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罪谨慎与去罪宽宥:现代化视域中的轻罪治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轻罪治理现代化是刑事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轻罪治理价值理性包括刑法谦抑慎重理念、刑法机能二元平衡、刑事政策“轻轻重重”以及刑罚宽和适度等内容。以轻罪价值理性为目标予以衡量,当前我国轻罪治理存在入罪范围过于宽泛、罪名设... 轻罪治理现代化是刑事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轻罪治理价值理性包括刑法谦抑慎重理念、刑法机能二元平衡、刑事政策“轻轻重重”以及刑罚宽和适度等内容。以轻罪价值理性为目标予以衡量,当前我国轻罪治理存在入罪范围过于宽泛、罪名设置相对随意、出罪通道狭窄、轻罪治理过度依赖刑法以及犯罪附随后果严厉等问题。为此,应当围绕入罪谨慎与去罪宽宥的目标,在立法上实现轻罪罪名合理调控、入罪标准适当提升、轻罪行为适度回归治安处罚调整;在司法上发挥程序过滤效应,实现轻罪罪犯处遇宽和,以轻罪记录封存和犯罪附随后果清理实现轻罪去罪宽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治现代化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轻罪治理 犯罪附随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思考——学习党的十八大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 被引量:7
2
作者 聂秀华 邱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由"法律体系"的构建向"法治体系"构建的转变。这一转变,更加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的机制方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由"法律体系"的构建向"法治体系"构建的转变。这一转变,更加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的机制方略和行动纲领及其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价值意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勾勒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价值分析 基本内涵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法治建设:意义、价值与机制 被引量:24
3
作者 申卫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8,共16页
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的意义在于保护公众健康,其核心价值取向在于在公众健康权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之间求得平衡。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平衡好三组关系:一是强制隔离与人身自由保障之间的关系,二是征收、征用制度与财产权维护之间的关... 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的意义在于保护公众健康,其核心价值取向在于在公众健康权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之间求得平衡。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平衡好三组关系:一是强制隔离与人身自由保障之间的关系,二是征收、征用制度与财产权维护之间的关系,三是公共卫生治理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应从公共卫生法治基本机制入手,健全领导、协调和执行机制,建立公共卫生的长效投入机制,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权责一致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完善报告和发布机制,建立敏捷、高效、反应快速的应急决策与处置机制,严格监督问责机制,并充分利用好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法治 意义 价值 基本机制 公众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关保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42,共15页
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是指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与行政法治中的程序有关的权利,这个权利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程序权利,它是能够主宰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最为核心和系统的程序权利。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 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是指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与行政法治中的程序有关的权利,这个权利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程序权利,它是能够主宰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最为核心和系统的程序权利。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法治价值,可以"倒逼"行政正义实现、使行政法治与时俱进、使行政执法人性化、使行政相对人权利过程化。然而,在我国,基本程序权利概念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体系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尚未有内容构造、基本程序权利缺少程序制度支撑。如何在行政法治建设中建构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需要诸多具体的路径,主要应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进行梳理、完善行政法上的程序制度、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合理处理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相对人 基本程序权利 法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缘起、内涵与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先进 周文宇 张露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9,共8页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思想家,他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将"礼"与"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礼"从一种普遍的人伦关系上升为社会伦理规范体系,具有社会规范作用,主张"隆...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思想家,他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将"礼"与"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礼"从一种普遍的人伦关系上升为社会伦理规范体系,具有社会规范作用,主张"隆礼"。与此同时,荀子意识到了刑罚在国家治理、社会和谐与人伦关系中的强制约束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重法"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隆礼重法"思想体系。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仁治思想和法治思想、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思想、治国理念和社会管理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儒家思想 法治国家 隆礼重法 理论缘起 基本内涵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价值逻辑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谋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5,34,共8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内蕴科学社会主义所固有的人民立场.这一价值禀赋的兑现有赖于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枢轴的法治运行机制,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始终行进在为民利民的价值轨道上.在实践中,中国式法治...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内蕴科学社会主义所固有的人民立场.这一价值禀赋的兑现有赖于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枢轴的法治运行机制,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始终行进在为民利民的价值轨道上.在实践中,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维权利需求,把现代化建设成果不断转化为普惠性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由此,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在世界法治发展史上首次真正确立了“人的逻辑”优先出场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进路,从而以道义和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法治的超越,这也意味着一种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价值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 法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攻克的若干难点 被引量:2
7
作者 沈立人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个别省市能够也应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各地都有若干薄弱环节即难点,如脱贫扫尾、共同致富,改革到位、开放增效,以及科教文的进步、城乡一体化,还有生态环境、民主法制、人的现代化等。成败取决于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个别省市能够也应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各地都有若干薄弱环节即难点,如脱贫扫尾、共同致富,改革到位、开放增效,以及科教文的进步、城乡一体化,还有生态环境、民主法制、人的现代化等。成败取决于工作,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 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 民主法制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17
8
作者 郝铁川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5,共13页
通过对当今中国法治体系中18个特色事例的分析,可见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今中国法治形成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中华法系中102个方面规定的分析,可见剔除中华法系中的封建主义内容,中华法系的其他内容都可以创造性转化。因此,对中华... 通过对当今中国法治体系中18个特色事例的分析,可见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今中国法治形成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中华法系中102个方面规定的分析,可见剔除中华法系中的封建主义内容,中华法系的其他内容都可以创造性转化。因此,对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工作,我们要从不自觉的潜移默化转变为自觉的理性选择。进行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参照标准: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现代法治思维和法治基本价值观念,三是中国参加的有关国际人权公约。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运作方法主要有基本继承、部分继承和旧词新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硕果仅存者,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中唯一没有宗教背景,且以人为本位的法系。因此,实现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现代法治基本价值观念 创造性转化 中国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现代法治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的语境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叶方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5,共9页
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既要积极汲取人类法治文明与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关切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社会条件,因此需要从语境的适切性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何以可能”。具体而言,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需要从政治... 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既要积极汲取人类法治文明与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关切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社会条件,因此需要从语境的适切性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何以可能”。具体而言,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需要从政治、历史、社会与思想四重语境来考察:由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其政治语境;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并对现代社会发生持续性影响的伦理型文化传统成为其历史语境;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深度转型的“复杂现代性社会”成为其社会语境;价值观建设与法治、德治协同推进则成为其需要考虑的思想语境。这四种语境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参照性背景,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与西方法治建设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德治 现代性 价值观建设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安全法治中刑法基本价值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4
10
作者 虞文梁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9-200,共12页
在刑事领域,国家安全法治主要体现为对安全、自由二元基本价值的追求,并将其贯穿于刑事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以期实现特定的国家安全法治目标和法治效果。针对基本价值在动态运行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要在国家安全法治"实然状态的... 在刑事领域,国家安全法治主要体现为对安全、自由二元基本价值的追求,并将其贯穿于刑事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以期实现特定的国家安全法治目标和法治效果。针对基本价值在动态运行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要在国家安全法治"实然状态的基础上,借鉴"帕累托最优"构建平衡制度和最优化运行路径:从整体上把握基本价值的角色和作用;提升治理场景和治理场域的精细度;建立冲突协调机制,在实现好"次优理论"下的相对安全和相对自由的同时,在犯罪预防上追求国家安全的相对优位性、在权利救济上强调个人自由保障的相对优位性,用最小的法治成本实现最大的法治效果,推动实现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和法治能力现代化的"应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法治 刑法基本价值 价值冲突 价值平衡 帕累托最优 个人自由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增值税改进:定性、定位、定向与定则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璐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30,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究在我国土地增值税改进过程中,应对和解决税制复杂、税负过重、征管困难问题的可行路径。研究方法:价值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原理证成和演绎法。研究结果:现行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 研究目的:探究在我国土地增值税改进过程中,应对和解决税制复杂、税负过重、征管困难问题的可行路径。研究方法:价值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原理证成和演绎法。研究结果:现行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远无法完全解决我国土地增值税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制度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我国土地制度革新、房地产税制改革的背景下,土地增值税改进不仅迎来立法良机,更成为推动土地税制与土地制度改革相衔接、完善税法体系与具体税制、逐步实现税收法治现代化之锁钥。研究结论:需要从定性、定位、定向和定则四个维度推动土地增值税改进:在定性方面,明确土地增值税是一种财产税;在定位方面,要强调土地增值税的税收本质,同时突出其在“中央税—地方税”“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三组纵向、横向和斜向关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在定向方面,须遵循“发展导向型”税收立法理念;在定则方面,土地增值税改进应落实纳税人中心主义,并服膺税收法定、量能课税、稽征经济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增值税 税制改进 税收法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