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晓娟
马永强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筛选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分别选用3种药剂对这两种病害进行试验,测定药效。结果表明: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施药后防效分别是97.49%和96.16%,且...
为筛选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分别选用3种药剂对这两种病害进行试验,测定药效。结果表明: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施药后防效分别是97.49%和96.16%,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作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推广使用;三唑酮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2.37%,阿米西达次之,防效为83.75%,两种药剂均不产生药害,在实际生产中,三唑酮与阿米西达可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细菌性角斑病
白粉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的配方研制及药效评价
2
作者
李登辉
郭方颖
+2 位作者
梁中普
刘彦
聂运魏
《植物医学》
2024年第6期84-92,共9页
为有效防控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作物病害,研制了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并确定了其最佳配方,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该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春雷霉素4.5%,喹啉...
为有效防控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作物病害,研制了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并确定了其最佳配方,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该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春雷霉素4.5%,喹啉铜40.5%,润湿分散剂比例为MNS/901%,500LQ 2%,FD 3%,乙二醇5%,防腐剂卡松0.2%,消泡剂6300.5%,黄原胶0.2%,硅酸镁铝1%,柠檬酸3%,增效剂Prime 6%,去离子水补足.该配方悬浮性好、储存稳定性高,符合悬浮剂标准要求.田间试验显示,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使用1000倍液喷雾,药后10 d防效达到96.77%,表明该制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雷霉素
喹啉铜
悬浮剂
黄瓜
细菌性角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孔维文
李云龙
+4 位作者
王敬琦
刘婷婷
陈南
金一
何晓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5,共6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黄瓜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害,其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型。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于PMA染料能够区分细胞死活的特性将其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1)通过比对分析Gen Bank中该菌种不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黄瓜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害,其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型。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于PMA染料能够区分细胞死活的特性将其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1)通过比对分析Gen Bank中该菌种不同株的gap1基因序列,找出gap1基因的保守区并根据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Dxf1和Dxr1,以其他5种非丁香假单胞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只有丁香假单胞菌有扩增曲线,证明引物非常特异。(2)以gap1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其克隆载体,将克隆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培养,使其大量复制。再将质粒提取,以提取的质粒作为标准品,根据其浓度将其稀释为5×101-5×107 7个梯度绘制标准曲线,获得的扩增效率为96.6%,并做组内重复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在2%内,证明标准曲线重复性良好。(3)将构建好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得到的Ct值为27.99,根据标准曲线所得的起始模板与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公式,检测到100 mg患病叶片中含有的菌体为7.69×102拷贝。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鉴定并检测实际样品中的活的致病菌的数量,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PMA-qPCR
丁香假单胞菌
检测
有活力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TH对新疆甜瓜抗病性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毛晓英
张玉岭
+1 位作者
李茂盛
冯作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在大田中连续两年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BTH(100μg/mL和50μg/mL),并在皇后和早金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施用,结果表明,BTH(100μg/mL和50μg/mL)对甜瓜的诱导处理,都能有效的抑制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其中,仅在甜瓜开花期施用一次,...
在大田中连续两年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BTH(100μg/mL和50μg/mL),并在皇后和早金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施用,结果表明,BTH(100μg/mL和50μg/mL)对甜瓜的诱导处理,都能有效的抑制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其中,仅在甜瓜开花期施用一次,防病效果最差。在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连续施用BTH,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最好。仅在采前一周喷洒BTH的处理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并且采前一周喷洒BTH和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连续施用BTH在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病情指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发抗病性
BTH
甜瓜白粉病
甜瓜细菌性角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12
5
作者
刘兆良
袁忠林
罗兰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为明确供试的8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采用含毒介质法、琼脂扩散法和盆栽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圈大小及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0.3%四霉素AS、80%乙蒜素EC、5%中生菌素WP、72%...
为明确供试的8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采用含毒介质法、琼脂扩散法和盆栽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圈大小及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0.3%四霉素AS、80%乙蒜素EC、5%中生菌素WP、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20%乙酸铜WP和46%可杀得叁千WG的MIC分别为20、80、200、400、800 mg/L和2 000 mg/L。当浓度为400 mg/L时,0.3%四霉素AS、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80%乙蒜素EC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5、1.33、0.93 cm和0.90 c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其中20%噻菌铜SC、46%可杀得叁千WG、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在浓度200~400 mg/L时,保护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9%~82.2%、78.1%~81.0%、69.7%~78.3%、61.7%~63.1%和57.1%~65.0%。综合考虑,20%噻菌铜SC、46%可杀得叁千WG、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杀菌剂
MIC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
2
6
作者
孔祥义
岳继宏
+3 位作者
李肇彬
许如意
周世圳
李劲松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610-612,共3页
进行6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剂中表现最好的是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其药后5d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9.3%,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对甜...
进行6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剂中表现最好的是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其药后5d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9.3%,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其他3种供试药剂防效较差,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对该病害的控制作用。因此,生产中主要以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为推荐药剂,但在使用过程中该药剂的可溶性较差,建议各生产厂家对该药剂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菌性角斑病
药剂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种杀菌剂混配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振华
缑一杰
王新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66,265,共6页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5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混配方式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最佳药剂混配方式。结果表明,在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叶面喷施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春雷霉素,同时用多粘...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5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混配方式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最佳药剂混配方式。结果表明,在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叶面喷施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春雷霉素,同时用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300倍稀释液灌根的手段,间隔10 d、连续施用3次,优于其他混配方式的防治效果。因此在草莓生产上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时,推荐使用上述3种杀菌剂混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霉酮
春雷霉素
多粘类芽孢杆菌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发福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8期34-35,共2页
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及危害症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西瓜
细菌性果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
9
9
作者
苑宝洁
李磊
+4 位作者
张红杰
石延霞
柴阿丽
谢学文
李宝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1-427,共7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本实验室从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45。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本实验室从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45。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F14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在平板离体试验中的抑菌圈直径为5.60 cm,抑制率为62.22%;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盆栽防效为71.10%,田间防效为61.30%。平板对峙和双层培养试验证明菌株ZF145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可以明显抑制6株病原细菌和8株病原真菌的生长。综上,菌株ZF145生防性状优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的观察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宋伊波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对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进行了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在5月中旬伴随降雨量的增多和田间浇水所引发的叶面结露水,病害开始发生,到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其流行主要受降雨引起湿度增大和叶面结露水的影响。...
对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进行了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在5月中旬伴随降雨量的增多和田间浇水所引发的叶面结露水,病害开始发生,到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其流行主要受降雨引起湿度增大和叶面结露水的影响。此时,如田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持续6-10h,一遇露点温度,就会出现水浸状病斑,持续3-7d就会造成病害流行。对8种农药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筛选,72%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最佳,达9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环境
防治研究
防治效果
甜瓜
相对湿度
病害流行
农用链霉素
试验研究
露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1
11
作者
任峻辉
刘焱
+2 位作者
吉晶晶
陈志强
张耀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8,共5页
近年来华北和东北地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抗角斑病已成为大白菜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大白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方法。本试验对哈尔滨市向阳乡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实习基地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进行...
近年来华北和东北地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抗角斑病已成为大白菜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大白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方法。本试验对哈尔滨市向阳乡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实习基地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丁香假单孢菌丁香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all)。以该分离物为接种病原,以大白菜自交系A224-1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接种温度、湿度、苗龄对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影响;并以自交系264-1-1、203-1及331-1为试验材料,筛选适宜的接种浓度。结果表明:苗龄7~8叶期、接种温度25~30℃、接种湿度90%~100%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最佳条件组合,最佳接种浓度为1×10^(10) cf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菌性角斑病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防效
被引量:
3
12
作者
谷清义
陈支芹
申君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8期71-73,共3页
为明确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效,特开展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高发期施药2次,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和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在第2次药后5 d,防效分别可达到85.08%和7...
为明确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效,特开展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高发期施药2次,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和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在第2次药后5 d,防效分别可达到85.08%和76.52%,效果突出,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角斑病
生物农药
多黏类芽孢杆菌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晓娟
马永强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试验室
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援青合作专项(2021-QY-212)。
文摘
为筛选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分别选用3种药剂对这两种病害进行试验,测定药效。结果表明: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施药后防效分别是97.49%和96.16%,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作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推广使用;三唑酮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2.37%,阿米西达次之,防效为83.75%,两种药剂均不产生药害,在实际生产中,三唑酮与阿米西达可交替使用。
关键词
黄瓜
细菌性角斑病
白粉病
防效
Keywords
Cucumber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Powdery mildew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36.4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的配方研制及药效评价
2
作者
李登辉
郭方颖
梁中普
刘彦
聂运魏
机构
河南瀚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出处
《植物医学》
2024年第6期84-92,共9页
文摘
为有效防控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作物病害,研制了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并确定了其最佳配方,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该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春雷霉素4.5%,喹啉铜40.5%,润湿分散剂比例为MNS/901%,500LQ 2%,FD 3%,乙二醇5%,防腐剂卡松0.2%,消泡剂6300.5%,黄原胶0.2%,硅酸镁铝1%,柠檬酸3%,增效剂Prime 6%,去离子水补足.该配方悬浮性好、储存稳定性高,符合悬浮剂标准要求.田间试验显示,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使用1000倍液喷雾,药后10 d防效达到96.77%,表明该制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春雷霉素
喹啉铜
悬浮剂
黄瓜
细菌性角斑病
Keywords
kasugamycin
oxine-copper
SC
Cucumis sativus L.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disease
分类号
S482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孔维文
李云龙
王敬琦
刘婷婷
陈南
金一
何晓青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10802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TD2012-03)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2006000001)
文摘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黄瓜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害,其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型。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于PMA染料能够区分细胞死活的特性将其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1)通过比对分析Gen Bank中该菌种不同株的gap1基因序列,找出gap1基因的保守区并根据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Dxf1和Dxr1,以其他5种非丁香假单胞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只有丁香假单胞菌有扩增曲线,证明引物非常特异。(2)以gap1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其克隆载体,将克隆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培养,使其大量复制。再将质粒提取,以提取的质粒作为标准品,根据其浓度将其稀释为5×101-5×107 7个梯度绘制标准曲线,获得的扩增效率为96.6%,并做组内重复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在2%内,证明标准曲线重复性良好。(3)将构建好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得到的Ct值为27.99,根据标准曲线所得的起始模板与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公式,检测到100 mg患病叶片中含有的菌体为7.69×102拷贝。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鉴定并检测实际样品中的活的致病菌的数量,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PMA-qPCR
丁香假单胞菌
检测
有活力菌体
Keywords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on cucumber
PMA-qPCR
Pseudomonas syringae
detection
viable cell
分类号
S436.42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TH对新疆甜瓜抗病性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毛晓英
张玉岭
李茂盛
冯作山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新疆冠农天府果蔬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基金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资助项目(PHT/1998/140)
文摘
在大田中连续两年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BTH(100μg/mL和50μg/mL),并在皇后和早金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施用,结果表明,BTH(100μg/mL和50μg/mL)对甜瓜的诱导处理,都能有效的抑制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其中,仅在甜瓜开花期施用一次,防病效果最差。在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连续施用BTH,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最好。仅在采前一周喷洒BTH的处理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并且采前一周喷洒BTH和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连续施用BTH在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病情指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植物诱发抗病性
BTH
甜瓜白粉病
甜瓜细菌性角斑病
Keywords
induced resistance
BTH
powdery mildew
of
melon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of melon
分类号
S652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03.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12
5
作者
刘兆良
袁忠林
罗兰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基金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
文摘
为明确供试的8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采用含毒介质法、琼脂扩散法和盆栽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圈大小及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0.3%四霉素AS、80%乙蒜素EC、5%中生菌素WP、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20%乙酸铜WP和46%可杀得叁千WG的MIC分别为20、80、200、400、800 mg/L和2 000 mg/L。当浓度为400 mg/L时,0.3%四霉素AS、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80%乙蒜素EC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5、1.33、0.93 cm和0.90 c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其中20%噻菌铜SC、46%可杀得叁千WG、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在浓度200~400 mg/L时,保护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9%~82.2%、78.1%~81.0%、69.7%~78.3%、61.7%~63.1%和57.1%~65.0%。综合考虑,20%噻菌铜SC、46%可杀得叁千WG、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杀菌剂
MIC
防效
Keywords
Cucumber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Bactericide
MIC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36.42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
2
6
作者
孔祥义
岳继宏
李肇彬
许如意
周世圳
李劲松
机构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山东绿丰农药有限公司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610-612,共3页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48B07-0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23)
文摘
进行6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剂中表现最好的是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其药后5d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9.3%,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其他3种供试药剂防效较差,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对该病害的控制作用。因此,生产中主要以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为推荐药剂,但在使用过程中该药剂的可溶性较差,建议各生产厂家对该药剂进行改良。
关键词
甜瓜
细菌性角斑病
药剂试验
防治效果
Keywords
Cucumis melo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disease
pesticides experiment
controlling effects
分类号
S436.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种杀菌剂混配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振华
缑一杰
王新宁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分院
延安向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66,265,共6页
基金
2021年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研发项目(XXNY20210813)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2021ZDLNY04-09)。
文摘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5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混配方式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最佳药剂混配方式。结果表明,在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叶面喷施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春雷霉素,同时用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300倍稀释液灌根的手段,间隔10 d、连续施用3次,优于其他混配方式的防治效果。因此在草莓生产上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时,推荐使用上述3种杀菌剂混配。
关键词
噻霉酮
春雷霉素
多粘类芽孢杆菌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
Keywords
thiamycin
Kasugamycin
Paenibacillus polymyxa KN-03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of
Strawberry
分类号
S668.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发福
机构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8期34-35,共2页
文摘
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及危害症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西瓜
细菌性果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Keywords
Water
melon
bacterial
fruit blotch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Ha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
9
9
作者
苑宝洁
李磊
张红杰
石延霞
柴阿丽
谢学文
李宝聚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河北北方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1-42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70130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IVFCAAS)
+1 种基金
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项目
宁夏瓜菜产业协同创新中心(2017DC55)。
文摘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本实验室从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45。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F14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在平板离体试验中的抑菌圈直径为5.60 cm,抑制率为62.22%;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盆栽防效为71.10%,田间防效为61.30%。平板对峙和双层培养试验证明菌株ZF145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可以明显抑制6株病原细菌和8株病原真菌的生长。综上,菌株ZF145生防性状优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
防治效果
Keywords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of
cucumber
Bacillus velezensis ZF145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的观察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宋伊波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
出处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文摘
对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进行了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在5月中旬伴随降雨量的增多和田间浇水所引发的叶面结露水,病害开始发生,到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其流行主要受降雨引起湿度增大和叶面结露水的影响。此时,如田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持续6-10h,一遇露点温度,就会出现水浸状病斑,持续3-7d就会造成病害流行。对8种农药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筛选,72%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最佳,达93.29%。
关键词
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环境
防治研究
防治效果
甜瓜
相对湿度
病害流行
农用链霉素
试验研究
露点温度
Keywords
melon
bacterial
leaf
spot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ol
分类号
S436.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5.65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1
11
作者
任峻辉
刘焱
吉晶晶
陈志强
张耀伟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8,共5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D0101801-6)
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2019ZX16B02)
黑龙江省蔬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项目(HNWSCTX2019)。
文摘
近年来华北和东北地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抗角斑病已成为大白菜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大白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方法。本试验对哈尔滨市向阳乡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实习基地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丁香假单孢菌丁香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all)。以该分离物为接种病原,以大白菜自交系A224-1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接种温度、湿度、苗龄对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影响;并以自交系264-1-1、203-1及331-1为试验材料,筛选适宜的接种浓度。结果表明:苗龄7~8叶期、接种温度25~30℃、接种湿度90%~100%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最佳条件组合,最佳接种浓度为1×10^(10) cfu·mL^(-1)。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菌性角斑病
抗病性鉴定
Keywords
Chinese cabbage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36.34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防效
被引量:
3
12
作者
谷清义
陈支芹
申君
机构
信阳农林学院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8期71-73,共3页
基金
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1B210009)
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8LG005)。
文摘
为明确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效,特开展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高发期施药2次,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和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在第2次药后5 d,防效分别可达到85.08%和76.52%,效果突出,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细菌性角斑病
生物农药
多黏类芽孢杆菌
田间防效
Keywords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Biological pesticides
Paenibacillus polymyxa
Field efficacy
分类号
S65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沈晓娟
马永强
《青海农林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5%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的配方研制及药效评价
李登辉
郭方颖
梁中普
刘彦
聂运魏
《植物医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孔维文
李云龙
王敬琦
刘婷婷
陈南
金一
何晓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BTH对新疆甜瓜抗病性的诱导研究
毛晓英
张玉岭
李茂盛
冯作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8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刘兆良
袁忠林
罗兰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孔祥义
岳继宏
李肇彬
许如意
周世圳
李劲松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5种杀菌剂混配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杨振华
缑一杰
王新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李发福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苑宝洁
李磊
张红杰
石延霞
柴阿丽
谢学文
李宝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的观察与防治研究
宋伊波
《中国瓜菜》
CAS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
任峻辉
刘焱
吉晶晶
陈志强
张耀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防效
谷清义
陈支芹
申君
《长江蔬菜》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