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ANP、BNP及C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连喜 陶征 +3 位作者 陈霞 赵江波 金惠铭 胡仁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9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34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3例)血浆proANP、BNP ...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9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34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3例)血浆proANP、BNP fragment及NT-proCNP浓度,分析各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BNP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1),而血浆CNP明显降低(P<0.01),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各亚组(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及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与BN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9,P<0.05),ANP与CNP(r=-0.374,P<0.05)以及BNP与CNP(r=-0.653,P<0.01)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ANP、BNP及CNP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简便、价廉、可靠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心钠素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ANP信号变化及其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余园园 曾锦荣 +3 位作者 孙亚冰 韦江红 黄剑伟 马礼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4-690,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信号的变化,探讨其与哮喘程度的关系及ANP信号参与哮喘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共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96例患者外周血标本,其中正常组23例、过敏性...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信号的变化,探讨其与哮喘程度的关系及ANP信号参与哮喘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共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96例患者外周血标本,其中正常组23例、过敏性哮喘稳定组25例、轻度急性发作组21例、中度急性发作组27例。ELISA检测血清ANP及IFN-γ,IL-4的含量,RT-PCR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利钠肽受体A(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A,NPA)及T盒21转录因子(T-box 21 transcription factor,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 binding protein 3,GATA3)的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哮喘轻度发作组外周血ANP水平及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NPA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稳定组(P<0.05),中度发作组则高于轻度发作组(P<0.05);GATA3的表达及IL-4的水平在各组间变化趋势亦一致,即轻度发作组高于稳定组(P<0.05),中度发作组则高于轻度发作组(P<0.05)。而血清ANP水平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与T-bet/GATA3和IFN-γ/IL-4值则呈负相关(r=–0.85,P<0.05;r=–0.88,P<0.05)。结论:外周血ANP信号水平随着过敏性哮喘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提示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ANP信号可能通过介导h 2型免疫应答优势化而参与过敏性哮喘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心房钠尿肽 外周血 TH1/TH2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O ANG Ⅱ及A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曾靖 黄志华 +2 位作者 肖海 徐小军 黄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DSS。测定冠脉流量、左心室收缩压及心肌组织NO、ANG Ⅱ...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DSS。测定冠脉流量、左心室收缩压及心肌组织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均能有效地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左心室收缩压;三种剂量的DSS均能升高心肌组织NO含量(P<0.05);高剂量的DSS使心肌组织ANG Ⅱ(P<0.05)含量降低,低剂量的DSS使ANP含量升高(P<0.05)。结论:DSS可通过增加NO、ANP的合成,减少ANG Ⅱ的释放,扩张冠脉,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大豆苷元磺酸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心钠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间断加压对豚鼠膜迷路积水及AN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志勇 刘兆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 研究外耳道 2 0cmH2 O间断加压对豚鼠膜迷路积水及耳蜗外侧壁心钠素 (ANP)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豚鼠外耳道间断加压模型 ,常规火棉胶切片观察膜迷路积水的发展 ,用免疫组化S P法研究ANP的表达。结果  2 0cmH2 O间断加压对中耳... 目的 研究外耳道 2 0cmH2 O间断加压对豚鼠膜迷路积水及耳蜗外侧壁心钠素 (ANP)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豚鼠外耳道间断加压模型 ,常规火棉胶切片观察膜迷路积水的发展 ,用免疫组化S P法研究ANP的表达。结果  2 0cmH2 O间断加压对中耳及内耳均无明显损伤。间断加压使膜迷路积水程度减轻 ;加压组与对照组间反应阈无明显差异。加压耳蜗管外侧壁ANP表达减弱。结论  2 0cmH2 O的压力相对安全 ,可以此为参考进行外耳道加压实验。间断加压可减缓膜迷路积水的发展 ,但对提高听功能无明显效果。耳蜗ANP阳性细胞可能有内分泌或旁分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加压 心钠素 听觉诱发电位 膜迷路积水 内耳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浆ANP和RAAS的调控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占文 高明 陈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研究了1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血浆心钠素(ANP)和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系统(RAAS)的变化及相互调控。结果表明,血浆ANP水平在麻醉10min后... 研究了1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血浆心钠素(ANP)和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系统(RAAS)的变化及相互调控。结果表明,血浆ANP水平在麻醉10min后各时点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PRA在麻醉10min后亦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而AⅡ和AL无显著改变(P>0.05)。提示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行子宫切除术ANP和RAAS的变化,在维持和调节有效循环血量及外周血管阻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切除术 心钠素 肾素 硬膜外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特征及血浆标志物构建的模型对起搏器置入术后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金朦超 李晖 +1 位作者 彭思亮 郭心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2-746,共5页
目的 基于临床特征及血浆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构建起搏器置入术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苏州大学... 目的 基于临床特征及血浆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构建起搏器置入术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开展起搏器置入术患者323例,按照3:7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42例和验证集81例,将训练集242例患者按照术后有无发生AF分为AF组61例和非AF组181例,分析起搏器置入术后AF的危险因素,并基于临床特征及血浆ANP、BNP构建起搏器置入术后AF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AF组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比例、ANP、BNP、左心室内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8明显高于非AF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比例明显低于非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冠心病、ANP、BNP、IL-6是起搏器置入术后AF的危险因素(P<0.05,P<0.0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起搏器置入术后AF的保护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7.264,P=0.508)。ROC曲线分析显示,起搏器置入术后AF的训练集风险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26(95%CI:0.768~0.884),准确性为79.3%(192/242),验证集风险模型的AUC为0.835(95%CI:0.733~0.938)。结论 基于临床特征及血浆ANP、BNP构建的起搏器置入术后AF预测模型效果较好,可为起搏器置入手术患者术后AF的预测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钠素 心房颤动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华 黄刚 刘利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112例PAF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PAF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组1接受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组2接受小剂量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联合治疗(R2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血浆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经胸超声检查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左房内径变化;随访终点为房颤复发。结果:(1)PAF组服药前血浆A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2)服药后R1组的血浆ANP、NT-Pro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R2组;同时房颤复发组(RE)的上述血浆指标也显著高于维持窦律组(SR)。(3)治疗后12个月,R2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R1组(35.73mm±5.90mmvs37.85mm±4.70mm,P=0.04)。⑷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2组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R1组(P=0.02,log-ranktest)。结论: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明显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ANP、NT-ProBNP水平,延缓左房内径扩大,减少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房利钠素 N端脑钠素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IL-6、ANP水平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华 李勇 +6 位作者 季建国 徐波 蔡高军 周惠芬 黄艳红 何国平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中位间隔部(mid-RVS)两种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水平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IL-6、ANP水平与无症状左心收缩功能(ALVD)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42例植... 目的: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中位间隔部(mid-RVS)两种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水平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IL-6、ANP水平与无症状左心收缩功能(ALVD)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42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RVA起搏组、mid-RVS起搏组,观察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血浆IL-6、ANP水平、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变化。结果:术前和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浆IL-6、ANP水平和LAD、LVEDD、LVEF等均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RVA起搏组血浆IL-6、ANP水平和LAD、LVEDD较mid-RVS起搏组显著升高(P<0.01);RVA起搏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IL-6、ANP水平和LAD、LVEDD等明显升高(P<0.05),LVEF有降低趋势。术后mid-RVS起搏组QRS波时限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01)。结论:右室中间隔起搏有助于避免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的血浆IL-6和ANP水平增高以及左房、左室的扩大,可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 右室中位室间隔 白细胞介素-6 心房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ANP、ATⅡ和EDLS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忠祥 蔡文琴 徐有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7-419,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清液,证实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它们从HUVEC释放到培养上清液中的量受...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清液,证实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它们从HUVEC释放到培养上清液中的量受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调节,即VIP使培养上清液中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ANP含量增加,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ATⅡ和EDLS含量减少。结果说明HUVEC能释放ANP、ATⅡ和EDLS等血管活性物质到胞外,VIP具有调节其释放的作用,并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细胞 肠肽 心钠素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R-proANP与神经体液系统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静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与神经体液系统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56例患者作为AMI组,同期就诊的4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SAP组、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与神经体液系统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56例患者作为AMI组,同期就诊的4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SAP组、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MR-proANP、神经体液相关激素、心肌重构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AMI组血清中MR-proANP、NE、E、PRA、Ang-Ⅱ、ALD、MMP2、MMP10、PICP、PⅢNP的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对照组;AMI组中MR-proANP高含量患者的血清NE、E、PRA、Ang-Ⅱ、ALD、MMP2、MMP10、PICP、PⅢNP含量均显著高于MR-proANP低含量患者。结论:AMI患者血清中MR-proANP显著升高且与神经体液代偿性改变程度、心肌重塑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段心房利钠肽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心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RAANPS的影响
11
作者 刘贵京 吴力洪 +2 位作者 张丽萍 高丽珍 席爱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观察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 -内皮素 -肾素 -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系统(ERAANPS)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心钠素 (ANP)的浓度... 目的 观察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 -内皮素 -肾素 -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系统(ERAANPS)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心钠素 (ANP)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MI后ERAANPS活性明显增强 ;尿激酶可使ET、PRA、ATⅡ浓度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可激活ERAANP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 心钠素 尿激酶 ERAa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复合麻醉剂对鹿生理指征、ANP和CGRP的影响
12
作者 尹柏双 李雨航 +3 位作者 王楠 王雪莹 宋永利 付连军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4-37,共4页
研究鹿复合麻醉剂对鹿生理指征、血浆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以明确药物对机体作用,进而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注鹿复合麻醉剂0.04 mL/kg,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及120 ... 研究鹿复合麻醉剂对鹿生理指征、血浆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以明确药物对机体作用,进而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注鹿复合麻醉剂0.04 mL/kg,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及120 min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监测,并同步采集颈静脉血样,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ANP和CGRP含量。结果表明,鹿复合麻醉剂引起麻醉期鹿血浆ANP和CGRP含量变化,使血管发生舒缩改变,导致SBP、DBP、MAP和HR产生相应的变化,苏醒后各指标均恢复到麻前水平。该药物可以应用于鹿的临床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复合麻醉剂 鹿 生理指征 心钠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染ANP对GH_4和AtT_(20)细胞肾素基因表达分泌的影响
13
作者 苏永新 付爱芬 +1 位作者 张梅 王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04-307,共4页
本文应用现代基因共同转染技术,首次对GH4和AtT20细胞进行了重组大鼠ANP和人肾素基因的共同转染,建立了表达细胞模型。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研究。文章着重分析研究了ANP对肾素基因的表达产物的形成与分泌的调节作用... 本文应用现代基因共同转染技术,首次对GH4和AtT20细胞进行了重组大鼠ANP和人肾素基因的共同转染,建立了表达细胞模型。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研究。文章着重分析研究了ANP对肾素基因的表达产物的形成与分泌的调节作用。AI形成放免检测结果表明:转染细胞的表达是有效的。转染的GH4能有效地表达分泌肾素原;转染的AtT20细胞则不仅能形成肾素原,而且能分泌具有活性的肾素。ANP转染的实验组不仅显示有明显的拮抗Forskolin的刺激作用,而且ANP对肾素与肾素原的形成分泌有抑制作用,其中抑制肾素分泌的效能大于肾素原的分泌。实验证明,转染基因的表达细胞是有效研究肾素基因表达、分泌等调节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 anp 基因转染细胞 表达分泌调节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阻滞剂治疗心衰中血浆ET,NE,ANP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国年 谢秀梅 +1 位作者 周宏研 黄月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48-450,459,共4页
30 例心衰患者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2 周,病情稳定后随机平分为A,B 两组。A 组加用倍他乐克治疗,B 组维持原方案治疗8 周;C 组为正常对照组16 例。发现:①A,B 两组血浆ET,NE 及ANP 水平高于C 组;②治... 30 例心衰患者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2 周,病情稳定后随机平分为A,B 两组。A 组加用倍他乐克治疗,B 组维持原方案治疗8 周;C 组为正常对照组16 例。发现:①A,B 两组血浆ET,NE 及ANP 水平高于C 组;②治疗后A 组血浆ET,NE,ANP 水平下降程度,心机能分级,CI及LVEF 改善程度明显高于B 组;③血浆ET 下降值与各项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提示: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血浆ET,NE 及ANP 水平,改善心机能;血浆ET 变化程度可作为评价心机能改善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内皮素 NE 心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对剖宫产手术病人循环及ET、ANP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小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61-463,共3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对联合腰麻下剖宫产手术病人循环和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3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复方乳酸钠组(LR组),每组15例。病人进入手术室开放外周静脉后快速输注两种...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对联合腰麻下剖宫产手术病人循环和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3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复方乳酸钠组(LR组),每组15例。病人进入手术室开放外周静脉后快速输注两种液体各1000ml,并同时施行联合腰麻,记录BP、HR、SpO2的数值并分别于输液前(T0)、输液结束后(T1)、手术结束后30min(T2)抽静脉血测定血浆中ET、ANP的含量。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后的BP较麻醉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HES组ET、ANP的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而LR组ET、ANP的浓度较输液前明显增加并持续到手术结束(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处理不但能维持联合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的循环稳定,而且能有效的减少ET、ANP等应激激素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剖宫产手术 血液循环 ET anp 应激激素 内皮素 心钠素 H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生血中药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潘珊珊 郑澜 +3 位作者 陆爱云 张炎 孙海涛 谈步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0,共3页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 ,探讨了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的变化 ,研究了健脾生血中药在改善类脾虚、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的同时 ,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选用 1.5月龄健康雄性 SD大鼠 6 0只 ,体重约 16 0 g,随机分为 4组 :安静对照组...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 ,探讨了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的变化 ,研究了健脾生血中药在改善类脾虚、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的同时 ,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选用 1.5月龄健康雄性 SD大鼠 6 0只 ,体重约 16 0 g,随机分为 4组 :安静对照组 (C)、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组 (E)、自然复健组 (NR)、药物复健组 (MR) ,每组 15只。采血测血乳酸、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进行血浆心钠素的放免测定。研究表明 ,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 ,血浆心钠素含量显著下降 ,表明对心脏内分泌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健脾生血中药能促进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能显著降低由于运动性疲劳引起的升高的血乳酸浓度 ,并显著增加由于疲劳造成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的减少。健脾生血中药在补脾生血、改善运动性疲劳的同时 ,能显著增加血浆心钠素的含量 ,从而有利于心肌营养与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消除 血浆心钠素 运动医学 中医 健脾生血中药 类脾虚 运动性疲劳 疲劳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陆爱云 潘珊珊 +4 位作者 张炎 尤培建 李颜合 庄涛 刘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为运动心脏研究提供更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用放射免疫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浆ANP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中ANP的表达。结果 :经不同强度运动训...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为运动心脏研究提供更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用放射免疫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浆ANP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中ANP的表达。结果 :经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后 ,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 ,大鼠血浆ANP含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中等和大强度运动使心肌组织中ANP表达显著增加 ,力竭运动使心肌组织中ANP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提示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脏内分泌功能产生适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p 心脏内分泌 心肌组织 表达 血浆 含量 影响 运动训练 中等 训练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钠素免疫反应在豚鼠耳蜗中的整体分布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合新 史剑波 +1 位作者 邱建华 许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中心钠素 (ANP)免疫反应的分布状态 ,为探讨ANP在耳蜗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ANP在正常豚鼠耳蜗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在耳蜗 1~ 4回的血管纹、螺旋缘、Corti’s器、螺旋神...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中心钠素 (ANP)免疫反应的分布状态 ,为探讨ANP在耳蜗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ANP在正常豚鼠耳蜗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在耳蜗 1~ 4回的血管纹、螺旋缘、Corti’s器、螺旋神经节和中间阶外壁的螺旋韧带均发现有ANP反应 (ANP IR)阳性产物 ;而耳蜗骨壁、前庭膜、鼓阶外壁的螺旋韧带和鼓阶的下壁ANP IR为阴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免疫反应 豚鼠 耳蜗 整体分布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张运动和抗阻运动对血浆利钠肽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钟立 周士枋 +2 位作者 励建安 上月正博 佐藤德太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比较等张运动和抗阻运动对血浆利钠肽激素的影响。方法 :8例健康男性采用相同靶心率和相同运动时间 ,分别进行等张运动和交替抗阻运行 ,观察运动前后血浆利钠肽的应激变化。结果 :血浆心房利钠肽和脑利钠肽在等张运动后并行性显... 目的 :比较等张运动和抗阻运动对血浆利钠肽激素的影响。方法 :8例健康男性采用相同靶心率和相同运动时间 ,分别进行等张运动和交替抗阻运行 ,观察运动前后血浆利钠肽的应激变化。结果 :血浆心房利钠肽和脑利钠肽在等张运动后并行性显著增高 ,抗阻运动后增高不明显 ,但其分泌程度与两项乘积呈正相关。结论 :运动可以导致血浆利钠肽激素的增高 ,体内各激素水平之间存在着交互抑制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张运动 抗阻运动 心房利钠肽 脑利钠肽 血浆利钠肽 激素 影响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和心钠素调节下丘脑细胞G_1期至S期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仁明 汤正义 +3 位作者 宋怀东 彭永德 徐飒英 张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对下丘脑胶质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 (CDK)和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性蛋白 (CKI)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试验 (周期素D1、D3和P2 7、P57)、Northern印迹及3 H -TdR掺入试验 ,以GST -PR... 目的观察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对下丘脑胶质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 (CDK)和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性蛋白 (CKI)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试验 (周期素D1、D3和P2 7、P57)、Northern印迹及3 H -TdR掺入试验 ,以GST -PRb和组蛋白为底物测定CDK的活性。 结果ET可增加周期素D1、D3、DNA的合成和CDK的活性 ;ANP则可逆转ET的作用 ,并增加P2 7、P57蛋白质的合成及P2 7mRNA的量。 结论ET和ANP能分别促进与抑制下丘脑细胞从G1到S期 ,从而参与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钠素 下丘脑胶质细胞 G1-S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