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f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module with reciprocating air-flow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燕平 欧阳陈志 +1 位作者 江清柏 梁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70-3976,共7页
Single ce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lithium-ion battery(LIB) module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cycle life of the battery. The reciprocating air-flow module created by a periodic reversal of the air flo... Single ce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lithium-ion battery(LIB) module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cycle life of the battery. The reciprocating air-flow module created by a periodic reversal of the air flow was investigated in an effort to mitigate the inherent temperature gradient problem of the conventional battery system with a unidirectional coolant flow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virtual experiments were developed. A set of optimized design factors for the cooling of reciprocating air flow of LIB thermal management was determine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eciprocating flow can achieve good heat dissipation, reduc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homogeneity and effectively lower the maximal temperature of the modular battery. The reciprocating flow improves the safety, long-term performance and life span of L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reciprocating air-flow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锂离子蓄电池在轨管理策略的演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利然 周蓉 +2 位作者 张文芳 刘鹏 姜垚先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由于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的突出优势,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空间储能设备已由氢镍蓄电池替代为锂离子蓄电池。上一代卫星采用60~100 Ah锂电池组作为储能设备,实现了锂电池组首次在我国GEO轨道通信卫星上的应用。最新一代卫星采用... 由于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的突出优势,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空间储能设备已由氢镍蓄电池替代为锂离子蓄电池。上一代卫星采用60~100 Ah锂电池组作为储能设备,实现了锂电池组首次在我国GEO轨道通信卫星上的应用。最新一代卫星采用150~250 Ah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电池组首飞成功,象征着我国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电池组的成熟应用。随着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离子蓄电池的广泛应用,充电控制方式和均衡方式相应进步,针对锂电池组的在轨管理策略也有相应的变化,阐述了两代卫星锂电池组在轨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GEO卫星 在轨管理策略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退役电池组寿命衰减的梯次储能系统功率分配优化策略
3
作者 傅质馨 陈李 +2 位作者 刘皓明 王健 袁越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考虑梯次储能由不同健康状态的退役电池构成,基于梯次储能系统中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提出一种功率分配优化策略。该策略计及不同健康状态电池组的寿命衰减对梯次储能系统寿命衰减的影响,基于电池组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考虑二者... 考虑梯次储能由不同健康状态的退役电池构成,基于梯次储能系统中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提出一种功率分配优化策略。该策略计及不同健康状态电池组的寿命衰减对梯次储能系统寿命衰减的影响,基于电池组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考虑二者对电池组充放电能力影响的权重,通过对电池组充放电排序以实现最终的功率分配。首先,基于所构建梯次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衰减模型计算电池组的寿命衰减;然后,提出3种由电池组寿命衰减来计算梯次储能系统寿命衰减的计算方式,最后,以梯次储能系统寿命衰减最小为目标函数求解充放电排序策略中的权重值,实现不同电池组间的功率分配。在算例中通过与传统功率均分策略作比较,证明所提策略的优越性,并对所提的3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 能量管理 生命周期 退役电池 梯次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锂电池液冷结构优化
4
作者 金志浩 陈超 +1 位作者 袁冶 陈艺帆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提高锂电池的工作效率,减小能耗,设计了一款双进口并联蛇形微流道液冷板。为获得流道的最佳设计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流道宽、出口宽、流道高、入口流速对液冷板冷却性能和液冷剂压降性能的影响。为提高电池模型的模拟精度,通... 为提高锂电池的工作效率,减小能耗,设计了一款双进口并联蛇形微流道液冷板。为获得流道的最佳设计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流道宽、出口宽、流道高、入口流速对液冷板冷却性能和液冷剂压降性能的影响。为提高电池模型的模拟精度,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电池内阻随电荷容量Q变化的拟合公式,使用Fluent中的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加载到模型。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建立设计参数和优化目标之间的代理模型,结合NSGA-Ⅱ(非支配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获得三维Pareto前沿解集。结果表明:最优解结果与优化前的结构相比,在电池2C放电时也能将温度控制在303.79 K以内,最高温度T_(max)下降1.14 K,最大温差ΔT_(max)下降0.65 K,液冷剂压降Δ_(p)下降14%。表明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的双进口并联蛇形微流道液冷板能够有效降低流阻能耗,并且在高倍率放电下保持电池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管理 液冷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5
作者 Hong-Da Li Qiu-Wan Shen +3 位作者 Zhao-Yang Zhang Xin-Yue Zhao Yuan Wei Shi-An Li 《电化学(中英文)》 2025年第7期1-17,共17页
Nowadays,new energy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energy storage systems are widely used,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among them.Therefore,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ir perfor... Nowadays,new energy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energy storage systems are widely used,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among them.Therefore,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ir performance,safety and service life through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In this paper,the causes of thermal runaway of lithium batteries are reviewed firstly,and three commonly used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ies,namely,air cooling,liquid cooling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 cooling,a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Air cool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but its temperature control effect is poor.Liquid cooling technology takes away heat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of liquid medium,which has a good cooling effect,but the system is relatively complex.Phase change material(PCM)cooling technology uses the high latent heat of PCM to absorb and re-lease heat,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a battery and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uniformity,but the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liquid leakage are its main problems.To sum up,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is moving towards a more efficient,safer and cost-effective direction.Coupled cooling systems,such as those combining liquid cooling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 cooling,show great potential.Future research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ne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of society and the market for lithium-ion battery perfor-mance and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Phase change material Air cooling Liquid coo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理策略对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影响综述
6
作者 吉鹏霄 郭丽娜 陶海军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
深入分析电池储能系统(BESS)热管理策略的现状与挑战,旨在明确现有策略在保障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与安全操作中的作用与局限。回顾空气冷却、液冷及相变冷却等主流热管理技术,总结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实际应用案例,并详细论述电池在低... 深入分析电池储能系统(BESS)热管理策略的现状与挑战,旨在明确现有策略在保障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与安全操作中的作用与局限。回顾空气冷却、液冷及相变冷却等主流热管理技术,总结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实际应用案例,并详细论述电池在低温和热失控情况下的性能衰减机制。分析电池组设计改进、冷却通道优化等实际措施,强调在现有技术框架内挖掘创新潜力的具体路径,如通过优化现有电池组设计,结合相变材料(PCM)与其他冷却系统来增强散热效果。同时,探索智能控制算法、改进材料,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热管理效率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 储能系统 空气冷却 液冷 相变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散热研究
7
作者 李志强 巴义春 孙广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6-1783,共8页
为了有效提升圆柱形锂电池的温度均匀性,本文经过深入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的圆柱形锂电池组冷却散热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探究了冷却液温度以及流... 为了有效提升圆柱形锂电池的温度均匀性,本文经过深入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的圆柱形锂电池组冷却散热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探究了冷却液温度以及流道分支角度这两个关键因素对圆柱形锂电池组冷却效果的影响。同时,为了更好地评估其性能,将其与蜂窝形蛇形流道冷板和蛇形流道平面冷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可以应用于冷却液温度过高的工况,降低电池组的最大温差。流道分支角度对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影响很小,有利于对电池组的设计。此外,与蜂窝形蛇形流道冷板和蛇形流道平面冷板的冷却散热性能相比,采用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冷却能够大幅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降低能量损耗。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可以增强对圆柱形锂电池正负极发热区域的冷却,显著降低电池组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为探索散热性能好、能耗更低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 26650型电池 锂电池热管理 叉状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健康因子和IPSO-LSTM模型的锂电池健康估计
8
作者 李珺 陈小然 徐亮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健康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优化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方法。从在线测量的电压、电流、温度曲线中提取13个备选健康因子,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最终获得4个健康因子作为IPSO-LST...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健康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优化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方法。从在线测量的电压、电流、温度曲线中提取13个备选健康因子,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最终获得4个健康因子作为IPSO-LSTM模型的输入,通过试验验证所选健康因子的适应性,实现SOH准确预测。取每个电池样本的50%,60%,70%数据作为训练集,其余作为测试集,与PSO-LSTM,LSTM方法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OH估计的MAE,RMSE,MAPE均保持在1%以内,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预测模型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技术进展
9
作者 杨世春 王潇 +3 位作者 陈飞 郑一帆 钟益林 周思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0-1502,共13页
锂离子电池的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PHM)技术通过对电池可靠性进行分析并综合制定控制策略,降低失效概率、提升失效前服役时间。相比于传统基于状态的电池管理方法,PHM更倾向于分析电池失效及概率,提高对电池可服役性的关注度,是未来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PHM)技术通过对电池可靠性进行分析并综合制定控制策略,降低失效概率、提升失效前服役时间。相比于传统基于状态的电池管理方法,PHM更倾向于分析电池失效及概率,提高对电池可服役性的关注度,是未来电池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锂离子电池PHM技术依赖于对电池失效、故障分析和预测,围绕PHM的关键技术,阐述了PHM技术在端云融合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总体架构和思路,重点分析了故障分析及失效概率预测、基于故障的数字孪生建模技术、故障诊断及预警算法、可靠性分析及测试方法、可靠性增长技术研究进展,归纳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及不足,并展望了未来PHM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 可靠性 数字孪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冷板仿生散热结构拓扑优化研究
10
作者 张琳 程晓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仿肺状结构的新型冷板结构,利用双目标优化函数得到了拓扑优化后的模型,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和加权系数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体体积分数为0.6时,冷板结构的散热效果最好;当热目标占主导时(a∶b=... 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仿肺状结构的新型冷板结构,利用双目标优化函数得到了拓扑优化后的模型,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和加权系数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体体积分数为0.6时,冷板结构的散热效果最好;当热目标占主导时(a∶b=0.9∶0.1),流道分支较多,散热效果较好。通过与传统七通道直流冷板的对比实验发现,基于拓扑优化的仿肺状结构冷板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和较低的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冷板 拓扑优化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极化参数估计的收敛性分析
11
作者 张维刚 曾嘉博 +3 位作者 周维 陈正 吴颂 潘文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为探究动力电池极化参数估计在不同工况下的误差收敛特性,采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对估计器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进行分析.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和遗忘因子递归最小二乘法推导得到极化参数估计误差的状态方程.采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对状态方程进行分... 为探究动力电池极化参数估计在不同工况下的误差收敛特性,采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对估计器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进行分析.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和遗忘因子递归最小二乘法推导得到极化参数估计误差的状态方程.采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对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得到估计器渐进收敛的必要条件,即持续变化的电流输入,并提出一种图解法用于分析误差的动态收敛特性和论证此必要条件的合理性.采用实验校准的电池模型产生的数据对理论分析过程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估计器在持续变化的电流输入下能逐渐收敛到真值附近,且在变化剧烈的正负交变工况下具备更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 等效电路模型 参数辨识 渐进收敛性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基复合相变材料性能表征与数值模拟分析
12
作者 钟金豹 张剑 +3 位作者 范浩熙 王永鹏 孟祥一 冯相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19-7125,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稳定吸附在网络内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相变材料PEG的低导热和泄露问题,从而制成了用于电池热管理的复合相变材料(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CPCM)。研究发现,当PE...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稳定吸附在网络内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相变材料PEG的低导热和泄露问题,从而制成了用于电池热管理的复合相变材料(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CPCM)。研究发现,当PEG的含量在85.29%时,无泄漏现象发生,此时导热率为1.488 W/(m·K),是纯PEG的7倍。CPCM相变吸热从40.2℃开始到60.7℃结束,吸热焓值达到了160.9 J/g,相变放热从35.8℃开始到23.5℃结束,放热焓值达到了140 J/g。此外,CPCM在经历200次熔融/结晶循环后仍保持了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热可靠性,在热储能应用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其CPCM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纯PEG相变材料,CPCM具有较快的热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储热能力,在实用性方面得到突破,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聚乙二醇 电池热管理 性能研究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外部加热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楠 周飞 +2 位作者 徐晓斌 陈星 沈俊杰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工作时,其功率特性和循环寿命衰减显著,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时间,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低温热管理系统尤为重要。综述了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组外部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加热速率、温度均匀性以及能耗等角度,比较分析...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工作时,其功率特性和循环寿命衰减显著,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时间,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低温热管理系统尤为重要。综述了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组外部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加热速率、温度均匀性以及能耗等角度,比较分析了基于空气、液体和热泵的非接触式加热和基于相变材料、电热元件的接触式加热的优缺点。针对电池低温加热效果评价标准的片面性,提出了改进方法。讨论了主动式和被动式保温策略的应用特性,并基于电池系统的不同层级,概述了被动式保温策略的具体应用。展望了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技术和保温策略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热管理 低温加热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液体冷却技术在动力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剑杰 庄园 +7 位作者 欧阳洪生 卢永杰 严昱昊 吴曦蕾 叶恭然 张灿灿 吴玉庭 韩晓红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电池热管理系统是纯电动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液体浸没技术在电子设备领域的成功应用,该技术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动力电池浸没液冷技术是将电池直接浸没于绝缘流体中,通过对流换热或相变传热来带走电池... 电池热管理系统是纯电动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液体浸没技术在电子设备领域的成功应用,该技术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动力电池浸没液冷技术是将电池直接浸没于绝缘流体中,通过对流换热或相变传热来带走电池的热量。从动力电池热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存在的局限性,重点阐述了采用浸没式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液体浸没式电池热管理系统目前主要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冷却液的选择、模组设计、寿命和安全性研究等方面。最后概述了部分厂商进行探索或示范性工作所开发的动力电池浸没液冷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电池热管理 浸没液冷 冷却液 模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扰流结构的风冷型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闯 赵钦新 梁志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基于常见新能源车结构设计了一种车载式风冷型锂电池包,利用有限元仿真对风冷型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入口空气流速2 m/s的条件下,顺排和叉排两种结构的最大温差分别为6.96℃和6.29℃,叉排结构下最大温差有所降低;增... 基于常见新能源车结构设计了一种车载式风冷型锂电池包,利用有限元仿真对风冷型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入口空气流速2 m/s的条件下,顺排和叉排两种结构的最大温差分别为6.96℃和6.29℃,叉排结构下最大温差有所降低;增加扰流板为空气流场创造扰流结构,最大温差为5.69℃,相比叉排结构最大温差降低了0.60℃;入口空气流速大于4 m/s时,最大温差低于5℃,满足锂电池最优放电效率;扰流板布置为对称结构时电池包具有最优的冷却性能,电池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明显低于其他排布方式;入口空气流速与电池包冷却性能呈正相关,入口空气流速达到6 m/s时达到最优冷却效果,此后继续增大入口空气流速冷却性能变化幅值减小。所设计的18650锂电池包在隔板间距为对称排布下具有最优的扰流冷却性能,控制入口空气流速大于4 m/s时可以使电池在最优放电效率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扰流结构 热管理 入口空气流速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新宇 罗声豪 +3 位作者 吴颖欣 刘针莹 张立志 凌子夜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0-1053,共14页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对温度变化高度敏感。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衰减和充电效率显著降低,而高温运行时则加速性能退化并可能导致热失控。复合相变材料因其高效的热储存和温度调控能力,为电池全温域热管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在...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对温度变化高度敏感。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衰减和充电效率显著降低,而高温运行时则加速性能退化并可能导致热失控。复合相变材料因其高效的热储存和温度调控能力,为电池全温域热管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在电池冷却方面,高焓值、高导热和柔性复合相变材料通过相变吸热使热量均匀分散,显著改善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在低温应用场景中,导电复合相变材料利用电热转换机制实现快速自加热,缓解低温对电池性能的限制;针对热失控风险,阻燃水合盐复合相变材料结合相变吸热与热分解吸热双重机制,有效抑制热量蔓延。本文综述了复合相变材料在电池冷却、加热及热失控防护中的应用策略,剖析了材料储热性能与热导率平衡对热管理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柔性、阻燃改性与化学储热机制的技术进展。当前研究需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工业化可行性,未来应重点发展多功能复合设计、智能响应技术以及规模化应用,以推动复合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护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管理 热失控 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电池组浸没式液冷系统冷却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岳浩 陈莎 +2 位作者 陈慧兰 孙小琴 罗永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8-658,共11页
随着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单体电池容量越来越大,大容量电池逐渐成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流,然而对现有电池组冷却系统的研究仍集中在小容量电池系统。本工作对280Ah大容量电池组浸没式液冷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电池间距,冷却液进出口方式... 随着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单体电池容量越来越大,大容量电池逐渐成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流,然而对现有电池组冷却系统的研究仍集中在小容量电池系统。本工作对280Ah大容量电池组浸没式液冷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电池间距,冷却液进出口方式、进口流速、种类对冷却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冷却液热物性参数对冷却效果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电池间距对浸没式液冷电池组冷却效果有积极影响,当电池间距由0增加至5 mm时,电池组最大温差ΔT_(max)、最高温度T_(max)分别降低1.57℃、1.84℃;冷却液进口位置对ΔT_(max)和T_(max)影响大于出口位置的影响,进口位置对电池箱体内流场影响大于出口位置的影响;ΔT_(max)和T_(max)随进口流速增加而降低,进口流速由0.2 m/s增加至0.4 m/s时,ΔT_(max)和T_(max)分别降低21.2%、8.0%;去离子水冷却效果最佳,硅油冷却效果最差,去离子水相较于硅油的ΔT_(max)和T_(max)分别降低5.17℃、5.99℃;冷却液热物性参数对电池组冷却效果影响权重依次为密度、比热容、热导率和动力黏度。本研究结果对大容量电池组浸没式液冷系统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冷却 电池热管理 参数敏感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D-LN-GP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H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佳茵 白俊琦 贤燕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9,共10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的估计中预测精度不高、健康特征输入冗余、数据预处理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放电深度(DOD)的改进高斯过程回归SOH预测模型。在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中,计算出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深度,并将其作为唯一的健康... 针对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的估计中预测精度不高、健康特征输入冗余、数据预处理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放电深度(DOD)的改进高斯过程回归SOH预测模型。在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中,计算出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深度,并将其作为唯一的健康特征。同时改进传统的高斯过程回归(GPR)算法,利用线性(LIN)和神经网络(NN)的组合核函数(LIN+NN)拟合锂离子电池容量全局衰退和局部波动的趋势,从而建立DOD-LN-GPR锂离子电池SOH估计模型。在NASA数据集中,首先进行不同核函数的实验比对,验证所提组合核函数预测精度的优势;其次,通过减小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证明所提估计方法在少量训练样本上仍能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最后,将所提DOD-LN-GPR模型在不同训练集下与其他SOH估计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状态估计 电池管理系统 高斯过程回归 放电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开关器件的可重构电池组串并联拓扑结构
19
作者 叶泽雨 尹靖元 +2 位作者 张桐硕 师长立 韦统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74-2684,共11页
临近空间飞行器储能电池组需要将大量电池单体串并联连接,部分单体电池故障将严重影响电池组性能并可能导致故障蔓延。通过在电池组中配置电力电子开关可以使电池单体或部分单体可重构,具备故障电池隔离及电池间容量均衡等功能。为实现... 临近空间飞行器储能电池组需要将大量电池单体串并联连接,部分单体电池故障将严重影响电池组性能并可能导致故障蔓延。通过在电池组中配置电力电子开关可以使电池单体或部分单体可重构,具备故障电池隔离及电池间容量均衡等功能。为实现飞行器的电源高效、高可靠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开关的可重构电池组。使用响应时间快的电力电子器件隔离电池串,进一步使用机械继电器控制单体电池的投入和切除;提出混合开关器件结构下的电池切换策略,利用二极管辅助的母线电压调节方法;搭建10串2并的混合开关可重构电池组样机,并进行电池组放电阶段的重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结构可以通过开关器件实现电池串联均衡、故障隔离和母线电压调节等多种功能。损耗、可靠性和质量分析表明:所提结构少量系统损耗和质量即可以实现对电池单体控制,提升电池组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管理 可重构电池组 混合开关 故障重构 可靠性 电池容量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云协同下动力电池多级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20
作者 成林穗 杨继斌 +3 位作者 邓鹏毅 武小花 徐晓惠 邓柯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7-1047,共11页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车云协同的多时间尺度动力电池安全管理方法。在短时间尺度上,车端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值-率模型和电压二维故障特征提取,实现对电池包异常值和不一致性的实时诊断与报警。长时间...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车云协同的多时间尺度动力电池安全管理方法。在短时间尺度上,车端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值-率模型和电压二维故障特征提取,实现对电池包异常值和不一致性的实时诊断与报警。长时间尺度上,云端利用大量历史数据和车端预警信息,结合改进香农熵、多尺度模糊熵和异常系数的方法,基于传入数据进行热失控的趋势预测。最后,基于实际热失控车辆的历史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在云端至少提前5天发出预警,实现动力电池车-云两端长短时域协同多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热失控 车云协同 电池管理 多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