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潘婷 曾六福 +1 位作者 曾从盛 王维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揭示互花米草入侵对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取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和被互花米草入侵的裸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同时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裸滩和互花米草湿地0-... 为揭示互花米草入侵对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取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和被互花米草入侵的裸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同时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裸滩和互花米草湿地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95-12.43 g/kg和1.45-10.04 g/kg,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03和4.35 g/kg;互花米草湿地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2.76%、40.86%和12.62%,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裸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不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但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互花米草 入侵 裸滩 闽江河口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沿海潮间带土-气界面CO_2交换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鹏 王一丹 +3 位作者 申霞 王晨昕 华祖林 王胜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5-682,共8页
选择南通协兴港附近裸露潮滩,使用便携式土壤通量测量系统开展潮间带湿地CO_2通量监测,研究无植被覆盖条件下潮间带碳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各潮滩CO_2固定水平表现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低潮带叶绿素a含量... 选择南通协兴港附近裸露潮滩,使用便携式土壤通量测量系统开展潮间带湿地CO_2通量监测,研究无植被覆盖条件下潮间带碳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各潮滩CO_2固定水平表现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低潮带叶绿素a含量较高,对CO_2的吸收能力较强,而高潮带有机碳含量高,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_2通量较高,研究区整体上表现为对CO_2净吸收.此外,CO_2净固定通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落潮时间增加而下降,与土壤叶绿素a含量和地下水位关系密切.研究成果对于明确人类活动对江苏沿海潮间带裸露光滩碳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裸露潮滩 碳通量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东滩地貌演变对生态治理工程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邢超锋 何青 +1 位作者 王宪业 周云轩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8,共8页
2013-2014年长江河口崇明东滩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围垦面积达14.4km^2。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TLS),对治理工程前后崇明东滩地貌进行跟踪观测。研究发现崇明东滩北、中、南三部分对治理工程响应具有显著差异,可以看到自北至南的逐步... 2013-2014年长江河口崇明东滩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围垦面积达14.4km^2。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TLS),对治理工程前后崇明东滩地貌进行跟踪观测。研究发现崇明东滩北、中、南三部分对治理工程响应具有显著差异,可以看到自北至南的逐步响应过程。崇明东滩北部潮沟体系均发生改变,光滩淤积强度为+19.5cm/a,+2m线向海推进速率为356m/a,该区域原有地形、地貌均被改变,并逐步向新的动态平衡调整;中部区域部分潮沟体系发生改变,光滩淤积强度达+59cm/a,+2m线向海推进速率为251m/a,该区域部分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正在逐步调整过程中;南部潮沟体系格局基本稳定,但仍在缓慢发展中,光滩冲刷强度为-3.6cm/a,+2m线向海推进速率为3.9m/a,该区域目前还未受到治理工程的显著影响,地貌演变仍处于动态平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潮沟 光滩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工程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