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公平:国际共识、现实阻碍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9
1
作者 郭炯 荣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8,315,共13页
人工智能对教育公平产生了双面影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公平、应对其带来的挑战,成为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国际社会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公平形成四个核心共识:人工智能应作为消除教育不平等的工具而非加剧... 人工智能对教育公平产生了双面影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公平、应对其带来的挑战,成为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国际社会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公平形成四个核心共识:人工智能应作为消除教育不平等的工具而非加剧差距的因素、实现教育公平需解决数字资源与基础设施不均衡问题、师生数字素养是影响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建立监管制度是保障人工智能教育公平的基础。然而,在实践层面存在技术维度的结构性阻碍、社会维度的资源性阻碍、主体维度的适应性阻碍以及制度维度的系统性阻碍等多重挑战。针对上述挑战,提出四个维度的实践路径:构建公平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多方参与的资源配置机制、推动个性化与包容性教育实践、完善政策规范与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公平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鸿沟 算法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气还是能力--基于自我认知视角的智能服务算法偏差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维 陈鑫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智能服务已被众多的消费者所接纳使用,但其无法完全避免的算法偏差引起了人们对智能服务伦理问题的关注。本文研究调查了智能服务中算法偏差(高vs.低)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探寻其心理中介机制及自我认知(运气感知、自我效能感)对该... 智能服务已被众多的消费者所接纳使用,但其无法完全避免的算法偏差引起了人们对智能服务伦理问题的关注。本文研究调查了智能服务中算法偏差(高vs.低)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探寻其心理中介机制及自我认知(运气感知、自我效能感)对该路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本文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设置4个不同场景的随机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偏差对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实验1),且随着算法偏差程度的增加,消费者的厌恶感也会增加,从而降低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实验2)。研究结果还表明,运气感知和自我效能感在正向调节消费者使用意愿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实验3和4)。本研究拓展了智能服务的研究领域,从自我认知的角度为使用意图研究提供了理论见解,对智能服务算法偏差应对策略的制定也具有战略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服务 算法偏差 自我认知 运气感知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应用于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及其治理
3
作者 高进 刘聪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9,共11页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法已然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聚焦风险视角,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尝试探讨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赋能机制,厘清算法应用于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问题,揭示滋生风险的现实肇因,总结归纳风险治理的可行...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法已然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聚焦风险视角,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尝试探讨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赋能机制,厘清算法应用于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问题,揭示滋生风险的现实肇因,总结归纳风险治理的可行举措。研究发现,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赋能机制可细分为算法对消费者和生产者供需双方的赋能。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表现为隐私泄露、算法偏见、伦理失范、技术失控等问题,其风险成因主要有算法技术局限、数据质量不佳、企业应用失当、监管制度滞后等。为此,需要通过强化隐私保护、消除算法偏见、坚守伦理底线、加强技术管控等综合施策,打通算法应用过程中旅游情感风险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技术 旅游情感 算法偏见 旅游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改进RRT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研究
4
作者 李刚 李祥 +1 位作者 陈智欣 边子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针对RRT算法在采样过程中迭代次数和冗余节点多,以及最终路径不平滑等缺点,提出改进的RRT算法。通过父节点优化、冗余路径修剪,减少随机树的无效分枝,提高路径质量;引入斥力、引力分量和目标偏置策略,使采样点导向目标点,且使路径远离... 针对RRT算法在采样过程中迭代次数和冗余节点多,以及最终路径不平滑等缺点,提出改进的RRT算法。通过父节点优化、冗余路径修剪,减少随机树的无效分枝,提高路径质量;引入斥力、引力分量和目标偏置策略,使采样点导向目标点,且使路径远离障碍物,增加采样导向性,提高搜索效率;采用路径后处理策略,减少路径冗余节点,缩短路径长度,使路径更平滑,满足车辆运动学约束;将改进RRT算法与RRT算法、RRT^(*)算法和现存改进RRT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指标(路径长度、节点个数、仿真时间和迭代次数)均有显著优化,且可更快、更稳定地规划出满足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平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T算法 节点优化 目标偏置 搜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RRT^(*)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研究
5
作者 韩毅 孔米闯 +2 位作者 李建庆 秦瑞泽 姚静彤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2,共10页
针对传统RRT^(*)算法在复杂环境下规划路径时存在算法效率低、采样随机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RRT^(*)算法(ADBI-RRT^(*))。加入目标偏置策略减少算法采样的随机性,引入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增强算法目标导向性,赋予随机树快速跳出局部最优的能... 针对传统RRT^(*)算法在复杂环境下规划路径时存在算法效率低、采样随机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RRT^(*)算法(ADBI-RRT^(*))。加入目标偏置策略减少算法采样的随机性,引入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增强算法目标导向性,赋予随机树快速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然后采用双向生长策略,并基于距离阈值连接双树提高算法效率;在得到初始路径后,根据三角形原理剔除路径上的冗余点,同时结合线性插值与B样条曲线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提高路径质量。在不同环境下,通过Matlab软件将ADBI-RRT^(*)算法与传统RRT算法、RRT^(*)算法、某已有改进算法比较,发现ADBI-RRT^(*)算法能有效地减少路径生成时间和迭代次数,缩短路径长度,使路径更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ADBI-RRT^(*)算法 目标偏置 改进人工势场 距离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梓培 查先进 严亚兰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目的/意义]智能推荐在减轻用户信息超载的同时,也让用户感受到了算法偏见。算法偏见感知反映了用户的主观感受,探索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有助于减轻算法偏见带来的危害。[研究设计/方法]利用扎根理论探索智能推荐用户... [目的/意义]智能推荐在减轻用户信息超载的同时,也让用户感受到了算法偏见。算法偏见感知反映了用户的主观感受,探索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有助于减轻算法偏见带来的危害。[研究设计/方法]利用扎根理论探索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在开放编码阶段,识别了175个初始概念和28个基本范畴。在主轴编码阶段,提取了10个主范畴。在选择编码阶段,确定“算法偏见感知”为核心范畴,构建了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模型。[结论/发现]算法素养、人格特质、心理状态、推荐窄化、差异比较、算法特性、社会环境可以直接影响算法偏见感知。同时,算法特性、智能推荐质量、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心理状态中介影响算法偏见感知,推荐窄化对算法偏见感知的影响受到算法素养的调节。[创新/价值]结合用户体验来考察算法偏见,研究结果能够为用户抵抗算法偏见、平台纠正算法偏见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推荐 算法偏见感知 用户体验 影响机理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TO-RRT^(*)全局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宝勇 顾寄南 +4 位作者 王文波 季晨 范天浩 左宇 侯征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4-1350,共7页
针对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存在提高收敛速度时,不同环境下规划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BITO-RRT^(*)(Bidirectional traversal optimization RRT^(*))算法。首先,引入目标偏置和直连检测的双向生长策略,加快收敛速度,获得初始解;接着通... 针对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存在提高收敛速度时,不同环境下规划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BITO-RRT^(*)(Bidirectional traversal optimization RRT^(*))算法。首先,引入目标偏置和直连检测的双向生长策略,加快收敛速度,获得初始解;接着通过遍历寻优步骤优化直连路径;最后,在渐进收敛区域重选父节点,缩短路径长度,平滑路径。在不同复杂度的环境下,将BITO-RRT^(*)算法与RRT,RRT^(*),Informed-RRT*这3种算法进行对比,均展现优异的综合性能,并且复杂环境下4类算法规划成功率为90%、55%、57%和58%,证明在限定采样次数下BITO-RRT^(*)算法不仅提高路径收敛速度,并且路径质量和规划稳定性优于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路径规划 BITO-RRT^(*)算法 目标偏置 双向生长 遍历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RRT算法的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子建 高焕兵 王雪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7-314,共8页
针对RRT算法应用在六轴机械臂上进行三维避障路径规划时,存在搜索空间过大、计算时间过长等规划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使用自适应步长策略,确定给定地图环境下适合的全局初始步长,使用目标偏置策略来使得采样点有一定几率设置... 针对RRT算法应用在六轴机械臂上进行三维避障路径规划时,存在搜索空间过大、计算时间过长等规划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使用自适应步长策略,确定给定地图环境下适合的全局初始步长,使用目标偏置策略来使得采样点有一定几率设置为目标点,减少采样点随机性;融入目标引力概念提高算法的目标导向性,使引力系数可自适应调节,结合近障碍物的动态步长策略,提高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探索能力和整体效率;使用剪枝优化策略对初始路径进行冗余点去除,并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来对剪枝优化后路径进行平滑处理。通过仿真实验,改进的算法与RRT算法、目标概率偏置RRT、RRT^(*)算法、双采样点引力RRT算法进行了比较,改进算法在规划时间、路径长度和路径节点数量方面均占优势,有效提升了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轴机械臂 RRT算法 目标概率偏置RRT RRT*算法 三维避障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步长双向RRT算法的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9
作者 周志伟 孟祥印 +3 位作者 王孜洲 张泽鸣 刘桓龙 文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46-156,共11页
针对标准RRT算法在路径规划时目标导向性差、收敛时间长、规划路径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读取地图信息,确定自适应初始步长,同时限制非障碍物空间为随机采样空间,结合双向目标偏置策略,增强采样点的目标导向性;采用自适应... 针对标准RRT算法在路径规划时目标导向性差、收敛时间长、规划路径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读取地图信息,确定自适应初始步长,同时限制非障碍物空间为随机采样空间,结合双向目标偏置策略,增强采样点的目标导向性;采用自适应步长策略,栅格化待扩展节点周围空间,依据障碍物复杂程度自适应调整扩展步长,加速算法收敛;搜索完成后,对路径进行剪枝与优化,剔除冗余节点并在路径转折处创建新节点,提高路径质量。在不同的二维、三维环境中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规划时间、路径长度、路径节点数以及算法搜索时的碰撞检测次数方面均优于标准RRT算法、GB-RRT算法与RRT-Connect算法。同时进行AUBO-i5机械臂避障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路径规划 双向RRT算法 目标偏置 自适应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ope/Bias算法的相近种类水果模型传递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吉纳玉 李明 +3 位作者 吕文博 刘然 张雨颖 韩东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7-231,共5页
为了提升便携式近红外仪器中单一水果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创新性的将不同仪器间模型传递的思想应用在不同种类水果间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的模型传递。基于苹果、梨、桃三种水果在SSC含量范围、果型大小以及果皮厚度... 为了提升便携式近红外仪器中单一水果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创新性的将不同仪器间模型传递的思想应用在不同种类水果间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的模型传递。基于苹果、梨、桃三种水果在SSC含量范围、果型大小以及果皮厚度等的相近物理化学特性,提出利用简单的斜率/截距(Slope/Bias)算法对苹果SSC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模型进行传递,仅用少量的梨和桃样品即可将苹果SSC模型应用于其SSC值的预测,更快捷方便且节约成本。对于梨样品,用35个标准样品,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由直接预测的1.009°Brix降为0.565°Brix;对于桃样品,用40个标准样品,RMSEP由直接预测的1.726°Brix降为0.677°Brix。为了验证该模型传递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斜率/截距算法,采用梨和桃模型对其他两种水果的SSC进行预测,其中利用建立的梨SSC模型,经斜率/截距算法模型传递后,对于苹果样品,用30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597°Brix,对于桃样品,用40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689°Brix;利用建立的桃SSC模型,经斜率/截距算法模型传递后,对于苹果样品,用35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654°Brix,对于梨样品,用30个标准样品,RMSEP值达到0.439°Brix。研究结果表明:斜率/截距(Slope/Bias)方法可用于苹果、梨、桃等相近种类水果间的模型传递,为近红外光谱仪在相似种类物质间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传递 Slope/bias算法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J-A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的变压器建模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顺亮 何坤 +4 位作者 周俊杰 马俊鹏 刘天琪 辛清明 李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9-224,共6页
变压器直流偏磁会导致铁心半周饱和,可能导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谐波不稳定现象发生。为实现对直流偏磁条件下变压器运行工况的精确模拟,基于能量守恒式及Langevin方程对原Jiles-Atherton(J-A)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修正J-A... 变压器直流偏磁会导致铁心半周饱和,可能导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谐波不稳定现象发生。为实现对直流偏磁条件下变压器运行工况的精确模拟,基于能量守恒式及Langevin方程对原Jiles-Atherton(J-A)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修正J-A模型参数辨识的改进遗传算法,提高了传统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在PSCAD/EMTDC中基于修正J-A模型搭建了非线性磁滞电感,在此基础上建立变压器仿真模型;基于等比缩小的变压器实物进行直流偏磁实验,将励磁电流仿真波形与实验波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的J-A模型物理意义更加明确,改进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所建变压器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度很高,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Jiles-Atherton模型 遗传算法 变压器建模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赋能政府规制:逻辑、限度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新华 温永林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4,共13页
在算法治理时代,算法既是需要规制的对象,也是赋能政府规制以实现更好规制的治理工具。社会高度计算化和算法的规则属性给予了算法赋能的技术逻辑,数字化转型引致的规制困境和私人算法滥用奠定了算法赋能的现实逻辑,提升规制效能增进民... 在算法治理时代,算法既是需要规制的对象,也是赋能政府规制以实现更好规制的治理工具。社会高度计算化和算法的规则属性给予了算法赋能的技术逻辑,数字化转型引致的规制困境和私人算法滥用奠定了算法赋能的现实逻辑,提升规制效能增进民生福祉形塑了算法赋能的价值逻辑。但是,算法运行本身存在的内在局限,以及规制者能力不足或不当运用,导致算法赋能政府规制存在着复杂性难以化约、被动规制俘获、规制权力泛化、可问责性和算法偏差等限度。发挥算法赋能政府规制的积极作用,促进算法与政府规制融合发展,必须坚持规制者的主体地位,完善政府规制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保障算法在可控和可信赖的轨道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赋能 政府规制 规制俘获 算法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振华 江金启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3,共15页
利用全国1869个县域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测度并描述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分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 利用全国1869个县域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测度并描述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分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综合指数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和地域差异,障碍因素诊断发现创新相较于其他四个维度障碍度的比例较大。第二,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县域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技术进步偏向在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加快促进中国县域技术进步发生由劳动偏向型向资本偏向型的转变,并进而增加县域创新产出来显著推动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继续强化数字赋能,引导资本更多向县域流动,强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以发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 技术进步偏向 新发展理念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无人机全局航迹规划的改进双向RRTs算法
14
作者 姜香菊 黄炳德 杨潇洁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7-903,共7页
针对无人机复杂环境下的全局航迹规划问题,将人工势场法与双向RRTs(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算法结合,提出一种改进双向RRTs算法。首先,目标偏置策略引导采样点以一定概率顺着目标点生成,同时随机树新节点受到障碍物斥力和目标... 针对无人机复杂环境下的全局航迹规划问题,将人工势场法与双向RRTs(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算法结合,提出一种改进双向RRTs算法。首先,目标偏置策略引导采样点以一定概率顺着目标点生成,同时随机树新节点受到障碍物斥力和目标点引力的合力影响有效避开障碍物生长,提高航迹搜寻效率,其次对随机树的节点扩展考虑了无人机飞行性能约束条件,最后采用3阶贝塞尔函数进一步航迹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二维和三维复杂环境中改进双向RRTs算法相比传统RRT、双向RRTs算法航迹搜索耗时减少了71.3%、24.7%和41.0%、18.6%,验证了改进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的快速性和有效性,能很好的应用于无人机离线全局航迹规划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RRT算法 人工势场 目标偏置 航迹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SS-ARRT*算法的焊接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15
作者 宋燕利 张舒磊 +4 位作者 宋康 王旭初 刘煜键 苏建军 杨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77,共10页
目的针对RRT*算法(Rapid-exploration RandomTree*)在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搜索效率低、采样点质量差,算法整体效率低、收敛较慢等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偏置-步长-采样域策略及融合人工势场法的ABSS-ARRT*算法(Adaptive Bias-step-... 目的针对RRT*算法(Rapid-exploration RandomTree*)在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搜索效率低、采样点质量差,算法整体效率低、收敛较慢等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偏置-步长-采样域策略及融合人工势场法的ABSS-ARRT*算法(Adaptive Bias-step-Sampling Domain and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RRT*)。方法在RRT*算法中融入自适应目标偏置采样策略和动态采样域策略,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Field,APF)思想的改进新节点生成策略,引入引力和斥力权重系数,同时采用自适应步长策略,使算法的性能得到提升。结果通过二维和三维地图中的验证,相较于RRT算法和RRT*算法,ABSS-ARRT*算法在平均迭代次数、收敛时间、路径节点数量、路径总长度及平均成功率均表现出优越性,其中二维地图中路径长度分别缩短了21.8%和3.23%,平均迭代时间分别下降了35.6%和52.0%,三维地图中路径长度分别缩短了28.9%和19.5%,平均迭代时间分别下降了75.9%和72.5%,同时在MATLAB中对改进的RRT*算法在机械臂上进行可行性验证。结论所提出的ABSS-ARRT*算法能够在复杂静态环境中为机械臂快速智能地规划出一条无碰撞高质量路径,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RRT*算法 自适应目标偏置 动态采样域 APF新节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公平:医疗人工智能中的偏见与治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仝媛媛 郑婉婷 +1 位作者 黄珊蓉 朱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1,共6页
健康公平是指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公平的健康机会和资源分配,不受个人特征或社会地位的影响,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实现健康公平的可能性。医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可以实现更准确、高效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 健康公平是指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公平的健康机会和资源分配,不受个人特征或社会地位的影响,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实现健康公平的可能性。医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可以实现更准确、高效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公平的医疗服务。然而,医疗AI也可能造成一些潜在的公平问题,某些群体可能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健康机会和资源分配,使得一些弱势群体无法获得应有的健康保障和资源,导致健康不平等的加剧。确保医疗AI的训练数据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加强对算法的监督和审查,是保障医疗AI公平性的重要方法,通过消除偏见,医疗AI才能促进健康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健康公平 算法偏见 人为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SLAM的物流分拣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力锋 刘抗英 +1 位作者 姚源果 周万洋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6-240,共5页
物流分拣机器人工作环境的障碍物多,为此提出基于激光SLAM的物流分拣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方法。利用激光SLAM确定机器人工作环境中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将目标偏置策略加入到RRT*算法中,通过设置固定概率和变概率的目标偏置策略,在遍历目标... 物流分拣机器人工作环境的障碍物多,为此提出基于激光SLAM的物流分拣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方法。利用激光SLAM确定机器人工作环境中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将目标偏置策略加入到RRT*算法中,通过设置固定概率和变概率的目标偏置策略,在遍历目标点时使路径节点更具导向性,更好地避免机器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再利用搜索随机树搜索其中的最短路径。对比实验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起始点与目标点之间指导机器人按照最短路径行进,导航过程花费时间较短,使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出错率和能耗均在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机器人自主导航 G-RRT*算法 目标偏置策略 随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推荐引发道德认知偏差的症候、成因与规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丽 黄元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1,共9页
认知主体的技术具身与分化、认知对象的数字解蔽与遮蔽、认知环境的精准架构与固化、认知载体的价值中立与偏向是算法推荐技术赋予道德认知的双重语境,不仅为精准把握人的道德认知需求、驱动人的道德提升提供了现实可能,还引发了道德认... 认知主体的技术具身与分化、认知对象的数字解蔽与遮蔽、认知环境的精准架构与固化、认知载体的价值中立与偏向是算法推荐技术赋予道德认知的双重语境,不仅为精准把握人的道德认知需求、驱动人的道德提升提供了现实可能,还引发了道德认知的偏差问题。算法推荐技术引发的道德认知偏差,以话语陷阱、情感极化、信息茧房为表征,以认知图式异化、认知理性缺位、认知空间窄化为生成逻辑,其生成与算法剥夺造成智能依赖、技术僭越带来主体式微、资本外溢引发价值遮蔽密切相关。规制算法推荐引发的道德认知偏差,需要以算法素养提升破解算法宰制、以人的逻辑超越算法遮蔽、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算法方向,重塑人的主体性及其与算法技术、算法平台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算法治理 道德认知 认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C-SAGA-RBF的直流偏磁下CT畸变电流反衍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波 尹仕红 +4 位作者 肖勇 胡珊珊 范小飞 潘深琛 王保帅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61,共11页
线路中的直流偏磁电流易引起计量用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饱和,CT在饱和状态下输出的二次侧电流含有的谐波分量将导致电能计量误差增大。为了提高直流偏磁下电流互感器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CT畸变电流的反衍方法。该方法将... 线路中的直流偏磁电流易引起计量用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饱和,CT在饱和状态下输出的二次侧电流含有的谐波分量将导致电能计量误差增大。为了提高直流偏磁下电流互感器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CT畸变电流的反衍方法。该方法将直流偏磁下CT畸变电流反衍过程分为离网和在网两个阶段。离网阶段,首先通过改变CT的运行环境生成数据样本集,然后利用随机森林分类(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RFC)算法对CT的饱和程度进行分类,最后针对每一子类分别训练,经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络(simulate anneal genetic algorithm-radial basis function,SAGA-RBF)模型对饱和电流进行反衍;在网阶段,通过小波变换对二次侧电流波形进行饱和数据段提取,再将饱和数据段输入离线模型实现二次侧畸变电流反衍一次侧电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对CT一次侧电流进行反衍,并提高CT的计量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 直流偏磁 饱和电流重构 小波变换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SSA与BiLSTM的北斗卫星钟差预报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雄 黄伟凯 +3 位作者 赵万卓 张思莹 金丽宏 艾青松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2-890,共9页
针对现有的卫星钟差预报模型难以捕捉其非线性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麻雀搜索算法(SSA)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北斗卫星钟差预报算法。将BiLSTM应用于钟差预报中,并引入SSA进行网络超参数选择,能够更好地捕捉钟差数据... 针对现有的卫星钟差预报模型难以捕捉其非线性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麻雀搜索算法(SSA)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北斗卫星钟差预报算法。将BiLSTM应用于钟差预报中,并引入SSA进行网络超参数选择,能够更好地捕捉钟差数据中的特征关系,提高模型预报的准确性。利用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提供的北斗三号精密卫星钟差数据,进行了1 h、3 h、6 h、12 h、24 h和48 h的钟差预报实验;与常用模型从卫星轨道类型和模型普适性方面,进行了单天与多天的预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多项式模型、小波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和BiLSTM模型,所提算法的钟差预报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75.12%、67.44%、75.18%和4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钟差预报 双向长短期记忆 麻雀搜索算法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