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与共伴生矿产资源一体化绿色开发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康红普 谢和平 +8 位作者 王双明 任世华 张亚宁 王保强 陈佩佩 焦小淼 郑德志 任仰辉 刘跃东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3,共12页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煤炭共伴生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利用价值高,推进煤炭与共伴生矿产资源一体化绿色开发是新时期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煤炭共伴生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利用价值高,推进煤炭与共伴生矿产资源一体化绿色开发是新时期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的必然要求。本文系统梳理了煤炭与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组合类型及分布特征,分析了煤炭与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成熟度,总结了包括技术一体化、开发主体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在内的4种典型开发模式,评价了经济、安全、生态三方面的开发效益,总结了当前在政策、技术、经济性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描绘了我国煤炭与共伴生矿产资源一体化绿色开发的发展蓝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建立了涵盖一体化数字勘查设计技术、安全高效协同开发技术、智能绿色低碳技术的一体化绿色开发技术体系,构建了“四个推进,一个探索”的发展路径框架。研究建议,完善矿权管理制度、形成共探共采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协同勘查开发激励机制,推进煤炭与共伴生矿产资源一体化绿色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共伴生资源 一体化开发 绿色开发 负碳充填开采技术 深部原位流态化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回填技术下排土场土体裂缝的水分蒸发特征
2
作者 毛向荣 曹小平 +3 位作者 吕刚 王诏立 李孟楠 孙琦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8,共9页
[目的]探究排土场土体裂缝在经过不同回填技术处理后土壤的水分蒸发特征,为排土场土体裂缝的有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用土取自海州露天矿西排土场表面覆土,通过对土体裂缝进行模拟回填处理,采用... [目的]探究排土场土体裂缝在经过不同回填技术处理后土壤的水分蒸发特征,为排土场土体裂缝的有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用土取自海州露天矿西排土场表面覆土,通过对土体裂缝进行模拟回填处理,采用室内模拟蒸发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裂缝的日蒸发量在试验中呈现出明显的3阶段蒸发规律,不同回填处理对裂缝的日蒸发量影响较小;随着裂缝宽度增加,裂缝的累积蒸发量变大,经过回填处理可有效减少裂缝累积蒸发量,回填比例为1∶1(处理1)累积蒸发量均为同组裂缝回填下的最小值;裂缝的出现会导致土壤含水率减少,但回填处理能够提高裂缝的含水率,其中回填比例为1∶1(处理1)的含水率均为3组裂缝的最高值,均值达29.74%;裂缝宽度的增加对蒸发失水比也有影响,经过回填处理后能够降低蒸发失水比,且回填比例为1∶1(处理1)在减少蒸发失水比方面表现最佳。[结论]裂缝的存在对裂缝的日蒸发量、累积蒸发量、含水率和蒸发失水比均有影响,且回填比例为1∶1(处理1)在对排土场土体裂缝的水分蒸发研究中表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裂缝 水分蒸发 回填技术 土壤水分 露天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煤矸分离与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 被引量:91
3
作者 缪协兴 张吉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24-1433,共10页
在总结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煤矸井下分离的现实需求与意义,并着重综述了煤矸选择性破坏法、重介质选煤法、动筛跳汰法等常用井下煤矸分离方法的技术原理、系统及关键装备,提出了井下煤矸分离与固体充... 在总结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煤矸井下分离的现实需求与意义,并着重综述了煤矸选择性破坏法、重介质选煤法、动筛跳汰法等常用井下煤矸分离方法的技术原理、系统及关键装备,提出了井下煤矸分离与固体充填采煤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唐山煤矿存在"三下"压煤开采、矿区环境保护以及煤矸井下分离的工程案例,介绍了该矿"采煤→煤矸分离→矸石充填→采煤"闭合循环的采分充采一体化开采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离与充填系统设计及实际工程应用效果。研究表明:井下煤矸分离与矸石充填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实现矸石减排、井下洗选以及地表沉陷控制,是实现绿色开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采煤 井下煤矸分离 固体充填采煤 充填采煤一体化 绿色采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充填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61
4
作者 张吉雄 吴强 +1 位作者 黄艳利 周跃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共4页
在分析充填综采顶板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充填综采基本顶关键块力学模型,并通过分析矸石充填体与破碎直接顶压实变形规律,推导出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力学关系式。对比传统综采,引入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修正系数η,理论分... 在分析充填综采顶板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充填综采基本顶关键块力学模型,并通过分析矸石充填体与破碎直接顶压实变形规律,推导出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力学关系式。对比传统综采,引入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修正系数η,理论分析得出工作面采高变化在1.6~3.5m时,修正系数η的变化范围为0.49~0.84,得出充填综采工作面所需支护强度明显小于传统综采的结论。现场工程应用进一步证实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 充填综采 矿压显现 力学模型 支护强度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保水开采技术现状及其发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简煊祥 李云飞 杨永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采煤过程对区域水文地质的影响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问题,论述了煤矿顶板水保水开采的理论基础、主要影响因素和技术研究现状,并介绍了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煤矿保水开采的成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关键层理论、开采对岩层移动影响... 针对采煤过程对区域水文地质的影响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问题,论述了煤矿顶板水保水开采的理论基础、主要影响因素和技术研究现状,并介绍了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煤矿保水开采的成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关键层理论、开采对岩层移动影响及离层规律和水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等理论,通过留设防水煤柱、充填开采和注浆加固等方法,抑制岩层导水裂隙带的发育和隔水关键层的离层和断裂,控制岩层潜水的渗流速度是解决煤炭生产中水资源破坏问题的根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保水开采 隔水关键层 技术现状 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综采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73
6
作者 李建民 耿清友 周志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5-60,共6页
简述了我国煤炭综采技术发展历程,在介绍当前我国有代表性的液压支架、采煤机、输送机等先进现代化综采设备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薄煤层、中厚煤层、充填开采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工艺和应用情况,分别从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分层开... 简述了我国煤炭综采技术发展历程,在介绍当前我国有代表性的液压支架、采煤机、输送机等先进现代化综采设备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薄煤层、中厚煤层、充填开采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工艺和应用情况,分别从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分层开采和综放开采的角度分析了厚煤层综采技术,最后比较了我国综采技术与采煤发达国家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技术 综采设备 充填开采 机械化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膏体充填采场覆岩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进晓 景继东 +3 位作者 刘灿伟 尚玉强 赵国会 李文鑫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0-935,共6页
为研究矸石膏体充填采场覆岩运动的问题,采用力学分析、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了矸石膏体充填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矸石膏体充填采场覆岩存在3种结构,第一种结构为直接顶和基本顶均弯曲下沉型,第二种结构... 为研究矸石膏体充填采场覆岩运动的问题,采用力学分析、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了矸石膏体充填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矸石膏体充填采场覆岩存在3种结构,第一种结构为直接顶和基本顶均弯曲下沉型,第二种结构为直接顶断裂、基本顶弯曲下沉型,第三种结构为直接顶和基本顶均断裂型.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实测还表明矸石膏体充填采场以第一种覆岩结构居多,第二种覆岩结构多发生在采空区封闭空间出现连续的漏浆事故之后,基本不存在第三种覆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膏体充填技术 条带煤柱 绿色开采 覆岩运动 覆岩空间结构 相似材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五矿连采连充自流充填工艺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涛 王壮 +2 位作者 刘洋 董承洪 聂根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1,共5页
以内蒙古长城五矿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三下”压煤开采问题,设计了连采连充自流充填工艺,并将其划分为“制浆”“输矸”两部分。制浆站可在计算机控制下实现全自动生产,并采用可视化技术对制浆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采区现场进行... 以内蒙古长城五矿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三下”压煤开采问题,设计了连采连充自流充填工艺,并将其划分为“制浆”“输矸”两部分。制浆站可在计算机控制下实现全自动生产,并采用可视化技术对制浆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采区现场进行组装、调试与运行。最后对充填效果进行分析,证明了连采连充自流充填工艺在长城五矿充填开采作业中是完全可行的,实现了矿井绿色开采,可以有效解决长城五矿“三下”压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工艺 “三下”压煤 自流充填 连采连充 自动化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核算理论与实证:以矿井充填开采技术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柳晓娟 侯华丽 +1 位作者 武强 刘宏磊 《中国矿业》 2022年第9期61-67,共7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我国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构建矿业新格局的关键。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在勘察阶段、开发阶段、关闭阶段的资金投入巨大,加之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内涵理解存在... “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我国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构建矿业新格局的关键。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在勘察阶段、开发阶段、关闭阶段的资金投入巨大,加之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创建动力不足,使得我国绿色矿业体系的建设阻力很难消解。本文以微观企业为视角,依托于经济学生产函数和“成本-收益”情景分析,构建了基于“成本-收益”因子的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核算方法,并以河北邢台矿区矸石充填开采技术为例,开展了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核算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2003—2021年间邢东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产量增量同时纳入到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成本-收益”核算体系中,发现采用绿色开采方式——充填开采技术给企业额外带来的经济效益达24.61亿元,占矿山企业近20年综合收益的23%。本文研究对矿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和绿色矿业内生动力的深入挖掘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充填开采 经济效益 煤炭企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寺煤矿顶板隐蔽致灾因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解鹏 王海军 +3 位作者 尹家宽 吴艳 李亚军 韩珂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229-236,共8页
顶板灾害是威胁矿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的主要灾害,以新民矿区青龙寺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航空遥感影像分析、地面地质调查、地质钻探、钻孔地球物理测井、钻孔剖面对比分析、钻孔岩芯精细描述、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地面沉降监测... 顶板灾害是威胁矿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的主要灾害,以新民矿区青龙寺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航空遥感影像分析、地面地质调查、地质钻探、钻孔地球物理测井、钻孔剖面对比分析、钻孔岩芯精细描述、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地面沉降监测、工作面矿压数据监测等综合技术手段,综合分析煤层顶板隐蔽致灾因素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存在坚硬顶板、过深沟开采、碎软-风化基岩顶板、工作面过露天采坑薄基岩开采、采空区大面积悬顶等顶板隐蔽致灾因素类型,针对上述隐蔽致灾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研究成果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地质保障,为邻近矿井及相似地质条件的矿井顶板隐蔽致灾因素分析、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过沟开采 碎软顶板 煤矿安全 水力压裂 注浆加固 露天采坑回填区 隐蔽致灾因素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