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step green method to prepare progressive burning gun propellant through gradient denitration strategy 被引量:8
1
作者 Shi-ying Li Yu Li +2 位作者 Ya-jun Ding Hao Liang Zhong-liang X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35-143,共9页
Gradiently denitrated gun propellant(GDGP)prepared by a“gradient denitration”strategy is obviously superior in progressive burning performance to the traditional deterred gun propellant.Currently,the preparation of ... Gradiently denitrated gun propellant(GDGP)prepared by a“gradient denitration”strategy is obviously superior in progressive burning performance to the traditional deterred gun propellant.Currently,the preparation of GDGP employed a tedious two-step method involving organic solvents,which hinders the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GDGP.In this paper,GDGP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a novelty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ne-step method.The obtain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Raman,SEM and X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nitrate groups gradiently increased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core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GDGP and the surface layer of GDGP exhibited a higher compaction than that of raw gun propellant,with a well-preserved nitrocellulose structure.The denitration process enabled the propellant surface with regressive energy density and good progressive burning performance,as confirmed by oxygen bomb and closed bomb test.At the same time,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s on the component loss of propellant were compar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water caused the least component loss.Finally,the stability of GDGP was confirmed by methyl-violet test.This work not only provide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simple and economic preparation of GDGP,but also confirmed the stability of GDGP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iently denitrated gun propellant One-step green method DENITRATION Progressive burning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Ⅱ型FNN的MSWI过程炉膛温度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汤健 田昊 +1 位作者 夏恒 乔俊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72,共16页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MSWI)过程的炉膛温度难以实现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区间Ⅱ型模糊神经网络(interval type-Ⅱfuzzy neural network,IT2FNN)的炉膛温度控制方法。首先,进行炉膛温度控制特性分析...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MSWI)过程的炉膛温度难以实现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区间Ⅱ型模糊神经网络(interval type-Ⅱfuzzy neural network,IT2FNN)的炉膛温度控制方法。首先,进行炉膛温度控制特性分析以确定对其产生影响的关键操作变量;然后,根据上述操作变量基于线性回归决策树(linear regression decision tree,LRDT)建立多入单出(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MISO)炉膛温度模型;最后,构建具有自适应参数学习的IT2FNN控制器,并证明其稳定性。在MSWI过程数据集上构建模型并进行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 炉膛温度控制 线性回归决策树(linear regression decision tree LRDT) 区间Ⅱ型模糊神经网络(interval type-Ⅱfuzzy neural network IT2FNN) 梯度下降法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梯度动态偏差的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
3
作者 于淼 胡敬轩 +3 位作者 张寿志 魏静静 孙建群 吴屹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解决问题.提出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数据梯度动态偏差李雅普诺夫直接分析法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PMU数据矩阵降维得到低维矩阵,代入含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矩阵模型,求解李雅普诺夫方程式得到对角矩阵,通过判定矩阵正定性对系统稳定性作出判断.利用求解后得到的对角矩阵计算相应状态变量动态偏差值,对相应状态变量曲线使用梯度下降法迭代计算该曲线极值点数值,时间加权计算整个振荡过程时间加权动态偏差量,为阻尼稳定控制器配置位置提供指导.利用含风力发电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方法可以达到改善系统小干扰稳定性以及对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 新型电力系统 稳定性分析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梯度动态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法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被引量:101
4
作者 谭捍东 余钦范 +1 位作者 John Booker 魏文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5-711,共7页
系统地论述了大地电磁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算法实现过程中交错网格剖分、积分公式离散化、边界条件、方程组求解、三维张量阻抗的计算等内容 .由于提出了简洁的边界条件 ,采用了解大型系数矩阵方程组的双共轭梯度稳定解法 ,所... 系统地论述了大地电磁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算法实现过程中交错网格剖分、积分公式离散化、边界条件、方程组求解、三维张量阻抗的计算等内容 .由于提出了简洁的边界条件 ,采用了解大型系数矩阵方程组的双共轭梯度稳定解法 ,所实现的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算法具有迭代收敛稳定、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等特点 .通过两个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检验了算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精度 .所实现的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算法为研究三维反演问题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法 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法 三维正演 双共轭梯度稳定解法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黏度法研究重质船用燃料油稳定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名瑞 项晓敏 +1 位作者 张会成 薛倩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100,共5页
介绍了一种以水上油为低成本调合组分的重质船用燃料油调合方法,并提供梯度黏度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梯度黏度法以快速老化的方式模拟重质船用燃料油在存储过程中的性质变化,用老化后燃料油的下层与上层密度、黏度差、酸值、总沉积物... 介绍了一种以水上油为低成本调合组分的重质船用燃料油调合方法,并提供梯度黏度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梯度黏度法以快速老化的方式模拟重质船用燃料油在存储过程中的性质变化,用老化后燃料油的下层与上层密度、黏度差、酸值、总沉积物检验燃料油的储运稳定性,并将黏度差作为判断燃料油稳定性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水上油与沥青、煤柴油、页岩油调合时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7%,才能保证燃料油的稳定性要求。同时,快速老化条件为120℃下处置10h时,燃料油性质状态与常温下处置15天时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油 稳定性 梯度黏度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广义共轭梯度算法求解地震道反演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竹生 何继善 赵荷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9-447,476,共10页
为了提高地震道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减少反演工作的计算量,降低所需计算机内存资源,本文在经典共轭梯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适应更复杂情形的地震道反演问题的广义共轭梯度算法。核算法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抗病态能力强。此外,还... 为了提高地震道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减少反演工作的计算量,降低所需计算机内存资源,本文在经典共轭梯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适应更复杂情形的地震道反演问题的广义共轭梯度算法。核算法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抗病态能力强。此外,还针对地震道反演这一具体问题,对灵敏度矩阵进行深入剖析,推导出了不再需要合成灵敏度矩阵的递推算法,从而大大节约了计算机内存资源。由于新算法可将灵敏度矩阵运算分解成褶积和相关运算,使整个递推过程完全由向量运算来完成,因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递推过程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道 反演 井轭梯度法 算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标势与矢势的有限体积法模拟非均匀各向异性地层中多分量感应测井三维响应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烨 汪宏年 +1 位作者 陶宏根 杨守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41-2152,共12页
为快速有效地研究、考察各向异性地层条件下多分量感应测井的响应特征,本文利用电场标势与矢势的有限体积法研制出三维频率域电磁场响应的数值模拟算法,克服由低频发射或高阻地层产生的低感应数问题,有效提高了三维电磁数值模拟算法的... 为快速有效地研究、考察各向异性地层条件下多分量感应测井的响应特征,本文利用电场标势与矢势的有限体积法研制出三维频率域电磁场响应的数值模拟算法,克服由低频发射或高阻地层产生的低感应数问题,有效提高了三维电磁数值模拟算法的应用范围和计算效率.首先利用电场的标势与矢势将Maxwell方程转化为满足库仑规范条件的耦合势Helmholtz方程,以Yee氏交错非均匀网格中不同位置上的节点为中心建立四种控制体积单元,通过对控制体积单元中电磁场与电导率的积分平均实现耦合势方程和磁偶极子旋度的离散,并得到一个对角占优的大型稀疏复线性代数方程组,然后,通过不完全LU分解预处理和稳定双共轭梯度法快速求解离散方程.数值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考查了仪器偏心、倾斜井、垂直裂缝等复杂条件下多分量感应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感应测井 有限体积法 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 稳定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史久根 吴文婷 刘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在图像压缩感知中,梯度投影恢复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迭代次数多、对数据稀疏度过分敏感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将拟牛顿法引入稀疏梯度投影算法中,利用拟牛顿法的估计校正机制以及其全局超线性收敛性,通过... 在图像压缩感知中,梯度投影恢复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迭代次数多、对数据稀疏度过分敏感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将拟牛顿法引入稀疏梯度投影算法中,利用拟牛顿法的估计校正机制以及其全局超线性收敛性,通过对目标函数的校正,获得更精确的搜索方向,从而减少迭代次数,构成有效收敛的图像恢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梯度投影恢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证较好图像恢复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并且在减少迭代次数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重构误差,得到稳定收敛的重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梯度投影 拟牛顿法 重构 稳定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雪 刘烨 +2 位作者 姜涛 陈厚合 李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105-5117,共13页
为实现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快速、准确计算,该文以直接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CPU-GPU混合架构的电力系统负荷裕度并行求解方法。首先,根据电压稳定临界点处潮流雅可比矩阵奇异,且零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为0的特点,构造一组表征电压稳... 为实现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快速、准确计算,该文以直接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CPU-GPU混合架构的电力系统负荷裕度并行求解方法。首先,根据电压稳定临界点处潮流雅可比矩阵奇异,且零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为0的特点,构造一组表征电压稳定临界点性质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在采用牛顿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过程中,为减少计算量和计算复杂度,将修正方程降阶变换为4组同系数矩阵的低维线性方程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雅可比预处理器和不完全LU分解预处理器(incomplete LU decomposition preconditioner,ILU)相结合的两阶段预处理方法对降维后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进行预处理,改善系数矩阵特征值分布,进而采用基于GPU加速的双共轭梯度稳定法(biconjugate gradient stabilized method,BICGSTAB)实现降维线性方程组求解的并行化,提高负荷裕度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多组测试系统算例对所提算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快速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可实现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快速、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裕度 直接法 CPU-GPU混合架构 预处理 双共轭梯度稳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量梯度法的磁悬浮控制系统的状态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佘龙华 卢晓慧 施晓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磁悬浮系统是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将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后设计磁悬浮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稳定,但是当存在较大的干扰时,系统有可能失去稳定.本文分析单支点悬浮系统的稳定性,运用变量梯度法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推导出系... 磁悬浮系统是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将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后设计磁悬浮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稳定,但是当存在较大的干扰时,系统有可能失去稳定.本文分析单支点悬浮系统的稳定性,运用变量梯度法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推导出系统相对于平衡点的状态稳定保守区间,给出了系统的一个抗干扰程度,当磁悬浮系统受到较大干扰而偏离这一区间时,就应采取必要的自适应控制措施.最后用试验验证了这种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控制 状态稳定 变量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计算平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江涵 江全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0,共8页
为满足对大规模互联电网进行快速暂态稳定仿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计算平台的暂态稳定并行算法。算法依据暂态稳定联立矩阵的双层对角加边结构,将整体计算分解为三部分:1)动态元件相关计算;2... 为满足对大规模互联电网进行快速暂态稳定仿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计算平台的暂态稳定并行算法。算法依据暂态稳定联立矩阵的双层对角加边结构,将整体计算分解为三部分:1)动态元件相关计算;2)分区系统计算;3)边界系统计算。第1)、2)部分被分配到计算平台中的多核CPU上进行处理。第3)部分则采用可完全并行化的稳定双共轭梯度法在GPU上计算,并且为了减少迭代次数使用了稀疏近似逆预处理技术。针对一个含12823节点、1431台发电机组的算例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算法并行加速比可达到7.01倍,仿真速度快于实际暂态过程,为暂态稳定并行计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并行计算 图形处理器 双层对角加边结构 稳定双共轭梯度 稀疏近似逆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典型翼型边界层稳定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菲 额日其太 +1 位作者 王强 苏沛然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1-485,共5页
为了便于工程上翼型的选取及优化,本文针对三个典型翼型边界层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eN方法对翼型SD8020进行转捩预测,并采用萘升华实验法检验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再利用该数值方法对比了三种典型翼型上表面的转捩位置、不同弦长... 为了便于工程上翼型的选取及优化,本文针对三个典型翼型边界层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eN方法对翼型SD8020进行转捩预测,并采用萘升华实验法检验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再利用该数值方法对比了三种典型翼型上表面的转捩位置、不同弦长雷诺数下的压力系数分布、扰动增长率以及最不稳定扰动波的频率。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弦长雷诺数下,NACA0012最先发生转捩,而NACA64-204和RAE2822都保持着较长的层流区;压力梯度对扰动增长有很大影响;同一翼型随弦长雷诺数增长,转捩点雷诺数变大,而不是工程上常采用的固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稳定性 eN方法 转捩 翼型 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电压上翘特性的串-并型组合变换器无互联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武 王广江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8-194,共7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十分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低电压与大电流输出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变换器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现有的均压/均流控制策略都有模块化程度不高或可靠性较低等问题。为...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十分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低电压与大电流输出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变换器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现有的均压/均流控制策略都有模块化程度不高或可靠性较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电压上翘特性的ISOP组合变换器无互联均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提高ISOP组合变换器的模块化程度高和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该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分析其输入均压特性以及输出电压调整特性,然后分析了ISOP组合变换器采用该控制策略的稳定性,最后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无互联稳定性 上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灵敏度技术的PSS和SVC协调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明波 黄义隆 林舜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7,7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协调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其目标函数是故障后各台发电机的转速和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节点电压变化量的加权和,不等式约束包括各个控制器参数的变化范围限制.通过计算发电机转速和无功补... 提出了一种协调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其目标函数是故障后各台发电机的转速和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节点电压变化量的加权和,不等式约束包括各个控制器参数的变化范围限制.通过计算发电机转速和无功补偿节点电压变化量对各控制器参数的轨迹灵敏度,获得目标函数对各控制器参数的梯度,加快了收敛速度,有利于寻找最优解.目标函数中加入阻尼功角振荡和降低电压波动的因素,兼顾了系统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在3机9节点和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低频振荡,提高暂态稳定性和小干扰稳定性,并降低故障后的电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 协调优化设计 轨迹灵敏度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开关系统基于梯度的渐近稳定切换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景丽 李浚圣 高立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给出实现线性开关系统渐近稳定的切换策略·该策略的提出基于以下思想:首先将线性开关系统通过切换渐近稳定到原点问题看成系统误差最小化问题,然后基于梯度优化方法选择要运行的子系统,构成切换序列·另外,提出线性开关系统渐... 给出实现线性开关系统渐近稳定的切换策略·该策略的提出基于以下思想:首先将线性开关系统通过切换渐近稳定到原点问题看成系统误差最小化问题,然后基于梯度优化方法选择要运行的子系统,构成切换序列·另外,提出线性开关系统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该方法适合于高阶线性开关系统,且子系统可以是不稳定的·仿真实验证实该方法简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开关系统 切换策略 渐近稳定 梯度 范数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土石坝除险加固渗流问题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鑫 周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7-872,共6页
土石坝坝体在坝前水位作用下极易产生渗流,为研究坝体加固对渗透水压的影响,针对具体水库实例,采用有限元法对除险加固前/后的坝体进行渗透坡降、单宽渗流量、准流网等计算,分析3种工况下的渗流过程,为土石坝的除险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土石坝坝体在坝前水位作用下极易产生渗流,为研究坝体加固对渗透水压的影响,针对具体水库实例,采用有限元法对除险加固前/后的坝体进行渗透坡降、单宽渗流量、准流网等计算,分析3种工况下的渗流过程,为土石坝的除险加固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加固后上游坡各工况下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其中单宽渗流量最大,可达0.636m^3/d,远大于规范允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除险加固 渗流 有限元法 渗透坡降 准流网 渗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子分裂法求解旋转坐标系下不可压黏性流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海湖 苏剑 +2 位作者 高丽敏 李开泰 王尚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3-837,共5页
提出了求解旋转坐标系下的不可压黏性流动问题的θ格式算子分裂算法.通过算子分裂,把不可压缩性、非线性和哥氏力占优三大耦合困难分割开来.采用亚网格尺度稳定化方法消除了Galerkin方法求解时由于不可压缩性和哥氏力占优所引发的数值振... 提出了求解旋转坐标系下的不可压黏性流动问题的θ格式算子分裂算法.通过算子分裂,把不可压缩性、非线性和哥氏力占优三大耦合困难分割开来.采用亚网格尺度稳定化方法消除了Galerkin方法求解时由于不可压缩性和哥氏力占优所引发的数值振荡.结合最小二乘和共轭梯度法间接求解非线性子问题,排除了强对流作用所引发的数值振荡,避免了引入迎风格式离散对流项的必要性.同时该算法保证了迭代过程中有限元总刚度矩阵正定不变的特性,为求解线性方程组采用高效的求解器提供了可能.数值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氏力 算子分裂 稳定化方法 亚网格尺度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sigma神经网络的乘子法随机单点在线梯度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喻昕 邓飞 唐利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74-4077,共4页
在利用梯度算法训练Pi-sigma神经网络时,存在因权值选取过小导致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而采用一般罚函数法虽然可以克服这个缺点,但要求罚因子必须趋近于∞且惩罚项绝对值不可微,从而导致数值求解困难。为克服以上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乘... 在利用梯度算法训练Pi-sigma神经网络时,存在因权值选取过小导致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而采用一般罚函数法虽然可以克服这个缺点,但要求罚因子必须趋近于∞且惩罚项绝对值不可微,从而导致数值求解困难。为克服以上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乘子法的随机单点在线梯度算法。利用最优化理论方法,将有约束问题转换为无约束问题,利用乘子法来求解网络误差函数。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IGMA神经网络 梯度算法 乘子法 收敛速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济铿 仝新宇 +1 位作者 李杨春 郑卫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99,共7页
把基于不完全LU分解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ILUCG)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与矩阵方程直接求解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该方法采用不完全LU分解对暂态稳定计算中的雅可比矩阵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其条件数;对预处理之后的方程组... 把基于不完全LU分解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ILUCG)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与矩阵方程直接求解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该方法采用不完全LU分解对暂态稳定计算中的雅可比矩阵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其条件数;对预处理之后的方程组,采用改进的共轭梯度法进行迭代求解,在系统收敛困难的情况下,改用直接求解法求解矩阵方程;在迭代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前已有的预处理后的等价雅可比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而当雅可比矩阵及相关变量变化较大时,重新计算雅可比矩阵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操作,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计算速度;多个算例表明,对于电力系统暂态仿真的计算,本文算法的计算速度明显优于直接分解求解法和单纯的ILUCG,并易于在并行计算平台上实现,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迭代法 不完全LU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的离子选择电极瞬时电位法测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史生华 尹世伟 郭艳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研究了氟离子选择电极瞬时电位分析法 ,其检出限和Nernst响应下限均低于传统电位分析法 ,空白液切换到试液时瞬时电位达到稳定的峰电位Vp 比传统电位法的响应快得多 ,可以实现小体积试液的快速准确分析 ;用该法测定了自来水和矿泉水中... 研究了氟离子选择电极瞬时电位分析法 ,其检出限和Nernst响应下限均低于传统电位分析法 ,空白液切换到试液时瞬时电位达到稳定的峰电位Vp 比传统电位法的响应快得多 ,可以实现小体积试液的快速准确分析 ;用该法测定了自来水和矿泉水中氟的含量 ;利用校正曲线的截距和检出限计算了LaF3 的溶度积 ,在0.1mol/LKNO3 介质中Ksp(LaF3) =10-28.45,在0.001mol/L柠檬酸钠 +HAc -NaAc缓冲液 (pH=5.50,离子强度I=0.10mol/L)介质中溶度积K′sp(LaF3)=10 -26.26;据此 ,计算得柠檬酸与La3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1=105.46 和K2=103.99;用离子水合吉氏自由能ΔGh(F- ,g)解释了不同浓度F- 试液瞬时电位的跃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活度阶梯法 瞬时电位分析法 溶度积 稳定常数 离子水合自由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