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目标特性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 邱兆坤 +1 位作者 姜卫东 陈曾平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6期530-534,共5页
本文讨论了一种用于雷达目标识别系统的雷达目标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电路和目标检测跟踪电路,在系统软件的控制下,采集电路根据目标检测跟踪电路得到的目标空间位置信息在观测空域对需采样的目标进行开窗筛选、拾... 本文讨论了一种用于雷达目标识别系统的雷达目标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电路和目标检测跟踪电路,在系统软件的控制下,采集电路根据目标检测跟踪电路得到的目标空间位置信息在观测空域对需采样的目标进行开窗筛选、拾取目标视频回波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自动地对多个目标连续采集,形成带有数据标志的回波数据流,由此建立目标原始回波特性数据库供分析、处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目标特性 数据自动采集 目标识别系统 数据采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行驶轨迹重构和排放测算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明伟 王守峰 +3 位作者 黄文柯 施小龙 黄文伟 王拓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随着特大城市的发展,柴油车等高排放车辆成为城市的主要移动污染源之一,对大气环境质量控制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基于道路交通车辆的车牌自动识别数据集,从识别断面的车辆通过时空数据推算车辆的行驶轨迹,获取城市级别高排放车辆的热点... 随着特大城市的发展,柴油车等高排放车辆成为城市的主要移动污染源之一,对大气环境质量控制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基于道路交通车辆的车牌自动识别数据集,从识别断面的车辆通过时空数据推算车辆的行驶轨迹,获取城市级别高排放车辆的热点行驶路径、出行特征及活动规律,为制定车辆减排政策(如高排放车辆的管控及低排放区划定等)提供定量方法和科学依据.提出基于地图应用程序开发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导航的车辆行驶轨迹重构方法,较为真实地还原车辆行驶路径,并结合移动源排放测算(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MOVES)模型对行驶车辆的多种污染物排放进行估算.以中国深圳市运行的柴油车为研究对象,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完整重构柴油车在深圳市的运行轨迹,并实现对排放的估算,为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柴油车 轨迹重构 车牌自动识别数据 导航API 排放测算 MOVES排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 GUI的土壤质地类型自动识别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范瑞宇 金玉 刘延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148,158,共8页
土壤质地类型反映了不同粒径颗粒在土壤中的分布,是土壤的最基本性质之一,直接影响土壤中水、气、热和溶质的迁移特征,因此确定土壤质地类型是土壤调查中最基础的工作。我国常用的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有美国制、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和中国... 土壤质地类型反映了不同粒径颗粒在土壤中的分布,是土壤的最基本性质之一,直接影响土壤中水、气、热和溶质的迁移特征,因此确定土壤质地类型是土壤调查中最基础的工作。我国常用的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有美国制、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和中国制标准,其中美国制和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需借助平面三角坐标系来确定,不利于批量土壤样品的土壤质地分类。现有的土壤质地自动分类系统中缺少基于卡庆斯基制、中国制的分类功能,且难以直接处理激光粒度仪的测试结果。为能够批量自动实现土壤质地分类并便于不同分类制结果的对比,基于MATLAB GUI开发了土壤质地类型自动识别系统(GSTARS)。该系统界面直观、操作方便,能够批量处理土壤颗粒测试数据和多种格式数据文件,且数据处理容量大;该系统包含了4种国内应用最广的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增加了系统的适用性,便于不同分类制分类结果的对比。与现有土壤质地分类工具的结果对比,表明本系统的分类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类型 自动识别系统 三角坐标系 MATLAB 图形用户界面(GU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进参数的煤岩界面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80,共9页
针对底抽巷瓦斯抽采穿层钻孔施工过程中,煤岩界面识别不及时、不准确,缺少相应技术手段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钻进参数(转速、回转扭矩、推进力、推进速度、破碎比功)的煤岩界面识别系统,整套系统由数据感知层、采集层和分析层组成... 针对底抽巷瓦斯抽采穿层钻孔施工过程中,煤岩界面识别不及时、不准确,缺少相应技术手段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钻进参数(转速、回转扭矩、推进力、推进速度、破碎比功)的煤岩界面识别系统,整套系统由数据感知层、采集层和分析层组成。其中,数据感知层和数据采集层合称钻机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钻进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层则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算法对带有煤岩分类标记的钻进参数进行数据学习和模型训练,继而对未知的钻进参数进行分类预测,最终实现煤岩界面自动识别。在河南鹤壁中泰矿业的现场应用表明:钻进参数中的回转扭矩、推进速度和破碎比功在煤岩界面处均产生明显的“涨落”,可以作为区分煤层和岩石的3个特征参数;使用线性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可以准确地将两种地层中的钻进参数区分出来,通过对训练集中89个样本数据学习即可在测试集中获得100%的正确率,说明了特征参数和地层信息之间是线性可分的。该系统推广应用不仅可以为煤岩分类识别提供基础数据的获取途径;还可以为穿层钻孔的煤岩界面识别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从而确保钻孔达标,避免抽采空白带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层钻孔 煤岩界面自动识别 钻进参数 破碎比功 数据采集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