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圈冷热岛空间网络构建与优化——可解释机器学习与电路理论的融合
1
作者 陈少枫 翁飞帆 +2 位作者 邱羽薇 李泓杰 丁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66,共15页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的跨区域传导问题愈发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然而,传统阻力面构建方法在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时,存在主观性较强以及难以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等问题,限制了对城市群间热环境关联机制的深...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的跨区域传导问题愈发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然而,传统阻力面构建方法在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时,存在主观性较强以及难以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等问题,限制了对城市群间热环境关联机制的深入理解。因此,本研究以厦漳泉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构建冷热岛空间网络,旨在揭示城市群间的热环境关联机制,并提出多尺度协同优化策略,为城市热环境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区域气候适应性规划的推进,有效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挑战。【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创新性地整合XGBoost-GeoSHapley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与电路理论。通过XGBoost-GeoSHapley加性解释分析方法,结合地表温度分级结果,精准构建冷热岛阻力面,并深入量化阻力因子的空间效应、非线性关系以及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电路理论,精准识别冷热岛网络,进而识别关键的夹点、障碍点和中心性区域。最终,结合区域特征,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厦漳泉大都市圈的热环境优化提供具体指导。【结果】冷岛网络呈现出“西北山地主导,沿海湿地补充”的格局,而热岛网络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建成区。本研究共识别出43条热岛廊道(总长度412.99 km)和85条冷岛廊道(总长度1 693.08 km),并划定了热岛优先整改区1 067.25 km^(2)(占比4.4%)以及冷岛保护核心区7 980.71 km^(2)(占比32.9%)。与传统方法相比,本研究构建的冷热岛网络结构更为合理,连通性及整体性显著提升,其中冷岛的闭合值α、线点比β和连通率γ等指标均优于热岛对应指标,表明冷岛网络的连通性和整体性更优,这为城市热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结论】本研究将XGBoost-GeoSHapley模型与电路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市圈尺度的冷热岛空间网络构建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阻力面构建方法中存在的主观赋权与空间异质性问题。通过提高冷热岛廊道识别与调控精度,本研究构建了厦漳泉都市圈“一带三轴三核多片”的冷热岛交互格局,并提出了“纵向阻断+横向疏导”的治理框架。这一成果不仅为超大城市圈冷热岛网络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也为区域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电路理论 极端天气 热岛效应 热环境 阻力面 冷热岛网络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因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汤春玲 马跃如 +2 位作者 彭一峰 刘红 熊曦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85-92,共8页
基于文献回顾,本文依据归因理论选取了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学习偏好和难易程度4个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的二级指标共22个变量,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处理信息,并对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学习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 基于文献回顾,本文依据归因理论选取了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学习偏好和难易程度4个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的二级指标共22个变量,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处理信息,并对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学习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网络学习努力程度与其学习效果呈较强正相关系。研究认为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应该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入手,加强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快校园网教学平台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理论 网络学习 学习行为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58
3
作者 王建明 贺爱忠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9,99,共11页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消费模式及其结果产生特定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观察性学习范畴。不同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内控型还是外控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低碳传播沟通和情境结构变革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干预变量,且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通过传播沟通影响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通过情境结构变革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成为主要的政策干预路径。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消费行为 心理归因 质化研究 社会学习理论 心理控制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3D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为识别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小俊 李辰政 +1 位作者 孙凌宇 张明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00-2006,共7页
鉴于基于视频的人体行为识别中的视频流数据过于庞大,3D卷积核参数设置过多,存在训练时间较长,调参困难等问题,以3D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一种将3D卷积核拆分成空间域和时间域两种卷积核的神经网络结构。两种卷积核分别形成两个数据... 鉴于基于视频的人体行为识别中的视频流数据过于庞大,3D卷积核参数设置过多,存在训练时间较长,调参困难等问题,以3D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一种将3D卷积核拆分成空间域和时间域两种卷积核的神经网络结构。两种卷积核分别形成两个数据流进行交互,同时引入残差网络以优化网络结构,减少参数设置。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两个行为识别数据集KTH和UCF101上进行训练验证,其行为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6.2%和90.7%。结果表明,较改进前的神经网络框架,所提方法在保证动作识别准确度的前提下,训练速度提高了7.5%~7.8%。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深度学习进行行为识别的硬件要求,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并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3D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双数据流 深度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的企业低碳创新合作行为网络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建中 赵亚楠 朱晓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9,共10页
针对企业低碳创新合作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基于现实复杂网络结构特征,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有限理性下企业低碳创新合作行为网络演化机理,利用Matlab仿真技术探究无标度网络载体上微观因素对低碳创新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创... 针对企业低碳创新合作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基于现实复杂网络结构特征,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有限理性下企业低碳创新合作行为网络演化机理,利用Matlab仿真技术探究无标度网络载体上微观因素对低碳创新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创新利益分配、协同效益和违约惩罚对低碳创新合作行为网络演化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网络规模越大网络演化速度越慢,网络规模越小对协同系数和利益分配系数的敏感性越强,网络规模越大对技术溢出系数和违约惩罚的敏感性越强。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低碳创新合作策略制定提供解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创新 合作行为 复杂网络演化博弈 EWA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研究——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现状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恩芹 胥旭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4期87-92,共6页
文献研究表明,当前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界定不一致,很多调查研究中还存在误区。从活动理论的视角考查网络自主学习研究,有助于厘清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脉络与核心概念。因此,活动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研究有其必要性。依据所分析的网络... 文献研究表明,当前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界定不一致,很多调查研究中还存在误区。从活动理论的视角考查网络自主学习研究,有助于厘清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脉络与核心概念。因此,活动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研究有其必要性。依据所分析的网络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理论框架,设计了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并结合访谈以聊城大学为个案,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现状。基于分析结果,对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成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理论 自主学习 网络学习 学习行为 个案调查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学习项目如何运行?——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阈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欧阳忠明 李书涵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5,共12页
代际学习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代际学习项目是基于代际学习理论所开展的实践形式,其如何运行,是困扰我国相关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重要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与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质性网络的社会学分析... 代际学习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代际学习项目是基于代际学习理论所开展的实践形式,其如何运行,是困扰我国相关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重要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与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质性网络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追随核心行动者的运行脉络,向公众展示以此核心行动者为中心的网络建构过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对C市的L代际学习项目进行个案分析发现:代际学习项目的运行要素主要包括核心行动者、强制通行点(核心利益诉求)和异质性行动者三类;主要通过核心行动者引领项目的拓展,按强制通行点赋予行动者角色职责,基于利益赋予情况动态招募异质性行动者,积极动员行动者参与网络运行、促进网络可持续发展。从运行效果看,L代际学习项目不仅可以帮助老年学习者获取与时俱进的知识技能,提高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强老年人的积极认知,使其保持良好生活态度,实现终身学习。我国代际学习项目运行中,一是要注意将核心行动者从单一来源向多来源转变;二是要跳出"学校"边界,凝聚异质的组织行动者;三是要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构建合理的强制通行点;四是要实现运行的正规化和互动的非正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代际学习项目 行动者网络理论 运行要素 运行策略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映川 杨兵 +2 位作者 陈德鑫 陈静 幸赋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5,共8页
已有研究指出,教师传递的信息中82%是由非语言实现的,音视频同步技术为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中国在线教学规模很大,但鲜有对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的研究。文章以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投入为... 已有研究指出,教师传递的信息中82%是由非语言实现的,音视频同步技术为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中国在线教学规模很大,但鲜有对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的研究。文章以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投入为中介变量,以学习所在地为调节变量,以学习效果为因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对1595名参加在线学习学生的调查显示:控制性别、年级、专业和学校类型后,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在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学习所在地在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与学生学习投入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理解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在机理,而且对教师在教学中的非语言亲密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亲密行为 学习投入 学习效果 网络环境 社会临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职教师与学校影子教育获得的博弈论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丁亚东 薛海平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35-41,共7页
本文通过对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习政策文件的梳理,结合博弈论中"监察博弈"模型、"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学校和在职教师间在影子教育获得上的利益关系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当学校对在职教师有偿补习... 本文通过对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习政策文件的梳理,结合博弈论中"监察博弈"模型、"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学校和在职教师间在影子教育获得上的利益关系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当学校对在职教师有偿补习的监察成本高于收益时,学校便会放弃监察,当成本低于收益时便会采取监管措施,这很好的解释了目前依然存在的在职教师有偿补习的行为,并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一致,最后从提高学校和在职教师博弈的理性水平和改变博弈收益分配,摆脱关系困境,两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偿补习 在职教师 监察博弈 关系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自动机理论与稳定性控制的自适应移动无线Ad Hoc网络分簇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圣 张沪寅 宋梦凯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89-2105,共17页
移动无线Ad Hoc网络(MANET)是一种自组织、自配置的多跳无线网络.它不依赖于预先存在的基础通信设施或中心管理方式.分簇策略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模仿固定通信设施并提高网络可扩展性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将网络划分成若干子网并且被广泛地... 移动无线Ad Hoc网络(MANET)是一种自组织、自配置的多跳无线网络.它不依赖于预先存在的基础通信设施或中心管理方式.分簇策略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模仿固定通信设施并提高网络可扩展性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将网络划分成若干子网并且被广泛地用于网络管理、资源管理、层次路由设计、服务质量改善与网络安全检测.在移动无线Ad Hoc网络中,频繁的节点移动、不佳的节点分布会减少簇的生存时间、降低通信质量并增加通信开销,而这些问题势必会降低簇的稳定性.此外,如何在动态环境下有效地调整分簇结构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一种高效的分簇策略应该是自适应的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与节点状态预测自身的分簇行为变化.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学习自动机理论与稳定性控制的自适应MANET分簇策略(LASCA).文中首先推导出簇的期望生存时间模型与簇的可靠性通信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该文设计了簇首的稳定性度量模型进行簇首选择.该模型能够保证所选择的簇首节点构成的簇具有较好的生存时间且节点分布产生较小的通信开销,同时具有较高的通信可靠性,即提高了分簇的稳定性.针对以往工作并未考虑如何在动态分簇重构过程中降低簇首选择开销的情况,该文随后利用学习自动机理论构建了分簇行为认知模型,给出了节点簇首选择行为与概率函数的映射关系,并通过感知网络环境反馈对概率函数进行更新,从而有效地调整动态环境下的分簇结构,减少了不必要的簇首选择计算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分簇策略在稳定性指标方面有很好的表现,有效地降低了簇首节点与成员节点的更新次数,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开销与簇首选择的计算开销.其中,在最大移动速度为10m/s的Random waypoint移动模型中,WCA、FCA、TVCA的簇首节点累积更新次数与该文提出的算法相比平均增多了39.4%、18.0%、20.4%,WCA、FCA、TVCA的成员节点累积更新次数与该文提出的算法相比平均增多了44.7%、7.2%、36.5%.该文提出的算法为后续设计具有分层结构的路由协议提供了良好的拓扑稳态控制机制,同时为后续构建复杂动态网络的行为认知模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Ad HOC网络 分簇 学习自动机理论 稳定性度量模型 分簇行为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纳归因理论下英语双学位学生学习行为分析——基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双学位学生抽样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姬喻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7-161,共5页
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理论是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通过运用韦纳"三因素六维度归因理论",通过调查问卷,针对... 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理论是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通过运用韦纳"三因素六维度归因理论",通过调查问卷,针对英语双学位学生的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对其学习行为进行抽样调查和探讨,得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归因倾向,为英语双学位学生教育教学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理论 英语双学位 学习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