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loading rate on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energy evolution of skarn rock subjected to constant-amplitude cyclic loading
1
作者 WU Yun-feng WANG Yu +5 位作者 LI Chang-hong ZHOU Bao-kun LI Peng CAI Mei-feng SUN Chang-kun TIAN Zi-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117-1140,共24页
This work aims to reveal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karn rock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varied frequency loading paths.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time,stress−strain... This work aims to reveal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karn rock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varied frequency loading paths.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time,stress−strain responses,deformation,energy dissipation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are all impacted by the loading rate.A pronounced influence of the loading rate on rock deformation is found,with slower loading rate eliciting enhanced strain development,alongside augmented energy absorption and dissipation.In addition,it is revealed that the loading rate and cyclic loading amplitude jointly influence the phase shift distribution,with accelerated rates leading to a narrower phase shift dur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lower loading rate leads to more significant energy dissipation.Finally,the tensile or shear failure modes were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loading strategy,with cyclic loading predominantly instigating shear damage,as manifest in the increased presence of pulverized grain particles.This work would give new insights into the fortification of mining structur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mining method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loading loading rate constant amplitud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energy dissip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定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平平 陈鹏飞 +2 位作者 丁明 吴红斌 董玮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10,I0032-I0034,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可提供惯量支撑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控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做出较为完整的定量分析,首先说明VSG控制下直驱风...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可提供惯量支撑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控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做出较为完整的定量分析,首先说明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的原理;其次经比较选取一种基于并网功率和频率关系的等效惯性系数定义方式,用以实现惯量支撑能力的准确描述;紧接着在考虑下垂特性的基础上,由等效惯性系数衍生定义等效惯性常数,并以等效惯性常数为依据对2种VSG控制下的惯量支撑能力做出定量分析;最后以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G控制 直驱风机 惯量支撑能力 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温度自补偿恒速落幅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增光 冯珂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苏利强 高宏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流量与落幅角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获取的变幅平衡阀先导-流量-压差特性数据,构建了落幅控制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25、45、65℃三种油温的恒速落幅系统仿真,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角速度与设定信号的平均误差小于5%,可有效克服油温干扰,实现起重机的自动恒速落幅控制,为起重机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恒速落幅 温度补偿 变幅平衡阀 流量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及有源阻尼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欣 李佳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332,I0101-I0102,共12页
直流微电网包含众多变流器,结构复杂。为了简化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该文首先将系统分为各变流器和线路网络两个部分,结合变流器的端口阻抗和线路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开环传递函数矩阵,然后基于此开环传递函数矩阵... 直流微电网包含众多变流器,结构复杂。为了简化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该文首先将系统分为各变流器和线路网络两个部分,结合变流器的端口阻抗和线路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开环传递函数矩阵,然后基于此开环传递函数矩阵,使用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稳定性关于不同变流器的灵敏度,最后根据灵敏度对不稳定贡献最大的变流器进行附加有源阻尼以增强系统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算例,验证了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稳定性分析 灵敏度分析 有源阻尼方法 恒功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
5
作者 李世春 石明达 +3 位作者 张业丽 杨跳 刘蒙恩 李振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能变化动态过程的约束条件。其次,根据虚拟惯量响应过程动能变化阶段相异特征,分段求解具有“等效惯量和能量支撑”效果的常数化“虚拟惯性常数”,实现系统等效惯性常数的可聚合求解。最后,通过建立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结合时域仿真法和相关评价指标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风电机组“ 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 等效能量变化 电力系统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质性研究中个案的代表性困境及消解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海晨 林志义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2,75,共13页
体育学质性研究大多以个案为载体,个案是否具有代表性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梳理质性研究中个案代表性学说的相关文献,以期厘清各代表性学说间的逻辑关联及其存在的解释困境,进而尝试提出体育学质性研究中个案代表性困境的消解路径... 体育学质性研究大多以个案为载体,个案是否具有代表性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梳理质性研究中个案代表性学说的相关文献,以期厘清各代表性学说间的逻辑关联及其存在的解释困境,进而尝试提出体育学质性研究中个案代表性困境的消解路径。结果发现,体育学质性研究中个案的代表性一般是从“意义”的代表性出发,基于“现象→结构/概念→其他现象”的概念衍射逻辑,建立起不同于数理统计的代表性。对此,参考连续比较法,通过具备共性特征的案例间比较,界定学术概念与结构性条件,迭代式地实现体育学质性研究结论的外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质性研究 个案 连续比较法 外推 代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的锂离子储能电站电芯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向阳 岳家辉 +2 位作者 张媛 夏天 王明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针对锂离子储能电站簇内电芯老化程度及其一致性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的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属性数据进行优化预处理以形成特征数据集,提出将信息熵概念移植到储能电站特定运... 针对锂离子储能电站簇内电芯老化程度及其一致性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的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属性数据进行优化预处理以形成特征数据集,提出将信息熵概念移植到储能电站特定运行片段数据来展开分析,依据计算特征数据熵值大小情况来反映特征数据的有序程度,实现对簇内电芯老化程度及其一致性的分析判断,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对熵值进行预测来对储能电站健康状态进行短期预测。最后通过储能电站实际运行数据与20S1P电池仿真模型验证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值法对储能电站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在100 kW/200 kWh储能系统平台进行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簇 信息熵 特征数据 恒流放电 健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的多级无线供电系统设计与一体化绝缘子装置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民 张鑫 +3 位作者 刘野然 李勇 何正友 吴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4-843,I0115,共11页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方案,并研制了具有无线电能传输功能的一体化绝缘子装置。首先,基于系统电路模型,以实现恒压输出和零相角输入为目标,设计了五线圈-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补偿电容参数,并给出了功率变换电路设计方案;其次,给出了多中继线圈与环氧树脂绝缘子的一体化封装方案和封装流程,并制作了一套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压特性,并且通过高压实验验证了融合多中继线圈的一体化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以及在高压环境下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整套设备输出功率达到44.38W,传输效率达84.5%,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满足35kV电压等级绝缘耐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 多中继无线供电 一体化绝缘子 恒压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苏打盐碱地土壤分层信息获取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向明 富美玲 +5 位作者 陆海鹏 王明明 张于 马亮乾 彭伟 冉恩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地区苏打盐碱地面积巨大并且改良难度大,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快速了解土体中的土壤层次信息对于评价、改良与利用盐渍化土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位于吉林西部松嫩平原的典型苏打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利用... 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地区苏打盐碱地面积巨大并且改良难度大,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快速了解土体中的土壤层次信息对于评价、改良与利用盐渍化土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位于吉林西部松嫩平原的典型苏打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探地雷达对不同盐碱程度的盐碱土进行野外探测,分别基于雷达图像波形图和Hilbert谱瞬时属性确定土壤分层时域位置,并采用扩展后的Dobson介电常数模型估算各层介电常数,从而获得土壤分层厚度信息,最后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与实地挖掘剖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盐分含量对探地雷达信号的影响十分明显,大于7 ns时,电磁波幅值已很小。苏打盐碱土介电常数仍主要由实部决定,但介电常数虚部不能被忽略;2)基于雷达图像波形图和基于Hilbert谱瞬时属性两种方法均可较为准确地识别耕层(Ap)时域位置,但由于电磁波能量的衰减,基于波形图像的方法无法识别耕层以下层次,而基于Hilbert谱瞬时相位方法除个别过渡层外,可准确识别60 cm内绝大多数土壤层次;3)除个别过渡层外,基于Hilbert谱瞬时相位方法获得的土层厚度绝对误差基本在5 cm以内,相对误差在15%以内,基本能满足盐碱地野外探测需求。Hilbert谱瞬时相位对盐碱地探地雷达信号具有明显增强作用,有助于客观识别土壤分层时域位置,该研究可为快速、无损获取盐渍化土壤层次信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土壤分层 土壤介电常数 希尔伯特变换 苏打盐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电桥法测量交流分流器时间常数
10
作者 冯建 石雷兵 +2 位作者 周碧红 胡俊杰 许峰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介绍了四端交流分流器的等效模型,以零磁通电流互感器为电流比例标准,构建了测量交流分流器时间常数这一主要参数的交流电桥,采用多位双级感应分压器对标准交流电阻的电压进行分压,利用差分测量电路实现对被测分流器和标准交流电阻电压... 介绍了四端交流分流器的等效模型,以零磁通电流互感器为电流比例标准,构建了测量交流分流器时间常数这一主要参数的交流电桥,采用多位双级感应分压器对标准交流电阻的电压进行分压,利用差分测量电路实现对被测分流器和标准交流电阻电压差值的测量,通过双路同步采样系统实现电桥信号的测量,并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计算出电压幅值比和相位差,从而计算出被测交流分流器的阻值和时间常数。验证实验表明,测量装置可在20 Hz~3 kHz频率范围内实现100 A以下交流分流器的精密测量,时间常数最佳测量不确定度为8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交流分流器 时间常数 阻抗电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拓扑切换的锂电池无线充电系统设计
11
作者 黄文聪 宋婷婷 +2 位作者 饶天彪 常雨芳 严怀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162,共13页
为了适应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避免过充欠充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CC-LCL/S拓扑的恒流-恒压自切换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不涉及原、副边通信以及移相、调频等复杂的控制方式,仅通过控制副边的两个开关切换拓扑即可实现系... 为了适应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避免过充欠充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CC-LCL/S拓扑的恒流-恒压自切换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不涉及原、副边通信以及移相、调频等复杂的控制方式,仅通过控制副边的两个开关切换拓扑即可实现系统输出特性的切换,且充电完成后系统能自动切换至低功耗状态。首先,提出基于LCC-LCL/S的新型混合拓扑,根据单拓扑的等效互感电路分析其输出特性以及零相角特性;其次,基于理论推导与最大安全电流约束给出一套参数配置方法,为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然后,考虑切换点负载阻值大小以及系统空载对输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实际中可能出现的负载开路与充电完成负载移除的特殊情况,验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后,搭建仿真和实验平台,实现系统最大输出效率为88.6%的恒定输出及平滑切换,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恒流-恒压切换 LCC-LCL/S拓扑 零相角 参数优化设计 最优负载切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线性和系数分片常数的全变差图像去雾算法
12
作者 金正猛 方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共10页
为了在去雾过程中有效保护图像的边缘结构等细节信息,避免颜色失真,引入局部邻域窗口系数全变差和原始图像全变差,提出基于局部线性和系数分片常数的全变差图像去雾模型。进一步地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设计该模型的快速数值求解算法。最... 为了在去雾过程中有效保护图像的边缘结构等细节信息,避免颜色失真,引入局部邻域窗口系数全变差和原始图像全变差,提出基于局部线性和系数分片常数的全变差图像去雾模型。进一步地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设计该模型的快速数值求解算法。最后,通过数值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全变差 局部线性 分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壳层介电效应对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进 于世杰 +1 位作者 胡焱清 邵起越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39-1648,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逐层包壳法,制备了以β-NaYF_(4)∶Yb^(3+)/A^(3+)(A=Er,Ho,Tm)为核,分别以NaLuF_(4)、NaYF_(4)、NaGdF_(4)为惰性壳层的多种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利用上转换发射光谱、发光寿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惰性壳层组分对核壳结... 采用共沉淀法和逐层包壳法,制备了以β-NaYF_(4)∶Yb^(3+)/A^(3+)(A=Er,Ho,Tm)为核,分别以NaLuF_(4)、NaYF_(4)、NaGdF_(4)为惰性壳层的多种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利用上转换发射光谱、发光寿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惰性壳层组分对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及Yb^(3+)发光寿命随惰性壳层呈现如下递减趋势:NaLuF_(4)>NaYF_(4)>NaGdF_(4),即三种惰性壳层对表面猝灭作用的抑制能力依次减弱;这种差异在高猝灭倾向的水性分散环境中更为显著。理论计算表明,不同壳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差异可能是性能差异的关键因素,其中NaLuF_(4)相对介电常数最低,有效降低了核内活性离子与表面吸附基团的电偶极矩相互作用,抑制了非辐射能量损失。本研究揭示了惰性壳层介电特性对表面猝灭效应可能的影响,可为高亮度上转换纳米晶核壳组成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纳米晶 上转换发光 惰性壳层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勒洛三角形镇压轮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赵淑红 田哲名 +3 位作者 刘佳明 赵国鹏 袁溢文 杨悦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针对免耕播种机镇压轮在地表有残茬时,作业阻力大、作业后种沟土壤平整度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勒洛三角形刚性镇压轮。以镇压轮的定宽高度和宽度为试验因素,以工作阻力、土壤平整度、土壤下陷量为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表面试验设计(Central ... 针对免耕播种机镇压轮在地表有残茬时,作业阻力大、作业后种沟土壤平整度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勒洛三角形刚性镇压轮。以镇压轮的定宽高度和宽度为试验因素,以工作阻力、土壤平整度、土壤下陷量为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表面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Face-centered design, CCF)进行离散元仿真优化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回归模型,获得镇压轮最优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镇压轮定宽高度为274.75 mm、宽度为78.49 mm时,作业性能最优;此时,工作阻力为32.73 N、种沟土壤平整度为2.64 mm、土壤下陷量为14.25 mm。与传统镇压轮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勒洛三角形镇压轮作业后,土壤密度为1.16 g/cm^(3),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条件;勒洛三角形镇压轮作业阻力比传统镇压轮减少9.1%、地表平整度提高15.3%。该研究为免耕播种机镇压轮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镇压轮 勒洛三角形 离散元 平整度 定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高稳定度半导体激光器恒流驱动系统研制
15
作者 霍佳雨 贾鲁风 +1 位作者 汝玉星 高博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165,共8页
激光器的应用需要高性能的驱动系统,该文首先利用动态电压调节技术设计了供电电压自适应电路,使输出支路的供电电压可随负载需求动态调整,提高了恒流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其次,控制影响电流输出的关键器件温度,保证了器件的性能参数,提... 激光器的应用需要高性能的驱动系统,该文首先利用动态电压调节技术设计了供电电压自适应电路,使输出支路的供电电压可随负载需求动态调整,提高了恒流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其次,控制影响电流输出的关键器件温度,保证了器件的性能参数,提高了输出电流的稳定性。经测试,供电电压自适应供电使恒流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50%,可保持关键器件温度为25℃,输出电流1 h的短期稳定性为0.007 5%,8 h的长期稳定性为0.02%。将该驱动系统应用在半导体激光器中,可以实现高效的电压转换,使光功率的短期与长期稳定性分别达0.013 3%和0.079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驱动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 高稳定度 电压自适应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爆热精准测试技术
16
作者 王英红 李歆扬 +1 位作者 丛俊皓 刘佳浩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0,I0008,共7页
针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爆热测试结果平行性偏差大的现象,采用恒温式量热仪,从明确爆热定义、规范实验条件、改进实验装置3个方面开展复合推进剂爆热精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剂利用自身具有的氧化剂燃烧放热量测试值随推进剂切块粒度的... 针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爆热测试结果平行性偏差大的现象,采用恒温式量热仪,从明确爆热定义、规范实验条件、改进实验装置3个方面开展复合推进剂爆热精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剂利用自身具有的氧化剂燃烧放热量测试值随推进剂切块粒度的减小和样品质量的增大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故推进剂爆热测试样品单块质量应小于0.14 g,推进剂样品质量应大于测得稳定最大放热量的所用的样品质量;在量热仪的氧弹上加装测压元件,实现了量热过程中氧弹中压强的全程测试记录,点火前压强检测保障了氧弹中空气置换的有效性;氧弹中的最大压强为剔除不充分燃烧的异常值提供了依据。结合实验中氧弹内的末态压强和氧弹容积,实现了定压爆热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定容爆热 定压爆热 复合固体推进剂 能量性能 恒温式量热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参数可调脉冲电流源的研制
17
作者 董守龙 赵立胜 +2 位作者 项思哲 姚陈果 余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2-820,共9页
针对小负载阻值测量场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的新测量方法。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作为控制系统,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作为控制开关,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 针对小负载阻值测量场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的新测量方法。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作为控制系统,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作为控制开关,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包括一个二极管、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感。开关导通时,电感串联充电;开关断开时,电感并联向负载放电。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拓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搭建了实验样机,样机可以在5?负载下产生800 ns灵活可调脉冲电流方波。最后,采用标称为0.05?的小负载进行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结果与商用精密电阻测试仪测试结果误差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脉冲恒流源 小负载测试 脉冲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块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
18
作者 黄晓璜 盛健 崔国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6-191,205,共7页
为加深学生对“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中测量原理与自动控制应用的理解,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恒温控制实验教学平台。平台以西门子S7-200 PLC为核心控制器,铝块作为被控对象,构建了完整的温度测控系统。系统通过PT100... 为加深学生对“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中测量原理与自动控制应用的理解,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恒温控制实验教学平台。平台以西门子S7-200 PLC为核心控制器,铝块作为被控对象,构建了完整的温度测控系统。系统通过PT100热电阻实时采集温度信号,经过温度变送器处理后传输至PLC,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进行实时运算,输出脉宽调制(PWM)信号,以精确调节电加热棒的加热功率与风扇的散热强度。基于EasyBuilder Pro软件开发了可视化监控界面,实现了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显示、历史存储及远程控制等功能。该平台能够直观展示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并通过参数调节观察系统性能变化的规律,且实验平台支持拆解与重构,支持更高级算法的调试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为学生深入理解过程控制原理、掌握闭环PID控制算法及其工程实现方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恒温系统 温度控制 实验装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粒膨润土振动密实性与恒刚度约束膨胀行为
19
作者 谈云志 吴克宇 +1 位作者 明华军 孙德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99-2408,共10页
压缩空气地下储能是实现大规模物理储能的理想方式,关键是要保证地下储气库长期气密性,据此,提出用膨润土-薄钢板构建复合密封层的概念。为验证利用膨润土辅助构建密封层的可行性,开展膨润土团粒振实试验与恒刚度膨胀试验。结果表明:由... 压缩空气地下储能是实现大规模物理储能的理想方式,关键是要保证地下储气库长期气密性,据此,提出用膨润土-薄钢板构建复合密封层的概念。为验证利用膨润土辅助构建密封层的可行性,开展膨润土团粒振实试验与恒刚度膨胀试验。结果表明:由膨润土通过压实再破碎形成不同尺寸团粒,团粒按比例重新组合成混合物,经过振动210 s后达到稳定密实状态;以最大尺寸5 mm的团粒为例,依据Andreasen公式,取级配指数n=0.5时混合,其振动堆积密度最大可达1.35 g/cm^(3);所有双粒组团粒混合物,粗粒组含量70%时达到最大振动堆积密度,基于等粒径团粒堆积状态理论解释了该现象的原因。膨润土团粒振动离析会降低堆积均匀度,但水化膨胀蠕动后,能挤密充填团粒间的大孔隙,调整了密实度的整体均匀性,保证薄钢板与围岩的均匀受力。恒刚度约束下膨润土的膨胀变形释放了部分膨胀潜势,剩余膨胀潜势以剩余膨胀力形式展现,建立了恒刚度约束下剩余膨胀力与膨胀变形率关系,可为构建膨润土-薄钢板复合密封层提供设计参考依据,避免薄钢板发生屈曲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储能 团粒膨润土 振动密实 恒刚度 膨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固相沉降的深水井环空圈闭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20
作者 谢仁军 张来斌 +2 位作者 邹欣 孔祥伟 谢广宇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6,共9页
深水油气井开采期间,由于水下井口装置的特殊性,井筒内高温流体热膨胀会引起环空圈闭压力升高,导致套管挤毁,严重威胁油气井的井筒完整性。基于定容热力学定律和环空流体质量守恒定律,考虑环空内钻井液固相沉降对环空体积的影响,建立了... 深水油气井开采期间,由于水下井口装置的特殊性,井筒内高温流体热膨胀会引起环空圈闭压力升高,导致套管挤毁,严重威胁油气井的井筒完整性。基于定容热力学定律和环空流体质量守恒定律,考虑环空内钻井液固相沉降对环空体积的影响,建立了深水井多环空耦合圈闭压力计算模型;测试了常用钻井液体系的固相沉降规律和流体热物性参数,分析了沉降时间对钻井液密度、等温压缩系数及等压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南海某采气井为例,采用离散网格法,对井筒环空圈闭压力进行迭代求解,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环空圈闭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固相沉降对钻井液密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沉降时间增长,钻井液密度呈明显降低趋势,10d后钻井液固相沉降趋于稳定;随着沉降时间增长,A环空圈闭压力的变化幅度较小,B、C环空圈闭压力的升高幅度较大;环空圈闭压力与采气量、地温梯度、泊松比及等压膨胀系数呈正相关,与等温压缩系数呈负相关。研究表明,考虑固相沉降的影响可提高环空圈闭压力预测的准确度,为深水油气井管柱选型及制定生产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圈闭压力 定容环空 等压膨胀系数 多环空耦合 固相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