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评估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BIPB)的热危害,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多速率的动态扫描C80热分析,用几种简单的热危害评估方法分析其热危害。然后应用模式法、无模式法(Friedman微分等转化率法)分别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分解动力学数...为了评估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BIPB)的热危害,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多速率的动态扫描C80热分析,用几种简单的热危害评估方法分析其热危害。然后应用模式法、无模式法(Friedman微分等转化率法)分别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分解动力学数据,并用ASTM E 698法得到活化能数据,同时用C80、ARC和DSC的试验数据验证分解动力学数据的可靠性。最后利用无模式法的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BIPB绝热条件下和非绝热的2m3球形容器中的失控反应模拟,得到类似工艺条件下BIPB的安全控制温度。展开更多
为辨识我国学者在2018—2020年发表国际论文的知识基础和结构,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的23本安全科学相关期刊上检索了我国学者发表的2510篇论文,对采集的论文数据分别从期刊、作者和文献的共被引角度来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维度下...为辨识我国学者在2018—2020年发表国际论文的知识基础和结构,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的23本安全科学相关期刊上检索了我国学者发表的2510篇论文,对采集的论文数据分别从期刊、作者和文献的共被引角度来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维度下我国安全科学的知识基础与结构。结果表明,为我国学者提供知识基础的主要期刊有Reliab Eng Syst Safe(《可靠性工程与系统安全》)、Accident Anal Prev(《事故分析与预防》)、Safety Sci(《安全科学》)、J Loss Prevent Proc(《工业过程与损失预防》)等,形成了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分析、灾害风险分析、环境风险研究、安全科学与人因工程、过程安全研究、交通安全研究领域6个主要的期刊类群。在作者分析结果中,以色列电力公司的Levitin G、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的Khakzad N、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Khan FI等是我国学者引用的主要学者。这些高被引学者形成了4个主要的知识基础群落。在文献层面上,Levitin G(2005)、Reason J(1990)、Leveson N(2004)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被我国学者广泛引用,引用主题主要分布在多米诺效应、任务终止策略及退化分析等方向。展开更多
为了解国际安全科学研究的整体产出和分布情况,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来自Web of Science的23种安全科学综合期刊2008—2017年的20 432篇论文从年度产出、期刊产出、地理产出分布等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科学论文在2008—201...为了解国际安全科学研究的整体产出和分布情况,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来自Web of Science的23种安全科学综合期刊2008—2017年的20 432篇论文从年度产出、期刊产出、地理产出分布等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科学论文在2008—2017年呈线性增长趋势,AAP、SS、RESS、RA、JLPPI是安全科学论文的主要载体。在空间分布上,美国、中国、英格兰、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是安全论文的主要产出国家/地区,且美国和中国在时间趋势上的表现要优于其他国家/地区。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机构论文产出表现突出。但在时间趋势上,机构的产出表现出了显著的波动。我国机构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位于高产行列,但研究产出的出处并非我国传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在机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需要进一步融入国际安全科学研究主流,提升国际安全科学影响力。展开更多
为研究环氧乙烷热稳定性及杂质对其影响,利用C600微量量热仪对环氧乙烷进行热分解试验研究,获得了环氧乙烷分解活化能和绝热条件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时间(TMRad)等动力学参数。研究了氢氧化钾固体、45%氢氧化钾溶液、三氧化二铁和...为研究环氧乙烷热稳定性及杂质对其影响,利用C600微量量热仪对环氧乙烷进行热分解试验研究,获得了环氧乙烷分解活化能和绝热条件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时间(TMRad)等动力学参数。研究了氢氧化钾固体、45%氢氧化钾溶液、三氧化二铁和六水三氯化铁对环氧乙烷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升速率的增加,环氧乙烷热分解起始放热温度逐渐增大;分解活化能E在55~90 k J/mol;环氧乙烷在常温下不易发生热失控;但氢氧化钾固体、45%氢氧化钾溶液、三氧化二铁和六水三氯化铁均对环氧乙烷的热分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其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钾固体的影响最为明显。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评估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BIPB)的热危害,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多速率的动态扫描C80热分析,用几种简单的热危害评估方法分析其热危害。然后应用模式法、无模式法(Friedman微分等转化率法)分别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分解动力学数据,并用ASTM E 698法得到活化能数据,同时用C80、ARC和DSC的试验数据验证分解动力学数据的可靠性。最后利用无模式法的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BIPB绝热条件下和非绝热的2m3球形容器中的失控反应模拟,得到类似工艺条件下BIPB的安全控制温度。
文摘为了解国际安全科学研究的整体产出和分布情况,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来自Web of Science的23种安全科学综合期刊2008—2017年的20 432篇论文从年度产出、期刊产出、地理产出分布等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科学论文在2008—2017年呈线性增长趋势,AAP、SS、RESS、RA、JLPPI是安全科学论文的主要载体。在空间分布上,美国、中国、英格兰、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是安全论文的主要产出国家/地区,且美国和中国在时间趋势上的表现要优于其他国家/地区。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机构论文产出表现突出。但在时间趋势上,机构的产出表现出了显著的波动。我国机构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位于高产行列,但研究产出的出处并非我国传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在机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需要进一步融入国际安全科学研究主流,提升国际安全科学影响力。
文摘为研究环氧乙烷热稳定性及杂质对其影响,利用C600微量量热仪对环氧乙烷进行热分解试验研究,获得了环氧乙烷分解活化能和绝热条件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时间(TMRad)等动力学参数。研究了氢氧化钾固体、45%氢氧化钾溶液、三氧化二铁和六水三氯化铁对环氧乙烷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升速率的增加,环氧乙烷热分解起始放热温度逐渐增大;分解活化能E在55~90 k J/mol;环氧乙烷在常温下不易发生热失控;但氢氧化钾固体、45%氢氧化钾溶液、三氧化二铁和六水三氯化铁均对环氧乙烷的热分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其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钾固体的影响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