构建学习者模型来规划自适应学习路径、完成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发挥学习的预测与预警功能,让人不得不折服于技术的无穷魔力。然而,智能的教育技术在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同时,也潜藏着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僭越、超越性的消解、社会性的阻隔、生成性的限制等问题,使教育偏离价值轨道。省思大数据技术的可为与不可为,更好地呈现“自适应学习”新样态,需要在人机对话的基础之上建立人机秩序与人机协同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坚守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本质,追求对人完整性与内在性的充分展现与获致,从而实现技术赋能教育,让学习者真正享受到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学习 大数据技术 伦理隐忧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国大数据分析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匹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如荣 张可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7-73,共7页
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面向产业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基于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高职状态数据库等数据来源及大数据模... 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面向产业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基于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高职状态数据库等数据来源及大数据模型对高职教育人才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专业布点数据,分析各地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度;基于招生结构的变化,考察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匹配度;基于就业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高职教育人才供给质量以及供需匹配情况。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整体统筹规划,注重跨地区协作,以优质资源共享平衡区域差异;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立足人才培养为本,持续优化以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布局 产业结构 匹配度 就业质量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业教育年谱制作与元分析检验--基于时间视角的大数据经验证据
4
作者 傅颖 贾建锋 曹曼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创业教育既是大学转型发展的抓手,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能。来自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基于实践总结的创业教育研究,但缺乏系统、全面和高可信度的梳理与总结。将时间因素加入到创业教育研究中,基于过程演化视角研究创业教... 创业教育既是大学转型发展的抓手,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能。来自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基于实践总结的创业教育研究,但缺乏系统、全面和高可信度的梳理与总结。将时间因素加入到创业教育研究中,基于过程演化视角研究创业教育并探索其效果。利用大数据爬虫技术和人工编码,在大量史料中再现了中国创业教育发展轨迹,弥补了中国创业教育年谱制作的空白,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创业教育阶段划分;进一步利用51篇实证文献和240957个样本,运用元分析研究方法揭示了2015年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刻画了2015年在中国创业教育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具有转折点性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年谱 大数据 元分析 中国经验 创业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效能的智慧监测:一种自助平台的构想
5
作者 朱德全 彭洪莉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8,共8页
搭建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是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浪潮迈向高质量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力量,搭建智能化、动态化、可视化的教育评价改革效能监测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 搭建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是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浪潮迈向高质量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力量,搭建智能化、动态化、可视化的教育评价改革效能监测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和智慧决策支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表征为数字型平台、可视型平台、自助型平台的“三台”功能形态,包括数据硬件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呈现层、数据交互层等“五层”结构模块。为更好地服务全时序、全空间、多场景的教育评价改革,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应当不断扩大数据挖掘广度、增强数据分析深度、提升数据反馈效度,在分类发展、分层提升、分级反馈中形塑数字评价生态、数字画像生态和数字育人生态的“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效能 智慧监测 自助平台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教育大数据的学生支持服务行动方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玲玲 白晓晶 张惊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共9页
终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其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是推动学业进展的重要保障。作为服务终身教育的主力军,开放大学普遍缺少精细化掌握学生情况以提供支持服务的主动干预举措。案例校是一所省级开放大学... 终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其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是推动学业进展的重要保障。作为服务终身教育的主力军,开放大学普遍缺少精细化掌握学生情况以提供支持服务的主动干预举措。案例校是一所省级开放大学,通过三个学期的行动研究,形成了基于开放教育大数据的学生支持服务六步骤行动方案,构建了交互式驾驶舱,呈现了每个学生的学业谱系图,实现了对学生情况的整体把控、分类规划和细节关注。通过大数据区分出遗留生、学困生、接近毕业学生等特定群体,明确学业风险预警,并提出将学生需求与利益相关者对接、形成支持服务团队进行针对性干预和帮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支持服务 大数据 学业预警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 被引量:2
7
作者 聂小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1-310,共10页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数字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成熟与多维应用,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实际需求,两...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数字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成熟与多维应用,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实际需求,两者的结合具有内在契合性和现实必要性。把握大数据的功能价值、应用场景以及内蕴的思维理念,厘清形象建构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过程,能够有效探赜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大数据通过作用发挥有效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结构优化和精准治理,在主体强化中更加主动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设计的理念革新、形象塑造的系统实施、形象传播的融合开展,在环节优化创新中更加有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破解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之间的矛盾、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形象现实表征和实际感知之间的矛盾,在推动矛盾问题破解中更高质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助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综合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外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优化中更高效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课教师队伍 形象建构 赋能 教育评价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下高职财经类专业精准教学的特点、框架与路径
8
作者 解峥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64,共5页
当前,大数据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为精准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契机。从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视角出发,从学前评估、智链导学、教学答疑、反馈调整、持续改进五个层级,构建了适用于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框架。高职财经类专业大... 当前,大数据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为精准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契机。从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视角出发,从学前评估、智链导学、教学答疑、反馈调整、持续改进五个层级,构建了适用于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框架。高职财经类专业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驱动路径,建立特征标签,掌握学前需求;重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构建交互平台,实现教学答疑;挖掘学情数据,调整教学策略;利用教学数据,持续优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驱动 高等职业教育 财经类专业 精准教学 教学答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以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
9
作者 沈薇薇 肖志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42-146,共5页
针对传统教学中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普遍存在的难题,以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创新提出“‘岗课赛证’四维联动”的理论模型,将岗、课、赛、证四要素进行两两有机融合,重塑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过程+结果”多... 针对传统教学中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普遍存在的难题,以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创新提出“‘岗课赛证’四维联动”的理论模型,将岗、课、赛、证四要素进行两两有机融合,重塑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过程+结果”多元化双向动态评价体系,并融合AI技术赋能教学全流程,形成“岗位驱动—赛证反哺课程”的闭环机制。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和就业率,为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机理、困境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海银 韩璐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大数据重塑了教育评价生态,推动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转型与变革。大数据通过革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方式、扩展评价内容、改进评价结果,全面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然而,囿于大数据的“双刃剑”属性,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面临... 大数据重塑了教育评价生态,推动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转型与变革。大数据通过革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方式、扩展评价内容、改进评价结果,全面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然而,囿于大数据的“双刃剑”属性,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面临着数据滥用、教师数据素养缺失、学生主体性消解等现实困境。为破解困境,大数据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师数据素养、厘清数据技术价值观念等方面着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业质量评价 大数据 教育评价 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岩 邓敏 +1 位作者 刘宝举 陈炳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大数据为新时代高校专业创新教育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系统剖析并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具体围绕创新理念渗透... 大数据为新时代高校专业创新教育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系统剖析并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具体围绕创新理念渗透、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思维培养与创新能力考核,提出了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新举措,可为全面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地理信息科学 创新教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地磁场监测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路强 张明东 +1 位作者 康健 刘建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5-671,共7页
为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成区域高密度地磁场观测台网,实现地磁场数据成网、成片观测,需要解决精准捕捉极震区特大震前磁场异常现象的问题。项目组利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基于RM3100三轴磁传感器,开发低成本地磁场监测设备,并部署在天津市宝坻... 为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成区域高密度地磁场观测台网,实现地磁场数据成网、成片观测,需要解决精准捕捉极震区特大震前磁场异常现象的问题。项目组利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基于RM3100三轴磁传感器,开发低成本地磁场监测设备,并部署在天津市宝坻区、武清区,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和时序数据存储技术,开展地震前兆异常自动判定和可视化预报技术研究。该成果在2022年6月23日天津宝坻M 2.0地震中得到了验证,说明低成本地磁场观测系统不仅对大震有察觉,对于近距离的中小地震同样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地震预报 低成本 高密度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协同观测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天保 刘洪韬 姚利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1960,共9页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大气科学研究对第一手野外观测数据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充分调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野外观测台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大气协同观测网络与...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大气科学研究对第一手野外观测数据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充分调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野外观测台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大气协同观测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的科学意义、研究内容、实施方案、预期成果与展望等。该项目拟通过顶层设计和优化布局,在有限投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现有各野外台站资源优势,进行联网协同观测试验,研发时空连续、高精度、高质量的大数据产品,为地球系统模式中关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第一手宝贵的数据支撑,服务于国家科技原始创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台站 大气协同观测 观测网络 大数据平台 气候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规制与权利保障: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法律治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登辉 常亚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3,共10页
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是科技融入教育中的衍生产物。法律与伦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耦合,法律是解决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治理存在政策重视但专门性法律相对滞后、具体问题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有... 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是科技融入教育中的衍生产物。法律与伦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耦合,法律是解决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治理存在政策重视但专门性法律相对滞后、具体问题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有必要借助法律构建一套专门性的治理体系。大数据的应用为“教育权—受教育权”的法律关系赋能的同时,也对其原有的平衡造成了冲击。从权力的角度而言,在大数据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特征下,数字教育权出现了主体的扩张和内容的强化。从权利的角度而言,“主观权利”与“客观价值秩序”二分的基本权利功能理论更符合数字受教育权保障的需要,数字受教育权的“主观权利”是个人在法律上得以请求的基础,然而若要在复杂的数字时代实质保障数字受教育权,还需“客观价值秩序”提供相应的制度、组织以及程序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伦理 法律治理 数字教育权 数字受教育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23)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胜利 汪璠 夏苏迪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9,101,共12页
[目的/意义]开展全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以期反映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设计/方法]以开设院校、师资、招生、就业、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为六大维度,系统地剖析了我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教育... [目的/意义]开展全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以期反映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设计/方法]以开设院校、师资、招生、就业、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为六大维度,系统地剖析了我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教育的现状,并通过与往年数据的比较反映该专业的发展态势。[结论/发现]截至2022年12月,该专业的培养单位数量达到183所。大多数培养单位针对社会需求和自身定位调整其教学,在注重专业实践性的同时,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大多数培养单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不完全匹配,需要增加对大数据管理和大数据应用方面的课程。[创新/价值]通过全国范围内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全面调查和深入分析,反映该专业当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此类专业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 教育 专业学位调查报告 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大数据的大跨桥梁温度效应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云 郑佳缘 +3 位作者 郝官旺 危俊杰 李剑 朱正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76,共13页
为了提高结构健康监测的经济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站大数据信息的大跨度桥梁结构温度场预测方法,从而实现轻量化和可持续性的桥梁温度场及温度变形计算.以某大跨钢拱桁架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气象数据平台获取气象站大数... 为了提高结构健康监测的经济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站大数据信息的大跨度桥梁结构温度场预测方法,从而实现轻量化和可持续性的桥梁温度场及温度变形计算.以某大跨钢拱桁架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气象数据平台获取气象站大数据信息(包括天气、气温和风速信息),利用Elbadry等改进的凯尔别克辐射模型计算桥梁关键构件各表面受到的辐射强度,基于热交换传递理论计算结构热分析边界条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瞬态热分析,从而获得目标桥梁关键构件的时变温度场.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与桥梁上实测温度在时间历程和结构竖向分布上均吻合良好,平均误差在3%以内.将计算得到的结构温度施加到桥梁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上,得到桥梁结构的温度变形,桥梁支座纵向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平均误差在13 mm以内.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气象站大数据的桥梁结构温度场预测方法是可行的,利用该方法可进一步得到桥梁结构的温度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温度场计算 数值模拟 大跨桥梁 气象大数据 温度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升级改造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费琳琪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是高职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界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逻辑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开发一体化教材、升级实训基地、强化数字化教学... 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是高职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界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逻辑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开发一体化教材、升级实训基地、强化数字化教学模式以及建立数字化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新机制,整体推进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旨在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与会计 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产教融合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合约的教育大数据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少杰 蒋宇河 +3 位作者 刘晨旭 金澈清 韩楠 何帅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40,共13页
传统教育大数据管理面临隐私数据泄露、数据可信度存疑和越权访问等安全风险,为了避免上述风险,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智能合约的教育大数据安全管理与隐私保护算法:ASPES(algorithm for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privacy protection of ed... 传统教育大数据管理面临隐私数据泄露、数据可信度存疑和越权访问等安全风险,为了避免上述风险,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智能合约的教育大数据安全管理与隐私保护算法:ASPES(algorithm for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privacy protection of education big data based on smart contracts),算法融合了基于Shamir秘密共享的密钥切割改进分享算法、基于SM2-SHA256-AES算法的混合加密算法和基于分层数据访问控制的智能合约管理算法.在真实数据集MOOCCube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较先进的方法,ASPES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有显著提高,可以有效存储和管理教育大数据,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ASPES通过向区块链中嵌入智能合约,将数据读写等操作上链,能够优化管理路径、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教育公平,极大地提升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教育大数据 安全管理 隐私保护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的逻辑向度、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5
19
作者 邹太龙 朱德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2,共9页
教育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广泛应用为新时代德育评价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借助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能够立足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学生道德样貌,依托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指向德育评价自身的洞察力、生成性与增值价值。然而,真实复... 教育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广泛应用为新时代德育评价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借助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能够立足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学生道德样貌,依托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指向德育评价自身的洞察力、生成性与增值价值。然而,真实复杂的德性无法被数据完全呈现、“全景敞视”的数据监控可能诱发德育评价的过程风险、相关性思维难以触及德育评价的内在机理以及数据获取、处理与保存容易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也限制了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的深度。为充分释放大数据赋能德育评价的功效,需要坚持技以助人,追求客观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内在统一;正视德育特性,规约大数据在德育评价中的适当嵌入;革新评价范式,实现量化评估与质性评价的耦合共生;回归本体价值,发挥德育评价“育德成人”的反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德育评价 评价范式 德育特性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历分析法:一种教育实证研究新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进 于宜田 +4 位作者 杨莉 林松月 李志峰 高媛 陈恺哲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127,共41页
虽然教育学属于独立的一级学科,但十分缺乏对本学科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专门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大量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又进一步限制了其学科方法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发展。近年来,简历分析法在全球兴起,试... 虽然教育学属于独立的一级学科,但十分缺乏对本学科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专门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大量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又进一步限制了其学科方法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发展。近年来,简历分析法在全球兴起,试图通过对简历数据的分析,融合大数据等方法,综合研判人才的教育与成长规律、项目/政策实施成效等,这既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实证新方法,也为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契机。进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计算力(超级计算)+应用场景的新研究范式逐步成熟,简历分析法也在教育研究应用上迎来新突破,有望成为教育学科的专门研究方法。在中国教育场域中,蕴含着各级各类教育主体的简历和其他大数据资源,借助简历分析法的技术突破,有望全面解构本土教育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学科研究新范式,甚至有望通过碎片化专门知识累积,形成新的本土学科体系。最近十年,学术界涌现出不少基于简历分析法的研究成果,但已有研究对简历分析法这一方法本身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这一方法的学科归属、是不是教育学科的专门研究方法、如何与传统研究方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研究方法的融合等探讨不够。同时,我国已有研究在简历分析法概念使用、研究流程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这表明简历分析法在中国教育学科的应用仍不成熟。为此,研究从方法论层面展开对简历分析法的剖析,通过大量研究案例尝试全面解构这一研究方法,并尝试对其内涵与外延、具体操作流程等进行规范,对简历分析法在我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最后对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促进简历分析法在我国教育学科的规范使用和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历分析法 教育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