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汉语助词“了”变化义再探
1
作者
陆方喆
朱斌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文章在辨析“完成”“实现”和“界变”说的优劣基础上,提出汉语助词“了”的核心语法意义是表示“变化”。所谓“变化”是指过程、状态、量度、态度等方面发生改变。变化义是“了”使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词尾“了”和句尾“了”在表...
文章在辨析“完成”“实现”和“界变”说的优劣基础上,提出汉语助词“了”的核心语法意义是表示“变化”。所谓“变化”是指过程、状态、量度、态度等方面发生改变。变化义是“了”使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词尾“了”和句尾“了”在表达变化时略有差异,后者的主观性高于前者,表达的时制范围也大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了”
变化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egT:一个实用的藏文分词系统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汇丹
诺明花
+2 位作者
赵维纳
吴健
贺也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3,共7页
在分析现有藏文分词方法的基础上,该文重点研究了藏文分词中的格助词分块、临界词识别、词频统计、交集型歧义检测和消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设计实现了一个藏文分词系统SegT。该系统采用格助词分块并识别临界词,...
在分析现有藏文分词方法的基础上,该文重点研究了藏文分词中的格助词分块、临界词识别、词频统计、交集型歧义检测和消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设计实现了一个藏文分词系统SegT。该系统采用格助词分块并识别临界词,然后采用最大匹配方法分词,并进行紧缩词识别。系统采用双向切分检测交集型歧义字段并使用预先统计的词频信息进行消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格助词分块和临界词识别方法可以将分词速度提高15%左右,但格助词分块对分词效果没有明显提高或降低。系统最终分词正确率为96.98%,基本达到了实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分词
格助词
临界词识别
词频统计
藏文信息处理
中文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藏语自动分词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29
3
作者
李亚超
加羊吉
+1 位作者
宗成庆
于洪志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8,共7页
藏语自动分词是藏语信息处理的基础性关键问题,而紧缩词识别是藏语分词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公开的紧缩词识别方法都是基于规则的方法,需要词库支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紧缩词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条件随机场...
藏语自动分词是藏语信息处理的基础性关键问题,而紧缩词识别是藏语分词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公开的紧缩词识别方法都是基于规则的方法,需要词库支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紧缩词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藏语自动分词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紧缩词识别方法快速、有效,而且可以方便地与分词模块相结合,显著提高了藏语分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自动分词
条件随机场
紧缩词识别
格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52
4
作者
陈玉忠
李保利
俞士汶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0,65,共7页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研制目前在国内仍是空白。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报告了书面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 ,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分词知识库的组织与实现以及分词策略、算法设计及其详细的自动分词过程实例。文章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研制目前在国内仍是空白。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报告了书面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 ,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分词知识库的组织与实现以及分词策略、算法设计及其详细的自动分词过程实例。文章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切分精度和较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格助词
接续特征
藏文
自动分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规则的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自动识别
被引量:
6
5
作者
韩英杰
昝红英
+1 位作者
张坤丽
柴玉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1-3274,共4页
目前已有的助词研究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识别。在现代汉语词典、规则库、语料库"三位一体"的助词知识库基础上,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了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的自动识别。对比规则优化前后的实验结果证明,...
目前已有的助词研究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识别。在现代汉语词典、规则库、语料库"三位一体"的助词知识库基础上,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了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的自动识别。对比规则优化前后的实验结果证明,对用法的规则进行细化、扩充和调序可以有效地提高助词用法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减轻人工标注的工作量,提高大规模语料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
知识库
用法
规则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藏文音节字自动校对研究
被引量:
16
6
作者
关白
才科扎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9期151-156,共6页
在现代藏文自动校对中,对音节字(■)的校对是其基础。现代藏文二维的书写格式和独特的文法,还有格助词的黏着现象、音节字搭配规则和音节字中真词和非词错误等众多问题,使得对藏文自动校对的研究有别于英语和汉语的自动校对。针对现代...
在现代藏文自动校对中,对音节字(■)的校对是其基础。现代藏文二维的书写格式和独特的文法,还有格助词的黏着现象、音节字搭配规则和音节字中真词和非词错误等众多问题,使得对藏文自动校对的研究有别于英语和汉语的自动校对。针对现代藏文中音节字的特点,通过音节字预处理、字表匹配、混淆集匹配、二元接续关系、最小编辑距离法等方法对现代藏文音节字的自动校对进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自动校对
音节字
真词错误
黏着性格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
7
作者
黄映琼
温昌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100,共8页
文章考察了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的对应形式。从表面看,梅州客家话中相当于普通话"了1"和"了2"的词有合一型、二分型和混杂型三种类型。文章在详细描写这三种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近代汉语及闽西赣南...
文章考察了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的对应形式。从表面看,梅州客家话中相当于普通话"了1"和"了2"的词有合一型、二分型和混杂型三种类型。文章在详细描写这三种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近代汉语及闽西赣南客家话材料,认为客家话早期层次的相当于"了1"和"了2"的是表实现、完成的助词"来"(句中)和"去"(句末)。梅州客家话中"来"保留下来了,其读音在语法化过程中已经弱化,个别地方还增加了同义的来自官话的"了1";"去"在有的地方保留,有的地方则被"来"替代或被"来"与句末的合音词替代,有的地方还增加了来自官话的同义的"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了”
梅州客家话
助词“来”“去”
合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结构助词驱动的韵律短语界定的研究
被引量:
18
8
作者
应宏
蔡莲红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6,64,共7页
提高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是汉语文语转换系统(CTTS) 的核心任务,而韵律短语的界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虚词的特征,研究了结构助词在连续语流中的特点、地位,以及在韵律短语界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结构助词
韵律短语界定
汉语文语转换
CT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
48
9
作者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本文从性质特征、句法功能和表义方式三方面对附加型“X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X式”在功能上接近于区别词又不同于区别词,是一种融词汇单位、语法形式为一身,集交际语境、百科常识为一体的特殊语言形式。作为一种语法化中的...
本文从性质特征、句法功能和表义方式三方面对附加型“X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X式”在功能上接近于区别词又不同于区别词,是一种融词汇单位、语法形式为一身,集交际语境、百科常识为一体的特殊语言形式。作为一种语法化中的“词—语连续统”,“X式”的发展反映了当代汉语表达方式日趋灵活多样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式"
词缀
类词缀
比况助词
准比况助词
性质特征
汉语
词汇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助词用法的汉语词性、分词错误自动发现
被引量:
3
10
作者
韩英杰
张坤丽
+1 位作者
昝红英
柴玉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8-1321,共4页
在构建助词知识库、标注大规模语料过程中使用了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的方法;对标注后的语料,发现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方法能够自动发现语料的部分词性、分词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现对研制高质量的语料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在构建助词知识库、标注大规模语料过程中使用了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的方法;对标注后的语料,发现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方法能够自动发现语料的部分词性、分词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现对研制高质量的语料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语料加工深度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知识库
用法
规则
自动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定有功功率与频率辅助控制
被引量:
27
11
作者
范心明
管霖
何健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对风电采用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接入电网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详细数学模型,然后导出了在dq0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于系统级控制,基于电压向量定向直接电流控制方法提出了适合于风电...
对风电采用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接入电网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详细数学模型,然后导出了在dq0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于系统级控制,基于电压向量定向直接电流控制方法提出了适合于风电接入的定有功功率与频率辅助控制策略。另外,设计了定交流电压控制器以及定直流电压控制器。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多电平换流器
向量控制
有功控制
频率辅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中紧缩词的识别
被引量:
73
12
作者
才智杰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7,43,共4页
在藏文信息处理中,涉及句法、语义都需要以词为基本单位,句法分析、语句理解、自动文摘、自动分类和机器翻译等,都是在切词之后基于词的层面来完成各项处理。因此,藏文分词是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该文通过研究藏文自动分词中的紧缩词,...
在藏文信息处理中,涉及句法、语义都需要以词为基本单位,句法分析、语句理解、自动文摘、自动分类和机器翻译等,都是在切词之后基于词的层面来完成各项处理。因此,藏文分词是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该文通过研究藏文自动分词中的紧缩词,首次提出了它的一种识别方案,即还原法,并给出了还原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藏文紧缩词的添接规则还原藏文原文,以达到进行分词的目的。该还原算法已应用到笔者承担的国家语委项目中。经测试,在85万字节的藏文语料中紧缩词的识别准确率达9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紧缩词
藏文分词
还原法
格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词频学习和动态词频更新的藏文自动分词系统设计
被引量:
4
13
作者
项炜
金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9,共4页
藏文自动分词问题是藏文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针对藏文自动分词中的重点难点,例如:格助词的识别、歧义切分、未登录词识别技术设计一个新的藏文自动分词系统。该系统采用动态词频更新和基于上下文词频的歧义处理和未登录词识别...
藏文自动分词问题是藏文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针对藏文自动分词中的重点难点,例如:格助词的识别、歧义切分、未登录词识别技术设计一个新的藏文自动分词系统。该系统采用动态词频更新和基于上下文词频的歧义处理和未登录词识别技术。在歧义字段分词准确性、未登录词识别率和分词速度上,该系统具有较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自动分词
自然语言处理
格助词
动态词频更新
歧义处理
未登录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中古佛经看事态助词“来”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
15
14
作者
龙国富
《语言科学》
2005年第1期54-61,共8页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事态助词
中古
佛经
模糊
年代
隋代
魏晋南北朝
产生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氯溴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
4
15
作者
俞春雷
王彦林
+1 位作者
刘颖棋
范腊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以三溴苯酚、四氯化硅及环氧乙烷为主要原料,通过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与四氯化硅反应生成中间产物三溴苯氧基氯丙氧基三氯化硅,再与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硅、氯、溴三元素协同高效阻燃剂三溴苯氧基氯丙氧基硅酸三(氯乙基)酯。探讨了反应温...
以三溴苯酚、四氯化硅及环氧乙烷为主要原料,通过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与四氯化硅反应生成中间产物三溴苯氧基氯丙氧基三氯化硅,再与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硅、氯、溴三元素协同高效阻燃剂三溴苯氧基氯丙氧基硅酸三(氯乙基)酯。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原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得到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n(四氯化硅)∶n(环氧乙烷)=1∶1∶3.2,50℃反应4 h,产率达98.6%。采用FTIR、1H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应用研究表明,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质量分数10%该阻燃剂时,其极限氧指数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酯阻燃剂
三元素协同
环氧乙烷
四氯化硅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
被引量:
15
16
作者
张国宪
卢建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52,共16页
语言事实表明,汉语作为分析-孤立型语言并没有完全遵循形态发达的屈折型语言的演变路径,将语法词/附着词的后续演变"形态化",而是经历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动词?形容词+了助词"可以词汇化并进一步形...
语言事实表明,汉语作为分析-孤立型语言并没有完全遵循形态发达的屈折型语言的演变路径,将语法词/附着词的后续演变"形态化",而是经历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动词?形容词+了助词"可以词汇化并进一步形成话语标记已为学界所接受,但综观前期的研究,其共同点是重"X了"的个案成词考察,而缺乏对共同演变规律的探究。文章依据语法化的理论,将"X了"中的"了"视为是一种再语法化现象,重点考察其演化路径以及再语法化的后果,以期概括出其类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再语法化
词内成分
句法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3
17
作者
高晓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文章考察了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分为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合一型有"了"、"啦"、"唠"、"喽"四种读音,主要分布在东区,少数在西鲁片;二分型有"唠—啦"等17种类...
文章考察了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分为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合一型有"了"、"啦"、"唠"、"喽"四种读音,主要分布在东区,少数在西鲁片;二分型有"唠—啦"等17种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区以及相邻的东区方言。"了1"位置上的形式有"唠"、"嘹"、"溜"、"喽"、"哩"等,"了2"位置上以"啦"为主。文章认为,这些形式与普通话的助词"了"同源;助词"了"形成之后,其语音形式在汉语方言中趋于分化,二分型山东方言较合一型山东方言和普通话发展略快。文章还讨论了山东方言中助词"了"的语音变化,指出"了1"位置上的形式多为弱化所致,而"了2"位置上的形式除了弱化,还可能来自"了"与句尾语气词的合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了”
山东方言
弱化
合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路灯》结构助词“哩”的用法及其形成
被引量:
13
18
作者
冯春田
《语言科学》
2004年第4期29-37,共9页
在以清代河南话为方言背景的《歧路灯》里,结构助词“哩”兼有“的”、“地”、“得”的用法;“哩”用同“的”时,又体现出跟后期近代汉语“的”相一致的演变特点。结构助词“哩”跟语气助词“哩”同形、音[li],它是“的”、“地”、“...
在以清代河南话为方言背景的《歧路灯》里,结构助词“哩”兼有“的”、“地”、“得”的用法;“哩”用同“的”时,又体现出跟后期近代汉语“的”相一致的演变特点。结构助词“哩”跟语气助词“哩”同形、音[li],它是“的”、“地”、“得”共同词音形式的方言变体。除河南方言外,在另外的一些现代方言里,也有结构助词[ti]→[1i]→系的音变现象,这类音变词用法、词音上的差异以及现代北京话“的”、“地”、“得”同音[ta]的形成历史与影响因素,都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路灯》
结构助词
“哩”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话是非问句研究
被引量:
18
19
作者
彭小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广州话疑问语调与语气助词的关系是前者影响后者调值的改变,而非前者趋同于后者。因此,广州话中真正负载疑问功能,能称得上疑问语气助词的只有6个;是非问句中的疑问语调除了高升调外,还有一个低平语调,前者主要表达诧异、疑惑的语气,后...
广州话疑问语调与语气助词的关系是前者影响后者调值的改变,而非前者趋同于后者。因此,广州话中真正负载疑问功能,能称得上疑问语气助词的只有6个;是非问句中的疑问语调除了高升调外,还有一个低平语调,前者主要表达诧异、疑惑的语气,后者负载着表示求证的疑问信息。本文还对广州话是非问句系统的功能类别作了分析,并与普通话是非问句系统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是非问句
疑问语调
疑问语气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结”与“起始”——“了”到底表示什么时体义?
被引量:
4
20
作者
税昌锡
胡云晚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206,共15页
立足于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结构考察“了”的时体义,结果表明,“了”的时体义跟动词或事件在其展开过程中所呈现的“起始”或“完结”端点特征相对应,换言之,“了”的功能本质上是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活动阶段或遗留状态阶段...
立足于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结构考察“了”的时体义,结果表明,“了”的时体义跟动词或事件在其展开过程中所呈现的“起始”或“完结”端点特征相对应,换言之,“了”的功能本质上是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活动阶段或遗留状态阶段的起始或完结事态。“了”时体义的“完结”“起始”二重性蕴含着事态过递效应、事态转化确认,以及凸显事态时量计时起点等延伸功能,加上跟语篇和情态等因素的互动便导致“了”时体义的复杂局面。空间域中的“起点”“终点”与时间域中的“起始”“完结”具有同一性,都以“了”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尾“了”
句尾“了”
完结起始二重性
时空同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助词“了”变化义再探
1
作者
陆方喆
朱斌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语体类型与体标记的选择和制约关系研究”(编号:20CYY033)资助。
文摘
文章在辨析“完成”“实现”和“界变”说的优劣基础上,提出汉语助词“了”的核心语法意义是表示“变化”。所谓“变化”是指过程、状态、量度、态度等方面发生改变。变化义是“了”使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词尾“了”和句尾“了”在表达变化时略有差异,后者的主观性高于前者,表达的时制范围也大于前者。
关键词
助词“了”
变化
语法意义
Keywords
auxiliary
partic
le
le
(了)
change
grammatical meaning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egT:一个实用的藏文分词系统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汇丹
诺明花
赵维纳
吴健
贺也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语言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出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0ZX01036-001-002
2010ZX01037-001-002)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资助项目(KGCX2-YW-512)
文摘
在分析现有藏文分词方法的基础上,该文重点研究了藏文分词中的格助词分块、临界词识别、词频统计、交集型歧义检测和消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设计实现了一个藏文分词系统SegT。该系统采用格助词分块并识别临界词,然后采用最大匹配方法分词,并进行紧缩词识别。系统采用双向切分检测交集型歧义字段并使用预先统计的词频信息进行消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格助词分块和临界词识别方法可以将分词速度提高15%左右,但格助词分块对分词效果没有明显提高或降低。系统最终分词正确率为96.98%,基本达到了实用的水平。
关键词
藏文分词
格助词
临界词识别
词频统计
藏文信息处理
中文信息处理
Keywords
Tibetan
word
segmentation
case-
auxiliary
word
s
critical
word
detection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Tibet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藏语自动分词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29
3
作者
李亚超
加羊吉
宗成庆
于洪志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61032008)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1001051)
+1 种基金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cx11135
zyz2011101)
文摘
藏语自动分词是藏语信息处理的基础性关键问题,而紧缩词识别是藏语分词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公开的紧缩词识别方法都是基于规则的方法,需要词库支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紧缩词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藏语自动分词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紧缩词识别方法快速、有效,而且可以方便地与分词模块相结合,显著提高了藏语分词的效果。
关键词
藏语自动分词
条件随机场
紧缩词识别
格助词
Keywords
Tibetan automatic
word
segmentation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abbreviated
word
recognition
case-
auxiliary
word
s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52
4
作者
陈玉忠
李保利
俞士汶
机构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出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0,6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696630 0 1)
973资助项目 (G19980 30 5 0 7- 4 )
文摘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研制目前在国内仍是空白。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报告了书面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 ,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分词知识库的组织与实现以及分词策略、算法设计及其详细的自动分词过程实例。文章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切分精度和较好的通用性。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格助词
接续特征
藏文
自动分词
Key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se-
auxiliary
word
continuous feature
tibetan
word
segmentation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规则的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自动识别
被引量:
6
5
作者
韩英杰
昝红英
张坤丽
柴玉梅
机构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1-327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70083)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KLCL-1004)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04100510026)
文摘
目前已有的助词研究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识别。在现代汉语词典、规则库、语料库"三位一体"的助词知识库基础上,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了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的自动识别。对比规则优化前后的实验结果证明,对用法的规则进行细化、扩充和调序可以有效地提高助词用法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减轻人工标注的工作量,提高大规模语料库的质量。
关键词
助词
知识库
用法
规则
自动识别
Keywords
auxiliary
word
know
le
dge base
usage
ru
le
automatic annotation
分类号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藏文音节字自动校对研究
被引量:
16
6
作者
关白
才科扎西
机构
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9期151-15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202189
No.61163043
+1 种基金
No.61063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10YJCZH033)
文摘
在现代藏文自动校对中,对音节字(■)的校对是其基础。现代藏文二维的书写格式和独特的文法,还有格助词的黏着现象、音节字搭配规则和音节字中真词和非词错误等众多问题,使得对藏文自动校对的研究有别于英语和汉语的自动校对。针对现代藏文中音节字的特点,通过音节字预处理、字表匹配、混淆集匹配、二元接续关系、最小编辑距离法等方法对现代藏文音节字的自动校对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
藏文自动校对
音节字
真词错误
黏着性格助词
Keywords
Tibetan automatically proofreading
syllab
le
s
word
really-
word
error
bonding case
auxiliary
word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
7
作者
黄映琼
温昌衍
机构
嘉应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10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岸客家话比较研究"(编号:13BYY0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粤东北地区客家文化研究"(编号:12AZD076)
文摘
文章考察了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的对应形式。从表面看,梅州客家话中相当于普通话"了1"和"了2"的词有合一型、二分型和混杂型三种类型。文章在详细描写这三种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近代汉语及闽西赣南客家话材料,认为客家话早期层次的相当于"了1"和"了2"的是表实现、完成的助词"来"(句中)和"去"(句末)。梅州客家话中"来"保留下来了,其读音在语法化过程中已经弱化,个别地方还增加了同义的来自官话的"了1";"去"在有的地方保留,有的地方则被"来"替代或被"来"与句末的合音词替代,有的地方还增加了来自官话的同义的"了2"。
关键词
助词“了”
梅州客家话
助词“来”“去”
合音
Keywords
auxiliary word "le"
Meizhou Hakka dia
le
ct
auxiliary
word
s "LAI ( 来)" and "QU (去)"
sound - mixing
分类号
H17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结构助词驱动的韵律短语界定的研究
被引量:
18
8
作者
应宏
蔡莲红
机构
四川三峡学院计算机系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6,64,共7页
文摘
提高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是汉语文语转换系统(CTTS) 的核心任务,而韵律短语的界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虚词的特征,研究了结构助词在连续语流中的特点、地位,以及在韵律短语界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结构助词
韵律短语界定
汉语文语转换
CTTS
Keywords
function
word
s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
prosodic phrase segmentation of the prosodic phrase CTTS
分类号
TN912.3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391.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
48
9
作者
张谊生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文摘
本文从性质特征、句法功能和表义方式三方面对附加型“X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X式”在功能上接近于区别词又不同于区别词,是一种融词汇单位、语法形式为一身,集交际语境、百科常识为一体的特殊语言形式。作为一种语法化中的“词—语连续统”,“X式”的发展反映了当代汉语表达方式日趋灵活多样的新趋势。
关键词
"X式"
词缀
类词缀
比况助词
准比况助词
性质特征
汉语
词汇
语法化
Keywords
suffix, para-suffix, metaphorical
auxiliary
word
s, quasi-metaphorical
auxiliary
word
s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助词用法的汉语词性、分词错误自动发现
被引量:
3
10
作者
韩英杰
张坤丽
昝红英
柴玉梅
机构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8-132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70083)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KLCL-1004)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04100510026)
文摘
在构建助词知识库、标注大规模语料过程中使用了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的方法;对标注后的语料,发现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方法能够自动发现语料的部分词性、分词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现对研制高质量的语料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语料加工深度向前推进。
关键词
助词知识库
用法
规则
自动标注
Keywords
auxiliary
word
s know
le
dge base
usage
ru
le
s
automatic annotation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定有功功率与频率辅助控制
被引量:
27
11
作者
范心明
管霖
何健明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2011AA05A102)~~
文摘
对风电采用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接入电网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详细数学模型,然后导出了在dq0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于系统级控制,基于电压向量定向直接电流控制方法提出了适合于风电接入的定有功功率与频率辅助控制策略。另外,设计了定交流电压控制器以及定直流电压控制器。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多电平换流器
向量控制
有功控制
频率辅助控制
Keywords
VSC-HVDC power transmission
converter
vector control
active power control
auxiliary
controlmulti
le
velfrequency KEY
word
S: VSC-HVDC power transmission
converter
vector control
active power control
auxiliary
controlmulti
le
velfrequency
分类号
TM7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中紧缩词的识别
被引量:
73
12
作者
才智杰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中心
出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7,43,共4页
基金
国家语委资助项目(MZ05-118)
文摘
在藏文信息处理中,涉及句法、语义都需要以词为基本单位,句法分析、语句理解、自动文摘、自动分类和机器翻译等,都是在切词之后基于词的层面来完成各项处理。因此,藏文分词是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该文通过研究藏文自动分词中的紧缩词,首次提出了它的一种识别方案,即还原法,并给出了还原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藏文紧缩词的添接规则还原藏文原文,以达到进行分词的目的。该还原算法已应用到笔者承担的国家语委项目中。经测试,在85万字节的藏文语料中紧缩词的识别准确率达99.83%。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紧缩词
藏文分词
还原法
格助词
Key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breviated
word
, Tibetan
word
segmentation, restoration method, case-
auxiliary
word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词频学习和动态词频更新的藏文自动分词系统设计
被引量:
4
13
作者
项炜
金澎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实验室
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9,共4页
文摘
藏文自动分词问题是藏文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针对藏文自动分词中的重点难点,例如:格助词的识别、歧义切分、未登录词识别技术设计一个新的藏文自动分词系统。该系统采用动态词频更新和基于上下文词频的歧义处理和未登录词识别技术。在歧义字段分词准确性、未登录词识别率和分词速度上,该系统具有较优的性能。
关键词
藏文自动分词
自然语言处理
格助词
动态词频更新
歧义处理
未登录词识别
Keywords
Automatic Tibetan
word
segmentat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ase-
auxiliary
word
Dynamic
word
frequency update Ambiguity treatment Unknown
word
s recognition
分类号
TP39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古佛经看事态助词“来”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
15
14
作者
龙国富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科学》
2005年第1期54-61,共8页
文摘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关键词
语法化
事态助词
中古
佛经
模糊
年代
隋代
魏晋南北朝
产生
观点
Keywords
“lai”
auxiliary
word
history motivations and mechanisms of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氯溴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
4
15
作者
俞春雷
王彦林
刘颖棋
范腊梅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文摘
以三溴苯酚、四氯化硅及环氧乙烷为主要原料,通过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与四氯化硅反应生成中间产物三溴苯氧基氯丙氧基三氯化硅,再与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硅、氯、溴三元素协同高效阻燃剂三溴苯氧基氯丙氧基硅酸三(氯乙基)酯。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原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得到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n(四氯化硅)∶n(环氧乙烷)=1∶1∶3.2,50℃反应4 h,产率达98.6%。采用FTIR、1H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应用研究表明,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质量分数10%该阻燃剂时,其极限氧指数为28%。
关键词
硅酸酯阻燃剂
三元素协同
环氧乙烷
四氯化硅
橡塑助剂
Keywords
Key
word
s: silicate ester flame retardants
three e
le
ments synergism
ethy
le
ne oxide
silicontetrachloride
rubber and plastics auxiliaries
分类号
TQ314.248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
被引量:
15
16
作者
张国宪
卢建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
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教养教育院名古屋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52,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YY40)资助
文摘
语言事实表明,汉语作为分析-孤立型语言并没有完全遵循形态发达的屈折型语言的演变路径,将语法词/附着词的后续演变"形态化",而是经历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动词?形容词+了助词"可以词汇化并进一步形成话语标记已为学界所接受,但综观前期的研究,其共同点是重"X了"的个案成词考察,而缺乏对共同演变规律的探究。文章依据语法化的理论,将"X了"中的"了"视为是一种再语法化现象,重点考察其演化路径以及再语法化的后果,以期概括出其类型特征。
关键词
“了”再语法化
词内成分
句法位置
Keywords
the regrammaticalization of
le
within
word
component syntactic position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3
17
作者
高晓虹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基金
山东大学岳立静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中西部方言语法研究"(批准号:08JDC105)的成果之一
文摘
文章考察了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分为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合一型有"了"、"啦"、"唠"、"喽"四种读音,主要分布在东区,少数在西鲁片;二分型有"唠—啦"等17种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区以及相邻的东区方言。"了1"位置上的形式有"唠"、"嘹"、"溜"、"喽"、"哩"等,"了2"位置上以"啦"为主。文章认为,这些形式与普通话的助词"了"同源;助词"了"形成之后,其语音形式在汉语方言中趋于分化,二分型山东方言较合一型山东方言和普通话发展略快。文章还讨论了山东方言中助词"了"的语音变化,指出"了1"位置上的形式多为弱化所致,而"了2"位置上的形式除了弱化,还可能来自"了"与句尾语气词的合音。
关键词
助词“了”
山东方言
弱化
合音
Keywords
functional
word
le
Shandong Dia
le
cts reduce sound fusion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路灯》结构助词“哩”的用法及其形成
被引量:
13
18
作者
冯春田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出处
《语言科学》
2004年第4期29-37,共9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断代汉语语法史"
山东大学人文科学基金资助
文摘
在以清代河南话为方言背景的《歧路灯》里,结构助词“哩”兼有“的”、“地”、“得”的用法;“哩”用同“的”时,又体现出跟后期近代汉语“的”相一致的演变特点。结构助词“哩”跟语气助词“哩”同形、音[li],它是“的”、“地”、“得”共同词音形式的方言变体。除河南方言外,在另外的一些现代方言里,也有结构助词[ti]→[1i]→系的音变现象,这类音变词用法、词音上的差异以及现代北京话“的”、“地”、“得”同音[ta]的形成历史与影响因素,都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关键词
《歧路灯》
结构助词
“哩”
语法
Keywords
li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
usage
formation
Qiludeng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话是非问句研究
被引量:
18
19
作者
彭小川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03-BYY02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广州话疑问语调与语气助词的关系是前者影响后者调值的改变,而非前者趋同于后者。因此,广州话中真正负载疑问功能,能称得上疑问语气助词的只有6个;是非问句中的疑问语调除了高升调外,还有一个低平语调,前者主要表达诧异、疑惑的语气,后者负载着表示求证的疑问信息。本文还对广州话是非问句系统的功能类别作了分析,并与普通话是非问句系统作了比较。
关键词
广州话
是非问句
疑问语调
疑问语气助词
Keywords
Cantonese
yes-no question
auxiliary
word
of interrogative mood
interrogative tone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结”与“起始”——“了”到底表示什么时体义?
被引量:
4
20
作者
税昌锡
胡云晚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206,共15页
文摘
立足于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结构考察“了”的时体义,结果表明,“了”的时体义跟动词或事件在其展开过程中所呈现的“起始”或“完结”端点特征相对应,换言之,“了”的功能本质上是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活动阶段或遗留状态阶段的起始或完结事态。“了”时体义的“完结”“起始”二重性蕴含着事态过递效应、事态转化确认,以及凸显事态时量计时起点等延伸功能,加上跟语篇和情态等因素的互动便导致“了”时体义的复杂局面。空间域中的“起点”“终点”与时间域中的“起始”“完结”具有同一性,都以“了”标示。
关键词
词尾“了”
句尾“了”
完结起始二重性
时空同一性
Keywords
word
-final
le
sentence-final
le
duality of comp
le
tion and inception
identity in time and space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汉语助词“了”变化义再探
陆方喆
朱斌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egT:一个实用的藏文分词系统
刘汇丹
诺明花
赵维纳
吴健
贺也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藏语自动分词方法研究与实现
李亚超
加羊吉
宗成庆
于洪志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玉忠
李保利
俞士汶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规则的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自动识别
韩英杰
昝红英
张坤丽
柴玉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现代藏文音节字自动校对研究
关白
才科扎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黄映琼
温昌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结构助词驱动的韵律短语界定的研究
应宏
蔡莲红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助词用法的汉语词性、分词错误自动发现
韩英杰
张坤丽
昝红英
柴玉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定有功功率与频率辅助控制
范心明
管霖
何健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藏文自动分词系统中紧缩词的识别
才智杰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词频学习和动态词频更新的藏文自动分词系统设计
项炜
金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中古佛经看事态助词“来”及其语法化
龙国富
《语言科学》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含氯溴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
俞春雷
王彦林
刘颖棋
范腊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
张国宪
卢建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高晓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歧路灯》结构助词“哩”的用法及其形成
冯春田
《语言科学》
200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广州话是非问句研究
彭小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完结”与“起始”——“了”到底表示什么时体义?
税昌锡
胡云晚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