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4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um control strategy for all-variable speed chiller plant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小强 龙惟定 李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573-579,共7页
The optimum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saving potential of all variable chiller pla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hanging building cooling load and cooling water supply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simulation ... The optimum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saving potential of all variable chiller pla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hanging building cooling load and cooling water supply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simulation model of water source chiller plant established in dynamic transient simulation program (TRNSYS),the four-variable quadratic orthogonal reg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y taking cooling load,cooling water supply temperature,cooling water flow rate and chilled water flow rate as variables,and the fitting formulas expre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ller plant with the four selected parameters was obtained. With the SAS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MATHEMATICA mathematical software,the optimal chilled water flow rate and cooling water flow rate which result in the minimum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determined under continuously varying cooling load and cooling water supply temperature. With regard to a chiller plant serving an office building in Shanghai,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s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computed in terms of the forecasting function of cooling load and water source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pplying the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to the chiller plant can bring a saving of 23.27% in power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nventional variable speed plant,indicating that the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can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chiller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ler plant control strategy variable speed cooling water flow rate chilled water flow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trategy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 for improving traffic operations at freeway bottlenecks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斌 刘攀 +1 位作者 王炜 徐铖铖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526-2538,共13页
A control strategy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VSL)was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travel time at freeway recurrent bottleneck areas.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preventing the capacity drop and incr... A control strategy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VSL)was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travel time at freeway recurrent bottleneck areas.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preventing the capacity drop and increasing the discharge flow.A 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oposed VSL control strategy on the traffic oper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travel time is reduced by 25.5% and the delay is reduced by 56.1%.The average travel speed is increased by 34.3% and the queue length is reduced by 31.0%.The traffic operation is improved by the proposed VSL control strategy.The way to use the proposed VSL control strategy in different types of freeway bottlenecks was also discussed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VSL control strategy is effective for merge bottlenecks but is less effective for diverge bottlene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speed limit traffic operation freeway bottleneck capacity drop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technology for control of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被引量:1
3
作者 Seyed Mohammad Hassan Hosseini Mohammad Reza Sems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08-2023,共16页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machines are used extensively in wind power plant an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This paper presents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DTFC) of a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V...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machines are used extensively in wind power plant an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This paper presents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DTFC) of a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VSPSP). By this method both torque and flux have been applied to control the VSPS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VSPSP's control strategies is studied. At the first, a wind turbine with the capacity 2.2 k W and DTFC control strategies simulated then a 250 MW VSPSP is simulated with all of its parts(including electrical, mechanical, hydraulic and its control system) by MATLAB software. In all of simulations, both converters including two-level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2LVSC) and three-level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3LVSC) are applied. The results of applying 2LVSC and 3LVSC are the rapid dynamic responses with better efficiency, reducing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 and ripple of rotor torque and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DTFC) two-level three-level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2LVSC&3LVSC)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VSP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4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 Range Power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ariable-Speed Fixed-Pitch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5
作者 CHEN Jie GONG Chunying CHEN Jiawei CHEN Ran YAN Yanggua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4-I0014,共1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控制策略 定桨距 风力涡轮机 变速 公用事业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n Reconstruction of Surface Wind Speed in China Due to Various Climate Variabilities
6
作者 Li Yancong Li Xichen +1 位作者 Sun Yankun Xu Jinhu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53-65,共13页
Using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reanalysis data,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construction effects of various climate variabilities on surface wind speed in China from 1979 ... Using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reanalysis data,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construction effects of various climate variabilities on surface wind speed in China from 1979 to 2022.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constructed annual mean wind speed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nnual mean wind speed,utilizing various climate variability indices,exhibited similar spatial modes to the reanalysis data,with spa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99 and 0.94,respectively.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ix major wind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the effects were notably good for Hebei and Shanxi provinces,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interannual regional averag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being 0.65 and 0.64,respectively.The reconstruction effects of surface wind speed differed across seasons,with spring and summer reconstructions showing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reanalysis data.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all seasons across most regions in China ranged between 0.4 and 0.8.Among the reconstructed seasonal wind speeds for the six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Shanxi Province in spring exhibited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reanalysis,with a coefficient of 0.61.The large-scale climate variability indices showed good reconstruction effects on the annual mean wind speed in China,and could explai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rends of surface wind speed in most regions of China,particularly in the main wind energy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speed wind energy correlation method climate variability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磊 许昌 张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3,共12页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类;对变流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组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 变流器 协调控制 交流励磁 电动发电机 水泵水轮机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低碳分级限速管控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远 陶洪 +1 位作者 刘少韦华 史云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85,共16页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低碳化服务水平,推动高速公路“低碳”转型,面向自动驾驶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针对混行...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低碳化服务水平,推动高速公路“低碳”转型,面向自动驾驶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针对混行环境下高速公路瓶颈区域交通拥堵及其引发的高浓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不利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分级限速管控策略。结合CAV可控性优势,在传统可变限速(variable speed limits,VSL)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分级次数和安全降幅区间,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控,解决现有VSL策略灵活性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控制模型以最小化控制路段内车辆总行程时间(total travel time,TTT)和低碳环保等指标(CO、NO_(x))构建控制优化目标,在保证通行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碳排放控制;考虑混行状态下CAV与HDV不同交通流特性及交互特性,建立可模拟实际场景中混合交通流运行情况的仿真环境,对模型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40%CAV渗透率下(CAV车辆在总车辆数中的占比40%),在交通流量仅降低0.92%时,各项低碳环保指标,例如CO排放量、NO_(x)排放量、PM_(x)排放量、HC排放量、CO_(2)排放量、燃油平均消耗分别降低了33.33%、15.36%、19.97%、27.32%、13.01%、13.01%。研究结果为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保障通行效率的同时控制碳排放,对服务“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混合交通流 交通仿真 低碳交通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在电动机工况不同转速下磁密与损耗研究
9
作者 韩继超 戚海铭 +4 位作者 李沅橙 张勇 孙玉田 李桂芬 张春莉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共8页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流频率实现转速的调节,使电机经常运行于电动机工况。本文对一台326 MW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进行设计,给出该发电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确定该发电电动机的基本设计参数,建立该发电电动机...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流频率实现转速的调节,使电机经常运行于电动机工况。本文对一台326 MW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进行设计,给出该发电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确定该发电电动机的基本设计参数,建立该发电电动机的二维电磁场模型,计算其在电动机工况下电磁场数学方程,对比分析在电动机工况下气隙磁密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研究该发电电动机在电动机工况不同转速下定转子铁心磁密和损耗的变化规律。采用本文的方法计算一台小容量10 MW发电电动机样机的电磁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误差较小,为更大容量变速抽水蓄能电机的电磁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 电动机工况 不同转速 磁密 铁心损耗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泵控型船闸启闭机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希强 丁海港 +3 位作者 景军清 唐剑锋 徐永康 杨程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09,共6页
液压启闭机是船闸的关键设备,目前主要采用阀控方式,存在可靠性差、控制困难、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为满足京杭大运河船闸智慧化运行的要求,提出船闸启闭机变速泵控原理,采用伺服电机-定量泵-换向阀-驱动油缸的新构型,通过改变伺服电机转... 液压启闭机是船闸的关键设备,目前主要采用阀控方式,存在可靠性差、控制困难、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为满足京杭大运河船闸智慧化运行的要求,提出船闸启闭机变速泵控原理,采用伺服电机-定量泵-换向阀-驱动油缸的新构型,通过改变伺服电机转速来调节系统流量,以控制闸门和阀门的启闭。设计变速泵控型启闭机的电液控制系统,阐明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开发新型启闭机,并应用于邵伯、淮安等运河船闸。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变速泵控型启闭机具有可靠性高、易于控制、节能静音、过载能力强等突出优势,显著提升了大运河的通航能力,为智慧运河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启闭机 变速泵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工况下基于频率不变性的高速列车小幅蛇行识别方法
11
作者 宁静 洪梓轩 +3 位作者 王铎颖 王子轩 张兵 陈春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64-272,共9页
高速列车蛇行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损害列车部件,甚至危及列车运行的安全。识别蛇行状态,特别是蛇行失稳开始前的小幅蛇行状态至关重要。针对变工况下蛇行识别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不变性的小幅蛇行识别方法。首先,考虑到在轨... 高速列车蛇行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损害列车部件,甚至危及列车运行的安全。识别蛇行状态,特别是蛇行失稳开始前的小幅蛇行状态至关重要。针对变工况下蛇行识别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不变性的小幅蛇行识别方法。首先,考虑到在轨道不平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蛇行频率比时域特征更稳定,因此综合蛇行频率和时域信息,构建了频率不变特征融合模块(域内迁移);然后,将该模块和域间迁移结合,直接从未标记的数据中提取更多的不变特征,从而提高蛇行识别的准确性;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高速列车实测数据中,几种不同迁移任务识别平均准确率均在95%以上,识别结果明显优于非迁移学习方法以及其他迁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小幅蛇行 变工况 迁移学习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频脊线的滚动轴承阶次分析故障诊断
12
作者 张小丽 范攀锋 +3 位作者 李贤耀 王保建 梁旺 王芳珍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针对变转速状况下部分设备难以安装转速计而导致转速信息缺失的问题,提出基于阶次分析的无转速计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同时针对振动信号处理中时频脊线提取精度不高、轴承转频脊线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快速路径优化算法的多时频脊... 针对变转速状况下部分设备难以安装转速计而导致转速信息缺失的问题,提出基于阶次分析的无转速计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同时针对振动信号处理中时频脊线提取精度不高、轴承转频脊线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快速路径优化算法的多时频脊线提取方法和基于脊线拟合优度指标的转频脊线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快速路径优化算法可以抑制相邻时刻频率跳变的特点,提高时频脊线提取精度;其次,通过计算脊线拟合优度值的方法从所提取的多条时频脊线中识别出转频脊线;最后利用识别的转频脊线结合阶次分析,对滚动轴承故障实验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脊线识别 阶次分析 变转速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阻抗建模及并网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张琦 杜雄 +2 位作者 丁理杰 刘俊良 史华勃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29-4240,共12页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电压频率支撑等服务,然而电力电子装置的多时间尺度控制呈现的复杂频域特性易与电网发生交互作用,引发振荡现象。该文首先以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为研...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电压频率支撑等服务,然而电力电子装置的多时间尺度控制呈现的复杂频域特性易与电网发生交互作用,引发振荡现象。该文首先以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电侧机组以及全功率变流器装置的阻抗模型,进一步推导了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等效阻抗模型;然后基于阻抗判据,分析了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接入不同电网阻抗下的稳定性,研究了水轮机和调速器的关键参数,以及全功率变流器控制环中锁相环、直流电压环及电流环参数对机组阻抗特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Matlab搭建了其系统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建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阻抗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 阻抗建模 频率耦合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反馈的高速开关阀变电压驱动控制方法研究
14
作者 田祖织 凡镕瑞 +2 位作者 郭阳阳 徐纯洁 谢方伟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3,共13页
良好的动态特性是高速开关阀流量精确控制的关键,然而现有的高速开关阀驱动控制策略忽略了变电压激励产生的温升对高速开关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高速开关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反馈的高... 良好的动态特性是高速开关阀流量精确控制的关键,然而现有的高速开关阀驱动控制策略忽略了变电压激励产生的温升对高速开关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高速开关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反馈的高速开关阀变电压驱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Maxwell和Thermal建立了高速开关阀电磁热耦合仿真模型,分析了线圈匝数、驱动电压和环境温度对线圈温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驱动电压会引起线圈温升加剧;其次,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变化对高速开关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开启滞后时间增加,关闭滞后时间减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温度反馈的变电压驱动控制策略,并在Simplorer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高速开关阀性能测试台,对比分析了单电压控制和变电压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变电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电压控制,基于温度反馈的变电压控制策略下,高速开关阀的关闭滞后时间缩短了5.55 ms,线圈的稳态温度降低了24.5℃,有效改善了高速开关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并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开关阀 电磁热耦合 温度反馈 变电压驱动控制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的合流区可变限速动态控制
15
作者 马飞 郭雅茹 +3 位作者 杨治杰 张玉洁 马壮林 徐玉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6,共10页
为缓解不同降雨强度诱发的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的合流区可变限速动态控制(RVSL)方法。综合考虑通行能力下降及车辆换道概率对合流区交通流状态的影响,并探究降雨强度异质性与车辆自由流速度的动态关... 为缓解不同降雨强度诱发的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的合流区可变限速动态控制(RVSL)方法。综合考虑通行能力下降及车辆换道概率对合流区交通流状态的影响,并探究降雨强度异质性与车辆自由流速度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元胞传输模型(CTM)构建合流区交通流预测模型,兼顾总行程时间和总周转量,构建可变限速优化模型;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对可变限速值求解的影响,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最优RVSL方法,仿真分析降雨强度异质性影响下实施不同限速控制方法时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实施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影响下的RVSL,当降雨强度为小雨、中雨和大雨时,对比可变限速控制(VSL),其目标函数分别减少8.41%、40.57%和32.91%;对比固定限速控制(FSL),其目标函数分别减少17.48%、55.14%和44.69%,RVSL能够有效缓解拥堵并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强度异质性 高速公路合流区 可变限速动态控制(RVSL) 元胞传输模型(CTM) 模型预测控制(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杆织机电子引纬机构设计方法
16
作者 袁汝旺 王连伟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针对织机引纬运动规律无法调整的问题,构建了一套电子引纬机构,基于传动函数分析传动系统运动转换机制,并根据工艺需求对传动系统建模,通过设计曲柄变速输入,实现不同幅宽下满足需求的剑杆运动特性。对传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幅宽下... 针对织机引纬运动规律无法调整的问题,构建了一套电子引纬机构,基于传动函数分析传动系统运动转换机制,并根据工艺需求对传动系统建模,通过设计曲柄变速输入,实现不同幅宽下满足需求的剑杆运动特性。对传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幅宽下剑杆运动特性,探讨曲柄变速函数边界条件对幅外动程的影响,并分析曲柄变速函数偏置系数对纬纱交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幅宽下剑杆速度、加速度均从0开始,利于引纬过程稳定,剑杆在主轴转角180°时达到最大位移,符合工艺需求;不同幅宽下的剑杆幅外动程均在合理范围内;随偏置系数增大纬纱交接相对速度有减小趋势,偏置系数e=0.5时的平均相对速度较e=0和e=0.25时分别减小约52%和25%,利于纬纱平稳交接,故可在合理范围内偏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引纬 变速输入 傅里叶级数 幅外动程 纬纱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域线性峭度的变转速驱动轮损伤频带定位分析
17
作者 张宏 李巨才 +2 位作者 王景宇 田利晨 张晨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8,共7页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跟踪算法、包络谱分析、线性峭度算法和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转速机械的阶域线性峭度算法。通过对只含基频、包含基频和谐频的合成仿真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及特征分布统计,表明线性峭度相较于峭度更具优势。通过使用变转速和多噪声振动信号进行驱动轮齿损伤状态识别,并与快速谱峭度、阶域线性峭度等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阶域线性峭度算法具有适用性和鲁棒性。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履带行驶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行驶系统 轮齿损伤 线性峭度算法 变转速 频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柔性作业车间绿色调度的改进进化算法
18
作者 王建华 吴传宇 许莉萍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4-1962,共9页
针对考虑设置与运输时间约束且机器加工速度可变的多因素柔性作业车间绿色调度问题(MFJGSP-STVS),构建以完工时间与能源消耗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进化算法(EMoEA)求解该问题。该算法采用三层整数编码方式,在解... 针对考虑设置与运输时间约束且机器加工速度可变的多因素柔性作业车间绿色调度问题(MFJGSP-STVS),构建以完工时间与能源消耗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进化算法(EMoEA)求解该问题。该算法采用三层整数编码方式,在解码中使用机器空闲时间优先(MIP)规则和开关机策略(TOF)优化目标,利用全局搜索(GS)等启发式规则生成初始种群;为了加快算法收敛,基于非支配分层思想设计一种聚类交叉方式;为防止算法过早收敛而陷入局部最优,采用衍生策略扩散非支配解集,通过基于关键路径的自适应局部搜索策略进一步强化算法探索解空间的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的多目标进化算法相比,EMoEA中的每个设计都有更优的超体积(HV)与逆世代距离(IGD)指标;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和混合Jaya(HJaya)算法相比,EMoEA在HV与IGD这2个指标上占据优势,且收敛较快,在大多数实例中都获得最优的目标值。可见,EMoEA性能更好,能有效地解决MFJGSP-STVS,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置与运输时间 机器可变加工速度 柔性作业车间绿色调度 聚类交叉 衍生策略 自适应局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工况下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秀媛 张国福 张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提高损伤程度识别精度,提出变转速工况下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方法。建立齿轮动力学模型获取齿轮在变转速工况下的动态响应,采用能量法求出齿轮裂缝损伤状态下的时变啮合刚度,以便对不同损伤程度展开响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表... 为了提高损伤程度识别精度,提出变转速工况下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方法。建立齿轮动力学模型获取齿轮在变转速工况下的动态响应,采用能量法求出齿轮裂缝损伤状态下的时变啮合刚度,以便对不同损伤程度展开响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表征齿轮裂缝损伤程度的故障频带幅值和啮合频率幅值特征,根据关联性和一致性评价准则对其展开评估,验证其对于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的重要性;引入集成学习策略改进SVM,将故障频带幅值与时变啮合刚度作为模型的输入,集成模型将综合多个基础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最终的齿轮裂缝损伤程度分类识别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转速工况 齿轮动力学模型 能量法 特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双馈抽蓄自适应调频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劳文洁 史林军 +2 位作者 吴峰 杨冬梅 李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I0005,共11页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首先,在建立考虑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动态特性的机组模型基础上,构建发电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功率指令、抽水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转速指令的调频模块.其次,分析各调频参数对于频率动态响应的影响,并以系统频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机组的转速及功率限制为约束,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况最优调频参数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随机组状态实时调整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最后,以含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四机两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频策略使机组在不同工况、不同运行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 一次调频 转速及功率限制 自适应 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