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二维声子晶体带隙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启国 胡皓 +1 位作者 魏晨 胡豁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拓宽声子晶体弹性波带隙,提出一种关于基体双侧对称的声子晶体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和本征模态,基于局域共振机理深入分析了其带隙的形成机理,通过改变几何参数及施加等轴预拉伸应变的方法对该声子晶体的... 为拓宽声子晶体弹性波带隙,提出一种关于基体双侧对称的声子晶体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和本征模态,基于局域共振机理深入分析了其带隙的形成机理,通过改变几何参数及施加等轴预拉伸应变的方法对该声子晶体的带隙进行被动调控与主动调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声子晶体结构基体中的长波行波与振子的谐振相互耦合作用产生一条局域共振带隙,通过优化几何参数可以获得起始频率更低的宽频带隙,对结构施加等轴预拉伸应变可以有效拓宽带隙且带隙宽度随着预拉伸应变的增大而变宽.研究结果为声子晶体的带隙主动调控提供了方案,为结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带隙特性 带隙调控 预拉伸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粤伟 张奇勋 +4 位作者 尉志青 李兴旺 刘凡 范绍帅 王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进行归纳,对国内外近年相关硬件设计研究及其验证情况进行综述,关注通信感知两种系统对硬件的需求矛盾、带内全双工(IBFD)自干扰消除(SIC)、功放(PA)效率、电路性能对建模要求更高等硬件设计挑战。首先,总结、比较已有研究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收发信机架构设计。然后,介绍、分析现有通信感知一体化带内全双工自干扰抑制方案、低峰均功率比(PAPR)波形与高性能PA设计、器件高精度建模方法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所面临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带内全双工 软件无线电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物分类的高光谱视觉显著性波段选择方法研究
3
作者 杨桄 胡昊文 +4 位作者 金椿柏 任春颖 王龙光 王琪 刘文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50-2959,共10页
遥感图像波段选择是遥感数据应用的前提,它帮助人们对遥感图像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译,并且能够增强图像的质量,体现地表不同地物之间的差异性,为目标识别、图像分类、变化检测提供数据基础。但是,高光谱图像波段数目众多,即光谱维度高的... 遥感图像波段选择是遥感数据应用的前提,它帮助人们对遥感图像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译,并且能够增强图像的质量,体现地表不同地物之间的差异性,为目标识别、图像分类、变化检测提供数据基础。但是,高光谱图像波段数目众多,即光谱维度高的特性给高光谱图像波段组合带来了巨大问题与挑战。所以,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是必要的。波段选择研究中,为了保持原始波段的光谱特性不变,特征(波段)选择方法是最合理的降维方法。在原始数据集合中选择特定波段构成波段子集,随后进行波段组合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改进近邻子空间划分(IASP)的方法,构建了基于视觉显著性的波段选择模型在模型中通过对比各个典型显著性检测算法的效果,最终选择HC(histogram-based Contrast)显著性算法选择显著波段,并设计对比实验,利用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视觉显著性 波段选择 波段组合 最佳指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化C波段加速器性能参数实验研究
4
作者 柏伟 马国武 +3 位作者 张鲁奇 张德敏 宋志大 孙迪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
为了在国产化配套条件下,开展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研制出了多种C波段小型化驻波加速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产零部件(磁控管、环形器、高压电源等)为主要构件的C波段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 为了在国产化配套条件下,开展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研制出了多种C波段小型化驻波加速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产零部件(磁控管、环形器、高压电源等)为主要构件的C波段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统,并进一步利用该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统作为测试平台,开展了大功率热测实验工作。在热测实验中,按照国标《GB/T 20129-2015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规定的测试原理和方法,测试了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利用钢衰减法测试了加速器的能量、利用“三明治”测试了加速器的焦点尺寸等。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加速器焦点尺寸约为1.2 mm,加速器的能量在3~4 MeV范围可实现连续可调,20 min内加速器的剂量率波动小于±3%。该研究结果表明,国内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配套环境和整机性能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当前部分能量段的小型化加速器整机系统的研制和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 加速器 X射线源 国产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INS紧组合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天河 王森 代培培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超宽带(UWB)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紧组合在实际环境中面临非线性误差和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变分贝叶斯自适应卡尔曼滤波(VBAKF)的UWB/INS紧组合导航算法:通过引入变分贝叶斯方法,自适应调整系统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情况下的滤波精度... 针对超宽带(UWB)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紧组合在实际环境中面临非线性误差和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变分贝叶斯自适应卡尔曼滤波(VBAKF)的UWB/INS紧组合导航算法:通过引入变分贝叶斯方法,自适应调整系统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情况下的滤波精度,提升滤波性能,并引入高程约束模型,增强高程方向的定位精度;建立UWB/INS紧组合模型,给出VBAKF滤波算法,对比分析VBAKF与传统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KF)的状态估计性能差异。实验结果显示,VBAKF方法在东、北、天方向的定位精度相比于传统方法可分别提高16.13%、21.43%和6.25%,表明VBAKF方法能显著提高系统状态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提高UWB/INS组合导航系统在实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贝叶斯 超宽带(UWB) 惯性导航系统(INS) 紧组合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力偶型振子超材料梁带隙特性研究
6
作者 胡宁 陶林 +3 位作者 刘瑶璐 刘涛 陈治江 章俊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4-1746,共13页
弹性波超材料是一类由阵列化的人工微结构单元构筑的复合结构/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超常物理性质,这些超常性质主要由微结构胞元(局域共振单元)决定.针对弯曲波超材料梁,根据局域共振单元与基体梁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将其分为... 弹性波超材料是一类由阵列化的人工微结构单元构筑的复合结构/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超常物理性质,这些超常性质主要由微结构胞元(局域共振单元)决定.针对弯曲波超材料梁,根据局域共振单元与基体梁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将其分为力型振子、力偶型振子、力-力偶型振子超材料梁.目前多数研究聚焦于力型振子,对力-力偶型振子超材料梁的带隙特性及其机理仍缺乏深入理解.基于此,文章以悬臂梁构造力-力偶型振子,研究力-力偶型振子超材料梁的能带结构和带隙性质.当梁型振子呈对称布置时,可将其等效为解耦的力-力偶型振子,并建立二者之间的具体参数关系,通过其带边频率方程与相应的胞元固有频率分析阐述了解耦的力-力偶型振子超材料梁的带隙形成机理,同时推导出局域共振带隙的近似预测公式.对于非对称布置的梁型振子,其表现为耦合的力-力偶型振子.通过引入非对称因子,系统研究了耦合效应对能带结构及带隙的影响,并揭示了带隙转化与带隙耦合现象,上述结论得到实验很好的验证.本研究加深了对力-力偶型振子超材料的理解,为超材料梁的优化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梁 力-力偶型振子 耦合 非对称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重力仪在亚地震频段和潮汐频段的重力噪声水平对比分析研究
7
作者 江颖 李响 +3 位作者 张晓彤 刘子维 刘清超 周浩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5-673,共9页
选取2022年蓟县地震台同址观测的3种弹簧重力仪(gPhone型、DZW型和GS-15型)的连续观测数据,计算了这3种弹簧重力仪在亚地震频段(1~6 h)的背景噪声水平(SSNM)和在潮汐频段(>6 h)的背景噪声水平(TNM),讨论了不同频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之... 选取2022年蓟县地震台同址观测的3种弹簧重力仪(gPhone型、DZW型和GS-15型)的连续观测数据,计算了这3种弹簧重力仪在亚地震频段(1~6 h)的背景噪声水平(SSNM)和在潮汐频段(>6 h)的背景噪声水平(TNM),讨论了不同频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Eterna和Venedikov 2种调和分析方法,并讨论了不同频段背景噪声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在亚地震频段,gPhone型、DZW型和GS-15型重力仪的SSNM值分别为3.91、4.48和5.20,SSNM值与地震频段背景噪声水平(SNM)之间存在正相关。②在潮汐频段,3种重力仪的TNM值分别为5.514、6.681和8.007,TNM值与SNM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③通过调和分析发现,相比于DZW和GS-15型重力仪,gPhone型重力仪记录到的潮汐信号的主要潮波(O 1、K 1、M 2、S 2)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地震频段背景噪声 潮汐频段背景噪声 潮波 Eterna调和分析 Venedikov调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栅+傅里叶光谱的宽波段大角度光谱椭偏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瑞 白沁 +4 位作者 徐承雨 王赛飞 孔泉慧子 薛鹏 王志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30-2934,共5页
随着半导体、光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紫外到中红外不同波段的薄膜材料被广泛应用,而薄膜厚度、折射率、消光系数等参数的高精度测量是上述器件质量和性能提高的关键。而光谱椭偏技术是其检测的最佳手段。但现有光谱椭偏测量技术无法同时... 随着半导体、光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紫外到中红外不同波段的薄膜材料被广泛应用,而薄膜厚度、折射率、消光系数等参数的高精度测量是上述器件质量和性能提高的关键。而光谱椭偏技术是其检测的最佳手段。但现有光谱椭偏测量技术无法同时实现紫外-可见-短波红外宽波段透反射多角度测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光栅+傅里叶光谱的宽波段大角度光谱椭偏测量技术。紫外-短波红外波段UV-SWIR(192~2100 nm)采用光栅光谱椭偏技术,短波红外-中红外波段SWIR-MIR(2000~3200 nm)采用傅里叶光谱椭偏技术,两个波段核心是探测光谱方式和位置不同,UV-SWIR波段的光栅光谱测量在检偏臂后端,SWIR-MIR波段的傅里叶干涉在起偏臂前端。为实现大角度测量,整个系统采用卧式旋转方式,两个波段起偏固定不动,检偏臂和样品台可大角度旋转,实现192~3200 nm宽波段、15°~90°大角度光谱椭偏系统集成。搭建原理样机,对Si基底上不同薄膜材料、不同厚度、不同膜层样片进行测量,其中用SiO_(2)-Si(薄膜为电介质)、ZnO-Si(薄膜为半导体)、PI-Si(薄膜为聚合物)、Si_(3)N_(4)-Al_(2)O_(3)-Si(电介质双层膜)、Au-SiO_(2)-Si(金属电介质双层膜)进行实验验证,并分别对样片穆勒矩阵M_(S)中的N=cos2Ψ、C=sin2ΨcosΔ和S=sin2ΨsinΔ与波长的关系进行测量,进而获得光谱椭偏参数Ψ和Δ,结合光谱椭偏理论拟合反演得到样片薄膜厚度。为验证该方法和系统的重复测量精度,对上述样片各进行30次重复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宽波段光谱椭偏系统的薄膜厚度测量精度优于0.7 nm,厚度重复性测量精度可达0.04 nm。该光谱椭偏测量技术可根据不同材料选择最优的光谱波段,进而提高其对更广泛材料类参数的测量精度,因此在高精度、宽波段、大角度薄膜椭偏测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椭偏 宽波段 大视场 光栅及傅里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约束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的冲击特征频带自适应分解方法
9
作者 梁霖 崔旭军 +1 位作者 胡文昊 代普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79,192,共10页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NMF)在轴承故障的冲击振动频带分解中存在能量导向引起的频带混叠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冲击故障频带自适应分解的多约束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方法。首先,采用β散度自适应加权的误差函数来避免信号未知分布引起的风险,以信...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NMF)在轴承故障的冲击振动频带分解中存在能量导向引起的频带混叠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冲击故障频带自适应分解的多约束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方法。首先,采用β散度自适应加权的误差函数来避免信号未知分布引起的风险,以信号频带数量作为分解秩的选择参考,通过对基矩阵施加正交约束实现自适应频带划分;其次,结合周期冲击响应时频谱的光滑频域和稀疏时域的特性,引入具有良好物理意义的光滑、稀疏约束,构建了面向振动时频谱的多约束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模型;最后,借助正则化技术和Stiefel流形优化方法设计了求解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多种NMF方法和典型频带选择方法相比,在面对缺陷引起的微弱冲击时,低频区间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干扰源影响,所提分解模型能准确提取出高频区间的冲击响应频带,避免了能量导向的传统频带分解方式不足,约束项的引入则有效地提升了NMF的求解结果,增强了NMF方法在冲击特征频带微弱时的辨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特征频带 非负矩阵分解 多约束 频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系统偏差分析及订正
10
作者 文浩 王辉 +2 位作者 张扬 吴蕾 李瑞义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6,共14页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利用小雨法筛选出ZDR数据获得其逐仰角逐径向平均值,分析了ZDR的受影响因素和受影响程度;并利用相应时段的大量雨滴谱数据,通过T矩阵法计算的ZDR中值作为基准,开展全体扫ZDR的系统偏差订正。结果表明:(1)避雷针对于北京X波段雷达ZDR有较大的影响,影响范围在10°~25°,平均影响幅度在0.16~1.21 dB;(2)门头沟和怀柔雷达的ZDR数据,除受避雷针影响外,还分别受近距离铁塔、信号塔的影响,受影响方位角度小于避雷针;(3)差分反射率因子受部分波束遮挡会导致较大的系统偏差,房山X波段雷达ZDR数据显示部分波束遮挡可使其值增大1.19 dB;(4)本文提出的系统偏差订正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所有仰角所有径向由避雷针、部分波束遮挡等因素导致的ZDR值不合理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双偏振天气雷达 差分反射率因子 系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UWB的鲁棒车载协同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伟 张晓彤 刘经洲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1-847,共7页
相对位置感知作为协同导航的核心也是车辆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在车辆自组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协同定位算法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限于系统非线性及有色噪声干扰,相同硬件平台下的相对位置后验信息获取通常局限于一定精... 相对位置感知作为协同导航的核心也是车辆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在车辆自组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协同定位算法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限于系统非线性及有色噪声干扰,相同硬件平台下的相对位置后验信息获取通常局限于一定精度。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抗差理论提出一种Huber M估计的鲁棒容积滤波(Robust Cubature Kalman Filtering,RCKF)车辆相对位置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容积法则进行非线性更新,将量测方程转换为观测量和状态预测的线性回归问题后利用M估计实现求解,通过Huber损失函数降低受干扰量测值权重实现估计性能调整。紧组合车辆相对位置估计的实验表明,与容积滤波(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相比,RCKF估计结果在均方根上改善23.59%,在准确度上改善21.81%,在精度上改善27.39%,有效提高了相对位置估计精确性和鲁棒性,为车辆协同定位解决方案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系统质量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导航 鲁棒容积滤波 M估计 有色噪声 紧组合 超宽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集采政策的区域公平性分析——基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重维度的探讨
12
作者 毛瑛 张静雅 +1 位作者 张宁 李浩然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健康保障通过健康政策的执行改善健康公平,药品政策涵盖了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三个阶段,是实现健康公平的重要支撑。基于健康系统宏观模型内部子模,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重维度构建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区域公... 健康保障通过健康政策的执行改善健康公平,药品政策涵盖了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三个阶段,是实现健康公平的重要支撑。基于健康系统宏观模型内部子模,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重维度构建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区域公平性理论框架,发现药师人力资源分布的差异造成了起点不公平,中选规则规定低价中选企业优先自主选择供应地区造成了过程不公平,药品可得性和价格存在区域差异体现了结果不公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健康系统宏观模型外部子模讨论了产生区域公平性问题的深层逻辑,发现西部地区缺乏培育人才的内生动力是药师分布不均的关键原因,量价都确定后完全由市场匹配供应地区是药价产生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政府干预行为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双重影响造成了药品保障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实际情况,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政策制度设计、提升供应监管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药品保障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政策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区域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先进光源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微波设计
13
作者 刘盛进 姜世民 +4 位作者 刘星光 肖永川 曹秀霞 吕永佳 李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计,优化盘片的形状,降低腔体表面最大电场,从而有利于提高腔体加速场强;利用COMSOL开展了腔体水冷系统的分析,优化设计水路,减少腔体由于功率负载所造成的频率偏移,控制腔体温度的上升,保持腔体最大温升小于20℃。在18.15 MW的入腔功率下,阴极面最高场强为180 MV/m,腔体表面最大场强与阴极面场强比值约为0.934 6,腔体Q值大于10 000。通过对耦合器的设计,抑制二极模和四极模的传输,S_(11)参数小于-4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先进光源 光阴极电子枪 微波结构 耦合器 C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振型埋地超材料带隙机理及地震波衰减性能研究
14
作者 赵春风 高志伟 王胤植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91,共13页
超材料隔震屏障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已有的研究普遍存在体积大和带隙较窄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内部结构由钢块和橡胶柱交替排列而成,外部由钢板围成的点振型埋地超材料。首先,通过理... 超材料隔震屏障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已有的研究普遍存在体积大和带隙较窄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内部结构由钢块和橡胶柱交替排列而成,外部由钢板围成的点振型埋地超材料。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和有限元计算得到超材料的能带结构和频响关系,并结合其振型分析了带隙的形成机理;其次,研究了屏障层数和正斜入射波对超材料滤波特性的影响规律,参数化分析了填土层数、橡胶密度及弹性模量对超材料带隙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了超材料在考虑分层土时的滤波特性;最后,采用主频率分别为0.7、5.0、8.0 Hz的人工波和El-Centro等地震波对超材料屏障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点振型埋地超材料由于局域共振效应可以产生较宽的低频带隙且与频率响应的衰减范围相对应;多层屏障并不能显著提高滤波效果,超材料对正斜入射波都具有很好的衰减作用,较少的填土层数、密度较大和弹性模量较小的橡胶有利于拓宽低频带隙,分层土相比均匀土带隙拓宽了5.04 Hz;超材料对处于带隙内的人工波和地震波的衰减率均超过60%,且不会对频率带隙外的地震波产生放大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设计低频宽带隙的地震超材料结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超材料 带隙 局域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Tamm态的太赫兹同时测量折射率传感
15
作者 王毅 陆云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2-1000,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两种介质折射率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依次由单层石墨烯、薄介质层、介质腔A及含缺陷层(即介质腔B)的多层光子晶体组成。当入射光由石墨烯侧入射时,石墨烯与薄介质层界面上的太赫兹塔姆等离激元(TPPs)模式和光子...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两种介质折射率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依次由单层石墨烯、薄介质层、介质腔A及含缺陷层(即介质腔B)的多层光子晶体组成。当入射光由石墨烯侧入射时,石墨烯与薄介质层界面上的太赫兹塔姆等离激元(TPPs)模式和光子晶体中的缺陷模式会被同时激发,二者相互耦合,形成非对称的法诺(Fano)共振线型吸收谱线。其吸收峰波长与TPPs模式激发波长一致,只对介质腔A中介质折射率敏感,而吸收谷波长与缺陷模式波长一致,并且只对缺陷层中介质折射率敏感,因此可以实现两种介质折射率的同时检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介质腔A、B中介质折射率同时检测的折射率测量范围分别为1.3~1.46,1~1.005;灵敏度分别为0.125 THz/RIU、0.6 THz/RIU。本文的研究为利用TPPs模式与不同模式的耦合,从而实现多种介质折射率同时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传感 同时测量 石墨烯 太赫兹波段 光学Tamm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测控技术(六):相控阵的时变滤波特性及其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嘉兴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733,共7页
孔径渡越效应是相控阵的一个特殊问题,针对此推导出了它产生的幅度/相位频率特性表达式,提出将相控阵等效为传输链路中的一个时变滤波器,构成相控阵带限通信系统,进而可利用通信系统的一些成熟理论对其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等主要性... 孔径渡越效应是相控阵的一个特殊问题,针对此推导出了它产生的幅度/相位频率特性表达式,提出将相控阵等效为传输链路中的一个时变滤波器,构成相控阵带限通信系统,进而可利用通信系统的一些成熟理论对其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作为例子,分析了它引起的附加误码及其等效的载噪比恶化等通信可靠性指标,并给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测控系统 孔径渡越效应 时变滤波 限带通信 最佳传输 匹配滤波 奈奎斯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比研究
17
作者 奥勇 唐冰倩 +3 位作者 张文娟 李红丽 王博文 李翔宇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5-787,共13页
针对现有卫星近紫外波段数据量不足的问题,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以Sentinel-2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地物光谱库中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并利用光谱响应函数进行等效计算。然后,采用RR、SVR-LR、SV... 针对现有卫星近紫外波段数据量不足的问题,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以Sentinel-2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地物光谱库中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并利用光谱响应函数进行等效计算。然后,采用RR、SVR-LR、SVR-POLY2、SVR-POLY3、SVR-RBF、XGBoost和RFR 7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了近紫外地表反射率回归模型,生成了地表反射率数据;对比分析7种模型在不同波段、不同地物地表反射率数据生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越临近数据源波段,模拟精度越高,其中RFR模型在各个波段和不同地物类型上表现最佳;采用最优模型RFR生成近紫外地表反射率图像,生成的图像清晰地体现出地物的纹理和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紫外波段 地表反射率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Mn-Cr系汽车齿轮钢质量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何肖飞 郭涛 +2 位作者 孙鸿平 陈武 曹红福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齿轮作为变速箱核心零件,需要具备高质量性能稳定性,以避免因个别齿轮提前失效导致整个变速箱损坏。而质量稳定性齿轮的制造,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稳定性齿轮钢材料的供应。以上百炉次Mn-Cr系汽车齿轮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冶炼成分、成品材... 齿轮作为变速箱核心零件,需要具备高质量性能稳定性,以避免因个别齿轮提前失效导致整个变速箱损坏。而质量稳定性齿轮的制造,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稳定性齿轮钢材料的供应。以上百炉次Mn-Cr系汽车齿轮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冶炼成分、成品材C波动、淬透性、带状组织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了国内Mn-Cr系汽车齿轮钢质量稳定性控制水平和技术。结果显示,通过工艺技术参数优化,国内Mn-Cr系汽车齿轮钢可以实现冶炼终点C偏差稳定≤±0.01%,Mn,Cr偏差稳定≤±0.05%,成品材截面C波动≤0.02%的比例达95%以上,而淬透性带宽稳定≤4HRC、带状组织稳定≤2.0级。通过大批量生产和实践,国内Mn-Cr系汽车齿轮钢能在达到高性能的同时,还具备高的质量稳定性,这有益于加速推进我国高等级变速器的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钢 质量稳定性 成分 淬透性 带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栅氧退火工艺下的SiC MOS电容及其界面电学特性
19
作者 付兴中 刘俊哲 +4 位作者 薛建红 尉升升 谭永亮 王德君 张力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SiC MOS电容的电学特性和栅氧界面特性是评价和改进SiC MOS器件制造工艺的重要依据。通过依次测试SiC MOS器件的氧化物绝缘特性、界面态密度、偏压温度应力不稳定性(偏压温度应力条件下的平带电压漂移)、氧化物陷阱电荷密度和可动电荷... SiC MOS电容的电学特性和栅氧界面特性是评价和改进SiC MOS器件制造工艺的重要依据。通过依次测试SiC MOS器件的氧化物绝缘特性、界面态密度、偏压温度应力不稳定性(偏压温度应力条件下的平带电压漂移)、氧化物陷阱电荷密度和可动电荷密度的方法,对分别经过氮等离子体氧化后退火(POA)处理、氮氢混合等离子体POA处理、氮氢氧混合等离子体POA处理、氮氢氯混合等离子体POA处理的SiC MOS电容的电学特性和栅氧界面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系统地评价SiC MOS电容电学特性和栅氧界面特性,经过氮氢氯混合等离子体POA处理的SiC MOS电容可以满足高温、大场强下长期运行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电容 氧化后退火(POA) 平带电压漂移 氧化物陷阱电荷 可动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一致重叠率远红外图像拼接累积误差消除方法
20
作者 韦丽红 王继钢 刘仁山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非一致重叠率影响远红外图像拼接质量,导致分辨率下降和图像失真变形。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创新的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基于多频段融合技术,旨在有效消除拼接过程中的累积误差,提升拼接效果。该方法利用相似变换理论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减... 非一致重叠率影响远红外图像拼接质量,导致分辨率下降和图像失真变形。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创新的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基于多频段融合技术,旨在有效消除拼接过程中的累积误差,提升拼接效果。该方法利用相似变换理论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图像畸变,确保拼接基础的自然平滑过渡。考虑到畸变处理后图像局部特性的差异,采用划分网格策略,在重叠区域实施局部单应变换,提升拼接的精度与细节匹配度。为了消除外界因素导致的图像差异,进行灰度校正处理,确保拼接后的图像在灰度层面保持一致。在解决重影问题上,引入最佳缝合线算法来解决重影问题,通过色彩差异最小化与结构相似性最大化的原则,寻找最优缝合线,提升拼接区域的自然融合度。在图像融合阶段,采用多频段融合技术,通过在不同频段上独立处理图像,减少误差的累积,并将拼接后的图像扩展到相同的分辨率,确保图像的整体一致性和高质量,解决非一致重叠率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处理非一致重叠率的远红外图像时表现出色,拼接后的图像光照均匀、无明显错位,图像拼接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一致重叠率 远红外图像 图像拼接 误差消除 多频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