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Horizontal Flow on Atrium in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1
作者 LI Nian-ping,LI Jing,HE Dong-yue,ZHANG Min-hui,HOU Su-jua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18,共4页
In this study a 10-storied residential building model was employed to clarify the venti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rium and the rooms,which were effected by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ateral openings.The experiment w... In this study a 10-storied residential building model was employed to clarify the venti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rium and the rooms,which were effected by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ateral openings.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wind force and thermal buoyancy,and the similarity requirements were satisfied.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ateral openings cause the different ventilation effect of the building,and also have some certain regularity.The conclusions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how to use the ventilation of atrium better in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ATRIUM model EXPERIMENT HORIZONTAL flow NATURAL venti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结构附加调谐质量惯容装置的轻量化结构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宏伟 曾昱棠 +2 位作者 刘鹏 朱佩宁 何文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171,共9页
惯容器是一种两端点加速度相关型控制元件,具有表观质量放大、耗能增效等特性,可更加高效、经济地进行结构振动控制,将惯容器表观质量增大的特性拓展到调谐减震装置中可实现轻量化振动控制。为研究高层结构上附加旋转惯质双调谐质量阻尼... 惯容器是一种两端点加速度相关型控制元件,具有表观质量放大、耗能增效等特性,可更加高效、经济地进行结构振动控制,将惯容器表观质量增大的特性拓展到调谐减震装置中可实现轻量化振动控制。为研究高层结构上附加旋转惯质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ng inertia dual-tuned mass damper,RIDTMD)的轻量化振动控制效果,采用柔度法求逆的方法获得等效简化模型;通过结构模态分析、时程分析验证了等效模型的可靠性;建立附加RIDTMD多自由度结构的力学模型与运动方程;采取H_(2)优化和给定质量、阻尼参数的取值区间来确定RIDTMD的参数。在一个51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上设计了RIDTMD,分析其在地震激励下的楼层位移、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等结构响应,频域与时程分析结果看,以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控制效果为目标的H_(2)优化设计可以使RIDTMD有着与TMD类似的振动控制效果,与无控结构相比,顶层峰值位移、均方根位移最大可分别降低18.0、32.9%,且RIDTMD的调谐质量比TMD减少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调谐减震 惯容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振动形式下超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弹性效应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超 全涌 +2 位作者 张正维 姚博 傅国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5,共7页
相比于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强迫振动模型试验具有很强的参数可控性,是研究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效应的重要手段。然而,强迫振动装置的制造困难却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大涡模拟方法对超高层建筑的强迫振动模型的气动力及流场进... 相比于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强迫振动模型试验具有很强的参数可控性,是研究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效应的重要手段。然而,强迫振动装置的制造困难却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大涡模拟方法对超高层建筑的强迫振动模型的气动力及流场进行了模拟,并基于此研究了超高层建筑的气动弹性效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准确地模拟出超高层建筑强迫振动模型所受气动力及流场;当来流风速处于涡激共振风速区间时,横风向振幅的增加会显著加剧建筑侧面的旋涡脱落,使得其侧面风压及横风向气动力系数均方根值显著增大,而当折减风速远离涡激共振风速时,横风向振动对建筑横风向气动力基本没有影响;振幅和折减风速的变化对建筑的横风向气动刚度和气动阻尼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超高层建筑 强迫振动 气动弹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磊 尹伊 +2 位作者 陈凯 唐意 郝玮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为了研究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的静力和动力风荷载,开展了一系列刚性测压模型和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刚性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弹模型风致位移。对于静力风荷载,分析了体型系数和静风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 为了研究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的静力和动力风荷载,开展了一系列刚性测压模型和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刚性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弹模型风致位移。对于静力风荷载,分析了体型系数和静风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对于动力风荷载,分析了横风向荷载功率谱和均方根基底弯矩,建立了横风向广义风荷载功率谱和归一化均方根基底弯矩系数的经验公式。最后,基于多自由度气弹模型的风致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经验公式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六边形断面 风荷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空腹夹层板结构创新与实践最新进展
5
作者 陈红鸟 杨瑛 +4 位作者 田鹏刚 周正荣 陈靖 魏艳辉 马克俭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刚度,其整体力学特性介于密肋井字楼盖与空腹网架之间。系统回顾了空腹夹层板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结构的组成和分类,总结了该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点,归纳了现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与技术规程、结构优势及工程应用案例,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工程实践进展;最后,对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大跨度灵活划分空间、节约层高、降低结构自重、节省建筑用材、空腹可穿越管线等诸多优势,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际工程应用面积已达300余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理论及实践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多高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可节约土地资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空腹夹层板 大跨度结构 多高层建筑 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辅助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最佳停靠策略研究
6
作者 马剑 宋丹丹 +3 位作者 陈娟 李若愚 何姗姗 王巧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7-1066,共10页
突发事件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人员安全性。使用电梯辅助疏散可提高疏散效率。构建高层建筑电梯辅助疏散模型,开展楼层总数、每层人数和电梯参数变化场景下的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电梯最佳停靠层,揭示相关因素对电梯停靠策... 突发事件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人员安全性。使用电梯辅助疏散可提高疏散效率。构建高层建筑电梯辅助疏散模型,开展楼层总数、每层人数和电梯参数变化场景下的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电梯最佳停靠层,揭示相关因素对电梯停靠策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任一乘梯概率均存在一个使得协同疏散时间最短的电梯最佳停靠层,最佳的电梯疏散人数占比应在12%~14%;楼层总数为15层和25层时,楼层人数增加至100人/层后最佳停靠层发生变化,楼层总数为20层和30层时,最佳停靠层发生变化的临界人数为70人/层;楼层数量≥6层时,采用电梯最佳停靠层能提高人员疏散效率,增大电梯速度和提高载客量可降低最佳停靠层的位置。研究可以为高层建筑疏散组织和应急预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层建筑 人员疏散 电梯 疏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缅甸7.9级地震救援中绳索救援技术实战应用
7
作者 曲旻皓 王墨 +7 位作者 高杨 景鹏旭 左家军 张帅 韩珂 谢鹏 岳馨 曲大帅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6年第1期34-42,共9页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发生后,中国多支救援力量参与救援并取得显著成效。以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的实战救援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该公寓叠饼式坍塌后的救援过程,重点分析了针对营救3名被困人员(尤其是1名6个月孕妇)所...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发生后,中国多支救援力量参与救援并取得显著成效。以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的实战救援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该公寓叠饼式坍塌后的救援过程,重点分析了针对营救3名被困人员(尤其是1名6个月孕妇)所采用的绳索救援技术,包括绳索救援方案制定、垂直提拉与斜向转运系统的构建及操作等。同时,对中国救援队回国后以该案例为基础开展的测评演练进行了介绍,对比了实战与演练中绳索救援技术在提拉能力、高锚点设置、绳桥收紧方式及限位保护导致的坠落系数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复杂地震废墟环境下的绳索救援提供实践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救援队 缅甸7.9级地震 高层建筑 叠饼式坍塌 倒坍建筑物搜救 绳索救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矿区高层建筑爆破振动响应特征研究
8
作者 高峰 常旭 +3 位作者 王连生 杨潘磊 谢金熹 王文锋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48,共10页
为研究梅山铁矿生产作业中爆破振动对周边高层建筑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测与仿真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高层建筑对远距离、大药量的爆破振动的响应特征。研究发现,高层建筑最大振速出现在高程H=30 m(即建筑物的11层)处,且未表现出整... 为研究梅山铁矿生产作业中爆破振动对周边高层建筑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测与仿真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高层建筑对远距离、大药量的爆破振动的响应特征。研究发现,高层建筑最大振速出现在高程H=30 m(即建筑物的11层)处,且未表现出整体爆破振动放大现象,但在顶层出现了局部放大效应。此外,垂向振动对合振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在减振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垂向振速的控制。利用Midas GTS NX对爆破振动波在建筑物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现场实测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仿真模拟方法为高层建筑的爆破振动响应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高层建筑 仿真模拟 局部放大效应 城市矿山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洞试验的海峡两岸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安全性评估
9
作者 董锐 梁斯宇 +3 位作者 王琳凯 邱凌煜 罗元隆 刘国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6,共11页
为明确海峡两岸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的合理取值,对两岸标准中的风荷载分布和基底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刚体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顺风向风荷载取值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随着结构高宽比的增大和地面粗糙度的减小,两岸规范给... 为明确海峡两岸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的合理取值,对两岸标准中的风荷载分布和基底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刚体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顺风向风荷载取值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随着结构高宽比的增大和地面粗糙度的减小,两岸规范给出的结构顺风向风荷载均逐渐增大,且中国台湾地区规范计算值的增速要快于中国内地规范;高宽比越大、地面粗糙度越小,中国台湾地区规范给出的风荷载计算值相对越大;随着结构高宽比的增大,中国台湾地区规范的阵风反应因子逐渐增大,而中国内地规范的等效风振系数基本不变,结构动力放大系数取值方法不同是造成两岸标准中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区别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台湾地区规范A、B、C类风场,风洞试验获得的顺风向风荷载分布形状与中国台湾地区规范大致相同,而与中国内地规范存在较大区别;以风洞试验获得结构顺风向基底响应极值为检验标准,中国台湾地区规范值相对误差的离散程度明显大于中国内地规范,当结构高宽比越小时,中国内地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对更安全,当结构高宽比较大时,中国台湾地区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对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台湾海峡 高层建筑 规范 顺风向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和SNA的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
10
作者 武乾 杨建宏 徐树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6,178,共10页
高层住宅火灾安全防控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从系统层面确定其风险耦合形式及关键风险因素对提升我国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并提出防控策略,通过收集2015~2023年我国发生的162起高层住宅火灾... 高层住宅火灾安全防控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从系统层面确定其风险耦合形式及关键风险因素对提升我国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并提出防控策略,通过收集2015~2023年我国发生的162起高层住宅火灾较大事故案例,结合专家访谈和已有的事故致因分类模型,将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分为5类一级风险因素和26个二级风险因素;基于N-K模型求解出风险因素耦合值,将风险耦合形式量化并进行耦合致险性评价;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可视化风险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分析其中心度和可达性,挖掘出风险因素的发展态势和诱发其他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结合N-K和SNA对各风险节点的出度进行修正,确定高层住宅火灾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多风险因素耦合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火灾事故的起因在较大程度上是居民方的原因,开发商、物业、社区、监管单位四方的风险易使灾情扩大、程度升级;防控开发商-监管单位两风险因素耦合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开发商、社区、监管单位风险因素的出现易连通各风险节点,引发耦合效应;从开发商、物业、社区及监管单位角度出发进行防控是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层住宅 火灾事故 N-K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风险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建筑人群疏散路径规划
11
作者 王禹萌 王波 +1 位作者 陈旭亮 官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0,共6页
为提升人群疏散效率,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根据结构动力方程与地震能量响应函数,结合楼层加速度的傅里叶幅度谱,提取地震频率成分,自助聚合地震频率成分特征,生成若干决策树组建随机森林,比较... 为提升人群疏散效率,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根据结构动力方程与地震能量响应函数,结合楼层加速度的傅里叶幅度谱,提取地震频率成分,自助聚合地震频率成分特征,生成若干决策树组建随机森林,比较每棵决策树相对的地震频率成分特征贡献值;融合蚁群算法和元胞自动机,构建基于六边形栅格的地图模型,创建1种基于蚁群-元胞算法改进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解析障碍物位置信息,根据贡献值标记并避开存在障碍物的路径,引入分段更新规则,筛选最优路径作为解决方案,获得最优疏散人群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全面表征震中环境的障碍物几何特征,适应多种场景模式,疏散路线合理,且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方法的疏散路线最短,人群运动流畅,显著提升高层建筑内人群疏散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可有效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工具,对减少地震产生的人员伤亡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地震灾区 高层建筑 疏散路径规划 蚁群-元胞算法改进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非高斯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家辉 陈水福 刘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本文对深宽比为1/9~9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建筑表面风压的三阶和四阶统计矩分布特性,对高层建筑各立面风压进行高斯与非高斯分布的分区;研... 为探究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本文对深宽比为1/9~9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建筑表面风压的三阶和四阶统计矩分布特性,对高层建筑各立面风压进行高斯与非高斯分布的分区;研究了风压的空间相关系数与非高斯性强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建筑侧风面平均再附长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建筑侧风面上,脉动风压服从高斯还是非高斯分布取决于测点到迎风前缘的距离;除了以往文献指出的迎风面角部、侧风面分离区和背风面风压呈现非高斯性外,再附区后面的风压也呈现出高度的非高斯性;本文提出的相关系数法在计算平均再附长度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获得了矩形高层建筑侧风面的平均再附长度沿高度的变化呈抛物线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高层建筑 非高斯特性 风洞试验 相关系数 平均再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层结下高层建筑物对污染物弥散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李集勋 赵金熔 +5 位作者 韩腾校 郭栋鹏 杨改强 张俊芳 李云鹏 姚仁太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5,共14页
采用k-ε高雷诺数湍流模型模拟了稳定层结不同理查森数(Ri_(b))下1∶1∶2(长∶宽∶高)高层建筑物对流场结构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层结对建筑物周围的流场结构有显著的影响,随着Ri_(b)增大,建筑物迎风侧静驻点位置逐渐向顶... 采用k-ε高雷诺数湍流模型模拟了稳定层结不同理查森数(Ri_(b))下1∶1∶2(长∶宽∶高)高层建筑物对流场结构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层结对建筑物周围的流场结构有显著的影响,随着Ri_(b)增大,建筑物迎风侧静驻点位置逐渐向顶部移动,建筑物顶部回流区逐渐后移,建筑物背风侧回流区的长度先增大后减小,漩涡位置逐渐向建筑物上方移动;建筑物周围的高归一化湍流动能(TKE/u_(H)^(2))区域主要分布于建筑物顶部和下风向回流区域,随着Ri_(b)的增加,建筑物顶部和尾流区内TKE/u_(H)^(2)减小;随着Ri_(b)的增大,地面污染物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下风向烟羽高度逐渐减小,烟羽中心浓度最大值的高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稳定层结 高层建筑物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的悬挑式脚手架周边风荷载特性
14
作者 王佳盈 王峰 +1 位作者 陈鑫明 马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2-497,504,共7页
以某高层建筑悬挑式施工脚手架为研究对象,用实测方法研究脚手架周边风场与表面荷载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极值风速的分布规律影响来流湍流度;同一建筑面的各风压测点测得的风压存在明显相关性.随着样本时距的增大,两个风压测点的风压数... 以某高层建筑悬挑式施工脚手架为研究对象,用实测方法研究脚手架周边风场与表面荷载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极值风速的分布规律影响来流湍流度;同一建筑面的各风压测点测得的风压存在明显相关性.随着样本时距的增大,两个风压测点的风压数据具有更大的相关性.Simiu谱和Kaimal谱能够较好地拟合实测脉动风压谱的高频部分,Simiu谱的拟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实测 脚手架 风环境 风压特性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吊顶内钢结构新型防火保护设计方案
15
作者 张丽 龚伦伦 程旭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0-935,共6页
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无法完全按照规范对钢结构进行防火保护的特殊场景,需要采取一些替代的防火保护设计方案。本文针对超高层建筑吊顶受限空间内的钢结构防火问题,提出利用“防火板+防火涂料”进行防火保护的设计方案,并基... 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无法完全按照规范对钢结构进行防火保护的特殊场景,需要采取一些替代的防火保护设计方案。本文针对超高层建筑吊顶受限空间内的钢结构防火问题,提出利用“防火板+防火涂料”进行防火保护的设计方案,并基于耐火试验炉和实体火对该复合结构防火隔热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钢结构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在5 mm厚防火涂料基础上加装20 mm厚防火板,其阻火隔热效果优于20 mm防火涂料,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耐火极限要求。研究成果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防火保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钢结构 防火保护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电梯辅助人员疏散调度策略研究
16
作者 王巧 宋丹丹 +3 位作者 何姗姗 陈娟 王金伟 马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0-2329,共10页
突发火灾情况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困难,使用电梯辅助疏散的策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为研究最优电梯调度策略,构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梯调度策略优化模型。首先,考虑电梯停靠次数与往返疏散次数对疏散时间的影响,构造深度强化学习奖励... 突发火灾情况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困难,使用电梯辅助疏散的策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为研究最优电梯调度策略,构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梯调度策略优化模型。首先,考虑电梯停靠次数与往返疏散次数对疏散时间的影响,构造深度强化学习奖励函数和优化目标函数;然后,构建高层建筑电梯辅助疏散仿真模型,开展不同疏散楼层、人员数量、电梯容量条件下的模拟计算,训练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获取电梯调度的价值优先策略;最后,对比分析传统的人数优先、顶层优先、时间优先与提出的价值优先电梯调度策略。结果表明:乘梯比例影响高层建筑整体疏散时间,在相同乘梯比例下,采用价值优先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疏散效率;顶层优先、人数优先、时间优先策略中楼梯疏散时间大于电梯疏散时间,而价值优先策略中电梯、楼梯疏散时间相近,整体疏散时间最短。研究可为高层建筑电梯辅助疏散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高层疏散 电梯 调度策略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足迹和相位信息的SAR高层建筑三维重建
17
作者 刘宁 李芳芳 +1 位作者 李新武 洪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9-1486,共18页
针对城区高层建筑形式多样、分布密集导致的相邻建筑区分和叠掩区长度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足迹和相位信息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高层建筑三维重建方法。引入外部足迹信息与二次散射亮线配准,得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上完整、准确... 针对城区高层建筑形式多样、分布密集导致的相邻建筑区分和叠掩区长度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足迹和相位信息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高层建筑三维重建方法。引入外部足迹信息与二次散射亮线配准,得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上完整、准确的建筑足迹,实现复杂情况下的相邻高层建筑区分。基于建筑足迹与干涉相位、足迹方向与干涉条纹方向的关系,准确提取各足迹边叠掩区长度,获得建筑高度。最后,提取足迹缺失的高层建筑参数。根据各建筑足迹和高度实现高层建筑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高层建筑三维重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足迹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 高层建筑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超高层建筑非法入侵情景推演方法
18
作者 胡今鸣 胡啸峰 +2 位作者 石磊 石拓 滕腾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8,共11页
为计算超高层建筑潜在非法入侵者的“最优”入侵路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情景推演方法。该方法将建筑公共走廊抽象为拓扑结构,利用贝叶斯网络计算入侵者通过每个拓扑节点的概率,结合强化学习算法获得外部人员的最优入侵路径,... 为计算超高层建筑潜在非法入侵者的“最优”入侵路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情景推演方法。该方法将建筑公共走廊抽象为拓扑结构,利用贝叶斯网络计算入侵者通过每个拓扑节点的概率,结合强化学习算法获得外部人员的最优入侵路径,为超高层建筑非法入侵的高效防范提供精准依据。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北京市CBD地区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将入侵终点设置为顶层,设计了3种不同的入侵情景。情景推演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下(未进行任何优化措施),SARSA模型的训练性能最佳。优化安防系统后发现,在建筑内的层间节点增加安防系统投入最有效。该优化情景下,安防系统投入与风险值的非线性拟合结果显示,随着安防系统投入的增加,入侵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入侵 情景推演 超高层建筑 强化学习 贝叶斯网络 安防系统 SARSA模型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植对高层建筑风压非高斯特性影响分析
19
作者 王胜德 沈炼 +3 位作者 韩艳 邓舒文 罗颖 潘小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7,共9页
第四代建筑的阳台上覆盖了大量绿植,其气动外形发生明显改变,来流受到绿植的扰动使得建筑表面风压变化更复杂。为探究绿植对高层建筑风压非高斯特性的影响,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对不同覆植面积下建筑外立面极值风压和标准化风压系数的... 第四代建筑的阳台上覆盖了大量绿植,其气动外形发生明显改变,来流受到绿植的扰动使得建筑表面风压变化更复杂。为探究绿植对高层建筑风压非高斯特性的影响,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对不同覆植面积下建筑外立面极值风压和标准化风压系数的概率分布进行分析,给出了非高斯风压的经验判断标准和分布特征,揭示了绿植对建筑外立面极值风压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绿植的存在改变了来流在建筑迎风面分离点位置,使得边缘测点由非高斯性转化为高斯性,侧风面风压均表现出非高斯性,受绿植影响较小;窄面上的极值风压受绿植影响较小,而布置在相对较宽外立面上的绿植对该区域流场影响更大,不同绿化率作用下极值风压降低作用更明显;绿植对建筑极值风压的降低作用随覆植面积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覆植面积为13.5%时风荷载降低作用最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结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非高斯特性 峰值因子 极值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超高层建筑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功率谱的精细化试验研究
20
作者 陈禹儒 胡晓琦 +1 位作者 谢壮宁 余先锋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4,共11页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中横风力相关计算公式适用深宽比范围较小,实际工程中的大深宽比建筑沿用现行荷载规范则会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并结合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核查所有风场模拟结果并对B、D两类地貌风场重新进行高质量的模拟,进而对3种...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中横风力相关计算公式适用深宽比范围较小,实际工程中的大深宽比建筑沿用现行荷载规范则会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并结合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核查所有风场模拟结果并对B、D两类地貌风场重新进行高质量的模拟,进而对3种不同高度和7种不同矩形截面尺寸的系列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高频天平测力风洞试验研究,由获的结构基底气动力数据拟合得到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均方根系数以及无量纲功率谱经验公式。该系列公式适用于深宽比为0.5~5的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与相对更为简洁的公式形式,并在一定的建筑高度变化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已有文献结果相比,该文试验风场更接近现行荷载规范的标准风场,所得到的拟合公式更能真实反映现行荷载规范各类地貌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横风力的实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荷载 风洞试验 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 公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