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ARF家族成员研究进展
1
作者 孟思达 聂晓雨 +6 位作者 叶云珠 朱美玉 韩磊磊 申琦 谭昌华 齐明芳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ARF(Auxin Response Factor)作为生长素信号传导路径中的关键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对多种植物发育进程的调控,如花器官发育、胚发育、叶片极性发育以及根系发育等。ARF家族成员不但对植物形态建成产生影响,还在植物对环... ARF(Auxin Response Factor)作为生长素信号传导路径中的关键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对多种植物发育进程的调控,如花器官发育、胚发育、叶片极性发育以及根系发育等。ARF家族成员不但对植物形态建成产生影响,还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总结ARF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研究进展,包括ARF家族成员的发现与鉴定、结构特点、表达模式,探讨其在激素信号传导、细胞分化和形态建成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分析ARF基因在植物应对逆境条件下的响应机制,如干旱胁迫、盐胁迫等因素对其表达的影响。通过系统地梳理现存研究成果,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植物生长的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f 生长素 转录因子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tARF11基因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2
作者 朱紫童 喻奇伟 +6 位作者 李长 武博寒 解自健 孟岩 杨永霞 张松涛 贾宏昉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生长素响应因子NtARF11调控氮吸收利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克隆烟草NtARF11,比对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NtARF11在低氮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响应低氮诱导的NtARF11基因突变体... 【目的】为探究生长素响应因子NtARF11调控氮吸收利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克隆烟草NtARF11,比对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NtARF11在低氮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响应低氮诱导的NtARF11基因突变体材料,测定该突变体材料在田间表现出的光合能力、生物量、农艺性状和氮含量。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分析NtARF11突变体中的氮吸收转运和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1)NtARF11基因CDS序列全长2016 bp,编码671个氨基酸,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枸杞LfARF11、番茄SlARF18和辣椒Ca ARF9均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同源性分别为85.69%、85.84%和82.81%;(2)NtARF11的表达受到低氮条件的诱导,在低氮胁迫情况下,NtARF11的表达水平呈现出负相关,氮浓度越低时其表达量越高;(3)NtARF11突变后植株光合能力、生物量、氮积累能力均较野生型升高;(4)NtARF11突变后,与氮吸收转运和同化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K326的水平。【结论】NtARF11是受低氮诱导表达增强基因,NtARF11突变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氮吸收以及氮利用能力,推测NtARF11可能具有调控氮吸收和利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arf家族 基因功能 氮高效 基因编辑 生长素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xin responsive factor基因转化烟草的初探
3
作者 陆艳 徐刚标 陈建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如何改进烟叶的品质、提高烟叶的产量、特别是提高烟株对病虫害的抗性,是烟草研究专家的重要课题。由于烟草较易进行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因而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模式植物之一,是植物界的”果蝇”,许多非烟草研究专家也在用它进行转基... 如何改进烟叶的品质、提高烟叶的产量、特别是提高烟株对病虫害的抗性,是烟草研究专家的重要课题。由于烟草较易进行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因而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模式植物之一,是植物界的”果蝇”,许多非烟草研究专家也在用它进行转基因的研究,这就使得烟草的转基因研究特别丰富,研究成果很多,这是烟草得天独厚之处。但研究的成果真正转化到生产上的数量却相当少,这正是烟草研究者们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xin responsIVE factor基因 转化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生长素响应因子MeARF的克隆及互作蛋白的筛选
4
作者 吴竞远 唐璐芝 +1 位作者 朱彬彬 赵惠萍 《热带生物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4期495-503,共9页
为了解析木薯(Manihot esculenta)中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本研究首先克隆了一个MeARF基因,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进化树明确了其亲缘关系。蛋白结构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保守的B3结构域(B... 为了解析木薯(Manihot esculenta)中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本研究首先克隆了一个MeARF基因,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进化树明确了其亲缘关系。蛋白结构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保守的B3结构域(B3 DNA binding domain,B3)和Phox and Bem1p(PB1)结构域。通过分析Me ARF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发现MeARF在木薯的侧芽表达量较高。本研究还构建了pGADT7-MeARF的基因表达载体,然后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木薯的cDNA文库,最终筛选到了与植物生长发育和免疫相关的候选蛋白。结果表明,MeARF可能参与了木薯的生长发育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木薯 蛋白结构 酵母双杂交 候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ZmARF10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丽茹 叶飞宇 +5 位作者 李伟亚 马晨晨 庞芸芸 梁小菡 张新 鲁晓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具有B3结构域的转录因子,是调节生长素应答反应、控制基因表达的直接分子。前期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在玉米中筛选到1个编码ARF蛋白并积极参与干旱-复水胁迫响应的基因ZmARF10。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调控玉米抗...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具有B3结构域的转录因子,是调节生长素应答反应、控制基因表达的直接分子。前期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在玉米中筛选到1个编码ARF蛋白并积极参与干旱-复水胁迫响应的基因ZmARF10。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调控玉米抗旱性的分子机制及抗旱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思路,首先通过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之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ZmARF10在玉米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在高温、干旱、高盐、ABA胁迫和解除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玉米自交系间的表达差异,最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分析ZmARF10的功能。结果表明,ZmARF10位于玉米的第3号染色体,编码区全长2 127 bp,编码708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B3结构域;该基因ATG上游2 kb区域内含有茉莉酸甲酯、生长素、脱落酸、低温响应等应答元件;系统发育树显示,ZmARF1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高粱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表明,ZmARF10是组成型表达基因,在玉米成熟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高温、干旱、高盐以及ABA等4种胁迫处理下,ZmARF10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干旱胁迫后上调倍数最高达8.2倍;干旱胁迫后,ZmARF10基因在抗旱自交系郑36中的表达量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干旱敏感自交系B73。观察拟南芥野生型与ARF10缺失型突变体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干旱条件下突变体植株出现叶片萎蔫甚至干死的现象,根系发生卷曲,根系分支数减少,侧根生长发育受阻;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发现,干旱胁迫后缺失型突变体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说明敲除ARF10基因后拟南芥抗旱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素响应因子 非生物胁迫 抗旱性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木香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结香表达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范思庆 谢钊启 +2 位作者 杨佳欣 郭敏 程春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44-55,共12页
【目的】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参与植物花果发育、器官形态形成、激素调节和应激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旨在探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ARF基因(AsARF)在结... 【目的】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参与植物花果发育、器官形态形成、激素调节和应激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旨在探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ARF基因(AsARF)在结香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sARF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白木香受到机械损伤时ARF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结果】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21个AsARF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21个AsARF基因分为5个类群,同一类群的AsARF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而不同类群的AsARF基因在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AsARF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与光、厌氧和赤霉素等响应元件有关的序列。基因复制和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对于白木香ARF基因家族的进化和扩张起着重要作用。与水稻ARF基因相比,白木香和拟南芥的ARF基因更为密切相关。此外,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白木香在受到机械损伤时,AsARF5、AsARF6、AsARF19、AsARF20和AsARF21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首次对白木香AR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复制和共线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RNA-seq分析探索AsARF基因在白木香结香过程中的潜在机制,发现部分AsARF基因可能参与白木香结香的防御和生长的动态平衡过程,可为深入了解白木香结香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白木香 Asarf 基因家族 RNA-seq分析 结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长转录组的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波 史济东 +5 位作者 张恺 谢锂波 化阳光 曹禹 李俊怡 汪得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104,共14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介导生长素信号传导并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转录因子家族。为探究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响应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全长转录组和RNA-seq数据,分析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及表达模...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介导生长素信号传导并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转录因子家族。为探究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响应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全长转录组和RNA-seq数据,分析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及表达模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ARF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结构域、保守基序、系统发育、组织表达模式及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蛇足石杉全长转录组中共筛选出24个ARF家族成员,均为酸性蛋白且均为亲水蛋白。(2)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所有24个HsARF均定位于细胞核。(3)系统发育分析发现,HsARF与被子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亲缘关系较远,与高等开花植物只有2个共同的ARF祖先。(4)结构域分析发现,除HsARF18/23/24外,大多数HsARF有B3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发现,HsARF蛋白占比最多的为无规卷曲,其次为延伸链和α-螺旋。24个HsARF蛋白中所用的三级结构模型只有4种。(5)RNA-seq分析显示,7个HsARF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表达量均较高,10个HsARF在茎中的表达量高于根和叶,而HsARF13和HsARF14在叶中的表达量低于根和茎。(6)HsARF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18个HsARF基因不同程度高温胁迫诱导,有7个HsARF基因响应干旱胁迫,其中有3个HsARF基因受干旱诱导,有4个HsARF基因受干旱抑制。该研究结果为蛇足石杉HsARF基因的功能和生物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生长素反应因子(arf) 系统发育分析 全长转录组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CsARF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郝心愿 曹红利 +3 位作者 杨亚军 王新超 马春雷 肖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9-397,共9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s)是能够与生长素原初反应基因启动子区的生长素响应基元(TGTCTC)特异结合的一类转录因子,调控生长素应答基因的表达。采用SMART-RACE-PCR技术,获得茶树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CsARF1的全长c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JX30...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s)是能够与生长素原初反应基因启动子区的生长素响应基元(TGTCTC)特异结合的一类转录因子,调控生长素应答基因的表达。采用SMART-RACE-PCR技术,获得茶树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CsARF1的全长c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JX307853),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CsARF1基因cDNA全长3222bp,包含2463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820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49.35kD,具有保守的N端DNA结合域B3和C端二聚化结构域IAA_ARF,中间区域富含谷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是一个定位于细胞质的具有激活转录功能的可溶性蛋白。相似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葡萄ARF8的相似性最高(83%),与番茄ARF8的亲缘关系最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sARF1在茶树越冬芽深休眠和萌动期表达量较高,表明该基因与茶树越冬芽的休眠维持及解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休眠 生长素响应因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ARF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宝健 李赢 +3 位作者 袁泽宸 吕超 张新忠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6-1432,共7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responsefactor,ARF)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关于大麦A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大麦ARF基因的功能,以公布的大麦栽培品种M...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responsefactor,ARF)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关于大麦A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大麦ARF基因的功能,以公布的大麦栽培品种Morex的基因组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大麦ARF基因,并对其结构、染色体分布、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及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了17个大麦ARF基因,除4号染色体外,其余6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片段复制事件是大麦ARF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张方式;HvARF蛋白均具有保守的B3结构域和Auxin_resp结构域,而Aux/IAA结构域仅存在于12个HvARF蛋白中,且不同蛋白所舍该结构域1~2个不等;不同植物中ARF基因在功能上具有保守性;不同组织器官中HvARF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生长素响应因子 进化树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NA-AFLP技术分析山核桃嫁接过程中的CcARF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炳松 陈苗 +4 位作者 褚怀亮 艾雪 黄有军 李雪芹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2,共6页
利用cDNA-AFLP(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山核桃Carya carthayensis嫁接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与山核桃嫁接相关的cDNA片段。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小麦生长素响应因子部分... 利用cDNA-AFLP(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山核桃Carya carthayensis嫁接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与山核桃嫁接相关的cDNA片段。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小麦生长素响应因子部分区段有81%的同源性,命名为CcARF。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山核桃嫁接前砧木和接穗中都有强烈表达,但在嫁接后3d急剧下降,在这之后砧木中的表达增强不大,而接穗中嫁接后7d表达开始增强,到嫁接后14d表达明显,比嫁接后3d增强了4.7倍。该CcARF片段可能对山核桃嫁接起到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CDNA-AFLP 山核桃 嫁接 生长素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GmARF17对胚轴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小平 曾庆发 +3 位作者 张根生 赵娟 陈嬴男 尹佟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8-1676,共9页
为丰富大豆分子育种理论,本文研究了生长素对下胚轴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方法,发现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Gm ARF17在大豆子叶、下胚轴、主根和侧根中均有表达,其中侧根中表达量最高,下... 为丰富大豆分子育种理论,本文研究了生长素对下胚轴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方法,发现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Gm ARF17在大豆子叶、下胚轴、主根和侧根中均有表达,其中侧根中表达量最高,下胚轴中表达最低;外源生长素可以快速诱导该基因在下胚轴中的表达。同时分析了Gm ARF17和小RNA分子Gm-miR160作用位点,构建了p Gm ARF17∶∶m Gm ARF17(m Gm ARF17)抗降解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豆。m Gm ARF17转基因大豆叶片、主茎、根和花器官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区别,但其下胚轴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m Gm ARF17下胚轴对外源生长素的反应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m Gm ARF17下胚轴游离IAA含量低于野生型,编码IAA螯合酶的Gm GH3.6表达上调,表明Gm ARF17对生长素动态平衡具有调节作用。在m Gm ARF17下胚轴中,Gm SAUR23,Gm IAA2,Gm ARGOS,Gm ARF10和Gm ARF16表达下降,而Gm MIR160A表达上升,暗示抗降解表达Gm ARF17抑制生长素信号转导并扰动了Gm MIR160A和其靶基因间的平衡。本研究揭示了植物细胞调控下胚轴生长发育的一条新途径:Gm MIR160A和Gm ARF10/16/17组成调节回路并进而影响生长素稳态基因的表达来协调下胚轴细胞伸长,对大豆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抗降解表达 下胚轴 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正调节大豆叶片的衰老进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小平 曾庆发 +1 位作者 张根生 赵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49-1756,共8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了GmARF10表达模式。通过挖掘大豆基因组信息并参考拟南芥同源基因序列,分析了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和小RNA分子Gm-miR160作用位点,构建了pGmARF10∷mGmARF10(mGmARF10)抗降解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了GmARF10表达模式。通过挖掘大豆基因组信息并参考拟南芥同源基因序列,分析了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和小RNA分子Gm-miR160作用位点,构建了pGmARF10∷mGmARF10(mGmARF10)抗降解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并对转基因植株叶片发育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mARF10在大豆[Glycine max(L.)Merri.]根、茎、叶、花和果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其中花内表达量最高,茎内最低,第一复叶表达量低于子叶和第一对真叶。mGmARF10转基因植株复叶形状和大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明显下降,叶片衰老标记基因GmCYSP1表达显著增加。研究认为,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参与了叶片衰老进程并可能是叶片衰老信号的重要组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小RNA 抗降解表达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生长素响应因子(MdARF)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慧峰 张文芹 +2 位作者 董庆龙 王小非 冉昆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0-1181,共12页
【目的】克隆苹果(Malus domestica‘Zihong Fuji’)MdARF基因,研究其在生长素和逆境处理下的表达特性。【方法】以‘紫弘富士’叶片c 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0个MdARF基因;运用Array技术检测MdARF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运... 【目的】克隆苹果(Malus domestica‘Zihong Fuji’)MdARF基因,研究其在生长素和逆境处理下的表达特性。【方法】以‘紫弘富士’叶片c 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0个MdARF基因;运用Array技术检测MdARF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运用qRT-PCR技术检测MdARF在生长素、盐和甘露醇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得到10个MdARF基因(MdARF4-13,GenBank登录号为MG021615~MG021624),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2 136、3 345、2 052、2 400、2 532、2 691、1 782、2 532、3 342和2 034 bp。进化分析表明,MdARF3/7属于AtARF3/4-like,MdARF4/10属于AtARF10/16/17-like,MdARF1/6/11/13属于AtARF1/2-like,MdARF5/9/12属于AtARF5/7/19-like,MdARF2/8属于AtARF6/8-like。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10个MdARF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MR结构域氨基酸组成预测分析表明,MdARF2/5/8/9/12可能为转录激活子,MdARF1/3/4/6/7/10/11/13可能为转录抑制子。Array结果显示,MdARF在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IAA处理条件下,MdARF1/7/9/10转录水平受到诱导,MdARF2/3/4/6/8/11/12转录水平降低;在盐处理条件下,MdARF9转录水平受到诱导,而MdARF1/5/7/10/12/13转录水平下调;在甘露醇处理条件下,MdARF6/9转录水平受到诱导。【结论】克隆得到10个MdARF基因,其表达水平受IAA、盐或甘露醇诱导或者下调,可能参与调控生长素信号转导以及逆境响应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长素响应因子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生长素响应因子DlARF5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丽霞 屈莹 +2 位作者 徐洋 林玉玲 赖钟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5-1082,共8页
以龙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生长素响应因子ARF5ac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其在龙眼体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并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亚细胞定位载体侵染洋葱表皮细胞。结果表... 以龙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生长素响应因子ARF5ac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其在龙眼体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并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亚细胞定位载体侵染洋葱表皮细胞。结果表明:龙眼ARF5a(命名为DlARF5a,GenBank登录号为KF739401)的cDNA序列全长为3 322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2 829bp,212bp 5′非编码区,258bp 3′非编码区,编码94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DlARF5a编码蛋白具有B3、Auxin-resp和AUX-IAA保守区与结构功能域,中间区域富含谷甘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是一个定位于细胞质的具有促进转录活性功能的水溶性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检测显示,DlARF5a在龙眼球形胚和鱼雷形胚时期表达显著增强,而在6个发育阶段中子叶形胚的表达量最低,推测DlARF5a参与龙眼体胚中鱼雷胚时期的形态建成。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未添加外源生长素IAA的DlARF5a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而经外源生长素处理的DlARF5a蛋白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推测龙眼生长素响应蛋白DlARF5a能够响应外源生长素IAA而改变其在细胞中的空间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体细胞胚胎发生 生长素响应因子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aARF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东梅 许奕 +5 位作者 吴斌 马伏宁 陈弟 李敬阳 林妃 宋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利用RT-PCR方法从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cv.Brazilian)中克隆MaARF2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及表达分析。基因克隆结果获得该基因编码片段,命名为MaARF2,全长2655 bp,编码8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7917.38 Da,理论等电点pI为6.64... 利用RT-PCR方法从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cv.Brazilian)中克隆MaARF2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及表达分析。基因克隆结果获得该基因编码片段,命名为MaARF2,全长2655 bp,编码8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7917.38 Da,理论等电点pI为6.64,序列富含丝氨酸、脯氨酸,亲水性氨基酸多于疏水性氨基酸并均匀分布在整个肽链中;通过Motif Search工具发现了ARF基因所特有的B3、Auxin_resp、AUX_IAA family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MaARF2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中ARF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qRT-PCR结果表明,MaARF2在香蕉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均表达,其中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果实表达量最低;MaARF2在低温、盐和干旱胁迫后表达量均上调,表明其可能参与调控香蕉低温、盐和干旱胁迫响应的过程。本研究首次在香蕉中克隆了MaARF2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生长素响应因子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ARF 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桂英 彭振英 +4 位作者 徐平丽 李鹏祥 朱洁琼 单雷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0-1110,共11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在种子萌发、器官形成、果实成熟、胚胎发生等多个生长发育过程发挥作用。为了揭示花生基因组中AhARF基因家族的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在种子萌发、器官形成、果实成熟、胚胎发生等多个生长发育过程发挥作用。为了揭示花生基因组中AhARF基因家族的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花生基因组中鉴定了62个花生AhARF家族基因,它们不均匀分布于除1号和11号之外的其他18条染色体上,在A和B亚基因组对应关系的染色体上数目大体相同。依据系统发生关系,62个花生AhARFs与拟南芥AtARFs家族基因共同聚在除ClassIII(仅包含拟南芥AtARFs)外的其余4个分支。共线性分析共检测到33对片段重复基因,其Ka/Ks比值均小于1,受到环境压力的纯化选择。本研究还分析了它们的理化性质、蛋白保守结构域等特征。此外,基于22个组织转录组数据,绘制了62个花生AhARF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热图。进一步应用qRT-PCR方法,分析了可能与萌发相关的4个AhARF基因(AhARF10、AhARF20、AhARF23和AhARF46)的时空表达模式。本研究可为种子萌发相关AhARF基因的挖掘与功能鉴定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rf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分析 蛋白保守结构域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6器官表达特征及抗降解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平 曾庆发 赵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1-666,共6页
通过挖掘大豆基因组信息并参考拟南芥同源基因序列,分析了大豆(Glycine max)的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6和Gm-miR160作用位点,设计出mGmARF16序列并成功构建了pGmARF16∷mGmARF16双元表达载体。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了GmARF1... 通过挖掘大豆基因组信息并参考拟南芥同源基因序列,分析了大豆(Glycine max)的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6和Gm-miR160作用位点,设计出mGmARF16序列并成功构建了pGmARF16∷mGmARF16双元表达载体。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了GmARF16表达模式,发现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叶、花、果荚和种子中均有一定量的表达,其中花中表达最强,茎中表达最弱;复叶中表达量高于子叶和第一对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构建 MICRORNA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AhARF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桂英 崔维佩 +3 位作者 徐平丽 李鹏祥 朱洁琼 单雷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50-55,共6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是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花生种子萌发前后转录表达差异分析,克隆到1个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AhARF3。序...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是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花生种子萌发前后转录表达差异分析,克隆到1个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AhARF3。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的ORF区为2 115 bp,编码704个氨基酸,推测相对分子量为72.92 kD,等电点6.86。不同器官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AhARF3为组成性表达,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与花中的表达量较低且近似,干种子中最低。种子萌发过程的表达分析显示,萌发10~72 h的种子中AhARF3表达量均比干种子中极显著增加,尤其是萌发48~72 h,AhARF3的表达水平不仅比萌发前期各阶段种子中的大幅上调,与根、茎、叶、花及各发育阶段的种子相比,也具有明显的表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长素响应因子 基因表达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10和FvARF1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丽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3-1211,共9页
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 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5.73、76.78kD和8.12、6.5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vARF10与苎麻BnARF10聚为一个分支,FvARF18与桑树MnARF18聚集在一个分支上,进化关系较密切。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启动子分析显示,FvARF10、FvARF18基因均具有多样化的激素应答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vARF10和FvARF18基因在草莓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FvARF10在果实中表达较高,且在半熟果中表达量最高,而FvARF18在茎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外源激素IAA处理1h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受到强烈诱导均呈上调表达,而后渐恢复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可能参与草莓的营养生殖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调控,且与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长素响应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生长素应答因子SlARF8-1的分离与SlARFs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飞燕 吴健 +4 位作者 张佳景 程琳 孔福苓 彭真 卢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4,共8页
根据番茄基因组序列,以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1个生长素应答因子新基因,其与番茄SlARF8基因同源性高达94%,编码区全长2 535 bp,编码844个氨基酸,但这2个基因存在于番茄的不同染色体上,是区别于SlARF8的一个新基因,将其命名为SLARF8-1,NCBI... 根据番茄基因组序列,以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1个生长素应答因子新基因,其与番茄SlARF8基因同源性高达94%,编码区全长2 535 bp,编码844个氨基酸,但这2个基因存在于番茄的不同染色体上,是区别于SlARF8的一个新基因,将其命名为SLARF8-1,NCBI登录号为HM560979.利用半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4种ARF基因(SlARF3、SlARF4、SlARF6和SlARF8-1)的时空表达特性,发现SlARF8-1基因在中蔬6号"番茄的5个器官(茎、叶、花前子房、花后子房和不同时期果实)中均有表达;SlARF3在叶片和子房中几乎没有表达;SlARF6在番茄叶片中表达量低,而在果实中的表达量较高;在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4个SlARFs的表达量变化不大.利用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赤霉酸(GA3)处理番茄花蕾均可诱导单性结实,但外源激素并没有引起果实内SlARFs表达水平的显著改变,4个SlARFs基因在番茄单性果实中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发育 生长素应答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