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世梅 张家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算子客观赋权法(C-OWA)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确定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路径,构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疏散引导、恐慌从众行为、人员拥挤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受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疏散教育与培训、设施维护与检查、疏散预案等因素是根源影响因素,重视根源影响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本质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地铁站 火灾疏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Model的动火作业事故致因文本挖掘
2
作者 牛茂辉 李威君 +1 位作者 刘音 王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8,共8页
为探究工业动火作业事故的根源,提出一种基于“2-4”模型(24Model)的文本挖掘方法。首先,收集整理220篇动火作业事故报告,并作为数据集,构建基于来自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量(BERT)的24Model分类器,使用预训练模型训练和评估事故报告... 为探究工业动火作业事故的根源,提出一种基于“2-4”模型(24Model)的文本挖掘方法。首先,收集整理220篇动火作业事故报告,并作为数据集,构建基于来自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量(BERT)的24Model分类器,使用预训练模型训练和评估事故报告数据集,构建分类模型;然后,通过基于BERT的关键字提取算法(KeyBERT)和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算法的组合权重,结合24Model框架,建立动火作业事故文本关键词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文本挖掘关键词之间的网络共现关系,分析得到事故致因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显示,基于BERT的24Model分类器模型能够系统准确地判定动火作业事故致因类别,通过组合权重筛选得到4个层级关键词指标体系,其中安全管理体系的权重最大,结合共现网络分析得到动火作业事故的7项关键致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动火作业 事故致因 文本挖掘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Model与LCM原因因素定义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晨辉 傅贵 +1 位作者 吴治蓉 赵金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探究损失致因模型(LCM)原因因素定义与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存在的异同和优缺点,梳理2个模型各层面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对比定义内容及其对事故原因分析等安全实务的指导作用,并以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加以实证分析,获得二者分... 为探究损失致因模型(LCM)原因因素定义与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存在的异同和优缺点,梳理2个模型各层面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对比定义内容及其对事故原因分析等安全实务的指导作用,并以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加以实证分析,获得二者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LCM是首个将管理因素纳入事故致因分析的一维事件序列模型,可明确各层面原因因素的定义和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但部分定义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并没有揭示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等深层次事故致因因素;24Model作为系统性事故致因模型,对各类因素的定义均以组织为主体,描述事件、事故、安全的概念内涵,划分个体安全动作、安全能力和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类别并给出含义解析,探究组织安全文化层面的问题并以32个元素体现;2个模型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均建立在对各层级原因因素定义的基础上,并适用于模型理论体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损失致因模型(LCM) 事故致因模型 原因因素定义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 Model在道路运输事故成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露 梁志星 +2 位作者 吴君安 严玉琼 张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预防道路运输事故,基于事故致因“2-4”(24 Model)模型,对2015—2021年发生的215起道路运输事故的行为原因进行研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及其根源原因。结果表明:发生频次最多的不... 为预防道路运输事故,基于事故致因“2-4”(24 Model)模型,对2015—2021年发生的215起道路运输事故的行为原因进行研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及其根源原因。结果表明:发生频次最多的不安全动作是驾驶员超速行驶(占10.67%);22.33%的道路运输事故存在管理者违章安排无资质员工上岗作业;管理者和领导者对57.67%的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由人为因素产生的不安全物态占比达71.53%;驾驶员、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欠缺或执行不到位在根本原因中尤为突出(占20.92%)。基于此,提出道路运输事故预防对策并构建出道路运输系统各因素关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道路运输事故 事故致因 2-4”模型(24 model)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AM与24Model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露 严玉琼 +2 位作者 张苏 高梦瑶 聂晓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240,共8页
为完善和推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提高事故防控水平,在对信息流事故致因模型(IFAM)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理论基础、组成要素和分析过程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辨识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IFAM与24Model都有较强的... 为完善和推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提高事故防控水平,在对信息流事故致因模型(IFAM)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理论基础、组成要素和分析过程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辨识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IFAM与24Model都有较强的理论基础,部分组成要素存在对应关系,但原因类别划分存在差异。IFAM以信息流和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相对复杂,更适用于分析单起事故;24Model以组织为研究对象,事故原因模块通用性和逻辑性强,适用于分析单起或某类事故。在实际应用中,IFAM与24Model均可用于事故调查分析和事故分级定责,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IFAM通过信息流表征事故致因,直观描述组织外部原因因素,但对个体能力的深入研究欠缺;而24Model认为组织外部因素需要通过组织内部原因模块的欠缺体现,认为个体能力是引发事故的间接原因并进行细致分析,但对组织间相关关系的探究欠缺。研究结果可为事故预防工作提供新视角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流事故致因模型(IFAM)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事故致因 道路交通事故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致因“2-4”模型的内涵解析及第6版的研究 被引量:101
6
作者 傅贵 陈奕燃 +3 位作者 许素睿 陈萍 袁晨辉 吴亚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使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在追溯事故原因和制定事故预防对策时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24Model的内涵进行科学解析。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阐述24Model的逻辑结构、原因模块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24Model... 为使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在追溯事故原因和制定事故预防对策时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24Model的内涵进行科学解析。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阐述24Model的逻辑结构、原因模块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24Model的主要理论基础,一是HEINRICH、BIRD等提出与改进的多米诺骨牌系列模型,二是REASON提出、SHAPPELL等具体化的瑞士奶酪系列模型和人因分类系统,三是STEWART提出的卓越安全管理模型;静态24Model的逻辑结构以因果关系建立,它属于因果顺序类事故致因模型;静态24Model中事故的直接、间接、根源、根本原因的含义可以从上述3大类事故致因模型、管理体系标准和安全文化的定义中找到根据;动态24Model靠行为演化关系建立逻辑结构,其充分表达自身的系统性、动态性、非线性,并且依靠组织行为即影响行为、个体行为即操作行为,构成一个行为演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逻辑结构 内涵解析 系统性 行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安全“2-4”模型的扩充版 被引量:100
7
作者 傅贵 杨春 +1 位作者 殷文韬 董继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4-999,共6页
现有的行为安全"2-4"模型已能够精确定位事故"管理漏洞"原因的具体位置和内容,但由于未考虑事故发生内、外部组织因素的影响,因此尚不能全面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包含... 现有的行为安全"2-4"模型已能够精确定位事故"管理漏洞"原因的具体位置和内容,但由于未考虑事故发生内、外部组织因素的影响,因此尚不能全面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包含几类影响因素在内的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国家标准给出的事故原因进行了重新归类,将事故责任者进行了科学定义与分类,同时基于该模型得到了事故预防线路图。研究得到的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增加了"内部影响链"和"外部影响链",这两条链中的动作发出者会通过确定的路线来影响事故的发生;应用该模型将国家标准给出的12种事故原因归为直接、间接、根本、内部影响以及外部影响原因;按照事故的责任与原因相对应原则,将事故责任者分为直接、间接、主要、内部影响以及外部影响责任者5类;将该模型中的事故、损失等不安全方面分别改为安全业绩、收益等安全方面后得到了事故预防图,可为事故预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安全 2-4”模型扩充版 事故预防 原因研究 事故责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傅贵 薛宇敬阳 +1 位作者 佟瑞鹏 栗继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例论述对应关系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HFACS定义的不安全动作可以通过对应关系与24Model定义的不安全动作相对应;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统一了不安全动作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对比分析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不安全动作 事故致因模型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行为安全“2-4”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许素睿 项原驰 +1 位作者 任国友 秦绪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为了研究应急行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其作用,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物质燃烧的诱导期理论,构建将应急行为考虑在内的行为安全"2-4"模型。扩充后的模型体现了应急行为与事故... 为了研究应急行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其作用,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物质燃烧的诱导期理论,构建将应急行为考虑在内的行为安全"2-4"模型。扩充后的模型体现了应急行为与事故共性原因、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的关系,表明了应急行为在事故发展链中的位置。结果表明,有效和正确的应急行为可以减缓事故发展进程;不当和错误的应急行为会助推事故发展扩大。事故案例分析证明,应急行为控制在事故发展链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即控制应急行为可以达到减缓事故发展进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安全“2-4”模型 应急行为 雏形事故 扩充研究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员伤亡案例的事故致因“2-4”模型解读 被引量:16
10
作者 康茹 傅贵 +1 位作者 高平 闫峻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55-1758,共4页
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研究自2003年起建筑坍塌引起的消防员伤亡事故,找到造成其伤亡的直接原因即人的不安全动作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认为消防员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以及安全习惯不佳是造成其伤亡的间接原因,消防部... 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研究自2003年起建筑坍塌引起的消防员伤亡事故,找到造成其伤亡的直接原因即人的不安全动作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认为消防员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以及安全习惯不佳是造成其伤亡的间接原因,消防部队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是根本原因,消防安全文化的建设程度不高是根源原因。提出从注重灭火前侦查、健全消防部队专职安全员制度、建立统一的消防员事故调查系统、落实处置程序的意识等方面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事故致因“24”模型 不安全动作 消防安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苏 王雅先 王金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1-296,共6页
该文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一步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高校实验室为例,评价了其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结果表明,该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一般... 该文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一步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高校实验室为例,评价了其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结果表明,该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一般,与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相吻合。该研究成果可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评价指标体系 2-4”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安全文化元素改进及实证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泽 刘大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以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为理念,在安全行为"2-4"模型的基础上,对煤矿企业32元素做针对性的改进,对已测量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检验。通过在煤矿企业实证应用,结果表明,改进的安全文化元素表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可... 以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为理念,在安全行为"2-4"模型的基础上,对煤矿企业32元素做针对性的改进,对已测量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检验。通过在煤矿企业实证应用,结果表明,改进的安全文化元素表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可以为煤矿进行相关的培训或安全管理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使企业的生产运行进入安全且高效的事故预防的良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2-4”模型 元素改进 安全管理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Model的高校危化品实验室事故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海军 唐寒露 +3 位作者 王凯 于英杰 吴昱辰 徐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8-174,共7页
为制定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优化实验室安全培训,以某高校危化品实验室爆炸事故为例,采用行为安全“2-4”模型(24Model)的分析方法,分别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深入研究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进... 为制定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优化实验室安全培训,以某高校危化品实验室爆炸事故为例,采用行为安全“2-4”模型(24Model)的分析方法,分别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深入研究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进而建立危化品实验室事故行为分析模型,该模型对实验室日常监督检查、实验室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实验室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给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国内高校实验室教学模式,构建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结果表明:行为安全24Model普遍适用于事故原因分析,利用该模型研究高校危化品实验室事故发生原因,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提出改进建议,能够完善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学生安全风险意识,进而从根本上防范危化品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高等院校 危化品实验室 不安全行为 事故致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类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张洪 宫运华 傅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9-174,共6页
为了明确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类及各类原因的发生频次概况,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2000—2016年间的56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并对各类原因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分析。分析得出安全管理体系缺欠7类共62项,其中,无... 为了明确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类及各类原因的发生频次概况,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2000—2016年间的56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并对各类原因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分析。分析得出安全管理体系缺欠7类共62项,其中,无安全技术交底或技术交底不合格、安全组织机构不合格、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方案不合格出现频次位于前三位;得出安全知识不足62项,安全意识不高58项,较管理者而言,一线操作者的安全知识不足和安全意识不高问题均占多数;得出不安全动作19类共296个,其中,安全培训缺失或不到位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缺乏和不正确使用2类不安全动作发生频率较高;得出不安全物态6类共54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安全防护栏杆缺失或存在缺陷、脚手架或作业平台搭设不规范、安全网缺失或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处坠落 2-4”模型 事故原因分类与统计 不安全动作 不安全物态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高温作业下员工“脱帽”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1
15
作者 骆火红 王文和 +2 位作者 王贤田 董传富 刘林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149,164,共5页
高温作业的不舒适性,会使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频繁摘掉安全帽,给员工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预防员工因安全帽佩戴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针对企业员工在高温作业下的"脱帽"不安全行为,结合安全心理学、安全管理学等基础理论... 高温作业的不舒适性,会使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频繁摘掉安全帽,给员工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预防员工因安全帽佩戴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针对企业员工在高温作业下的"脱帽"不安全行为,结合安全心理学、安全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基于2-4模型分析了高温作业下员工"脱帽"行为的不安全动作原因、习惯性行为原因、组织管理行为原因、安全文化原因,结果表明:高温作业下员工"脱帽"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生理异常、安全心理消极,导致其不安全动作;间接原因即习惯性行为原因是员工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高、安全习惯不佳;组织管理行为不当是其根本原因;安全文化欠缺是其根源原因。从改进安全帽的设计、纠正员工"脱帽"不安全行为习惯、健全并完善安全帽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高温作业下员工"脱帽"不安全行为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作业 员工“脱帽”不安全行为 2-4模型 行为安全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Model的事故原因系统分析与调查报告对比:以响水爆炸事故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晨辉 时雅倩 +2 位作者 麻勇 赵祎豪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55,共8页
为促进“2-4”模型(24Model)在官方事故调查工作的广泛应用,探究事故调查报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响水“3·21”爆炸事故为例,基于24Model分析事故原因,绘制事故原因的作用路径,并与调查报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响水天嘉宜公司在个人... 为促进“2-4”模型(24Model)在官方事故调查工作的广泛应用,探究事故调查报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响水“3·21”爆炸事故为例,基于24Model分析事故原因,绘制事故原因的作用路径,并与调查报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响水天嘉宜公司在个人层面的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物态、安全能力,以及组织层面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导致该事故;事故调查报告并未对组织层面的原因作出详细分析,没有揭示事故发生的机制,并未准确定义和划分各类责任者;24Model在对各类原因和因素完整定义的基础上,能够以系统分析方法总结事故原因并且明确事故责任者的定义和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事故原因 系统分析 事故调查报告 响水爆炸事故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PA与24Model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炜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完善和发展事故致因理论,从基础理论、相关定义、分析过程和分析难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与“2-4”模型(24Model),并分别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24Model和STPA总体依照线性模式展开,... 为完善和发展事故致因理论,从基础理论、相关定义、分析过程和分析难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与“2-4”模型(24Model),并分别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24Model和STPA总体依照线性模式展开,部分元素可得到对应。STPA的研究对象为系统中的损失,更擅长系统交互研究,研究复杂程度较高,研究误差较大,更适用于单起事故分析;而24Model的研究对象为组织中的事件,事故原因划分更加明确与通用,分析过程简单,研究误差较小,在单起事故和多起事故分析中均可使用,两者都具有较好的拓展性。在应用方面,STPA能够明确指出系统内危险源与损害的联系,但应用过程复杂,致因因素分析主观性强,缺乏对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的研究;24Model原因分析结果全面,应用步骤明确,但缺乏对组织间的交互和设计缺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2-4”模型(24model) 事故致因理论 对比分析 火灾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露天矿用宽体车伤害事故原因及对策
18
作者 田中超 《中国矿业》 2023年第6期183-188,共6页
露天矿山主要采用矿车-皮带运输生产工艺,矿车载重多为42 t乃至130 t,属于宽体车,具有体型大、转弯半径大、盲区大等特点,且多为夜间行驶,其车辆伤害事故比例和危害性远高于露天矿山其他事故,因此露天矿山矿车运行安全始终是安全管理的... 露天矿山主要采用矿车-皮带运输生产工艺,矿车载重多为42 t乃至130 t,属于宽体车,具有体型大、转弯半径大、盲区大等特点,且多为夜间行驶,其车辆伤害事故比例和危害性远高于露天矿山其他事故,因此露天矿山矿车运行安全始终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发现露天矿山矿车事故规律,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对某大型露天矿山近40年以来发生的56起矿用宽体车伤害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一线作业人员的违规驾驶、疲劳驾驶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不落实等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物态主要表现在制动装置失效、道路技术状况不达标、轮胎爆炸等方面。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安全知识不足以及安全习惯不佳等三方面。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针对事故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车辆伤害事故的对策与建议,为今后矿山车辆安全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管理 事故分析 露天矿山 2~4模型”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人违章操作的“认知-行为”失效机理与管理措施 被引量:23
19
作者 殷文韬 傅贵 公建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159,共7页
违章操作是引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减少煤矿工人违章操作,需弄清其原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事故致因"2-4"模型,界定违章操作的定义和范围;其次,分析违章操作产生的认知过程,构建认知-行... 违章操作是引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减少煤矿工人违章操作,需弄清其原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事故致因"2-4"模型,界定违章操作的定义和范围;其次,分析违章操作产生的认知过程,构建认知-行为理论模型;最后,分析应对行为思考环节失效的原因。以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分析煤矿工人的违章操作过程,对认知原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煤矿工人发生违章操作主要与个人安全认知水平有关,应对思考环节失效是导致其违章操作的最主要原因。针对这一原因,提出瓦斯爆炸事故违章操作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不安全行为 违章操作 安全认知 2-4”模型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海军 齐庆杰 +3 位作者 梁运涛 齐庆新 刘英杰 孙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8,共10页
为揭示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事故防范对策建议,首先,收集整理2013—2023年全国重特大煤矿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年份、类型、月份、省份和原因等方面;其次,以内蒙古新井煤业“2·22”特别重大坍塌事故为例,基于“2-... 为揭示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事故防范对策建议,首先,收集整理2013—2023年全国重特大煤矿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年份、类型、月份、省份和原因等方面;其次,以内蒙古新井煤业“2·22”特别重大坍塌事故为例,基于“2-4”模型(24Model)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符合我国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事故预防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呈整体下降趋势,且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瓦斯事故仍是我国煤矿主要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51%;每年第4季度是煤矿事故高发期,占事故总起数的30.43%;受地质条件和赋存情况影响,煤炭主要产区发生事故较多;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比高达74%;当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存在隐患且双重预防措施不到位时,易发生事故;从安全监管、科技兴安、队伍建设、安全文化等4个维度提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重特大事故 统计分析 2-4”模型(24model) 事故原因 不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