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ope Stability Analyses of Outang Landslide Based on the Peak an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Behavior
1
作者 YANG Xiuhan VANAPALLI Sai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8,共14页
Most of the natural and compacted fine-grained soil slopes that are in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condition undergo a large deformation prior to reaching failure conditions.Such slopes should be designed taking account ... Most of the natural and compacted fine-grained soil slopes that are in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condition undergo a large deformation prior to reaching failure conditions.Such slopes should be designed taking account of their strain-softening behavior using the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RSS) parameters.In this paper,the slope stability of a recently reactivated Outang landslide near the Three Gorges Dam in China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SS parameters of unsaturated soils.In addition,comparisons are provided in the FOS values of slope using both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PSS) and RSS parameters.Firstly,a series of site investigations of the hydrologic and geologic conditions,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s and cracks were described.The PSS and RSS behaviors of the sliding soils derived from a series of direct shear test results performed o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specimens are summarized.Secondly,a series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considering the precipitation and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 variation within a representative period of 7 months,based on the PSS and the RSS properties.In this study,three different scenarios were considered,which include: i) considering only the precipitation with a constant water level;ii) considering only the decrease in water level without rainfall;iii) considering the combin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decrease in water level.In each scenario,four steps were included to calculate the values of factor of safety (FOS) at different times.1) A steady-state seepag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a constant total head at 525 m on the left boundary and 175 m on the slope surface below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The initial pore water pressures were simulated in the slope under no precipitation and variation of water level.2) A specific boundary condition was applied on the slope surface to model the precipitation and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 variation.A transient seepag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calculate pore water pressures at different times based on the initial pore water pressures.3) The FOS values at different tim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orgenstern-Price method taking account of the vari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s at different times,using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PSS) parameters.4) The last step was repeated replacing PSS parameters with RSS parameters.The RSS parameters were lower than the peak values from laboratory’s direct shear test results for the soils in the sliding zones.The reduction in shear strength from peak to residual state under unsaturated soil conditi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for a saturated soil.The FOS decreased almost linearly with time for the scenario in which only the influence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was considered.However,the total reduction in the FOS was relatively small.The FOS decreased rapidly at a linear rate with respect to time with a decrease in water level for the scenario in which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 decrease was considered.The FOS reached to a relatively constant value after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 reached the lowest value.The decrease in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that contributed to a reduction in the FOS.The FOS wa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reatic line after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 reached the lowest value.The FOS calculated by RSS (i.e.FOSR) is less than unity;they were approximately 16% lower in comparison to that calculated by PSS (FOSP).If PSS parameters were used,the slope would still be stable even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and Yangtze River water level decrease.These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observations.For this reason,the RSS paramete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evaluate reliably the slope stability of the Outang landsl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ATURATED soil landslide REACTIVATION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滑动模式与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飞 胡光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基于极限分析法中的上限定理,开展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失稳滑动方式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 基于极限分析法中的上限定理,开展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失稳滑动方式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而减小,其影响程度随着土体内摩擦角和坡度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土体黏聚力较大、内摩擦角较小的缓坡,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会由坡脚深层破坏转变为坡底深层破坏,滑动范围显著增大;基于计算结果绘制了稳定图(stability chart),实现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影响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快速计算与最危险滑动方式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抗剪强度 各向异性 稳定性安全系数 极限分析法 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三维渗流变形及稳定性数值模拟
3
作者 高小霞 查文华 +2 位作者 齐新炬 许涛 纪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445-8454,共10页
降雨是导致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规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强度折减法相关理论,以赣东某牵引式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勘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滑坡隐患体岩土参数,用AutoCAD... 降雨是导致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规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强度折减法相关理论,以赣东某牵引式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勘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滑坡隐患体岩土参数,用AutoCAD软件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郑坊镇西山村童山组滑坡真实地形与地质条件,建立滑坡体渗流-变形耦合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历时和降雨停雨后)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坡体表层孔隙水压力随降雨强度和历时的增大而逐渐升高,渗流速度逐渐增大,饱和区逐渐向非饱和区转化,位移变形表现为逐渐增大;降雨停雨后的滑坡隐患体渗流出现滞后现象,均匀性降雨后位移变形为先增大后减小,间断型降雨在短期停雨缓冲期下位移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对滑坡稳定性,不同降雨强度和历时下坡体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同一降雨强度下的稳定性系数变化不同,总体趋势是随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降雨停雨后均匀型降雨坡体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间断型降雨坡体的稳定性则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降雨条件 非饱和土滑坡 渗流-变形耦合 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量及渗透特性下强风化砂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东 周春梅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7,共10页
为了探究风化砂岩土含水量的变化及其降雨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万州区恒合乡黄草坪滑坡强风化砂岩土为例,运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得出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对强风化砂岩土进行了快剪试验、压缩试验、渗透试验,并运... 为了探究风化砂岩土含水量的变化及其降雨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万州区恒合乡黄草坪滑坡强风化砂岩土为例,运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得出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对强风化砂岩土进行了快剪试验、压缩试验、渗透试验,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含水量以及不同降雨历时下风化砂岩土边坡的最大位移、基质吸力、饱和度及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最优含水量为临界点,当含水量从11.31%增加至21.57%时,黏聚力从7.28 kPa增加至最大值10.23 kPa后减小到5.10 kPa,内摩擦角从15.28°缓慢减小至7.94°,变形模量由8.97 MPa减小至2.06 MPa,渗透系数与含水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拟合公式为y=5×10^(-6)x+7×10^(-6),在不同含水量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潜在滑动面的位置由深到浅逐渐增大;在不同降雨历时作用下,基质吸力和饱和度变化速率的大小均依次为坡顶>坡面>坡体内部,边坡的稳定系数由1.71降低至1.01。研究成果可以为强风化砂岩类似边坡在降雨及不同含水量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工程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化砂岩土边坡 稳定性分析 含水量 降雨强度 剪切强度 渗透特性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吉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6-114,共9页
因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难以确定,有效应力法很少应用;而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小,需要研究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新方法。基于软基模型试验位移场中的滑动面,将排水固结堤坝的滑动体分为主动剪切区、直接剪切区、被动剪切区... 因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难以确定,有效应力法很少应用;而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小,需要研究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新方法。基于软基模型试验位移场中的滑动面,将排水固结堤坝的滑动体分为主动剪切区、直接剪切区、被动剪切区。对主动和被动剪切区,利用斯开普顿公式、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推导得到滑动面上的法向有效应力;对直剪区,利用斯开普顿孔压公式计算主应力增量产生的孔压,根据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增量与抗剪强度相等的原则,推导得到滑动面上的法向有效应力;然后,推导得到以竖向有效固结应力为变量、由有效抗剪指标和孔压系数组成强度系数的抗剪强度公式;最后,利用上述抗剪强度公式提出了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方法——强度系数法。计算表明,相对三区摩擦抗剪强度系数的平均值,沈珠江方法的误差为-7%~7%,规范方法偏小20%~25%,十字板试验偏小20%~31%。对运营公路排水固结路堤的稳定分析表明,规范方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小于1,强度系数法和沈珠江方法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符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强度系数法 抗剪强度 稳定分析 排水固结 有效固结应力法 有效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概念的滑坡稳定性三维分析方法(I):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65
6
作者 邓建辉 魏进兵 闵弘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6-900,共5页
滑带土抗剪强度是滑坡稳定性分析和防治工程设计中十分重要而又难于确定的参数之一。因此,基于临界状态假定的二维反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自然界发生的滑坡基本上呈三维形态,其主滑方向有时变化也较大,使得有必要研究一种滑带... 滑带土抗剪强度是滑坡稳定性分析和防治工程设计中十分重要而又难于确定的参数之一。因此,基于临界状态假定的二维反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自然界发生的滑坡基本上呈三维形态,其主滑方向有时变化也较大,使得有必要研究一种滑带土抗剪强度的三维反分析方法和滑坡稳定性的三维评价方法。笔者建议了一种基于强度折减概念的滑带土抗剪强度反分析方法,即通过逐步折减滑动面的强度参数,使滑动面的塑性区完全贯通,此时,塌滑体处于极限状态,所用强度参数即为滑带土的平均抗剪强度参数。从洪家渡水电站1#塌滑体计算成果来看,反演的滑带土摩擦角较二维反演值低4.1,反映了滑坡体的三维效应,验证了所建议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滑带土 抗剪强度 强度折减法 参数反演分析 稳定性 三维反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三维反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卢坤林 朱大勇 +1 位作者 许强 杨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19-3323,3328,共6页
以滑面正应力修正模式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三维反分析模型。先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调查评估,确定滑坡的安全系数与三维滑面的几何尺寸;然后,通过对滑面正应力进行合理假定与修正,建立了平... 以滑面正应力修正模式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三维反分析模型。先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调查评估,确定滑坡的安全系数与三维滑面的几何尺寸;然后,通过对滑面正应力进行合理假定与修正,建立了平衡方程,以强度参数为未知数,利用数学方法并结合试验、经验等手段求解出抗剪强度参数。该模型克服了二维反分析将会高估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的缺陷,而且计算过程简单,易于编程实现。两个简单算例表明,三维反分析模型可以考虑三维滑体的空间效应,得到的抗剪强度参数更真实、更符合实际情况,为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滑带土:抗剪强度 反分析:三维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滑坡蓄水后的三维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宏杰 戴福初 +3 位作者 杨军 熊建平 曾祥喜 钟辉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2,共4页
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滑坡进行了三维稳定性计算和分析,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出蓄水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蓄水条件下,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在相对较陡的滑坡体前缘和库水位淹没区,蓄水后可能会产生小规模失稳。... 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滑坡进行了三维稳定性计算和分析,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出蓄水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蓄水条件下,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在相对较陡的滑坡体前缘和库水位淹没区,蓄水后可能会产生小规模失稳。边坡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数值分析 强度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滑坡特性预测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8
9
作者 林鸿州 于玉贞 +1 位作者 李广信 彭建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3,共5页
滑坡类型、规模、滑动面的位置及其影响距离等滑坡特性的有效预测,将有助于规划合适的减灾工作以减少滑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与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流固准耦合方法对滑坡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结... 滑坡类型、规模、滑动面的位置及其影响距离等滑坡特性的有效预测,将有助于规划合适的减灾工作以减少滑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与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流固准耦合方法对滑坡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在描述降雨条件下边坡变形至失稳过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可用以预测滑坡的类型与规模以及潜在滑动面的位置,并可对滑坡的影响距离进行合理的定性分析与描述,因此,该法对滑坡减灾工作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边坡稳定分析 滑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十字板强度推算软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3
10
作者 闫澍旺 封晓伟 +1 位作者 侯晋芳 李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05-1810,共6页
天津港区地基土上覆较厚的软黏土层,处于欠固结状态,含水率高,承载力低。在构筑物施工期稳定性分析中,需要采用不排水强度指标。常用的几种抗剪强度指标中,以十字板强度最为可靠。但由于十字板强度是土体各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的较小值,... 天津港区地基土上覆较厚的软黏土层,处于欠固结状态,含水率高,承载力低。在构筑物施工期稳定性分析中,需要采用不排水强度指标。常用的几种抗剪强度指标中,以十字板强度最为可靠。但由于十字板强度是土体各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的较小值,用于计算土坡稳定性计算常得出过于保守的不合理的结果。同时,单一的十字板强度指标无法用于计算箱筒型基础的地基土压力及承载力。基于十字板强度随深度线性分布的规律及莫尔–库仑抗剪强度原理,结合收集的大量的十字板强度实测数据,通过回归统计分析推算出地基土的两个抗剪强度指标,并将其应用于软黏土土坡的稳定分析及新型箱筒型基础稳定性的计算,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十字板强度 抗剪强度指标 统计回归分析 土坡稳定 箱筒型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侏罗纪红层软弱夹层特征 被引量:46
11
作者 简文星 殷坤龙 +2 位作者 马昌前 刘礼领 张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1-905,914,共6页
在万州侏罗纪红层中,连续分布多层产状稳定、厚度较大的软弱夹层。经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软弱夹层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长石、α-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等;其微观结构以片状结构为主,微裂隙和微孔隙发育,有少... 在万州侏罗纪红层中,连续分布多层产状稳定、厚度较大的软弱夹层。经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软弱夹层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长石、α-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等;其微观结构以片状结构为主,微裂隙和微孔隙发育,有少量网格结构,局部可见粘土矿物定向排列。野外调研表明:软弱夹层曾经受较强的构造挤压作用,部分已发生层间剪切破坏,从而导致剪切强度降低。对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可知:软弱夹层为中等膨胀性土;且一旦遇水饱和,其剪切强度将大幅度下降。这些特征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软弱夹层容易成为基岩滑坡的滑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州 红层软弱夹层 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 物理力学性质 基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下水影响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魏丽敏 何群 林镇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以焦-柳铁路某滑坡为工程背景,根据工程勘察和位移监测结果确定滑动面形状与位置,同时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用推力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其滑动面强度指标(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j)根据最小二乘法反分析确定。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 以焦-柳铁路某滑坡为工程背景,根据工程勘察和位移监测结果确定滑动面形状与位置,同时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用推力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其滑动面强度指标(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j)根据最小二乘法反分析确定。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量分析地下水位降低和疏干地下水对滑坡安全系数的影响,有助于根据排水措施的实际效果,经济合理地确定支挡结构的设计方案;利用多个断面的监测资料确定c,j,能减小监测资料的随机性影响,反映滑动面土体的整体状况。其分析方法与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强度指标 地下水 降低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90
13
作者 陈洪凯 鲜学福 +1 位作者 唐红梅 王林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2,406-407,共5页
通过试验建立了同时考虑危岩主控结构面贯通率和防治工程安全等级的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按照出现频率,将作用在危岩体上的荷载拟定为三种荷载组合(工况)。认为处于特大型水利工程区或高频率强烈地震区的一级防治工... 通过试验建立了同时考虑危岩主控结构面贯通率和防治工程安全等级的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按照出现频率,将作用在危岩体上的荷载拟定为三种荷载组合(工况)。认为处于特大型水利工程区或高频率强烈地震区的一级防治工程,应将设计荷载组合调整为“自重+裂隙水压力(暴雨状态)+地震力”;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详细推导了滑塌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稳定系数计算方法,结合稳定性评价标准,系统建立了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这种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确定的c、中值比规范推荐的长度加权方法随机性要小,经2001~2007年现场观测验证计算结果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主控结构面 抗剪强度参数 稳定性分析方法 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中红砂岩滑坡特征及整治 被引量:22
14
作者 袁从华 倪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5-748,共4页
高速公路中红砂岩切方边坡失稳普遍存在。通过对两条高速公路边坡的调查研究和整治设计可以看出,边坡失稳主要与砂岩层面顺坡向、风化及节理发育程度有关外,还与地表形态、地表水下渗条件等密切有关。分析这些因素,为以后类似边坡工程... 高速公路中红砂岩切方边坡失稳普遍存在。通过对两条高速公路边坡的调查研究和整治设计可以看出,边坡失稳主要与砂岩层面顺坡向、风化及节理发育程度有关外,还与地表形态、地表水下渗条件等密切有关。分析这些因素,为以后类似边坡工程积累经验,减少边坡开挖造成滑坡,对从事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滑坡 抗剪强度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加固土质边坡的稳定性极限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新坡 何思明 +1 位作者 徐骏 王成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5,共4页
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工程中应用广泛。针对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把锚索锚固作用简化为边坡表面上的外力,推导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土质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合理。锚索的作用后改变了边坡临界... 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工程中应用广泛。针对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把锚索锚固作用简化为边坡表面上的外力,推导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土质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合理。锚索的作用后改变了边坡临界破坏面的位置,如果不予考虑计算结果将偏于危险。根据分析结果,锚索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锚索的最有效作用位置在边坡中部到坡脚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预应力锚索 极限分析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某滑坡滑带土剪切变形特性及控滑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易庆林 赵能浩 +2 位作者 孟召平 胡大儒 关倪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30,共6页
滑带土的力学特性对滑坡的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为了研究其控制机理,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某滑坡滑带土取样,通过进行多组固结快剪和固结排水反复剪等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其应变硬化的特性,揭示了应变硬化型滑带土在滑坡变形过程中的作用机... 滑带土的力学特性对滑坡的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为了研究其控制机理,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某滑坡滑带土取样,通过进行多组固结快剪和固结排水反复剪等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其应变硬化的特性,揭示了应变硬化型滑带土在滑坡变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带土从塑性变形到剪切破坏过程中,所需的剪应力不断增大。经过反复剪切之后,其抗剪强度有所增加,内摩擦角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占主导作用,且正应力越大增加得越明显。通过滑坡实地勘测及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应变硬化型滑带土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认为,在滑坡滑动过程中,由于应变硬化型滑带土经剪切之后摩擦强度增大,消耗了滑坡的动能,对滑坡的作用在宏观上表现为,滑坡经短距离滑动之后出现暂时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应变硬化 抗剪强度 滑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高陡边坡滑坡治理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庶林 赵睿鸣 +1 位作者 彭府华 陈东霞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针对三道庄露天矿观礼台下方发生的高陡边坡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论证了滑坡治理工程的效果。在实地勘探、实验室测试的基础上得到岩土体强度参数等数据,建立原始边坡有限元模型,再加入预应力锚索、锚杆、抗滑桩、挡土墙、灌浆浇筑... 针对三道庄露天矿观礼台下方发生的高陡边坡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论证了滑坡治理工程的效果。在实地勘探、实验室测试的基础上得到岩土体强度参数等数据,建立原始边坡有限元模型,再加入预应力锚索、锚杆、抗滑桩、挡土墙、灌浆浇筑等支护措施,基于强度折减法建立治理后边坡有限元模型,得出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边坡滑坡处理前后安全系数、塑性应变、位移、构件内力。结果表明:原始边坡安全系数为1.175,应变主要集中于边坡外部碎石、块石松散堆积体与内部中风化片岩交界处,滑移带位置浅;边坡较易发生局部破坏,整体性及稳定性差;经治理加固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支护结构充分发挥加固作用,将外部松散堆积体与内部中风化片岩有效固定在一起;边坡整体性提升,安全系数上升至1.452,边坡滑移带整体位置由浅入深,主要位于中风化片岩内,破坏类型转变为不易发生的整体破坏;三道庄露天矿边坡下方高陡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良好,边坡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高陡边坡 稳定性分析 滑坡治理 强度折减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崩滑堆积体强度现场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瑞安 张永双 +3 位作者 王献礼 姚鑫 杨志华 杜国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以汶川震区漩口一带地震诱发的松散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碎石土原状样和重塑样的现场直剪对比试验,探讨不同法向应力、不同粒度组成和不同含水率等条件下碎石土的剪切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成因和岩土体结构相似、粒度组成不同... 以汶川震区漩口一带地震诱发的松散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碎石土原状样和重塑样的现场直剪对比试验,探讨不同法向应力、不同粒度组成和不同含水率等条件下碎石土的剪切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成因和岩土体结构相似、粒度组成不同且级配不良的碎石土的剪切强度特性具有相似性;原状样剪切强度明显高于相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重塑样;级配良好的碎石土应变硬化程度略高于级配不良的碎石土,当粒径大于5 mm的粗颗粒含量大于42.9%时,随粗颗粒含量增加,碎石土的内摩擦角增加,而粘聚力则先减小后增大;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含水率增高,碎石土抗剪强度降低,其中粘聚力较内摩擦角下降更明显。综合前人研究和本次试验结果,建议汶川震区类似结构组分碎石土天然状态下的剪切强度指标c值取15±3 k Pa,φ值取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崩滑堆积体 剪切强度 现场试验 斜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砂改良膨胀土机理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俊 黎新春 +2 位作者 张国栋 唐云伟 梁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研究了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作用机理,揭示了风化砂与膨胀土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得到了风化砂掺量与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及强度特性之间存在的关系.结合宜昌市小溪塔至鸦鹊岭一级公路施工项目,采用条分法对填土高度为10 m路堤的整体稳定性进... 研究了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作用机理,揭示了风化砂与膨胀土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得到了风化砂掺量与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及强度特性之间存在的关系.结合宜昌市小溪塔至鸦鹊岭一级公路施工项目,采用条分法对填土高度为10 m路堤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采用原状膨胀土填筑路堤安全系数较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采用风化砂改良之后的膨胀土填筑的路堤边坡稳定系数比原状膨胀土均有显著提高,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路基的安全系数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掺砂比例达到20%,改良膨胀土填筑的路基安全系数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风化砂 抗剪强度 稳定性分析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的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土坡稳定性 被引量:150
20
作者 迟世春 关立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运用连续介质显式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方法,通过逐步折减土体的抗剪强度,来分析土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实例计算表明,强度折减系数达到某一数值时,土坡顶点的水平位移会快速增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界定土坡破坏的坡顶位移增量标准。即坡... 运用连续介质显式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方法,通过逐步折减土体的抗剪强度,来分析土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实例计算表明,强度折减系数达到某一数值时,土坡顶点的水平位移会快速增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界定土坡破坏的坡顶位移增量标准。即坡顶位移增量与折减系数增量之比大于系数sc为土坡破坏,并建议了sc的取值。这样可避免强度采用折减方法分析土坡稳定时,以不收敛等"模糊"概念作为土坡破坏状态的判别标准,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客观具体、便于数值计算等特点。与瑞典圆弧法、简化Bishop法及Spencer法比较可见,这些方法的潜在滑动面形状相似、位置十分接近,说明本文方法及"破坏"状态的判别标准是合适的。文中对剪胀角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到"不考虑"剪胀性的关联流动法则会高估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坡 稳定性 拉格朗日差分法 强度折减 剪胀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