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效建模数值算法及其应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乐励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91-395,共5页
近年来,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已发展为一种模拟流体和物理问题的新颖的、有前景的数值方法,在许多领域的各种数值问题求解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文章介绍了一种模拟复杂流动的高效建模数值算法Lattice Boltzmann方法和它的基本原理及其... 近年来,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已发展为一种模拟流体和物理问题的新颖的、有前景的数值方法,在许多领域的各种数值问题求解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文章介绍了一种模拟复杂流动的高效建模数值算法Lattice Boltzmann方法和它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通过两个实例数值模拟计算,说明Lattice Boltzmann方法正确、有效,并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平衡态分布函数 D2Q9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tice-Boltzmann方法与粘滞流模拟解
2
作者 陈代珣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应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 ,由 7 Bit的FHP模型得到了描述粘滞流的N S方程。在小Knudsen数条件下 ,给出了Poiseuille管流的密度分布函数和模拟解 ,确定了弛豫时间τ。
关键词 lattice-Boltzmann方法 N-S方程 密度分布函数 POISEUILLE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流的Lattice Boltzmann方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战军 刘宁宁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3,8,共6页
以一维运动波方程为研究对象,给出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D1Q5速度模型在一维坡面流的数值模拟中的具体步骤,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步长和弛豫时间的选取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ttice Boltzmann方法可以较... 以一维运动波方程为研究对象,给出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D1Q5速度模型在一维坡面流的数值模拟中的具体步骤,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步长和弛豫时间的选取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ttice Boltzmann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坡面流数值模拟中,空间步长的选取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较大,弛豫时间的取值应在[1.0,1.2]范围内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一维坡面流 平衡态分布函数 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洪水演进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宁宁 时勇 孙华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37,共5页
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圣维南方程组的简化形式来推求下游断面未来洪水过程是目前洪水演算中最为常见的水力学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的数值不稳定、计算速度慢等问题,也是目前宏观方法描述流体运动的一个挑战。Lattice Boltzmann方法以粒子速... 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圣维南方程组的简化形式来推求下游断面未来洪水过程是目前洪水演算中最为常见的水力学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的数值不稳定、计算速度慢等问题,也是目前宏观方法描述流体运动的一个挑战。Lattice Boltzmann方法以粒子速度分布函数为研究对象,在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时,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Lattice Boltzmann演进方程,从而变为简单的线性方程,使得计算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研究选用线性扩散波方程来描述河道洪水波运动,采用对空间坐标不进行多尺度处理,而对时间坐标引入五个时间尺度的多尺度展开方式,建立了线性扩散波方程的Lattice Boltzmann方法D1Q5速度模型,进而推求下断面洪水过程。文中分别采用Muskingum法、解析解法和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D1Q5速度模型对长江上游龙街—乔家河段、湖南资水柘溪水电站下游江南—夫溪河段进行洪水演算,3种方法的洪峰相对误差、峰现时间、确定性系数模拟的结果相似,从而验证了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时间步长、空间步长和弛豫时间的选取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ttice Boltzmann方法可以很好的预测洪水过程,且计算效率较宏观方法得到大大提高,空间步长的取值比时间步长的取值对精度的影响大,在进行洪水演算时,应结合上下游断面长度,选取合适的空间步长,弛豫时间τ的取值不宜过大,建议在[1.5,3]范围内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扩散波方程 平衡态分布函数 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法的柱群布置对污染物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夏鹏飞 杜海川 +1 位作者 杜璇 曹德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4,133,共8页
在河流、渠道和湖泊等浅水流环境中,污染物的输运现象广泛存在。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研究污染物在这些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D2Q16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浅水流动,并利用D2Q5模型对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模拟... 在河流、渠道和湖泊等浅水流环境中,污染物的输运现象广泛存在。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研究污染物在这些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D2Q16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浅水流动,并利用D2Q5模型对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模拟,探讨了圆柱群不同间距比、不同布置形式以及水流流速对柱后污染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间距比对于柱后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较大,当进口流速一定时,随着圆柱间距比的增大,柱后各横断面的污染物分布更加集中,当圆柱间距比L/D为1.0时,各横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极值均大于其他圆柱间距比下的污染物浓度极值;当圆柱间距比一定时,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大,柱后各断面污染物浓度的极值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柱群布置形式对于柱后污染物的分布影响较大,正方形布置形式相比于梅花形、梯形和菱形柱后同位置横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分布 污染物浓度 柱群 格子Boltzmann法 浅水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适伴流最佳环量对转桨设计方法
6
作者 薛颖 黄永生 杨晨俊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27,共11页
基于升力面理论涡格法提出了一种适伴流最佳环量对转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对转桨径向环量分布与推力、扭矩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其数据样本由涡格法计算得到;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在给定总推力和扭矩平衡的约束条件... 基于升力面理论涡格法提出了一种适伴流最佳环量对转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对转桨径向环量分布与推力、扭矩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其数据样本由涡格法计算得到;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在给定总推力和扭矩平衡的约束条件下,以总效率为目标对前、后桨的径向环量分布进行优化;最后根据优化得到的最佳环量分布及指定的弦向负荷分布形式设计前、后桨的螺距分布及拱弧面。以高速水下航行体的对转桨为例进行研究,并用非定常RANS方法进行了自航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桨的自航点转速与原型桨基本相同,总效率和扭矩平衡度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桨 适伴流 最佳环量分布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涡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两次侧向冲击下格构式钢构件的力学性能
7
作者 陈鹏程 尹小莉 +2 位作者 王琳 路国运 焦晋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2,共11页
格构柱是工程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为评估格构柱在冲击载荷下的防护性能并优化其设计,对格构柱沿不同冲击方向进行了二次冲击试验,并与相同总能量下的单次冲击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格构柱在冲击荷载下的受力和变形特点。随后,基于试... 格构柱是工程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为评估格构柱在冲击载荷下的防护性能并优化其设计,对格构柱沿不同冲击方向进行了二次冲击试验,并与相同总能量下的单次冲击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格构柱在冲击荷载下的受力和变形特点。随后,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足尺格构柱进行连续二次冲击模拟,得到了总能量不变时遭受2次连续冲击的格构柱的动力响应,分析了不同能量分配对冲击力、残余位移和残余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能量相同时,单次冲击作用下格构柱的位移大于二次冲击,数值模拟中,最优能量分配可使沿不同方向冲击的构件残余位移减小约12%;当格构柱第1次受到的冲击能占比越大,第2次受到的冲击能占比越小时,格构柱吸收的总能量越小。最终,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受损柱能承受第2次冲击的最大冲击速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柱 二次冲击 动力响应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流扩散系统的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多分布正则化格子Boltzmann方法
8
作者 赵勇 葛懿萱 +2 位作者 陈鑫梦 陈震宇 汪垒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7-1610,共14页
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在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和流体力学等众多科学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展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的稳定高效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 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在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和流体力学等众多科学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展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的稳定高效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的多分布正则化格子Boltzmann(MDF-RLB)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转换为一个耦合的对流扩散系统,并针对该系统进行正则化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建模,即为系统中的每一个对流扩散方程(CDE)构造一个分布函数的演化方程.接着,通过Chapman-Enskog分析证明了该模型能够准确恢复基于对流扩散系统的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此外,本文推导了利用分布函数的零阶矩和一阶矩直接计算速度和压力,以及利用非平衡态分布函数的一阶矩来局部计算速度梯度、速度散度、应变率张量、切应力和涡度的公式.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基准解算例:二维泊肃叶流、简化二维四辊轧机问题以及二维顶盖驱动方腔流验证了本模型和这些物理量的局部计算格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数值测试发现本模型和我们所提出的一些物理量的局部格式在空间上具有二阶收敛速率.同时,与多分布多松弛的格子Boltzmann(MDF-MRTLB)模型相比,MDF-RLB模型在某些情况下模拟结果更精确,且MDF-RLB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计算时间减少了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 对流扩散系统 多重分布函数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 on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 distribu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rmourgrade nickel and molybdenum-free high-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9
作者 Arun Kumar Gurrala Raffi Mohammed G Madhusudhan Reddy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9期246-261,共16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and post-weld heat treatment(PWHT)on the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 distribu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ross sectional(top and bottom)regions of nickel-...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and post-weld heat treatment(PWHT)on the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 distribu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ross sectional(top and bottom)regions of nickel-and molybdenum-free high-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HNASS).FSW at 400 rpm and 30 mm/min resulted in finer grains(4.18μm)and higher coincident site lattice(CSL)boundaries(32.3%)at the top of the stir zone(SZ)due to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PWHT at 900℃for 1 h led to grain coarsening(12.91μm the bottom SZ)but enhanced CSL boundaries from 24.6%to 30.2%,improving grain boundary stability.PWHT reduced the kernel average misorientation(KAM)by 14.9%in the SZ-top layer and 20.4%in the SZ-bottom layer,accompanied by a 25%decrease in hardness in the SZ-top layer and 26.7%in the SZ-bottom layer,indicating strain recovery and reduced dislocation density.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tests(PDP)showed a 18%increase in pitting potential and a 76%reduction in corrosion rate after PWHT.The improvement in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Σ3 twin boundaries,which enhance grain boundary stability and reduce susceptibility to localized corrosion.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role of PWHT in ref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corrosion resistance,making HNAS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demand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kel and molybdenum free high-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Friction stir welding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 Microstructural gradients Pit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Coincident site lattice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轨协同下地铁配送网络抗毁性分析与关键节点识别
10
作者 张锦 陈朗 +1 位作者 申皓 李国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9,共11页
为研究路轨(道路-轨道)协同城市配送中地铁网络的抗毁性和关键节点,支撑路轨协同下城市配送的组网模式以及配送网络的可靠性提升,首先,以相对网络效率、相对负载熵为抗毁性测度指标,基于改进的耦合映像格子(CML)模型,研究不同攻击模式... 为研究路轨(道路-轨道)协同城市配送中地铁网络的抗毁性和关键节点,支撑路轨协同下城市配送的组网模式以及配送网络的可靠性提升,首先,以相对网络效率、相对负载熵为抗毁性测度指标,基于改进的耦合映像格子(CML)模型,研究不同攻击模式下的网络抗毁性变化;其次,选取反映网络运输效率的中心性指标和反映网络承载能力的现实性指标,构建网络关键节点综合识别模型;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指标权重下的网络抗毁性水平,得到最优权重取值下的关键节点集合;最后,以成都市地铁网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扰动强度下,地铁网络面对随机攻击时抗毁能力更强;当面临外部扰动时,相对网络效率与相对负载熵损失在20%以上的节点占比分别为6.3%与6.8%,其中相对网络效率损失最大可达56.3%,相对负载熵损失最大可达50.2%;同时,考虑现实性指标与中心性指标,平均每个关键节点造成的相对网络效率损失与相对负载熵最大损失分别为8.99%与4.38%,需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轨协同 地铁配送网络 抗毁性 关键节点 耦合映像格子(CML)模型 级联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的粗糙裂隙内两相驱替渗流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新 盛建龙 叶祖洋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5-1487,共13页
岩体粗糙裂隙两相驱替渗流普遍存在于许多工程应用中,而裂隙开度分布特征与壁面润湿性是影响两相驱替特性的关键因素.基于分形理论生成三维粗糙裂隙面并分别构建开度分布一致的均质模型和不一致的非均质模型,通过LBM伪势模型模拟粗糙裂... 岩体粗糙裂隙两相驱替渗流普遍存在于许多工程应用中,而裂隙开度分布特征与壁面润湿性是影响两相驱替特性的关键因素.基于分形理论生成三维粗糙裂隙面并分别构建开度分布一致的均质模型和不一致的非均质模型,通过LBM伪势模型模拟粗糙裂隙准静态排水过程,研究了裂隙开度分布特征与壁面润湿性对两相驱替渗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及细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均质模型驱替前缘基本保持平稳推进,而非均质模型出现优先驱替阻力较小的大开度区域的优势驱替路径现象,润湿性增强可加剧该现象致使驱替前缘更快突破,对均质模型无明显作用;残余捕获可分为孤立的“圈闭”模式和吸附在裂隙壁面的“水膜”模式,非均质模型中圈闭捕获明显多于均质模型,强润湿性有利于水膜捕获增多;当驱替压力增大至进入压力后,非均质模型中部分小开度区域润湿相被逐步排驱,而均质模型大多数润湿相被快速驱替,因此非均质模型P_(c)-S_(w)曲线比均质模型更加平缓,润湿性增强使得两种裂隙模型驱替开始发生时的进入压力更大,施加相同驱替压力时驱替效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裂隙 两相驱替 开度分布 润湿性 格子BOLTZMAN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格公钥密码关键部件的改进与优化实现
12
作者 高莹 高健鑫 +2 位作者 杨欣蕊 郭子渊 陈洁 《密码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8-894,共17页
离散高斯分布采样和理想格中多项式乘法是基于理想格公钥密码的两个关键部件.这两个部件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强可移植性可极大促进基于理想格公钥密码的快速发展.本文从算法改进和实现优化两个方面出发,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两个部... 离散高斯分布采样和理想格中多项式乘法是基于理想格公钥密码的两个关键部件.这两个部件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强可移植性可极大促进基于理想格公钥密码的快速发展.本文从算法改进和实现优化两个方面出发,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两个部件的计算效率和可移植性.针对离散高斯分布采样部件,构造新的分布函数,确定新的采样标准;在此基础上,优化Bernoulli采样算法的算法流程,提出一种快速的位矩阵生成算法和后台采样优化技术,在保证采样安全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了采样的效率.针对理想格中多项式乘法部件,在基于蝶形结构数论变换的基础上,将模约减算法与延迟模运算相结合,并提出NTT缓存优化技术,在保证原有安全性的前提下,极大地缩短了乘法运算的时间.最后,在主流的x86-64、ARMv7和WebAssembly环境下分别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和优化技术在三种测试环境下均可正确执行,且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用位矩阵生成算法和后台采样优化技术的采样速度和原始算法相比至少提升13.57%和29.67%;使用模约减算法与延迟模运算结合与NTT缓存优化技术的乘法运算速度和原始算法相比至少提升77.54%和3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格 公钥密码 离散高斯分布采样 多项式乘法 软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液滴在圆柱壁面上运动过程研究
13
作者 金虎 杨帆 戴梦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97-2908,共12页
采用真实流体状态方程的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大密度比多相流模型,模拟了重力作用下的单液滴在圆柱壁面上的运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圆柱壁面疏水性沿重力方向逐渐增强,液滴运动过程可分为铺展和滑落两个阶段。壁面浸润性分布及其... 采用真实流体状态方程的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大密度比多相流模型,模拟了重力作用下的单液滴在圆柱壁面上的运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圆柱壁面疏水性沿重力方向逐渐增强,液滴运动过程可分为铺展和滑落两个阶段。壁面浸润性分布及其变化率均会影响液滴运动过程,当液滴运动至圆柱下半部分时,其平均速度、最大速度、附着长度和液滴高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开始发生分化。此外,当液滴开始及完全运动至圆柱下半部分时,其所受附着力的水平及垂直分量分别达到最大。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液滴在圆柱壁面上的运动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伪势模型 液滴 圆柱壁面 浸润性分布 多相流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法的格构梁节点荷载分配方法及悬臂段长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军伟 杨仕教 +2 位作者 邓波 孙冰 王东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格构梁节点荷载简化分配方法的不足在于无法考虑2个方向的梁上其他节点荷载的影响且对文克尔(Winkler)地基上梁的类型进行了主观假定。为克服格构梁节点荷载简化分配方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法的格构梁节点荷载分配方法。根据... 格构梁节点荷载简化分配方法的不足在于无法考虑2个方向的梁上其他节点荷载的影响且对文克尔(Winkler)地基上梁的类型进行了主观假定。为克服格构梁节点荷载简化分配方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法的格构梁节点荷载分配方法。根据节点静力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新的格构梁节点荷载分配方法通过构建并求解线性方程组,能够合理地将作用在节点的集中力分别分配给2个方向的纵梁和横梁。进一步地,引入一个格构梁边坡锚固案例并等比例地增加纵梁和横梁的悬臂长度。不同基床系数条件下,基于新的节点荷载分配方法将格构梁节点荷载分配给纵梁和横梁,然后对各梁单独进行弯矩计算。以悬臂最大正弯矩与跨中最大负弯矩比值的绝对值接近1为评价指标,对格构梁最优悬臂长度进行了评价。节点荷载分配结果表明,随着悬臂长度的增加,分配给纵梁和横梁的荷载逐渐趋于稳定。弯矩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基床系数的增大,悬臂长度对格构梁弯矩的影响逐渐减弱。不同边坡基床系数条件下,当悬跨比在0.2~0.4之间时,悬臂各梁最大正弯矩与跨中最大负弯矩趋于均衡。因此,基于力法理论的节点荷载分配方法的提出为格构梁内力的精确分析及悬臂长度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梁 荷载分配方法 力法 悬臂长度 优化设计 文克尔地基模型 边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抵御计时攻击的指数Bernoulli精确采样算法
15
作者 杜育松 江思维 +1 位作者 沈静 张家豪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5-862,共8页
整数上的离散高斯采样是格密码的基础构建之一。拒绝采样是实现整数上离散高斯采样的一种主要的方法,而使用拒绝采样的关键是实现一个以指数函数为参数的Bernoulli分布的采样过程。这一采样过程也是决定整个采样算法能否抵御计时攻击的... 整数上的离散高斯采样是格密码的基础构建之一。拒绝采样是实现整数上离散高斯采样的一种主要的方法,而使用拒绝采样的关键是实现一个以指数函数为参数的Bernoulli分布的采样过程。这一采样过程也是决定整个采样算法能否抵御计时攻击的关键。对于实数x>0,借鉴SUN等人提出的一种针对指数函数Bernoulli分布β_(2)-x的等时采样算法,文章给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针对Bernoulli分布β_(2)-x的抵御计时攻击的精确采样算法,该算法能防止x的取值因计时攻击而遭到泄露,并且不需要(在线的)浮点运算,同时还能避免SUN等人的采样算法在实际实现中产生的统计误差,从而确保采样结果的精确性。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精确采样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密码 离散高斯采样 Bernoulli分布 计时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格 被引量:43
16
作者 明平华 郑崇友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引入了幂格的概念并讨论了其相关性质
关键词 幂格 分配格 理想 格同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喉乌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鲜花 安沙舟 +1 位作者 王显瑞 熊增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8-433,共6页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邻接格子样方法对那拉提草原毒害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种群格局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分布规律,了解种群群落内部结构形成机制及群落分布成因。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在...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邻接格子样方法对那拉提草原毒害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种群格局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分布规律,了解种群群落内部结构形成机制及群落分布成因。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在2.174~3.6和6.62~6.983范围内,呈现均匀分布,平均密度为0.58株.m-2;不同样方面积下呈现均匀分布,不同尺度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样方面积在4m2和32m2时,白喉乌头格局规模最大;白喉乌头密度与样方面积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白喉乌头的分布格局在较小尺度上格局规模基本上比较稳定,空间点格局在各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但不同地点还是表现出尺度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聚类分析 邻接格子样方法 均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格的分布处理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云 刘宗田 +2 位作者 吴强 沈夏炯 强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8-451,共4页
概念格和形式背景是一一对应的,概念格的分布处理必然涉及到形式背景的处理.定义了形式背景间的横向和纵向合并运算,讨论了同域背景间的三种不同的关系,特别提出一种新颖的属性相似度方法来处理背景间的不一致关系,把不一致的形式背景... 概念格和形式背景是一一对应的,概念格的分布处理必然涉及到形式背景的处理.定义了形式背景间的横向和纵向合并运算,讨论了同域背景间的三种不同的关系,特别提出一种新颖的属性相似度方法来处理背景间的不一致关系,把不一致的形式背景转换为一致背景或独立背景;还定义了概念、概念格间的基本运算,并证明了纵向合并的子背景的概念格和子背景所对应的子概念格的并是同构的.这样就奠定了概念格分布处理的理论基础,为概念格的分布并行构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概念分析 概念格 形式背景 属性相似 分布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YAG晶体的晶胞参量及Yb^(3+)分凝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晓东 赵志伟 +4 位作者 宋平新 李抒智 周国清 邓佩珍 徐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7-569,共3页
应用提拉法生长出不同Yb3+ 浓度的Yb3xY3( 1-x) Al5O12 晶体 Yb3+ 离子的分凝系数 1是 1 .0 8±0 .0 1 ,与Yb3+ 离子掺杂浓度无关 研究了Yb3xY3( 1-x) Al5O12 晶体的晶胞参量 ,推导出联系晶胞参量、密度与Yb3+
关键词 YB:YAG晶体 YbAG晶体 提拉法 分凝系数 晶胞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作用下边坡土中应力分布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晶晶 赵其华 +2 位作者 彭社琴 马迎娟 张文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2,共4页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由于其多方面的优点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到目前为止,对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设计计算还没有提出一个合理的计算模型。本文针对现有计算模型对格梁底部地基反力的分布假设的不足,进行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室内...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由于其多方面的优点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到目前为止,对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设计计算还没有提出一个合理的计算模型。本文针对现有计算模型对格梁底部地基反力的分布假设的不足,进行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室内模型试验,并对格梁底部土体应力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土中应力随锚索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格梁底部的基底反力并非成直线或线性变化,而是与所加锚索的位置有关,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格构梁看成刚性梁。最后,就本模型试验所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 模型试验 土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