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吴克明教授“补肾养血活血”理论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用药规律
1
作者 严谨 杨皓博 吴克明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ecline in ovarian reserbe,DOR)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吴克明教授临床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遵循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DOR患者进行打分和体质分类,参考《中医妇科... 目的探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ecline in ovarian reserbe,DOR)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吴克明教授临床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遵循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DOR患者进行打分和体质分类,参考《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及《中医妇科学》中“不孕症”“月经病”等证候分类,进行辨证分型,并收集吴克明教授门诊治疗DOR的中药处方信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挖掘分析相关用药规律。结果在所收集124例DOR患者的体质信息中,阳虚质36例,占29.03%;血瘀质19例,占15.32%;平和质16例,占12.9%;而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等占较少比例。中医证型分类中肾虚血瘀证共48例、脾肾阳虚证27例、肝郁肾虚证22例、气血两虚证14例、肝肾阴虚证13例。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124例门诊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得出核心组方为: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覆盆子、黄精、当归、山萸肉、熟地黄、牡丹皮、香附。结论通过中医辅助平台对临床收集124例DOR患者的体质类型及其中药处方进行分析,阳虚质、血瘀质和肾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患者占比最多,而核心组方药物主要为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当归等,其中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补肾精温肾阳,当归养血活血调经,初步揭示了吴克明教授在补肾养血活血法指导下临床治疗DOR的用药规律,并为不同体质类型、中医证型分类下DOR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名医经验 体质 吴克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
2
作者 邱丽芬 杨漓江 刘雪喻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8-10,26,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陈贱平主任诊治胃脘痛的一诊及复诊纸质处方为来源,共筛选500条。收集整理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处方,选取其中调理脾胃的药物,采用数据挖掘...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陈贱平主任诊治胃脘痛的一诊及复诊纸质处方为来源,共筛选500条。收集整理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处方,选取其中调理脾胃的药物,采用数据挖掘法明确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处方中各种药物及其使用频次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总结其用药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结果:通过对陈贱平主任135条治疗胃脘痛处方的分析,发现党参、三七、柴胡、白术、白芍等中药使用频次最高,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条新处方。结论: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丰富,善用党参、三七、柴胡、白术、白芍等,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胃脘痛 用药规律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挖掘名老中医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证—药关联规律 被引量:5
3
作者 吕佳誉 崔向宁 +2 位作者 王怡斐 李伟 苏文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95-402,共8页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名老中医著作中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证—药关联规律。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及山东省图书馆内名老中医临床著作中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医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对房颤合并疾病及其证素、证型、...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名老中医著作中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证—药关联规律。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及山东省图书馆内名老中医临床著作中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医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对房颤合并疾病及其证素、证型、用药进行频数统计或关联分析,并进行药证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医案173则,药物共209味。合并其他西医疾病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证候要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证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9种证型中,心血瘀阻证常合并气虚证素,根据关联边目数筛选的关键药物排名前三分别为丹参、黄芪、桂枝。结论临床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及开发房颤新药优先考虑以气虚、阴虚、血瘀等为主要适应证,证型以心血瘀阻证最常见,优先考虑丹参、黄芪、桂枝、麦冬等核心药物;名老中医在辨病基础上强调辨证论治,本研究通过证药关联分析总结其辨证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名老中医 用药规律 辨证论治 证药关联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启泉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旭曼 石芳 +6 位作者 郭珊珊 李念 王志坤 孙建慧 刘阳 李浩 刘启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刘启泉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刘教授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有效医案。将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药物频次、性... 目的分析刘启泉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刘教授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有效医案。将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的新处方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处方158首,涉及药物214味,其中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33味,包括延胡索、白芍、地榆、三七粉、蒲公英等。处方药物以温、寒、平性及辛、甘味为主,主归脾、肝、胃经。挖掘得到高频药物组合69组、关联规则40条、核心药物组合16组、新处方8首。常用药物配伍有延胡索-白芍、地榆-三七粉、蒲公英-预知子。结论刘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瘀、和胃止痛为主要治法;"调气之通,理气行气,谨防伤阴""清热之通,慎用苦寒,巧施甘寒""祛瘀之通,疏气散瘀,气血并调"为其主要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刘启泉 用药规律 名医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禽流感中医兽药规律研究
5
作者 韦雅婷 梁婉君 +4 位作者 李广铨 熊坚 潘美欣 黄小刚 奉建芳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10期128-135,共8页
该文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现代文献,探究禽流感中医兽药的处方用药规律,为禽流感中兽药开发提供参考。以“中兽药”“鸡”“禽流感”等为检索词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区间为... 该文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现代文献,探究禽流感中医兽药的处方用药规律,为禽流感中兽药开发提供参考。以“中兽药”“鸡”“禽流感”等为检索词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区间为建库至2022年10月。应用EndNote X9进行文献筛选合并,建立治疗禽流感的中医兽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技术研究用药规律。结果表明:248篇文献359味中药中,频次排前10的为金银花、黄芪、甘草、板蓝根、连翘、黄芩、大青叶、鱼腥草、柴胡和黄连;四气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寒、温、平、凉、热;五味为苦味、甘味、辛味、酸味、咸味;归经为肺、胃、心、脾和肝;功效统计归类前五位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以及利水渗湿药。关联分析中发现,金银花-板蓝根二组合药物出现频次最高,但置信度最高为板蓝根-连翘-金银花三组合药物。聚类分析中,发现三组合中黄芪、金银花、甘草、鱼腥草、板蓝根组合出现频次最高,为133次。可见,中药治疗禽流感类疾病具有一定的规律,其治疗以清热类为主,以“板蓝根-连翘-金银花”为核心药组,佐以补虚类、解表类等,可为治疗禽流感中兽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药 禽流感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药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