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门诊服务利用对住院率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以浙江省城镇职工患者为例
1
作者 章湖洋 景日泽 +1 位作者 王金喜 方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3-758,共6页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门诊服务利用对住院率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为制定心力衰竭患者门诊医疗保险报销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提取2013—2017年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心力衰竭患者个体报销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门诊服务利用对住院率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为制定心力衰竭患者门诊医疗保险报销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提取2013—2017年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心力衰竭患者个体报销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logit回归模型和阈值效应模型,分析上年年门诊服务利用对当年住院率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年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包括年门诊次数、年门诊总费用、年门诊药费以及年门诊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住院率指标包括年住院率、30 d内再住院率和90 d内再住院率。结果:(1)上年年门诊服务利用的增加会引起当年年住院率的降低,但对30 d内再住院率和90 d内再住院率无影响;(2)上年年门诊服务利用对当年年住院率存在阈值效应。当上年年门诊次数小于或等于阈值(12次)时,随着上年年门诊次数的增加,当年年住院率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当上年年门诊次数高于阈值(12次)时,其回归系数不显著。相应的,上年年门诊总费用和年门诊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的阈值分别为3342.8元、736.9元。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门诊服务利用对住院率存在阈值效应,提示医保政策制定者在设计心力衰竭患者的门诊报销政策时,应考虑到年门诊总费用等对年住院率的阈值,这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并同时减轻患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心力衰竭 门诊服务利用 住院率 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的受益公平性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婷 高月霞 左学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182,共15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研究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城乡身份、所在地区与收入水平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的影响及其公平性,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较低,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超...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研究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城乡身份、所在地区与收入水平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的影响及其公平性,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较低,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超过政策覆盖率;城镇和东部地区、高收入参保者的受益水平较高;医疗自付费用对低收入人群形成较大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保者在不同维度的受益水平和公平性有所改善。模型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城镇职工医保内部,地区差距显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住院费用水平依次递减,西部地区参保人员的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医保内部,城镇居民的受益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和进城农民,东部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参保者收入越低则住院费用越少,健康水平也越差。上述发现与结论对于进一步缩小不同城乡、地区和收入身份特征的参保者的受益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受益公平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万广华 杨晨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5,共16页
基于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参保家庭,参加城镇医保的家庭... 基于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参保家庭,参加城镇医保的家庭消费率显著高出1.01%,但新农合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城镇医保促进了参保家庭的总消费和分项消费支出,但新农合对消费支出无显著影响,同时,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对总收入和大部分分项收入无显著影响,这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异质性分析表明,城镇医保更多地提升了中老年、非富裕、不健康群体,以及西部地区的家庭消费率。对此,应当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提振家庭消费率的积极作用,对“大水漫灌”式的财政补助应进行反思;改变基本医保“户保分离”“业保分离”的现状;加强针对特定人群的医保政策;注重提高参保青年和健康群体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家庭消费率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新农合 家庭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浩 董诗蕊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4,共16页
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从劳动参与率、劳动供给时间和劳动供给质量层面,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总体上促进了灵活就业者... 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从劳动参与率、劳动供给时间和劳动供给质量层面,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总体上促进了灵活就业者的积极劳动供给,既显著提高了该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质量,又有效减少了该群体的劳动供给时间。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通过减轻医疗负担所带来的收入替代效应以及促进合理就医行为所形成的健康保障效应影响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供给。异质性分析显示,医保整合政策对低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良好以及存在过度劳动的灵活就业者劳动决策的积极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由此,应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扩面,促进务工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增强医保政策改革对灵活就业群体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 灵活就业者 劳动供给 多期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龚志忠 武曦蔼 +1 位作者 黄琇棠 邱亨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905-3910,3918,共7页
背景关于医保制度改革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和依据。目的探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为基础,选取2... 背景关于医保制度改革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和依据。目的探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为基础,选取2015年和2018年随访数据,以≥60岁且信息完整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提取问卷调查中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与功能、医疗保健与保险等内容。根据是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分为整合组和未整合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此外,进一步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作为自变量,自评健康状况作为中介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4364人,其中整合组694人(15.90%),未整合组3670人(84.10%)。整合组自评健康状况优于未整合组(20.74%vs 17.41%,P=0.038),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1.281,95%CI=1.038~1.581,P=0.021)。整合组的人群生活满意度优于未整合组(94.80%vs 91.87%,P=0.009),生活满意度更高(OR=1.378,95%CI=1.037~1.831,P=0.027)。自评健康状况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作用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50(P=0.043),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为46.66%。结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普及,提高医保待遇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筹资机制,促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 老年人 自评健康状况 生活满意度 中介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与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毕圣贤 陈迎春 +4 位作者 李刚 杨松浩 李雷 徐露 张雪雨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断下降,脱保问题严重。在自愿参保背景下,居民难以衡量参保的权责对等关系,进一步加剧了脱保问题。基于政策执行理论,从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三个层面,将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归类为政策笼统... 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断下降,脱保问题严重。在自愿参保背景下,居民难以衡量参保的权责对等关系,进一步加剧了脱保问题。基于政策执行理论,从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三个层面,将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归类为政策笼统型、政策叠加型、宣传不充分型、技术障碍型、政策滞碍型、观念偏差型、现实困难型。在此基础上,探讨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的长效治理机制,包括坚持政策执行的整体性视角、健全激励性机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医保脱保 政策执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影响基于健康权益保障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慧莹 顾海 顾淑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3,279,共6页
目的: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医防割裂的短板,国务院提出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增强流动人口健康权益保障。本文基于此考察了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影响。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 目的: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医防割裂的短板,国务院提出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增强流动人口健康权益保障。本文基于此考察了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影响。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SM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促使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健康教育分别提高6.01%~6.85%、3.22%~3.74%和3.77%~4.85%(P<0.001),且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城镇和跨省流动人口,整合政策对农村和省内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积极作用更强。结论: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是促进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重要因素,且不同群组之间的影响程度会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医保城乡整合 流动人口 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权益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共济政策感知价值水平、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心蕊 姚强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9,共19页
探究武汉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感知价值对于了解人民群众需求和完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与感知价值理论,利用线性回归、Shapley分解和Sobel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参保人门诊共济政策感知价值的水平、影响因素及生成机... 探究武汉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感知价值对于了解人民群众需求和完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与感知价值理论,利用线性回归、Shapley分解和Sobel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参保人门诊共济政策感知价值的水平、影响因素及生成机制,结果显示:武汉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感知价值水平较低;政策感知价值存在人群异质性,中老年、受教育程度低、已退休、月收入高的参保人政策感知价值更低;政策了解程度、就医方便程度、就医购药花费是政策感知价值的重要预测变量,就医方便程度、购药方便程度通过政策了解程度间接影响政策感知价值。建议科学设置待遇保障水平,缩小改革前后的获益差距;重视公共价值形成中公众的作用,加强重点人群价值传递;加强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的优势互补,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医保 门诊共济 公共价值 感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小豆 张开然 王红波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数字经济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模式变革,但也使依托于数字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面临基本医保权益缺失的风险。本文基于包容性治理理论构建了“机会—过程—结果”的参保机制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国际上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的... 数字经济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模式变革,但也使依托于数字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面临基本医保权益缺失的风险。本文基于包容性治理理论构建了“机会—过程—结果”的参保机制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国际上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实现医疗保险之全民健康的价值取向、包容协调的参保机制、共享统一的公平待遇,是国际上处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问题的主要策略。因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以健康权至上的观念,拓展完善覆盖全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次促进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同发展,以提升基本医保参保的制度韧性;最后强化基本医保的互助共济功能,促进基本医保的共同富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 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机制 包容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渐进式整合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期DID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祁 林雯洁 戴卫东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3,共17页
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渐进式整合为视角,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探究医保整合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相对于家庭总消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家庭非医疗消费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该政... 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渐进式整合为视角,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探究医保整合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相对于家庭总消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家庭非医疗消费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该政策效应具有短期性;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通过增加家庭总收入促进家庭消费,还能调节患病群体与健康群体之间的健康风险,减少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进而释放家庭消费。由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新时期医疗保障制度,通过继续推进医疗保障体系整合扩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保障体系,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家庭消费 政策效应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就医行为与医疗费用增长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明明 杨洁 杨晔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8,共9页
目的:分析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以评估其政策效果。方法: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五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城乡居民医保... 目的:分析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以评估其政策效果。方法: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五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显著促进了总医疗费用的增长,且按诊疗方式(门诊和住院费用)和按支付渠道(自付和报销费用)区分的各项医疗费用同样有显著上涨,尤其是报销费用上涨显著。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省级统筹政策的实施会通过就医行为影响参保人各项医疗费用,个体健康水平对省级统筹政策与医疗费用支出间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正向影响在青年人群、农村参保群体及患有慢性病的参保群体中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和建议:考虑不同统筹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保障治理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建立统一的医保政策;加强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统筹 城乡居民医保 医疗费用 就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礼亮 田佳帅 +3 位作者 张婧怡 代珊珊 蔡心雨 高广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研究2020—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基本医保运行效率、优化投入产出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31个省份居民医保的静态效率、动... 目的:研究2020—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基本医保运行效率、优化投入产出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31个省份居民医保的静态效率、动态效率,并采用Tobit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全国居民医保整体运行效率仍有待改进;中、西部地区运行效率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较大;不同层次和区域的运行效率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动态效率方面,居民医保运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提高。老龄化程度、医疗费用水平和医保监管水平对居民医保运行效率有显著影响。建议:应努力弥合地区差距,促进医保公平发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水平,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实施积极老龄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超效率SBM MALMQUIST指数 TOBIT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居民医疗保险未参保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华 邓静 +3 位作者 张伟 张林 宁佩珊 胡国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5-1431,共7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及居民未参保的影响因素,为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湖南省122个县市划分为农村和城市两层,每层中抽取7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5个乡镇或街道;... 目的:了解湖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及居民未参保的影响因素,为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湖南省122个县市划分为农村和城市两层,每层中抽取7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5个乡镇或街道;最后每个乡镇或街道抽取2个行政村(居委会),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每个行政村(居委会)抽取户,对抽中户的常住人口逐一进行询问调查。采用复杂抽样权重估算居民参保率及95%C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参保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76%(95%CI:93.04%~98.49%),4.24%(95%CI:1.51%~6.96%)的居民未参加任何保险,特别是18岁以下城市居民未参保率高达10.17%。年龄、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有慢性疾病与城乡居民未参保相关(P<0.05)。结论:为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障的目标,社会医疗保险部门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无医疗保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职工医保实施门诊统筹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B县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小娟 穆辰 +1 位作者 田淼淼 朱坤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2,共4页
收集改革前后各一年的数据,从服务利用、费用和基金等角度对比分析B县城镇职工医保实施门诊统筹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门诊统筹后,人均门诊服务、药店利用人次下降,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增长6.29%,门诊和住院补偿比例下降,个人账户结余率... 收集改革前后各一年的数据,从服务利用、费用和基金等角度对比分析B县城镇职工医保实施门诊统筹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门诊统筹后,人均门诊服务、药店利用人次下降,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增长6.29%,门诊和住院补偿比例下降,个人账户结余率下降9.27个百分点,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配置和支出倒置情况有所缓解。因此,门诊统筹有助于保障老年人的看病就医需求,但是应积极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调整优化个人账户划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医保 门诊统筹 个人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大学生城居医保参保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振友 石武祥 +2 位作者 张丽华 杨子靖 孟繁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居医保)的参保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27名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城居医保的参保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4.9%的... 目的: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居医保)的参保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27名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城居医保的参保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4.9%的学生不了解城居医保,74.8%的学生认为政府、学校、学生三方共同承担医保费用,大学生城居医保的参保率为38.4%,未参保的主要原因有觉得没有必要参加(28.3%)、参加了其他类型的医疗保险(23.3%)、家庭经济状况(21.4%)等,59.7%的参保大学生对城居医保的满意程度感觉一般,不满意的方面主要有报销比例低、报销程序复杂、卫生服务态度较差、医疗服务不能满足健康需求等。结论: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城居医保参保率及利用率偏低;应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建立以城居医保为主,其他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全面可持续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金收支平衡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设计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翠琴 田勇 薛惠元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5,共9页
目前中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属于行政命令式的调整,其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以不低于物价变动率,同时分享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率为原则,设计出六种养老金调整方案,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不同调整方案对... 目前中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属于行政命令式的调整,其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以不低于物价变动率,同时分享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率为原则,设计出六种养老金调整方案,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不同调整方案对养老保险基金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下养老保险基金短期和长期收支的缺口出现的时间不同,养老基金长期收支将会经历"生长期"、"衰退期"、"枯竭期"三个阶段;为了维持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养老金调整方案的设计必须在三个时期实行实际工资增长率分享比例的动态调整。建议工资增长率的分享比例2015—2034年在100%~60%范围内由高到低浮动,2035—2046年在60%~40%的范围内由高到低浮动,2047年以后在40%以下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金调整 基金平衡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保人对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认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伍红艳 冉雪蓉 +4 位作者 王龙 易磊 杨星 汤磊 张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427,457,共4页
目的:分析参保人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了解、使用现状,探讨其需求情况,为贵州省及其他地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各单位职工医保参保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发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参保人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了解、使用现状,探讨其需求情况,为贵州省及其他地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各单位职工医保参保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发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职工对个人账户了解、使用及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635份,回收有效问卷538份(84.72%)。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尚未激活医保卡或很少(从未)使用,约15%的受访者曾使用医保卡购买过非医疗产品或将医保卡外借。大多数受访者对个人账户相关政策并不了解。受访者偏好个人账户划入资金同时与工资水平和年龄挂钩或与年龄挂钩,且最想在现有基础上利用个人账户提高自身或家人的医疗保障水平。受访者个人特征、行为习惯、健康状况等均在一定程度影响其对个人账户的使用、了解及需求。结论:医保个人账户使用效率不高,受访者对相关医保政策不了解。个人账户的改革应增强其公平性以及提高自身医疗保障水平功能,还应考虑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参保人的配偶或家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账户 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指数模型的考评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琪 莫显昆 +6 位作者 彭丽爱 史静琤 罗明明 雷世岳 林茜 孙振球 郭燕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考评小学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指数模型的信效度及其模型拟合度。方法从模型的信度、效度、模型的解释能力、模型的预测能力、模型潜变量的因果关系五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考评。运用SPSS18.0进行模型的信度检验;运用Smart PLS... 目的考评小学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指数模型的信效度及其模型拟合度。方法从模型的信度、效度、模型的解释能力、模型的预测能力、模型潜变量的因果关系五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考评。运用SPSS18.0进行模型的信度检验;运用Smart PLS2.0软件获得其路径系数、外部权重及因子载荷,考察各个潜变量以及潜变量与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等。结果模型总体的Cr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90,分半信度系数为0.85;各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率均大于0.64,且其平方根值大于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组合信度系数都均超过0.86;顾客满意度被其他潜变量解释的程度为0.63,且其冗余为0.45;除顾客满意度与顾客抱怨度之间的路径系数为负值外,其余潜变量间的路径系数都为正值;外部权重值均大于0.20,外部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70,且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学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指数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模型解释能力与预测能力较好,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小学生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情况,是一个可靠、有效的满意度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满意度 模型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三方利益博弈分析——基于政府、企业与农民工的视角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燕 刘文丽 鞠彦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269,共8页
基于博弈理论,从基本医疗保险保费缴纳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农民工)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转出地政府与转入地政府、转入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研究发现:基本... 基于博弈理论,从基本医疗保险保费缴纳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农民工)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转出地政府与转入地政府、转入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研究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和管理问题成为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各方利益冲突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中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导致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通过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理顺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实现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顺畅转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基本医疗保险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义分配理论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平 李跃平 +1 位作者 张晓萍 王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086-1088,共3页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研究对象,意在说明如何更好地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创办初衷——公平与正义,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我国城镇职工...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研究对象,意在说明如何更好地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创办初衷——公平与正义,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凸显出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反映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不公平之处。本文引入了正义分配理论,从其三原则着手分别分析了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正义分配 公平性 职工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