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分布下GARCH-M族模型的短期用户负荷预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晨 叶江明 何嘉弘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5,共6页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而时间序列分析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预测方法。针对用户日度负荷时间序列存在的波动性及尖峰厚尾特征,文中提出利用均值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M)族模型进行用户负荷预测。首先根据用...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而时间序列分析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预测方法。针对用户日度负荷时间序列存在的波动性及尖峰厚尾特征,文中提出利用均值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M)族模型进行用户负荷预测。首先根据用户日度负荷时间序列的分布情况,利用拉格朗日乘数(LM)检验方法检验了负荷序列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效应;其次提出在高斯分布、t分布和广义误差分布(GED)3种不同分布下,根据波动补偿项的不同形式,建立GARCH-M族模型;最后结合损失函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不同分布下的GARCH-M族模型提高了短期用户负荷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法 短期用户负荷预测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效应 Garch-M族模型 厚尾效应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反向传播网络模型的日前边际电价预测 被引量:9
2
作者 余帆 沈炯 刘西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66,81,共5页
针对日前电力市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的改进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利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得到边际电价序列的条件方差,然后以条件方差作为电价波动风险指标,建立基于历史电价、历史负荷和历史电价条件方差等输入量的自... 针对日前电力市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的改进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利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得到边际电价序列的条件方差,然后以条件方差作为电价波动风险指标,建立基于历史电价、历史负荷和历史电价条件方差等输入量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反向传播网络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美国PJM电力市场的日前边际电价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引入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传统反向传播网络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目前边际电价 预测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转换指标的非线性损伤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惠勇 王志华 李正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9-466,517,F0002,共10页
为了解决时域非线性损伤的识别问题,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的基本理论给出了ARCH模型建模的定阶方法及模型参数估计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分析了结构非线性损伤的特性,提出了基于ARCH模型的非线性损伤识别原理;考虑到基于自由度的... 为了解决时域非线性损伤的识别问题,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的基本理论给出了ARCH模型建模的定阶方法及模型参数估计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分析了结构非线性损伤的特性,提出了基于ARCH模型的非线性损伤识别原理;考虑到基于自由度的损伤指标难于判断损伤位置,故提出了一种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转换指标;在测量误差和模型误差的影响下,使用3层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损伤试验来验证该损伤指标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非线性间隙距离为0.05 mm和0.10 mm时,损伤位置第3层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转换指标值比传统的倒谱测距转化指标值高21.7%以上;当非线性间隙距离为0.20 mm时,第3层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转换指标值比倒谱测距转化指标值高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arch模型 非线性 加速度响应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正国 张世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2-67,共6页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分析与建模是金融计量学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论述了迄今国际相关文献中几乎所有关于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高频时间序列的模型化方法、日历效应、"已实现"波动和ACD模型,指出了研究中...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分析与建模是金融计量学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论述了迄今国际相关文献中几乎所有关于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高频时间序列的模型化方法、日历效应、"已实现"波动和ACD模型,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高频时间序列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 “已实现”波动率 异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Harch模型) 日历效应 自回归 条件持续期模型(AC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