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R实时快速处理抗主瓣欺骗式干扰方法
1
作者 张汉卿 牛世林 +3 位作者 金国栋 张喜峰 潘行博 朱岱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主瓣欺骗干扰与真实目标场景具有相同的角度,二者在多个表征域具有高度相似性,严重降低了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真实目标的检测和判断能力。针对该问题,为保证有效抑制主瓣欺骗干扰,文中提出了一种实时快速处理抗主瓣欺骗干扰算法。首先,... 主瓣欺骗干扰与真实目标场景具有相同的角度,二者在多个表征域具有高度相似性,严重降低了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真实目标的检测和判断能力。针对该问题,为保证有效抑制主瓣欺骗干扰,文中提出了一种实时快速处理抗主瓣欺骗干扰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方位相位编码的回波恢复框架,并且该框架能够对原始回波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其次,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处理的快速算法来加快所提方法的处理效率;最后,通过点目标和分布式目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与传统主瓣欺骗干扰方法进行对比,文中所提方法不仅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还能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相位编码 实时处理 主瓣欺骗干扰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向相位编码技术的方位向多通道SAR距离模糊抑制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郭磊 王宇 +2 位作者 邓云凯 王伟 罗绣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1-606,共6页
距离模糊一直是影响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方位向相位编码(APC)技术是一种有效抑制距离模糊的方法,但是由于APC技术高度依赖于高过采样率,对于多通道SAR系统,APC技术的距离模糊抑制效果很有限。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 距离模糊一直是影响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方位向相位编码(APC)技术是一种有效抑制距离模糊的方法,但是由于APC技术高度依赖于高过采样率,对于多通道SAR系统,APC技术的距离模糊抑制效果很有限。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APC技术的多通道系统距离模糊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APC技术将部分距离模糊信号产生方位平移,通过额外增加接收通道数提供的额外信号自由度,能够在方位向上通过合适的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同时滤去距离模糊和重建方位向信号,因此距离模糊信号可以被很好地抑制。该文最后给出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向相位编码 多通道 距离模糊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确定目标方位信息数字化技术研究
3
作者 李宏刚 魏少莉 简金蕾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87-189,共3页
介绍了应用比相法测量目标方位角的原理,给出了目标反射回波的相位差数字化逻辑处理的方法以及相位极性编码表,提出了应用方法。
关键词 比相测角 相位编码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相位编码的脉内聚束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玉峰 叶少华 冯大政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7-445,共9页
脉内聚束模式有效克服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高分辨率与宽测绘带之间的矛盾,同时可以兼顾回波的信噪比。然而距离维空域滤波的信号分离方法容易受地形起伏的影响,甚至失效。针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方位... 脉内聚束模式有效克服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高分辨率与宽测绘带之间的矛盾,同时可以兼顾回波的信噪比。然而距离维空域滤波的信号分离方法容易受地形起伏的影响,甚至失效。针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方位相位编码(Azimuth Phase Coding,APC)的脉内聚束SAR成像方法,利用APC技术使不同子脉冲回波的方位频谱处在不同的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ies,PRF)范围,然后利用方位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来分离回波信号。文中对信号分离方法以及频移因子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脉内聚束模式 方位相位编码 方位多通道 信号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方位相位编码的全极化SAR距离模糊抑制方法
5
作者 祝晓静 李飞 +2 位作者 王宇 王伟 孙翔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4期420-431,共12页
传统全极化SAR系统交叉极化通道由于受到强同极化距离模糊信号的干扰,使得交叉极化通道的距离模糊性能急剧下降,这严重限制了全极化SAR系统的测绘带宽。该文首先介绍一种扩展的极化发射体制—混合极化模式,该模式在改善交叉极化距离模... 传统全极化SAR系统交叉极化通道由于受到强同极化距离模糊信号的干扰,使得交叉极化通道的距离模糊性能急剧下降,这严重限制了全极化SAR系统的测绘带宽。该文首先介绍一种扩展的极化发射体制—混合极化模式,该模式在改善交叉极化距离模糊性能的同时恶化同极化距离模糊性能。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极化SAR系统的距离模糊性能,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方位相位编码方法(MAPC)。该方法通过对系统发射脉冲进行调制解调,能够将全极化SAR系统的距离模糊能量转移到方位向,然后利用方位向维纳滤波器滤除距离模糊能量。该文的实验结果表明MAPC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全极化SAR系统的距离模糊能量,并扩展系统的无模糊测绘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全极化 混合极化 距离模糊 改进的方位相位编码 维纳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