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ual Basic编程用于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数据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忠平 郑南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81-785,共5页
当金属离子与弱酸或弱碱络合时,将引起溶液中pH值的显著变化,用pH滴定法测定该络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根据Bejerrum生成函数概念nM=CL-[L]CM(1)采用VisualBasic编程,经微机处理即可便捷准确地... 当金属离子与弱酸或弱碱络合时,将引起溶液中pH值的显著变化,用pH滴定法测定该络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根据Bejerrum生成函数概念nM=CL-[L]CM(1)采用VisualBasic编程,经微机处理即可便捷准确地计算出络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该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程序 络合物 稳定常数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龙游杂岩变质作用演化、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2
作者 曹译文 周喜文 +1 位作者 徐强 龚庭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23-3642,共20页
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的属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集中在是陆内造山作用还是陆间造山作用两种观点。龙游地区变质杂岩作为华夏地块东北部加里东期高级变质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变质作用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可以为... 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的属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集中在是陆内造山作用还是陆间造山作用两种观点。龙游地区变质杂岩作为华夏地块东北部加里东期高级变质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变质作用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可以为限定该期构造热事件的成因背景提供重要约束。在详细野外工作基础上,选择了5件代表性变质杂岩样品(2件长英质片麻岩样品和3件变基性岩样品)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并结合定量相图计算,确定龙游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质演化过程:(1)压力峰期阶段(M 1),矿物组合为Grt+Cpx+Pl+Hb+Qtz+Ilm,温压条件为855~865℃/1.04~1.15GPa;(2)温度峰期阶段(M 2),矿物组合为Grt+Cpx+Opx+Pl+Hb+Qtz+Ilm,温压条件为870~928℃/0.95~1.11GPa;(3)固相线降温、降压阶段(M 3),矿物组合为Cpx+Opx+Pl+Hb+Qtz+Ilm,温压条件为810~860℃/0.55~0.86GPa。总体构成顺时针样式的PT演化轨迹,反映其成因与造山作用有关。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龙游地区长英质片麻岩碎屑锆石年龄集中于950~800Ma,高压基性麻粒岩碎屑锆石年龄集中于890~680Ma,显示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地体,并非古元古代变质基底。龙游地区变质杂岩主要记录了两个阶段的变质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0~440Ma和420~400Ma,前者可能代表了压力变质峰期阶段,后者则相当于温度变质峰期后的地体抬升冷却阶段年龄。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认为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很可能缘于增生后的扬子地块与某一未知陆块发生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基性麻粒岩 变质演化 锆石U-PB定年 龙游杂岩 华夏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盘古河上游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强 程学芹 +5 位作者 王艳凯 李志敏 刘洪章 杨宁 申晋青 罗善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74,共20页
额尔古纳地块出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的成因、源区特征及动力学背景对于揭示恢复额尔古纳地块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选取大兴安岭北段盘古河上游地区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进行了岩石学研究和锆石U-Pb年代学及岩... 额尔古纳地块出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的成因、源区特征及动力学背景对于揭示恢复额尔古纳地块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选取大兴安岭北段盘古河上游地区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进行了岩石学研究和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表明杂岩体的岩石类型以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为主,少见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辉石岩、橄榄辉长岩等中性岩和超基性岩。测年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的成岩年龄为479.2±2.1 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地球化学组成上,盘古河上游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SiO_(2)含量介于40.74%~54.95%,Fe_(2)O_(3)^(T)含量为3.99%~14.66%,MgO含量介于3.36%~17.78%,Mg^(#)值为47~79,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δEu=0.77~2.06,相对富集Rb、Ba、U、K、Pb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放射性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与俯冲带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岩浆来源于以俯冲流体交代为主、沉积物熔体交代为辅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源区以含尖晶石的石榴二辉橄榄岩为主,少量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并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结合区域岩石地层资料,综合分析表明盘古河上游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形成于大陆拉张带(或初始裂谷)的构造环境,很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和额尔古纳地块碰撞后岩石圈伸展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额尔古纳地块 盘古河上游 早古生代 中基性杂岩体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铜镍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照伟 李文渊 +4 位作者 高永宝 郭周平 张江伟 李侃 张利忠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0-148,共9页
青海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南祁连山一条重要岩带,其内产出若干基性-超基性岩体。通过对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化隆群结晶基底的综合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其相关其他地质信息,发现该基性-超基性岩带中的岩体都不同程... 青海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南祁连山一条重要岩带,其内产出若干基性-超基性岩体。通过对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化隆群结晶基底的综合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其相关其他地质信息,发现该基性-超基性岩带中的岩体都不同程度侵位于化隆群中,并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加之带内几处典型的铜镍成矿表现,可见青海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现有的野外工作及找矿实践亦表明了在巨厚红层覆盖下所发育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表现了重要的铜镍矿化显示,同时提示在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还有发现新的同类型岩体和铜镍矿床的潜在条件,其资源潜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成矿条件 找矿潜力 化隆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小松山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喜峰 钱壮志 +4 位作者 吴文奎 孙保平 逯东霞 王成 陆彦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1-356,共6页
贺兰山小松山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基性岩的Mg^#为0.71~0.76,接近原生岩浆的值,超基性岩的Mg^#为0.80~0.89,具有岩浆早期堆晶的特征,稀土总量∑REE为(13.03~82.66)×10^-6;δ(Eu)为1.08~1.61,具弱正... 贺兰山小松山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基性岩的Mg^#为0.71~0.76,接近原生岩浆的值,超基性岩的Mg^#为0.80~0.89,具有岩浆早期堆晶的特征,稀土总量∑REE为(13.03~82.66)×10^-6;δ(Eu)为1.08~1.61,具弱正异常;(La/Yb)N为2.49~5.24,(Ce/Yb)N为3.01~4.97,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图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证明,该岩体产于板内拉张环境,岩体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后期发生了同化混染,岩体具有寻找铬-铜-镍型岩浆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环境 分离结晶 同化混染 小松山基性-超基性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Cu-Ni-(PGE)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探讨 被引量:54
6
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1 位作者 徐志刚 林文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55,共9页
新疆北部的铜镍 (铂族元素 )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形成于海西期 ,是世界上形成于显生宙的少数几个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之一。它具有许多特殊性 ,如形成多个亚系列 (喀拉通克、黄山、箐布拉克 )、每个亚系列又包含多个岩体形成多个矿床... 新疆北部的铜镍 (铂族元素 )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形成于海西期 ,是世界上形成于显生宙的少数几个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之一。它具有许多特殊性 ,如形成多个亚系列 (喀拉通克、黄山、箐布拉克 )、每个亚系列又包含多个岩体形成多个矿床、不同的亚系列及每个亚系列内部的各个岩体和矿体差别较大、成矿母岩低镁高铝富钾等等。海西期的地幔柱活动可能是形成该成矿系列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同一时期的箐布拉克亚系列及其它基性超基性岩带的研究程度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床 成矿毓系列 铜矿床 镍矿床 地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杨柳坪Cu-Ni-PGE矿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登红 骆耀南 +2 位作者 傅德明 楚萤石 卢治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杨柳坪矿区的基性 超基性岩主要呈层状产出 ,可以分为 2类 ,即含矿的强蚀变超基性岩和不含矿的弱蚀变或未明显蚀变的基性岩。前者属于苦橄岩并具有科马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不具鬣刺结构 ,但可称为科马提质的苦橄岩 ) ,同时还具有高H2... 杨柳坪矿区的基性 超基性岩主要呈层状产出 ,可以分为 2类 ,即含矿的强蚀变超基性岩和不含矿的弱蚀变或未明显蚀变的基性岩。前者属于苦橄岩并具有科马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不具鬣刺结构 ,但可称为科马提质的苦橄岩 ) ,同时还具有高H2 O+、高CO2 的特点 ,并且H2 O++CO2 越高矿化越强 ,表明成矿作用与热液蚀变有关 ;后者在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上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 ,成矿元素含量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岩石化学 Cu-Ni-PGE矿床 四川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热液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弧后裂谷系统基性、超基性岩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白云来 陈启林 +2 位作者 汤中立 范育新 江荣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伸展系统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可追溯到中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认为该区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可分为两类: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早期(中元... 伸展系统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可追溯到中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认为该区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可分为两类: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早期(中元古代),另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鼎盛时期或弧后盆地阶段(早古生代).后者可归入蛇绿杂岩中;前者与镍铜成矿系统密切相关,但很难完全归入已有的基性、超基性岩分类之中,属于一种新类型,建议将其命名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Sm-Nd模式年龄为1 026~1 749Ma,其深成岩(黑山岩体)岩石组合为:石英正长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含云母斜长角闪辉橄岩-含云母角闪辉橄岩-含云母斜长角闪橄榄岩-辉石岩,超基性岩m/f平均值为5.5,∑REE为20.9×10-6~64.71×10-6,平均29.91,LREE略富集,辉长岩TiO2为0.92%;浅成岩(黑山北岩体)岩石组合为:灰黑色细粒角闪辉长(玢)岩-暗绿黑色细粒绿泥石化辉长苏长岩-深黑色中粒橄榄二辉岩,TiO2强烈富集,其中辉长(玢)岩TiO2为1.32%~3.32%,MgO、CaO亏损,Rb、Sr、Y、Zr、Nb、Ba、Cs、Hf、Ta、Th、U强烈富集,Sc、V、Cu较富集,Cr、Co、Zn亏损,LREE略富集.表明中元古代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已经出现活动大陆边缘后方伸展体制,在该体制下岩浆多期次脱离地幔而上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超基性岩 塔里木板块 裂谷型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的Sm-Nd年龄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宗清 卢记仁 唐索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271,共9页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富含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对其已进行过详细研究。但是岩体的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Sm-Nd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攀枝花、白马、红格岩体的年龄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年龄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晚海西-印支期,...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富含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对其已进行过详细研究。但是岩体的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Sm-Nd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攀枝花、白马、红格岩体的年龄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年龄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晚海西-印支期,年龄283~197 Ma。红格岩体283±38(2σ)Ma,白马岩体197±60(2σ)Ma,攀枝花岩体上部岩相旋回210±43(2σ)Ma,下部岩相旋回282 Ma左右。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大致形成于同一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体 超基性岩体 层状岩 钐-钕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北岸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永丰 侯增谦 +3 位作者 魏瑞华 蔡剑辉 孟祥金 黄卫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89-797,共9页
沿雅鲁藏布江北岸大竹卡—谢通门一带,即冈底斯弧岩浆岩带南缘出露了一条超基性-基性岩带,岩带的分布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强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岩带主要由零星孤立出露的规模较小的近圆形辉长岩岩体、岩瘤或岩滴组成,在日喀则县曲尼出露... 沿雅鲁藏布江北岸大竹卡—谢通门一带,即冈底斯弧岩浆岩带南缘出露了一条超基性-基性岩带,岩带的分布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强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岩带主要由零星孤立出露的规模较小的近圆形辉长岩岩体、岩瘤或岩滴组成,在日喀则县曲尼出露了超镁铁堆晶岩、辉长岩和玄武岩连续剖面。它们呈一系列自北而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经历了明显不同于弧花岗岩基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系统的岩石学研究,认为曲尼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在岛弧—弧后系统形成的蛇绿混杂岩,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亡过程中的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北岸 基性-超基性岩带 蛇绿岩 堆积岩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怪石山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成矿潜力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立社 杨建国 +5 位作者 谢春林 王育习 雷永孝 曹红霞 杨鹏飞 齐亚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2-399,共8页
为了研究甘肃北山怪石山含铜镍硫化物基性、超基性岩的成矿潜力,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对比研究,取得如下认识及成果:(1)怪石山岩体是由橄榄二辉岩、橄榄方辉岩、辉石岩、辉长岩等组成的复式岩体,岩相分异较复杂明显,橄榄二辉... 为了研究甘肃北山怪石山含铜镍硫化物基性、超基性岩的成矿潜力,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对比研究,取得如下认识及成果:(1)怪石山岩体是由橄榄二辉岩、橄榄方辉岩、辉石岩、辉长岩等组成的复式岩体,岩相分异较复杂明显,橄榄二辉岩全岩铜镍矿化(Cu含量0.1%-0.24%,Ni含量0.12%-0.47%);(2)岩体常量和微量元素具岛弧基性超基性岩浆特征(例如岩体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Hf及Y和P,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Th、U、K及La等);(3)磁法异常与岩体地表矿化一致,电法结果显示岩体深部矿化更好(最大磁场强度值1210.9nT,南西侧视极化率(ηs)显示最大值可达9.55%,异常范围500m×200m);(4)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金川、哈拉通克、红旗岭等相似,与甘肃黑山一致。因此,怪石山有望成为储量规模不亚于甘肃黑山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有关北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几点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 基性超基性岩 北山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大比例尺专题地质填图实践——以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焦建刚 芮会超 +5 位作者 夏明哲 钱壮志 靳树芳 徐刚 陈炳龙 段少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9-2101,共13页
目前,1∶5万地质填图规范中缺少对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填图方法的系统总结。以塔里木东北部坡北基性-超基性岩体为例,开展专题地质填图实践,在岩体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和地球化学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问题、地质填图、矿床预测相... 目前,1∶5万地质填图规范中缺少对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填图方法的系统总结。以塔里木东北部坡北基性-超基性岩体为例,开展专题地质填图实践,在岩体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和地球化学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问题、地质填图、矿床预测相结合的填图方法。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体作为一个岩浆序列,根据岩浆性质与含矿性特征划分为2个岩浆亚序列,5个岩浆单元,分别对应不同的岩性组合。与岩浆亚序列相对应存在2类岩浆矿床,其中赋存铜镍矿化的岩相主要为橄榄岩相,含磁铁矿、钛铁矿的岩相主要与辉长岩、辉长苏长岩、辉石岩相有关。从野外踏勘、实测剖面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基性-超基性侵入岩1∶5万专题地质填图的方法,为此类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专题地质填图 岩浆序列 填图单元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3
作者 孙宝生 黄建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11-1616,共6页
产有超大型蛭石-磷灰石矿床的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南侧,其 Sm-Nd 等时线年龄为(802±52)Ma,ε_(ND)(t)=0.471,模式年龄 t_(TM)^(Nd)为1208~1635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塔... 产有超大型蛭石-磷灰石矿床的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南侧,其 Sm-Nd 等时线年龄为(802±52)Ma,ε_(ND)(t)=0.471,模式年龄 t_(TM)^(Nd)为1208~1635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塔北裂谷在新元古代的强烈活动,可以看作是 Rodinia 超大陆裂解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 同位素年龄 且干布拉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东段库兹山基性超基性岩特征和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金阳 杨经绥 +5 位作者 徐向珍 郭国林 陈松永 李天福 任玉峰 左国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0-908,共19页
新疆南天山东段库兹山基性超基性岩带,前人缺乏研究,但该带的岩石成因和形成地质背景对认识南天山的构造格架具有重要意义。该带中的主要岩石类型有单辉橄榄岩,辉绿岩和辉长岩等。单辉橄榄岩的橄榄石为富镁型:Fo为93~96;副矿物铬尖晶... 新疆南天山东段库兹山基性超基性岩带,前人缺乏研究,但该带的岩石成因和形成地质背景对认识南天山的构造格架具有重要意义。该带中的主要岩石类型有单辉橄榄岩,辉绿岩和辉长岩等。单辉橄榄岩的橄榄石为富镁型:Fo为93~96;副矿物铬尖晶石属于高铬低镁型,Cr#(Cr/(Cr+Al)×100)值78~99,Mg#(Mg/(Mg+Fe)×100)值1.8~41.4,属于造山带中的阿拉斯加型超基性岩类型。辉绿岩中辉石为普通辉石,Mg#(Mg/(Mg+Fe)×100)显示一个连续的从高到低的演化趋势,反映了岩浆的分异作用;长石为拉长石和中长石。辉长岩中辉石为普通辉石;斜长石已经蚀变成钠长石,Ab在95以上。辉绿岩和辉长岩K2O含量均很高,平均值分别为0.75和0.85,且LILE相对HFSE明显富集,认为它们可能与单辉橄榄岩同属造山带中的侵入体,形成在南天山的造山阶段。基性岩的同位素年代学指示该岩浆事件由石炭纪延续到二叠纪(331~286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岩 基性岩 库兹山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祁连化隆地区下什堂含铜镍矿基性-超基性岩体成因研究: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照伟 李文渊 +1 位作者 王亚磊 高永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39-2548,共10页
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组成的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南祁连造山带化隆岩群中,且伴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的硫化物矿化。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下什堂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9.8±2.4Ma。地球化学表现为... 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组成的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南祁连造山带化隆岩群中,且伴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的硫化物矿化。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下什堂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9.8±2.4Ma。地球化学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和明显的Nb-Ta负异常特征,εNd值在-2.62^-2.52之间,(87Sr/86Sr)i比值集中在0.709012~0.714682之间。Sr-Nd同位素表明,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母岩浆来自一个曾经被交代富集的地幔源区。地壳富硅组分的同化混染在成矿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与成矿认识,认为南祁连化隆地区的成岩成矿可能与俯冲结束后,后碰撞伸展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指导区域找矿实践和成矿理论研究均具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组成 基性-超基性岩体 成因 下什堂 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构造类型的含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丽 王育习 +2 位作者 李行 栗亚芝 张雨莲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7-56,共10页
甘肃北山地区的怪石山含铜镍硫化物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岩体,为一个岩浆底侵-隆升造山过程侵入体的构造类型典型实例。主要依据是:它与平头山-砂井序列的中酸性侵入岩类共同构成一种壳幔岩浆混合型的"双峰式"火成构造组合;在... 甘肃北山地区的怪石山含铜镍硫化物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岩体,为一个岩浆底侵-隆升造山过程侵入体的构造类型典型实例。主要依据是:它与平头山-砂井序列的中酸性侵入岩类共同构成一种壳幔岩浆混合型的"双峰式"火成构造组合;在岩体发育时段(410~350Ma或泥盆—石炭纪)内,区内缺少相应时代的地层沉积和火山作用,表明发生在非挤压造山事件中,相对处于一种伸展裂解的动力学环境;所见中酸性序列侵入岩多具TTG组合和含有辉长质岩石包体,揭示下地壳主要由辉长质岩石构成等。依此提出岩体的成岩机制是:在一种大陆岩石圈伸展减压条件下,地幔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Mg#值为0.831的苦橄质岩浆,并上侵到地壳或壳幔边界,进而引起辉长质的下地壳产生局部熔融,形成一套TTG组合的混合岩浆,尔后以岩浆底侵方式随张扭帚状构造系发育和隆升造山过程入侵上地壳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含铜镍矿化 基性-超基性杂岩体 造山侵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格里拉洛吉乡基性-超基性岩中单斜辉石矿物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邹金汐 刘显凡 +4 位作者 邓江红 李春辉 黄玉蓬 董毅 易立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1-711,共11页
云南香格里拉洛吉乡出露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块,前人对其属性的认识有分歧。岩相学研究发现该岩块具有正堆积结晶和补堆积结晶的特点,岩石化学特征具有贫碱、高钙和低氧逸度的特征,其母岩浆为亚碱性系列,并且显示出堆晶层状岩系演化特征... 云南香格里拉洛吉乡出露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块,前人对其属性的认识有分歧。岩相学研究发现该岩块具有正堆积结晶和补堆积结晶的特点,岩石化学特征具有贫碱、高钙和低氧逸度的特征,其母岩浆为亚碱性系列,并且显示出堆晶层状岩系演化特征。对其中的单斜辉石进行了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辉石种属为透辉石,晶体中类质同像替代现象普遍,阳离子取代特征显示出形成于高温低压的条件。温压计算结果表明透辉石形成平均温度为1 084℃,平均压力为0.15 GPa,结合岩石的成分和演化特征,认为该岩石形成于洋中脊,属洋壳组成的基性-超基性堆晶岩系,为甘孜-理塘延伸带的残余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单斜辉石 堆晶岩系 云南香格里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温根南基性-超基性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建光 苏尚国 +1 位作者 周岱 王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29-3740,共12页
内蒙古温根南岩体位于内蒙古中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主要火成岩组合为纯橄岩-橄长岩-辉长岩,平面上呈NNE向延伸。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富Mg、低碱和Ti O2,全岩氧化物含量主要受控于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相对分配比... 内蒙古温根南岩体位于内蒙古中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主要火成岩组合为纯橄岩-橄长岩-辉长岩,平面上呈NNE向延伸。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富Mg、低碱和Ti O2,全岩氧化物含量主要受控于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相对分配比例,微量元素含量总体较低,具Nb、Ta和Hf轻微亏损,Pb、Sr显著富集的特征。其中辉长岩表现出显著的Nb、Ta负异常和Pb、Sr正异常。辉长岩微量元素相对纯橄岩和橄长岩明显富集。辉长岩相-纯橄岩相中总稀土含量变化较大(1.41×10-6~111.6×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微右倾型与平坦型,岩体深部超基性岩类总稀土含量极低,随着其结晶分异程度的增大和堆晶作用的加强,岩石中稀土元素含量迅速升高,反映晶间残余熔体的比重不断升高。运用橄榄石与残余熔浆平衡方法制约母岩浆性质,结果表明温根南岩体初始岩浆MgO=11.73%,FeO=11.38%,属于高镁玄武质岩浆。温根南岩体基性-超基性岩中Sr-Nd同位素投点主要靠近EM I型富集地幔端元,推测幔源岩浆在源区或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运用Zr、Y、Th、Ta等不相容元素的比值(判别岩浆演化过程,基于Th/Nb比值(〉1)和低Nb/La比值(〈1)表明温根南岩体初始岩浆侵位过程中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温根南岩体Ta/Th-Zr/Nb、Th/Yb-Th/Nb、Ta/Th-Th/Yb、Nb/Th-Nb构造环境判别图中主要落入板内玄武岩(WPB)范围,推测温根南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早石炭纪形成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根南基性-超基性岩 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源区 母岩浆性质 内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东段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浅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俊涛 杨振军 +2 位作者 姚新年 刘献华 许国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6,共5页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是分划塔里木地台与东昆仑褶皱系的超岩石圈深断裂 ,自形成以来 ,历经多次活动 ,不仅控制了区内多种岩浆岩、变质岩的分布 ,同时其产生的次级断裂构造也给各种成矿热液提供了滞存空间。目前区内已发现多个不同成因类型 ...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是分划塔里木地台与东昆仑褶皱系的超岩石圈深断裂 ,自形成以来 ,历经多次活动 ,不仅控制了区内多种岩浆岩、变质岩的分布 ,同时其产生的次级断裂构造也给各种成矿热液提供了滞存空间。目前区内已发现多个不同成因类型 ,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点、矿化点 ,这些矿点的分布无不与南缘深断裂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极有可能是一个以铜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所述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东段是指自新疆若羌县清水泉至青海茫崖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两侧的带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南缘断裂 基性-超基性杂岩 火山岩 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南延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特征及其与矿区含矿超基性岩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桥梁 曾南石 +4 位作者 同锐灵 黄锦捷 方科 王谦 牛聪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9-416,共8页
金川南延地区出露近百处基性-超基性岩体,查清这些岩体的活动规律及其与金川含矿岩体的关系,对南延地区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显微镜鉴定、X射线粉晶衍射及岩石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金川南延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和... 金川南延地区出露近百处基性-超基性岩体,查清这些岩体的活动规律及其与金川含矿岩体的关系,对南延地区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显微镜鉴定、X射线粉晶衍射及岩石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金川南延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与金川含矿超基性岩体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延地区出露的变辉橄岩与金川含矿岩体有类似的矿物组成、相近似的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相似的稀土配分曲线,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演化岩体在不同地段侵入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 铜镍矿床 基性超基性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