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贺德方 胡红亮 周杰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3-808,共6页
本文通过探索科技报告体系在科技管理和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作用,分析了我国建设科技报告体系的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的基础框架结构,最后就建设具有中国特... 本文通过探索科技报告体系在科技管理和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作用,分析了我国建设科技报告体系的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的基础框架结构,最后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报告体系模式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作者认为,应从推进科技报告的公益服务、建立科技报告内部出版发行体系、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科技管理程序并作为科研任务考评依据、形成科技报告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探索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报告 信息资源体系 科技基础条件 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创新基地对接模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傅正华 赵静 毛振芹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几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却未能很好地解决与北京科技研发机构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实现有效对接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索出多元联合互动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有...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几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却未能很好地解决与北京科技研发机构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实现有效对接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索出多元联合互动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有效对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 科技条件平台 科技创新基地 多元联合互动 对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合作创新中的利益分配博弈模型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亮 冯楚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6,共5页
本文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别构建科技平台与一个外部机构和与两个外部机构合作的利益分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个重要结论,科技平台要保证合作成功,必须采取"选择性合作",特别是随着外部合作机构的增多,要求选择性... 本文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别构建科技平台与一个外部机构和与两个外部机构合作的利益分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个重要结论,科技平台要保证合作成功,必须采取"选择性合作",特别是随着外部合作机构的增多,要求选择性合作的条件越来越严格。最后对结论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合作创新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的结构设计问题及其优化对策——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明纯 蒋美仕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5,共5页
建好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结构设计尤为重要。从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科技发展环境、动态开放系统以及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实现对接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的结构设计优化依据;通过考察湖南省科技基础条... 建好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结构设计尤为重要。从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科技发展环境、动态开放系统以及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实现对接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的结构设计优化依据;通过考察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的结构设计,发现其存在理论或概念上各平台之间逻辑关系不清晰、将名义或概念性构架的平台大类和子类或一级平台作为实质或实体投资建设等两大问题;并在遵循有关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 结构设计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实践探索与经验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蔡万涛 王之岭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4,共3页
北京农科院科技创新条件平台作为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汇集了多个不同级别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结了"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方面的建设成效,从创新布局、资源共享、稳定支持、绩效... 北京农科院科技创新条件平台作为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汇集了多个不同级别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结了"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方面的建设成效,从创新布局、资源共享、稳定支持、绩效考评、人才培养、创新环境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建设经验,为其他科研院所推动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条件平台 建设与管理 建设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现状需求与建设重点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康永兴 陈伟忠 陈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468-6471,6475,共5页
在分析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投入水平的基础上,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我国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的基本思路、投入原则和重点任务。
关键词 科研基础条件 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的本质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胡卓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2,120,共4页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共享体系的形成。资源共享具有主体的构成多元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性、共享方式的合作性、效益的分享性等特征。资源共享遵循技术共需原理、物质保障原理和利益驱...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共享体系的形成。资源共享具有主体的构成多元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性、共享方式的合作性、效益的分享性等特征。资源共享遵循技术共需原理、物质保障原理和利益驱动原理等基本原理。资源共享需建立共享导向、江交投入、有偿使用、风险分担、信息互动、高效服务、竞争激励等七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资源共享 本质特征 基本原理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学科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创建高水平企业科技服务平台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勇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3,共4页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北京"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为各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北京大学首批入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与北京市科委共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两年来成效显著。该文从基地特色、资...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北京"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为各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北京大学首批入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与北京市科委共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两年来成效显著。该文从基地特色、资源整合、制度完善等方面全面介绍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希望借此为兄弟基地的建设提供些许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研发服务基地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的区块链共识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何云 濮文辉 +2 位作者 黄振远 李琼 洪青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0-2007,共8页
种质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种质资源管理效率的必经之路,共享是激活现有种质资源利用价值,实现种业乘数效应的重要手段,共享活动中的惠益分配是推动种质资源共享的原始激励,而惠益权属存证是惠益分配的关键依据。目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管... 种质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种质资源管理效率的必经之路,共享是激活现有种质资源利用价值,实现种业乘数效应的重要手段,共享活动中的惠益分配是推动种质资源共享的原始激励,而惠益权属存证是惠益分配的关键依据。目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管理面临着资源流动业务链条管理分散、资源及业务链信息数据失真、资源可信惠益分配证据链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的区块链系统,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实现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众多有关机构和环节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该系统实现了热带种质资源全生命周期中对种质资源所作处理的全程留痕,以及对种质资源的精准溯源,为今后农业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相结合、资源溯源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高效管理与潜在价值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 区块链系统 科技基础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磷释放特征模拟
10
作者 夏建国 仲雨猛 +1 位作者 曹晓霞 李璐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5-301,共7页
以四川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紫色土和冲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土壤淹水试验,探寻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磷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全磷质量比为0.52~1.30 g/kg,有效磷为10.23~74.49 mg/kg... 以四川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紫色土和冲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土壤淹水试验,探寻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磷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土壤全磷质量比为0.52~1.30 g/kg,有效磷为10.23~74.49 mg/kg;土壤有效磷质量比与磷释放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有效磷质量比从大到小为园地、旱地、水田,并且干湿交替对土壤磷具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与第1次淹水相比,第2次淹水上覆水磷质量浓度平衡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消落区 土壤磷释放 干湿交替 瀑布沟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喻晓雯 陈亚飞 +1 位作者 林华颖 董新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两株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P-31和MBG-15。通过培养条件优化,考察各种因素,如碳源、氮源、pH值、碳氮比、培养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P-3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碳源为葡...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两株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P-31和MBG-15。通过培养条件优化,考察各种因素,如碳源、氮源、pH值、碳氮比、培养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P-3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pH值为7.0~8.0,碳氮比为25,培养时间为48 h,絮凝剂投加量为1 mL。MBG-15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pH值为7.0~8.0,碳氮比为25,培养时间为96 h,絮凝剂投加量为2 mL。在最佳絮凝条件下进行絮凝试验,MBP-31、MBG-15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分别达到89.87%、91.25%。对两菌株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分布、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两种微生物絮凝剂均分布在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中,MBG-15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生产性噪声慢性暴露对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京山 张强 +6 位作者 魏志强 张立文 闫欢 宁宇 程炳忠 欧阳隆绪 汤乃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0-373,共4页
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利用个体噪声剂量系统检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生产性噪声个体暴露水平(40 h等效声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噪声暴露作业前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并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与噪声暴露水平... 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利用个体噪声剂量系统检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生产性噪声个体暴露水平(40 h等效声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噪声暴露作业前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并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与噪声暴露水平和暴露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噪声暴露作业后,全部作业人员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α=0.05);不同噪声暴露水平作业人员血清皮质醇水平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20 d的作业人员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噪声暴露≤20 d者(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与噪声暴露水平没有显著关联性,而与噪声暴露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生产性噪声慢性暴露使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且暴露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海洋石油平台 生产性噪声 血清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区县工作站建设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金国 魏欣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38,共4页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北京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建设三类主体、整合三类资源、开展四类服务的运行模式,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北京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类主体中,区县工作站起步较...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北京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建设三类主体、整合三类资源、开展四类服务的运行模式,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北京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类主体中,区县工作站起步较晚、基础还很薄弱。近年来,北京市科委在推动工作站进一步完善制度、探索服务模式,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区县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重点介绍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丰台工作站的工作实践和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区县工作站 平台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振芹 李建玲 张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共5页
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例,结合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平台缺失和资金平台缺失双重困境,分析了平台以实验室为服务单元的“小核心大网络”服务体系、“以专业服务机构为运营主体”的服务机制、“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以效... 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例,结合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平台缺失和资金平台缺失双重困境,分析了平台以实验室为服务单元的“小核心大网络”服务体系、“以专业服务机构为运营主体”的服务机制、“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以效果为导向”的政府支持机制;从平台构建的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和财政支持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模式,推动实验室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条件平台 科研设施与仪器 开放共享模式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亮 李湘丽 王芬 《热带农业工程》 2017年第3期69-73,共5页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共享使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为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企链协同下中小企业碳减排区块链平台选择策略研究
16
作者 陈哲 申屠奇男 蔡彬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5年第9期3413-3424,共12页
区块链技术赋能在碳减排领域的应用深化催生了“政企链”三元协同的新治理架构,研究通过构建中小企业、区块链平台与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基于策略选择动态与均衡稳定性分析,结合数值仿真揭示了中小企业区块链平台服务选择策略及系... 区块链技术赋能在碳减排领域的应用深化催生了“政企链”三元协同的新治理架构,研究通过构建中小企业、区块链平台与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基于策略选择动态与均衡稳定性分析,结合数值仿真揭示了中小企业区块链平台服务选择策略及系统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中小企业上链决策受碳减排效益、区块链技术购买成本、政府补贴等多个成本与收益因素叠加影响,需通过“企业-平台-政府”协同模式破解其参与壁垒。(2)平台让利意愿影响政府行为选择,且系统中存在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间的交替作用;(3)当平台补助低于一定临界值时,平台将表现出策略性的短期响应行为;面向中小企业的补助过高会对平台让利行为产生挤出效应,因此需要考虑中小企业与平台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碳减排 中小企业 政府 区块链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