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仁怀市主要河流健康评价
1
作者 何浩宇 王芳 +10 位作者 龙茂源 张书海 周岳兵 丁献桃 甘雷 王桢璐 项涛 居涛 石磊 安苗 董响红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搭建了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integrated biotic index, B-IBI)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共记录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175个,隶属于5门10纲22目75科,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236.50个·m-2和168.07 g·m-2;9条河流的健康情况中,1条为优秀,1条为良好,3条为中等,其余4条为较差,无很差;28个采样点中,2个为优秀,5个为良好,7个为中等,7个为较差,7个为很差。综上,所构建的B-IBI评价体系指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整体健康状况不佳,建议在未来采取适宜的管理及修复措施以使其恢复至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群落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长江流域 仁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4
2
作者 孔凡青 崔文彦 周绪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0-555,共6页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erance Value,TV)看,TV≤3的敏感类群所占百分比为13.2%,TV≥7的耐污类群所占百分比为44.7%。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种分别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德永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tokunagai)和云集多足摇蚊(Polypedilum nubifer),分别为46.7%、40.0%和36.7%,3个物种均为耐污值较高的种类。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方法评价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状况。通过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确定永定河水系生态状况评价B-IBI的核心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摇蚊分类单元数和BI指数(Botic Index)3个指标。根据比值法,以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根据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即B-IBI>2.13为健康,1.60~2.13为亚健康,1.06~1.60为一般,0.53~1.06为较差,0~0.53为极差。B-IBI评价结果显示,永定河水系6.7%河段处于健康状态,23.3%河段处于亚健康状态,36.7%河段处于一般状态,20.0%河段处于较差和13.3%处于极差状态。除官厅水库坝上和宁车沽闸下外,其余样点的底栖动物完整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明永定河水系水体的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水系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健康评价 b-ib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BI的东江下游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卓荦 胡和平 王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38,共7页
底栖动物群落变化能敏感地反映出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情况,常用于水生态健康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东江下游地区河流的底栖动物,首次构建了该地区受损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B-IBI)评价体系,并探究影响河流水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参照位... 底栖动物群落变化能敏感地反映出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情况,常用于水生态健康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东江下游地区河流的底栖动物,首次构建了该地区受损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B-IBI)评价体系,并探究影响河流水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参照位点B-IBI在2.23~3.53之间,处于优或良状态;受损河流B-IBI在0.04~2.61之间,大部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较差和很差状态的占比为45%。B-IBI与溶解氧、COD_(Cr)、BOD5、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密切相关,水体受污染是导致河流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河流周边高强度开发建设也会给底栖动物尤其是水生昆虫类群造成负面影响。在感潮河段进行B-IBI评价时,建议选择有针对性的候选参数构建评价体系以及确定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水生态健康评价 东江下游 底栖动物 b-i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东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1
4
作者 付岚 江源 +1 位作者 刘琦 侯兆疆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2-1511,共10页
为系统评价中国华南地区东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基于96个大型底栖动物样点(16个参照点和80个受损点)数据,对24个底栖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 为系统评价中国华南地区东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基于96个大型底栖动物样点(16个参照点和80个受损点)数据,对24个底栖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数、双翅目分类单元数、寡毛类个体百分比、撕食者个体百分比、BMWP分数、ASPT分数构成东江流域的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B-IBI值,并依据B-IBI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建立健康评价标准:B-IBI>4.78为极好,3.04<B-IBI≤4.78为好,2.17<B-IBI≤3.04为一般,1.80<B-IBI≤2.17为差,B-IBI≤1.80为极差。评价结果表明,96个采样点中4个为"极好";17个为"好";21个为"一般";24个为"差";30个为"极差"。综合来看,整个流域B-IBI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异规律性较强,"极好"和"好"样点主要分布在中上游山地源头溪流和支流;"一般"级别样点在全流域均有分布;"差"和"极差"样点主要集中在下游高度城市化的平原区及河网区。健康等级差异变化基本呈现为由源头溪流类型—山地丘陵过渡类型—平原河流类型逐渐变差的趋势特征。B-IBI值与坡度呈线性相关关系(R^2=0.22,P=0.000 5);与海拔(R^2=0.36,P=0.007)、城市覆盖比(R^2=0.23,P=0.000 7)、森林覆盖比(R^2=0.27,P=0.000 6)呈指数相关关系。B-IBI适用性较好,可作为东江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为东江流域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 健康评价 大型底栖动物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BI在东江河流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盛萧 黄小追 +2 位作者 徐海升 邓培雁 王旭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60,共9页
基于东江流域24个采样点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采用比值法统一筛选出的核心参数的量纲,将各个参数累加得到B-IBI值.以参照点B-IBI值的25%分位数为健康基准值,小于25%分位数值的进行4等分,划分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标... 基于东江流域24个采样点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采用比值法统一筛选出的核心参数的量纲,将各个参数累加得到B-IBI值.以参照点B-IBI值的25%分位数为健康基准值,小于25%分位数值的进行4等分,划分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标准:B-IBI≥3.87为健康;2.90≤B-IBI<3.87为亚健康;1.93≤B-IBI<2.90为一般;0.97≤B-IBI<1.93为差;B-IBI<0.97为极差.运用构建的B-IBI对东江流域的主要干支流进行健康评估,结果显示,全流域24个样点中达到"健康"和"亚健康"水平的占29.2%,"一般"占29.2%,"差"和"极差"占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 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东江 河流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不同水土流失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侯湘然 潘保柱 +3 位作者 侯易明 胡恩 贺瑶 冯治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5,I0026-I0037,共24页
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于2021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无定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其6条支流和流域内的3个淤地坝开展水生态系统调查,旨在厘清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特... 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于2021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无定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其6条支流和流域内的3个淤地坝开展水生态系统调查,旨在厘清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并开展健康评价。无定河流域春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05种,平均密度为18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760 g/m^(2),秋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7种,平均密度为9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454 g/m^(2)。通过对两季度研究区域内底栖动物27个生物参数开展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对全流域40个样点(6个参照点和34个受损点)进行B-IBI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较好,40个样点中春季有19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秋季有23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其中无定河上、中游干支流大都以健康和亚健康为主,无定河下游干支流以及3个淤地坝水体健康状况较差。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完整性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无定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水土流失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达里湖健康评价
7
作者 李秀娟 孙标 史小红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了研究达里湖健康状况,2021年8月设置7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基于此,构建了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总计发现6属(种)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隶属2门3目5科。筛选出敏感类群评... 为了研究达里湖健康状况,2021年8月设置7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基于此,构建了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总计发现6属(种)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隶属2门3目5科。筛选出敏感类群评价指数(BMWP指数)和科级耐污指数(FBI指数)2个核心参数组成的达里湖BIBI指标体系。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为0.83,对照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赋分标准赋分值为74.45,2021年达里湖整体健康状况为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达里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上海市河流健康 被引量:37
8
作者 熊春晖 张瑞雷 +3 位作者 徐玉萍 张玮 陈萍萍 王丽卿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7-1078,共12页
据2011-2013年对上海市31条河流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对31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以及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确定构建上海市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4个参数:(寡毛类动物+蛭纲)数量百分比、耐污类群分类单元数、双翅目数... 据2011-2013年对上海市31条河流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对31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以及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确定构建上海市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4个参数:(寡毛类动物+蛭纲)数量百分比、耐污类群分类单元数、双翅目数量百分比和集食者分类单元数百分比.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将各个生物参数分值加和得到上海市河流B-IBI值.利用构建的B-IBI对上海市31条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1条河流中,有4条河流处于健康状态,8条河流处于亚健康状态,9条河流处于一般状态,8条河流处于较差状态,2条河流处于极差状态;远郊河流健康状态最好,近郊次之,市区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 城市河流 健康评价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太湖生态健康 被引量:62
9
作者 蔡琨 张杰 +3 位作者 徐兆安 吴东浩 张咏 王备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2,共9页
依据2010年春季至2012年秋季,太湖32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环境变量共11次的季节性调查结果,采用干扰程度最小系统法定义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参照系统,提出了确定参照系统的4个基本条件,进而按非湖心区和湖心区两个生态区分别构... 依据2010年春季至2012年秋季,太湖32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环境变量共11次的季节性调查结果,采用干扰程度最小系统法定义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参照系统,提出了确定参照系统的4个基本条件,进而按非湖心区和湖心区两个生态区分别构建太湖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LTB-IBI).通过对候选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分析、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和参数间的冗余分析,获得了非湖心区LTB-IBI的4个构成指数:总分类单元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前3位优势单元%和BMWP指数,以及湖心区LTB-IBI的5个构成指数:总分类单元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甲壳+软体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单元%和BMWP指数.采用比值法统一构成指数量纲,分别构建了非湖心区和湖心区LTBIBI指数,评价太湖水生态健康的等级.2010-2012年,太湖生态健康总体上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影响太湖底栖动物完整性的重要环境变量是水体中的氮含量.研究表明,连续观察数据可较大程度上提高太湖LTB-IBI指数的可靠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西苕溪土地利用变化对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吴璟 杨莲芳 +2 位作者 姜小三 李强 王备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83-1191,共9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溪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溪流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完整性是诊断溪流生物学状况和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目的是研究西苕溪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B-IBI)的影响。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溪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溪流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完整性是诊断溪流生物学状况和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目的是研究西苕溪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B-IBI)的影响。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模型计算了62个样点上游3种空间尺度下(亚流域、沿岸和局部)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表明,耕地,民居和竹园在流域中的百分比与B-IBI负相关,耕地百分比对B-IBI的影响在亚流域(r=-0.527,p<0.001),河岸(r=-0.665,p<0.001)和局部(r=-0.696,p<0.001)尺度上均显著。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百分比与B-IBI正相关。阔叶林百分比在亚流域(r=0.333,p<0.001),河岸(r=0.589,p<0.001)和局部尺度(r=0.618,p<0.001)与B-IBI显著相关。而针叶林百分比仅在亚流域尺度(r=0.366,p<0.001)与B-IBI显著相关。在研究流域内耕地百分比小于50%的情况下,B-IBI并非随着耕地百分比的增长而线性下降,而是在达到一定阀值后(亚流域尺度,27%;河岸尺度,57%;局部尺度,59%)耕地的影响逐渐趋缓。在耕地百分比小于阀值前,B-IBI在局部尺度上与耕地百分比的增长的关系最强(r=-0.808,p<0.001,n=46)。建议在沿岸区增加阔叶林,针叶林与混交林的占有率,或者建立耕地与溪流间的林地缓冲带,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西苕溪生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土地利用 流域 西苕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1
11
作者 游清徽 刘玲玲 +5 位作者 方娜 阳文静 张华 李菊媛 吴燕平 齐述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631-6641,共11页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对于掌握湿地的健康状况、理解人类活动干扰对其影响及实施生态预警等有重要意义。鄱阳湖对于维持其流域甚至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目前尚未建立起其较完善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对于掌握湿地的健康状况、理解人类活动干扰对其影响及实施生态预警等有重要意义。鄱阳湖对于维持其流域甚至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目前尚未建立起其较完善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based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是广泛应用的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基于30个采样点(7个参照点,23个受损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数据,构建鄱阳湖湿地的B-IBI指数,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非常健康、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健康等级标准,据此评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1)基于B-IBI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为一般;(2)就采样点B-IBI分值而言,呈现出西部健康状况优于东部的格局,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状况较好,而工业区、城镇、农田及河流入湖口附近状况较差;(3)B-IBI指数与前期构建的景观发展强度指数(LDI)、栖息地环境质量指数(QHEI)以及植被完整性指数(V-IBI)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基于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本研究构建的B-IBI指数能为鄱阳湖湿地的生态健康评价和监测提供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鄱阳湖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新疆额尔齐斯河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军 周琼 +3 位作者 谢从新 李红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蔡林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6,共8页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点,进行4次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从23个候选生物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额尔齐斯河B-IBI评价体系的参数,主要包括总分类单元数、EPT(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和黏附者个体相对丰度.以参照点B-IBI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来确定B-IBI的评价等级:B-IBI>2.04为极好,1.53<B-IBI≤2.04为好,1.02<B-IBI≤1.53为一般,0.51<B-IBI≤1.02为差,B-IBI≤0.51为极差.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处于健康状况极好或好的状态,3个采样点健康状况一般,1个采样点健康状况较差;各采样点B-IBI在不同月份变化各异.整体来看,额尔齐斯河的水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局部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基于B-IBI的健康评价结果与其他生物指数〔Chandler计分制生物指数、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分数系统分值〕评价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构建的B-IBI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额尔齐斯河的健康状况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作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额尔齐斯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被引量:28
13
作者 苏玉 曹晓峰 黄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8,共8页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健康状况.根据滇池流域38个样点(9个参照点,29个干扰点)于2009年丰水期和2010年平水期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19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Spearma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健康状况.根据滇池流域38个样点(9个参照点,29个干扰点)于2009年丰水期和2010年平水期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19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Spearma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滇池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指数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集食者%、捕食者%和耐污类群%.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各个生物参数的值,并将所得的值相加即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B-IBI指数值的25%分位数确定健康等级标准,并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进行四等分,即得到滇池流域底栖动物完整性的评价标准,B-IBI>1.62为健康,1.03~1.62为亚健康,0.31~1.03为一般,0.10~0.31为较差,<0.10为极差.评价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的38个样点中,16个为健康,5个为亚健康,6个为一般,6个为较差,5个为极差.B-IBI值与硝态氮和水温有较大的负相关关系,与其他理化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底栖动物 b-ibi指数 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及其适用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瑜 李黎 +3 位作者 林岿璇 朱延忠 夏阳 刘录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30,共11页
利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状态,对于水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型底栖动物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松花江主要干支流设定37个采样点,分别于2016年6、9月进行环境因子... 利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状态,对于水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型底栖动物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松花江主要干支流设定37个采样点,分别于2016年6、9月进行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最终从28个候选参数中确定了种类总数、摇蚊种类数、敏感种百分比、Hilsenhoff指数、Marglef指数作为核心参数构建B-IBI。通过0~10赋分法,计算得到了松花江流域全部采样点的生物完整性评价得分。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内60%区域生物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B-IBI能够综合反映松花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生境质量、理化水质等,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松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济南市水生态健康状况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欣 徐宗学 +3 位作者 刘麟菲 窦同文 赵长森 王博涵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3-130,141,共9页
基于2014年5—6月对济南市4个生态区中48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环境调查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干扰程度最小原则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参照系统,按河流型和水库型样点分别构建IBI指数。通过对28个候选生物参数进行判... 基于2014年5—6月对济南市4个生态区中48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环境调查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干扰程度最小原则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参照系统,按河流型和水库型样点分别构建IBI指数。通过对28个候选生物参数进行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河流型B-IBI的4个构成指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个体百分比、BI指数、BWMP指数,以及水库型B-IBI的3个构成指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数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分别构建了河流型和水库型B-IBI指数,利用其B-IBI值对济南市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流型36个样点中各有7个处于极差和较差状态,11个为一般,8个为亚健康,3个为健康。12个水库样点中有1个为健康,6个为亚健康,4个为一般,1个为极差;黄河区健康状态最好,城区最差。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重要环境变量是水体中氮含量和城建用地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 水库 健康评价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在漳河上游水生态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崔文彦 孟宪智 +1 位作者 张世禄 孔凡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为了解漳河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5年非汛期和汛期对漳河上游的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根据所调查站点的水质和人为扰动情况,将布设的12个站点分为参照点(4个)和受损点(8个)。使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对漳河上游水生... 为了解漳河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5年非汛期和汛期对漳河上游的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根据所调查站点的水质和人为扰动情况,将布设的12个站点分为参照点(4个)和受损点(8个)。使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对漳河上游水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对4个类型的18个候选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以及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筛选出构建漳河上游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4个核心参数,分别为总分类单元数、(甲壳类+软体类)单元百分比、耐污分类单元数百分比和捕食者百分比。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获得漳河上游12个站点的B-IBI值。结果表明,漳河上游的12个站点中,5个站点为健康或亚健康状态,3个站点为一般状态,4个站点为较差或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河上游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完整性 水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镇 张岩 +1 位作者 袁建平 卢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6-101,共6页
现从河流健康的内涵出发,回顾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生物监测工具在河流健康评价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方... 现从河流健康的内涵出发,回顾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生物监测工具在河流健康评价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展望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发展趋势,力求为我国河流健康评价工作提供借鉴,以便能够更好的进行流域管理和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单一生物指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评估参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符河生态修复目标及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红珍 贾金生 +2 位作者 王芳 殷峻暹 傅小城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6期53-58,共6页
分析济南市玉符河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样点调查方法,寻找玉符河生态水文规律,提出玉符河生态修复的目标和方案,建议在玉符河生态恢复过程中进行长期的水文与生物监测,注重本底资料的完善与积累,以便为我国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玉符河 生态修复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水文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潭江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及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宏伟 邢清朝 +2 位作者 李开明 王慧 赵文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4-148,共5页
2011年3月和7月调查了潭江各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以多样性为评价指标,评估水质状况,并建立了潭江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潭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底栖动物共计29种.经过指标筛选,建立了适合潭江的B-IBI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多样性指数、... 2011年3月和7月调查了潭江各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以多样性为评价指标,评估水质状况,并建立了潭江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潭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底栖动物共计29种.经过指标筛选,建立了适合潭江的B-IBI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多样性指数、种类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螺类占软体动物百分比.完整性评级结果与样点污染情况及生境有关.完整性评级为高、好、适度、差和恶化的样点分别为5个、3个、4个、5个和3个.夏季潭江健康状况要好于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潭江 底栖动物 完整性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在于桥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涛 李强 +2 位作者 张凯 谢玲玲 廉铁辉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979-1984,共6页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于桥水库健康状况,2014年8月根据于桥水库10个样点(4个参照点,6个受损点)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20个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于桥水库底栖动物完整性的指...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于桥水库健康状况,2014年8月根据于桥水库10个样点(4个参照点,6个受损点)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20个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于桥水库底栖动物完整性的指数为选取总分类单元,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的个体相对丰度,前三位优势分类单元的个体相对丰度,摇蚊个体相对丰度。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各个生物指标的值,并将所得的值相加即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BIBI指数值的25%分位数确定健康等级标准,并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进行四等分,即得到于桥水库底栖动物完整性的评价标准。BIBI〉4.70为健康,4.35~4.70为亚健康,3.54~4.35为一般,2.58~3.54为较差,〈2.58为极差。结果表明,水库总体BIBI值为3.71,赋分值78.9,属于一般水平。结合对水库的综合生物污染指数评价比较发现,当参评水域缺少无干扰的参考点时,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标来评价该水域水质健康程度时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对于水库总体健康水平的评估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水质评价 于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