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艳芳 刘义兵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7,共13页
在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系统、教师心智模式、教师教学学术素养、条件支持5个维度。通过对832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呈现组织文化特色彰... 在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系统、教师心智模式、教师教学学术素养、条件支持5个维度。通过对832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呈现组织文化特色彰显不足、组织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师信念情怀欠深厚、教师教学学术动力不足、组织持续发展不续航等基本特征。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内教师心智模式得分上,师范类高校显著高于综合类,组织队伍得分综合类高校显著高于师范类,教师学位在心智模式维度显著,教师教龄和职称在各维度显著。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组织系统和心智模式在组织文化和教学学术素养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根据影响效应的大小依次为组织文化、组织系统和教师心智模式。因此,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需要超越与重塑组织文化,放权与优化组织系统,唤醒与培育教师心智模式,培养与提升教师教学学术素养,改革与创新条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 文化生态 组织文化 组织系统 心智模式 教学学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与限度:农民再组织化与村级治理组织体系再造——基于广东省梅州市F村基层治理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庆召 马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存在正式组织职能异化、社会组织缺乏引导、经济组织功能不全的问题,整体表现为农民低组织化。税费改革后,农民的流动性加剧,外部力量对农村社会的整合能力减弱,内生的经济社会组织独立性和凝聚力不强,导致农...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存在正式组织职能异化、社会组织缺乏引导、经济组织功能不全的问题,整体表现为农民低组织化。税费改革后,农民的流动性加剧,外部力量对农村社会的整合能力减弱,内生的经济社会组织独立性和凝聚力不强,导致农民更加离散化。低组织化状态下,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缺乏,与基层政府之间缺少有效的缓冲,基层治理成本高且治理效果不理想。横向组织分权和纵向组织分层的村级治理体系创新,有利于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促进村民自治形式多样化,实现基层治理中心多元化,更有利于乡村治理结构的优化。但是,由于受历史传统和现行体制的束缚,以农民再组织再造村级组织治理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农民组织化 基层治理 村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 被引量:129
3
作者 周光礼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共11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突破三重障碍。一是体制障碍,即宏观层面的'体制与结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关键是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二是管理障碍,即中观层面的'组织与管理'问题。其核心是如...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突破三重障碍。一是体制障碍,即宏观层面的'体制与结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关键是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二是管理障碍,即中观层面的'组织与管理'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关键是落实基层学术组织(院、系、研究所)自治权。三是技术障碍,即微观层面的'知识与课程'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关键是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我们认为,技术突破和管理突破以体制突破为前提。在外部体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单方面进行大学改革,很难取得应有成效,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能动性。即使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组织依然可以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大学办学自主权 基层学 术组织自治 科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层社会自治 被引量:26
4
作者 周庆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领域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的形构。三是重构主体社会。祛除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自治原则才可能建立起来。从基层总体治理上看,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权力结构体系,具有社会利益组织化和社会秩序维系的制度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自治 权威秩序与自治秩序 利益组织化 基层社会自治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治·法治·德治: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维度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丛刊 纪彦伶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是提升基层体育治理能力、推动基层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将自治、法治与德治引入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中,分析自治、法治与德治的内在关系和互动逻辑,阐释“自治·法治·... 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是提升基层体育治理能力、推动基层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将自治、法治与德治引入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中,分析自治、法治与德治的内在关系和互动逻辑,阐释“自治·法治·德治”维度下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面临自治能力薄弱导致治理低效,法治保障缺失引发治理失据,德治意识不足诱生治理惰性等困境,在多重维度下,应坚持整体论,以推动基层体育发展为目标;突出系统性,以促进群众广泛参与为关键;注重协同化,以创新组织治理机制为保障,依此构建“三治融合”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体育社会组织 自治 法治 德治 多重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术自治框架下学位评价的组织法原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戴国立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高校法人化是落实学术自治的重要组织路径,是学术研究自由和受教育权合并实现的组织机制。从组织定位角度看,学生、导师、院系、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都是参与学位评价的主体。从学位评价的规范和标准方面看,学术委员会是规范... 高校法人化是落实学术自治的重要组织路径,是学术研究自由和受教育权合并实现的组织机制。从组织定位角度看,学生、导师、院系、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都是参与学位评价的主体。从学位评价的规范和标准方面看,学术委员会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机构,学位评定委员会是规范和标准的执行机构。学位评定过程中涉及学术不端调查的,学术委员会是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协助机构。为实现和落实学术自治,高校学位评价组织关系应当坚持学术评价,排斥行政评价,同时还应当受到同行评议原则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法人化 学术自治 学位评价 组织法 学术委员会 同行评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立大学“身份”的演变——大学与政府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丽 茹宁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36,共11页
自东京大学1877年建校以来,日本的国立大学已历经130多个春秋。此间,尽管由国家出资设立这一根本属性始终未变,但其"身份"却几经改变:二战前的旧制国立大学是国家附属行政机构,二战后新制国立大学的独立学术组织属性得到认可... 自东京大学1877年建校以来,日本的国立大学已历经130多个春秋。此间,尽管由国家出资设立这一根本属性始终未变,但其"身份"却几经改变:二战前的旧制国立大学是国家附属行政机构,二战后新制国立大学的独立学术组织属性得到认可,21世纪初推行法人化改革以来国立大学成为自主法人实体。随着"身份"的改变,国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在逐步扩大。同时,政府在大学发展中的角色,由统制者转变为监管者、督导者。国立大学"身份"的演变,是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顺应政治制度、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战略目标之发展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国立大学 办学自主权 行政机构 学术组织 法人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欧洲大学自治及其限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利平 杨洋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2,共8页
大学自治是大学诞生以来大学治理的首要问题。欧洲大学的自治传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不断受到来自世俗王权或政府力量的挑战与干涉而几经变革。20世纪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以及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理想图景又使社会各界疾呼大学回归... 大学自治是大学诞生以来大学治理的首要问题。欧洲大学的自治传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不断受到来自世俗王权或政府力量的挑战与干涉而几经变革。20世纪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以及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理想图景又使社会各界疾呼大学回归自治。现代欧洲大学自治主要体现在组织、财政、人事以及学术四个维度。然而,现代欧洲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工具价值、权利规约、资源依赖、公众服务等方面又规制着其自治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大学 大学自治 自治限度 组织自治 学术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知识品性缺失的制度根源剖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磊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5,共3页
中国大学知识品性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大学与外界的关系以政府集权控制为特征;大学组织内部运作呈制度安排行政化取向。而我国大学制度的痼疾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长期缺失直接相关。因此,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当务之急就是... 中国大学知识品性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大学与外界的关系以政府集权控制为特征;大学组织内部运作呈制度安排行政化取向。而我国大学制度的痼疾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长期缺失直接相关。因此,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恢复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知识权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组织 大学制度 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术自治与科层制的矛盾与超越——我国学术自治与科层制的关系变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师 王凯闻 张桂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共4页
学术自治与科层制是现代大学内部高效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但是当下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矛盾与冲突。从纵向对学术自治与科层制运行在我国大学中的逻辑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在运行方式、价值认同、制度化和资源配置方面均呈现矛盾冲突;大学... 学术自治与科层制是现代大学内部高效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但是当下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矛盾与冲突。从纵向对学术自治与科层制运行在我国大学中的逻辑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在运行方式、价值认同、制度化和资源配置方面均呈现矛盾冲突;大学"走出象牙塔",政府的调控、文化渊源均对于学术自治与科层制矛盾形成存在着潜在影响。因此,深度挖掘大学组织协调与平衡的土壤、以制度化构建学术自治与科层制的契合关系、采取双向分权的变革路径和多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组织架构,可以实现矛盾冲突的协调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治 科层制 大学组织 制度化 双向分权 多利益主体 协调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中国的基层自治与国家能力 被引量:25
11
作者 龙登高 王明 陈月圆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7,共9页
封建王朝通过严密控制基层社会以维持大一统的感性认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需要对此认识进行系统反思。封建社会中,以士绅为核心的各类民间组织,主导着基层社会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政府亦广泛委托牙行、歇家... 封建王朝通过严密控制基层社会以维持大一统的感性认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需要对此认识进行系统反思。封建社会中,以士绅为核心的各类民间组织,主导着基层社会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政府亦广泛委托牙行、歇家等民间主体完成赋税征收与公共管理事务,从而实现对基层的间接管理。因此朝廷可以通过较简短的委托—代理链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官僚体系的激励不相容问题,降低大一统的管理成本,亦能分散风险,从而实现对庞大国家的有效管理。基层自治具备产权制度基石,是短缺经济与信息技术条件落后约束下的政府治理之道,也是当时国家能够实现大一统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基层自治在日益强化的政府控制下式微,但其制度遗产值得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自治 民间组织 公共品 国家能力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分析及治理方式创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尧桐 华玉武 《农业展望》 2021年第8期53-57,共5页
在两委一肩挑的政策背景下,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在任职上有了交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但现行农村基层制度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出现了村自治权力核心模糊、民主决策流于形式、村民民主监督不... 在两委一肩挑的政策背景下,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在任职上有了交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但现行农村基层制度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出现了村自治权力核心模糊、民主决策流于形式、村民民主监督不足和村党组织过于行政化的问题。基于农村基层组织长期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民主自治性质,农村基层党组织不适宜直接进行内部行政管理,更不应该放任自流,而应以过往被忽略的村民会议为抓手,同时连接村民和村委会,鼓励多方参与民主自治,共同发展,重塑农村民主自治体系,提升农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农村基层党组织 结构矛盾 村民会议 结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建引领民主与治理有效互联的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魏晨 李华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6,共10页
民主与治理是村民自治的两大使命,两者无法互联使得村民自治陷入困境,并限制着“治理有效”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各地探索以党建创新的形式引领两者形成合力,扩大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对接,推动村民自治的民主发展;... 民主与治理是村民自治的两大使命,两者无法互联使得村民自治陷入困境,并限制着“治理有效”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各地探索以党建创新的形式引领两者形成合力,扩大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对接,推动村民自治的民主发展;拓展党政职能,通过纵向政治职能扩展与横向经济职能延展,实现对乡村各类事务的有效治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促进民主与治理互联方面具有功能优势、主体优势和整合优势。为激发村民自治的活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实践应在发展民主与治理融合机制、构建“一元多样”复合治理形态、强化自身联结能力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为契机,增强村民自治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实现民主与治理合力共促下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基层党组织 基层民主 治理有效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性、自主性与基层自治组织的整合型运作——基于对D镇渔委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贺楼 王郅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29,共7页
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运作状态是其与社区民众和基层政权这两类对象间理性交互的产物。基层自治组织与这两类对象各自关系互惠性的高低共同决定了其在两方面关系中自主性的高低,进而形成其运作状态的四个理想类型:无所事事型、行政型、分... 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运作状态是其与社区民众和基层政权这两类对象间理性交互的产物。基层自治组织与这两类对象各自关系互惠性的高低共同决定了其在两方面关系中自主性的高低,进而形成其运作状态的四个理想类型:无所事事型、行政型、分离型以及整合型。其中,前三个理想类型及其形成原因能够在既有研究描述的现象中找到实证根据,对G省Y县D镇渔委会的分析则表明了第四种理想类型的基层自治组织运作状态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和具体条件。就改进基层自治组织运作状态及基层治理实践而言,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层自治组织与社区民众和基层政权二者间的功能性互补,进而以基层自治组织为中介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自治组织 互惠性 自主性 整合型运作 渔民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缘何持续扩张——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鹏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4,共8页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扩张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组织现象。以多重制度逻辑为分析框架,从国家、市场、大学三个行为主体,探讨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扩张的多重逻辑。整体来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扩张涉及多个因素、多种机制,国家...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扩张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组织现象。以多重制度逻辑为分析框架,从国家、市场、大学三个行为主体,探讨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扩张的多重逻辑。整体来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扩张涉及多个因素、多种机制,国家、市场、大学等行为主体及相应的制度逻辑在基层学术组织扩张中分饰不同角色,并形成一定的互动关系。从基层学术组织扩张的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存、多种制度逻辑和行为主体相互交织、组织扩张存在“路径依赖”或“锁定效应”。大学需要理性审视基层学术组织的扩张问题,适时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基层学术组织 扩张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