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郭吉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血液透析(HD)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伴慢性HFrEF的H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HD及基础用药治疗,同时,对照组联合贝那普...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血液透析(HD)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伴慢性HFrEF的H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HD及基础用药治疗,同时,对照组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研究组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两组持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钾水平。结果 (1)组内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3、6个月的LVEF升高, LVEDD和NT-proBNP下降(P<0.05);与本组治疗3个月比较,对照组治疗6个月的LVEF、LVEDD、NT-proBNP无差异(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治疗3、6个月的LVEF升高, LVEDD和NT-proBNP下降(P<0.05);与本组治疗3个月比较,研究组治疗6个月的LVEF、LVEDD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的NT-proBNP下降(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3、6个月的LVEF(47.63±5.03)%、(48.17±5.16)%高于对照组的(41.79±4.19)%、(42.28±4.37)%, LVEDD(52.63±3.81)、(51.02±3.49)mm小于对照组的(56.47±4.01)、(55.72±4.13)mm,NT-pro BNP(17916.25±5126.40)、(13152.73±5093.37)pg/ml低于对照组的(24776.63±6609.51)、(23942.45±6393.51)pg/ml(P<0.05)。(2)组内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6个月后血钾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2、4、6个月后,两组血钾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用于伴慢性HFrEF的HD患者的心力衰竭治疗,且疗效优于贝那普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贝那普利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灌胃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史伟佳 任琳琳 曹延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连接蛋白(Cx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干预组,糖尿病组及干预组予以STZ 65 mg/kg一次性左下腹注射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予以相同剂量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腹腔注...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连接蛋白(Cx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干预组,糖尿病组及干预组予以STZ 65 mg/kg一次性左下腹注射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予以相同剂量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干预组予贝那普利10 mg/(kg·d)每日定时灌胃,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治疗8周,测量各组体质量,采用酶电解层析法检测空腹血糖,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分别应用肌氨酸氧化酶法、酶偶联速率法检测血肌酐、血尿素。8周后处死大鼠,应用SABC法观察连接蛋白Cx37、Cx40、Cx43在肾脏病理组织的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连接蛋白Cx37、Cx40、Cx43表达,RT-qRCR法检测Cx37、Cx40、Cx43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及干预组大鼠体质量较前明显下降,血糖较前明显升高(P均<0.05);干预组血尿素、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较糖尿病组均明显下降(P均<0.05)。糖尿病组Cx37、Cx43在出入球小动脉、近端肾小管分布明显减弱,干预组Cx37、Cx43在近端肾小管表达明显升高,糖尿病组可见Cx40在多处入球小动脉、致密斑分布明显减弱,干预组Cx40在致密斑分布增强。与糖尿病组比较,干预组Cx37、Cx40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Cx43表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37 C_(T)值在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且对照组Cx37 C_(T)值高于干预组(P均<0.05)。三组Cx40 C_(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Cx40 C_(T)值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Cx43 C_(T)值明显下降,干预组Cx43 C_(T)值明显上升,三组Cx43 C_(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贝那普利可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连接蛋白表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伤,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连接蛋白 贝那普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及TIMP-1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龚新惠 宋晓英 徐鑫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HFpEF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HFpEF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及治疗前后血清sST2水平、TIMP-1水平、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充盈速度与二尖瓣环最大速度比值(E/e′)、血流峰值速度比(E/A)]、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e′、E/A和MLHFQ的情绪变化、躯体状况及其他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6MWT则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HFpEF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sST2、TIMP-1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 沙库巴曲缬沙坦 贝那普利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毕美玲 杨彦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90-93,共4页
随着社会与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方面受到普遍的关注以及重视,二者分别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发挥降压效果的机制也各不相同... 随着社会与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方面受到普遍的关注以及重视,二者分别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发挥降压效果的机制也各不相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发挥互相协同的降压效果,使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单一药物应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本文综述近年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以及盐酸贝那普利片临床效果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贝那普利 降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及人体成分分析仪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5
作者 唐聪敏 闫荣 +2 位作者 李雪辉 丁文静 邢艳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评价动态血压监测仪及人体成分分析仪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组前停用既往所有降压药,洗脱期间,饮食方式不变。2周之后接受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监测并... 目的 评价动态血压监测仪及人体成分分析仪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组前停用既往所有降压药,洗脱期间,饮食方式不变。2周之后接受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监测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参数(白天、夜间、24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滑指数、人体成分[骨骼肌质量、脂肪含量、骨骼肌质量指数(SMI)]。结果 治疗后,白天、夜间、24 h的收缩压分别为(132.58±11.22)、(120.23±12.83)、(126.10±8.11)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治疗前的(148.36±10.42)、(133.11±12.91)、(142.26±10.15)mm Hg,舒张压分别为(75.65±11.96)、(68.31±9.10)、(71.40±8.70)mm Hg,均低于治疗前的(85.03±10.98)、(77.85±10.84)、(83.92±9.89)mm Hg,治疗后的平滑指数(2.00±0.23)高于治疗前的(1.2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的骨骼肌质量(35.75±6.84)kg、SMI(8.38±0.51)kg/m2均高于治疗前的(25.15±6.58)kg、(7.95±0.44)kg/m2,脂肪含量(18.83±4.15)kg低于治疗前的(23.12±4.51)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能有效平稳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且增加骨骼肌质量、降低脂肪含量,优化人体成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人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75岁以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贾振 李超 刘永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4-146,177,共4页
目的:对比盐酸贝那普利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75岁以上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并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 目的:对比盐酸贝那普利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75岁以上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并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75岁以上CHD并发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时长为3 m。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CIMT、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IM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内皮素(Endothelin-1,ET-1)、脑钠钛(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细胞黏附分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s-1,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盐酸贝那普利,沙库巴曲缬沙坦对75岁以上CHD并发HF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能降低CIMT值,改善心功能指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贝那普利 沙库巴曲缬沙坦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张青云 肖丹 +1 位作者 张艳 李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某医院就诊的106例PN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给予...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某医院就诊的106例PN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脂蛋白胆固醇(LDL-C)]、微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蛋白(hs-CR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BUN、Cr、β2-MG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T、APTT延长,血清FIB、TC、TG和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vWF、ET-1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与对照组的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可有效促进PNS患者肾功能恢复,改善微炎症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钙 贝那普利 肾功能 微炎症状态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蔡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及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的舒张压(80.25±3.89)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23.06±12.56)mm Hg比对照组的(87.87±4.93)、(131.46±10.92)mm H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1.23±0.08)g/24 h、血肌酐(127.13±13.6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52±0.14)g/24 h、(143.14±16.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比对照组的21.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及肾功能情况,且减少不良反应,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贝那普利 肾实质性高血压 血压水平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贝那普利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韩庆 郭玉梅 张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414-3418,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HF-REF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HF-REF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98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常规组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室重构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内分泌因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脑钠肽(BNP)]和心肌纤维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常规组,血清hs-CRP、NT-proBNP、BNP、TIMP-1、sST2水平以及LVESD、LVEDD、IVST、LVPWT、LVMI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HF-RE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安全性和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贝那普利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 心肌纤维化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治疗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张志鹏 刘蕾蕾 巩伟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治疗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滕州市善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治疗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滕州市善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血压治疗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和心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晨峰、心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治疗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心率及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治疗仪 贝那普利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对冠心病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潘海燕 顾勇 +2 位作者 于小红 景宏美 潘闽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在他汀和阿司匹林等治疗降脂达标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或非洛地平能否进一步获益。方法将伴有1级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3组:非洛地平组(n=51),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每日1次;贝...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在他汀和阿司匹林等治疗降脂达标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或非洛地平能否进一步获益。方法将伴有1级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3组:非洛地平组(n=51),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每日1次;贝那普利组(n=51),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替米沙坦组(n=51),替米沙坦80mg每日1次。连续治疗6个月后,检测降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观察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ET-1、NO、hsCRP、IL-6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洛地平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1下降(P<0.05),NO上升(P<0.05),hsCRP、IL-6及MMP-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替米沙坦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1下降及NO上升更为显著(P<0.01),且优于非洛地平组(P<0.05)。hsCRP、IL-6和MMP-9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替米沙坦组各项炎症指标的下降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冠心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在降脂达标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或替米沙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优于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优于贝那普利,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非洛地平 替米沙坦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高剂量的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IgA肾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晓渭 王汉民 +5 位作者 陈威 李怀平 许国双 刘宏宝 孙世仁 白淑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39,454,共4页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的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缬沙坦组(对照1组)(n=20),服用缬沙坦160 mg/d,贝那普利组(对照2组)(n=20)服用盐酸贝那普利20 mg/d。联合组(治疗组)(n=21)服用缬沙坦160 mg/d...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的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缬沙坦组(对照1组)(n=20),服用缬沙坦160 mg/d,贝那普利组(对照2组)(n=20)服用盐酸贝那普利20 mg/d。联合组(治疗组)(n=21)服用缬沙坦160 mg/d联合盐酸贝那普利20 mg/d,疗程6个月,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肝、血压及血钾等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个月时三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下降,尤以治疗组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5.7%,对照1组45.0%,对照2组40.0%,均以治疗组最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且副作用较轻,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较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较大剂量转换酶抑制剂治疗IgA肾病安全有效,其疗效优于单用盐酸贝那普利或单用缬沙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贝那普利 缬沙坦 IGA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雄 陈婷 +1 位作者 蔡德 钟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0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27例)、缬沙坦组(26例)、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组(联合组,27例),三组患者均连续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治...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27例)、缬沙坦组(26例)、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组(联合组,27例),三组患者均连续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治疗2周,在此基础上,三组分别采用贝那普利、缬沙坦、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对所有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FPG)、血清电解质(K+)、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进行观察,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与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FPG、K+、BUN、SCr、Ccr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尿蛋白方面疗效较单一用药好,临床可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抑制作用的血清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立中 毛炜 +4 位作者 王红梅 罗继军 刘玉宁 杜静 叶传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4期192-1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 (ECM )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肾康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ECM不同成...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 (ECM )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肾康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ECM不同成分的影响。结果 :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ECM中纤维连接蛋白 (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 (ColⅣ )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在等效剂量浓度下 ,肾康注射液对MC的抑制作用优于苯那普利。结论 :MC是肾康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之一 ,抑制ECM聚积可能是该方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苯那普利 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硬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素琴 黎明江 吴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739-743,共5页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VIP、CBD数据库中比较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VIP、CBD数据库中比较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贝那普利组(RR=1.23,95%CI 1.17~1.30,P<0.01),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优于贝那普利组(SMD=1.86,95%CI 0.85~2.88,P<0.01),在缩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上优于贝那普利组(SMD=-1.91,95%CI-2.34~-1.15,P<0.01),在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上优于贝那普利组(SMD=-2.13,95%CI-2.57~-1.69,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RR =-0.74,95%CI 0.22~2.51,P=-0.63).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螺内酯 心力衰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低减患者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晓华 刘士莹 +1 位作者 曹丽 张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低减(1GT)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贝那普利10~20mg/d治疗高血压合并IGT患者40例,共6个月,分析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低减(1GT)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贝那普利10~20mg/d治疗高血压合并IGT患者40例,共6个月,分析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浆一氧化氮(NO)的变化,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贝那普利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计算其舒张内径的变化率(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下降(P〈0.01),舒张压、FINS、HOMA—IR下降(P〈0.05),血浆NO水平、D升高(P〈0.05)。治疗前后D变化值(AD)分别与FINS、HOMA—IR、NO及它们的变化值AFINS、AHOMA—IR、ANO相关。结论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IGT患者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耐量 贝那普利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建 姜传学 +4 位作者 李振军 李庆士 朱井俊 李龙海 孙静静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35-40,共6页
目的探究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蛋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肾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早期DN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8例、B组31例、C组40例,... 目的探究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蛋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肾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早期DN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8例、B组31例、C组40例,3组均予降糖等糖尿病基础治疗,在血糖稳定后1周,A组予贝那普利口服,B组予3个疗程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贝那普利口服,C组予1个疗程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贝那普利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3个月后B、C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幅度均大于A组同时间点(P<0.01),B、C组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C组血肌酐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C组尿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C组血肌酐低于A组,血清白蛋白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尿素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间治疗后血肌酐、尿素、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1),但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但B、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P=0.572)。结论对早期DN患者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能更好控制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伤进程,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也可避免多疗程使用前列地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 前列地尔 贝那普利 尿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及贝那普利治疗伴高血压的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琼珍 叶春华 +1 位作者 曹平良 管让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及贝那普利治疗伴高血压的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疗效及两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M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n=50)和贝那普利组(n=50),治疗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收...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及贝那普利治疗伴高血压的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疗效及两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M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n=50)和贝那普利组(n=50),治疗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替米沙坦及贝那普利治疗前后,患者SBP、DBP、BMI、FBG、TG、FINS、hsCRP、HOMA-IR、Fg有显著性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SBP、TG、FINS、hsCRP、HOMA-IR治疗后较贝那普利组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均可改善MS多种代谢异常,但替米沙坦能更好地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替米沙坦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雨露 李一梅 +3 位作者 谢波 李琼 胡乾配 江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36-141,共6页
目的对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果对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Ovid、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从建... 目的对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果对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Ovid、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从建库至2016年4月。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出关于缬沙坦对比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1)缬沙坦与贝那普利相比,降低收缩压(MD=-0.86,95%CI=-2.83~1.10,P=0.39)和舒张压(MD=0.48,95%CI=-0.63~1.59,P=0.4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缬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果优于贝那普利[LVMI(MD=2.15,95%CI=0.62~3.70,P=0.006)、LVPWT(MD=0.14,95%CI=0.12~0.16,P<0.000 01)]。(3)缬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贝那普利(OR=0.32,95%CI=0.20~0.51,P<0.000 01)。结论与贝那普利相比,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薛松妍 蒋宏伟 +4 位作者 张晓菊 姚锐 袁平 任得志 李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的改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例辨证为血瘀证的Ⅲ期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组)和治疗组(贝那普利加血栓通注射液),每组20例,于试验2周末检测...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的改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例辨证为血瘀证的Ⅲ期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组)和治疗组(贝那普利加血栓通注射液),每组20例,于试验2周末检测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患者水肿、腰部冷痛及酸软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DN患者的蛋白尿有一定的减少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水肿、腰部冷痛及酸软、疲倦懒动、肌肤甲错、口黏口干等临床症状都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血栓通联合贝那普利对DN患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栓通改善其血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